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师生间心理障碍的三条措施
由于年龄、经历和所处位置等诸多差异,师生之间存在着情感爱好、审 美习惯等多方面的不同,这些不同容易产生师生间的心理障碍。教师要教书 育人,就必须努力消除这种障碍。 怎样才能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障碍呢?张世本老师总结了以下三条措施: (1)提倡疏导,摒弃训导 新时期的学生思想工作要变训导为疏导。训导是生硬的,往往是在心理 抗衡状态中进行的;疏导则是温和的,是在心理平衡状态中实施的。训导多 如暴雨落地,只能打湿地表;疏导却似细雨滴物,浇根浇心;训导只能“治 表”,疏导却能“治本”。 现在的青年学生不喜欢抽象枯燥的说教,对政治淡漠。教师若动辄板起 面孔来训导学生,则会收获甚微,甚至事与愿违。学生一旦处于“受管束”、 “挨训斥”的地位,就会消极地应付教师,至多只是盲目地或机械地服从, 没有对班集体的主人翁责任感,更谈不上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 充其量只是一名“治安纠察”,那么,他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会受 到师生间心理障碍的遏制。 教师要摒弃训导、提倡疏导,而且疏导要注意“火候”,不要急于找还 处于心理抗衡状态中的学生,强施“教育”,那常会“谈崩”了。特别要注 意的是:在处理学生与自己的矛盾时,更要审慎从事,不宜搞“雷厉风行” 式的简单化,一定要“冷处理”,不能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急于“取胜”, 把教育者降低到与被教育者的同等位置,也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疏导不同训导、迁就,训导是压服的别名,迁就又是放任自流的代名词, 而疏导才是思想教育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2)理解学生,发展个性 现在的青年学生,尽管个性各有差性,但他们的共性是:富于幻想、勇 于追求、勤于思考、敢于发问、关心祖国的前途,这正是他们思想和行为的 主体。他们在党的开放政策的启发下,对世界萌发了强烈的好奇心,对未来 充满了美的憧憬。他们在探索人生,不愿重复上辈人的生活模式,渴望按自 己的意愿设计自己的生活及未来的人生道路。总之,他们主观意识上的理想 色彩较浓,喜欢“向前看”,常爱做横向比较。这与常爱作纵向比较的中老 年教师之间容易产生“代沟”。对于“代沟”的有无,众说纷纭。我则认为 “代沟”是客观存在的,它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在两代人之间表现出的思 想认识和行事准则方面的差异。真有“代沟”是好事,“代沟”愈大,表明 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愈大。反之,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人们的见解和思维方 式一代代地雷同,世世代代都按照同一生活模式重复人生,都沿袭相同的思 维方式来解释社会现象,那么社会的进步就停止了。但现在以引用“代沟” 一词为时髦,并以此来概括青年,以偏概全,不尽妥当。事实上,许多所谓 “代沟”仅仅是不同的人生阅历造成的认识上的差异,或是年龄的不同造成 的情趣上的差异。有些青年学生用“代沟”一词来掩饰自己认识上的片面或 滑坡趋势是不恰当的。学校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师生要多接触、勤对话, 彼此了解、相互理解。 了解学生是为了因势利导、发展个性、使之成材。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 发展他们的个性。在社会急需人才的今天,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甚 至要宽容某些学生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 是青年学生!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本着“爱而不纵,严而不死”的原则, 使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使他们的个性得 到自由发展。当然,在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形成中,教师要因势利导、“长善 救失”。 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表现某种程度的“弹性”, 做到“三宽”,即:以宽厚的情怀,宽容学生的某些不足,创造出一个宽松 的思想工作环境。这样,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就有了安全感,不必谨小慎微, 个性就能得到自由发展。 (3)克服“偏爱”,一视同仁 爱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不爱学生、不被学生依恋的教师, 不是一个好教师。但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博大无私的爱,一视同仁, 绝不是偏爱。 偏爱是教师常见的一种“职业病”,教师容易对那些表现突出、成绩优 异的学生亲之信之,有时遇事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失之公允。教师的偏爱还表 现为处理学生之间矛盾时的偏袒,其结果只能是激化矛盾,而且使教师情不 自禁地卷入学生间是非的漩涡中,不能冷静地客观分析和解决问题,失去了 “旁观者清”的令人信服的裁决权。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证明了以下两 点:愈是所谓“差生”,就愈需要得到教师的爱护和帮助;教师愈是偏爱谁, 结果多半却是害了谁。被偏爱的学生容易滋生盲目的优越感,会不自觉地自 筑与周围同学感情上的藩篱,造成自身的孤立;其他的学生又会浑身自己受 到了教师的冷落,会嫉妒“受宠”的同学,进而怨恨教师,师生间的心理障 碍由此形成了。本来,人,特别是青年学生,生活在一个集体里,都有一种 自我表现的愿望,只要引导得法,可使之焕发出一种强烈的进取精神。例如 教师偏爱甲某,就难免忽视乃至压抑了乙某的积极性,乙某就会滋生莫名的 孤独感,失去在集体生活中的安全感和温暖感,由于逆反心理的作用,可能 会凝聚成对集体的反感,于是产生了同学间和师生间的心理抗衡。这种抗衡, 显然有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不利于思想教育工作。 教师要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还必须注意避免感染上现在比较流行的一 种“社会传染病”:看“关系”、“背景”,根据学生家长的地位和权势而 采取对学生的亲疏、宽严等不同的态度。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老师 有必要先净化自己的灵魂,万不能以世俗的势利眼光对待学生,这有助于优 化学生成长的环境。 “爱”是心理障碍的溶解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教师要从爱护的 观点出发,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本文标题:消除师生间心理障碍的三条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69/1995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69/19956.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69/1995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69/19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