师生社会体系关系模式
社会体系模式的基本理论依据是;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处在大社会体系 之中,因此,师生之间的影响,除涉及师生自身的因素外,还涉及其它社会 因素,应把师生关系放在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考虑。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 研究者们创立了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模式: (1)盖茨尔与塞伦的班级师生社会体系模式 这一模式的基本理论内涵是:在社会体系中,社会行为通常受到两种因 素的影响,一是制度方面的因素;二是个人方面的因素。前者包括社会对个 人的角色期待等,后者包括个人的人格特质与需要等。基于这一认识,盖茨 尔与塞伦提出了一般社会体系模式。这种社会体系模式强调了社会群体因素 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个人表现的社会行为,除受自己身、心的因素影响外, 还受社会制度、文化思潮、社会角色、习俗以及社会期望与价值观的影响。 依据这一模式分析班级师生社会关系,其模式的特点是: ①强调每一个体基于生理因素,有独特的人格需要和个人认同制度上的 目标; ②强调制度上的要求应具有合理性,这样才容易被个人接受,也才有实 现的可能性; ③教师与学生在共同的社会体系气氛中,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发生相互作 用,结成班级社会体系; ④师生的相互影响或作用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一种和谐统一; ⑤师生之间相互影响除顾及个人的心理需要等因素外,还应该顾及社会 文化、习俗等因素。 (2)阿什勒等人的班级师生相互作用模式 阿什勒等人认为,任何社会体系师生关系模式都具有四种功能: ①模式的维持,即维持模式本身的价值,使其有存在的必要; ②模式的调整,即模式的各部分协调一致,构成整体; ③目标的达成,即模式具有达成既定目标的功能; ④适应性,即模式可以适应新的情况或条件,具有灵活性。 从这四个方面入手,阿什勒等归纳出三种不同的师生关系模式:第一种 是教师中心模式,其基本特点是强制的、监护式的,所达成的目标是基本的 社会目标;第二种是教材中心模式,其基本特点是实用的和学术性的,所达 成的目标是实用的生活准备目标;第三种是学生中心模式,其基本特点是咨 询的、传教式的,所达成的目标是发展个性。阿什勒等认为,在英国小学、 欧洲学术性中学和欧美现代新式学校中正分别实行着上述三种模式。相互作 用模式和社会体系模式,其划分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例如,社会体系模式 中师生也是相互作用的,而相互作用模式也是承认社会影响的,只是看问题 的角度不同: ①相互作用模式属于心理学,研究方法为实验法,而社会体系模式属于 社会范畴,研究方法为理论分析; ②相互作用模式为微观研究,而社会体系模式则属于宏观研究; ③就研究对象而言,相互作用模式侧重于师生的的外在影响行为,而社 会体系模式侧重于行为构成的因素。 从师生关系研究发展的趋势来看,上述两种模式的区别越来越小,在研 究方法、性质和角度等方面呈现相互借鉴、补充的态势,也即两种类型的师 生关系模式渐趋综合。
本文标题:师生社会体系关系模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69/2000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69/20002.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69/2000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69/20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