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旅游经济发展格局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 上规模较大的产业,并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章在分析国际旅游业发展 的基本格局,国际旅游业发展的特征,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潮流趋势基础上, 进一步阐述了世界各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论述了中国旅游经济的超 前型发展方式、推进式发展模式、跳跃式非均衡发展模式等内容。
一、国际旅游发展的基本格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及国际间合作与交流的扩大,被誉为“无烟工业” 的国际旅游业迅猛发展。1950 年世界各国出国旅游者仅 0.25 亿人次,而到 1995 年已发展到 5.67 亿人次,45 年中增长了 21.7 倍,年均增长 7.2%。预 计到 2000 年时,将达 6.6 亿人次,也就是说,今后 5 年中还将增加 1 亿人次。 国际旅游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引起各国极大兴趣,各国都着力探索这一新兴产 业的客观规律,努力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经过几十年 来的发展,世界国际旅游业呈现出基本的发展格局,其主要表现在经济格局、 地域格局、竞争格局、发展质量四个方面。
(一)经济格局 1995 年,全世界旅游收入排在前 40 位的国家和地区,其国际旅游收入 达到 3298.69 亿美元,占当年世界旅游总收入的 88.5%。这 40 个国家和地 区形成了世界旅游市场的主体,其余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占市场份额仅为 11.5%。可以说,这 40 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代表了 90 年代世界旅游业的主 流。1995 年,国际旅游收入超过 100 亿美元的国家依次为美国(583.7 亿)、 法国(273.2 亿)、意大利(270.7 亿)、西班牙(250.6 亿)、英国(174.7 亿)、奥地利(125.0 亿)、德国(119.2 亿),这七个国家的国际旅游收入 达到 1797.1 亿美元,约占世界旅游总收入的 48.2%,形成了主体之中的七 巨头。从经济角度看,世界旅游市场形成了四个层次的格局:七巨头,占有 48%的市场份额;其余高收入国家或地区占有 25%弱的市场份额;中等收入 国家或地区,占有 10%的市场份额;广大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占有不足 20 %的市场份额。由此形成的国家或地区平均年旅游外汇收入量表现出:少数 国家占有大多数市场,多数国家占有少数市场,这是当今世界旅游市场的基 本格局。 但是,与其他产品市场所不同的是,在旅游市场上,发展中国家有可能 逐步缩小差距,改变市场格局,最终与发达国家平分秋色。由于旅游市场既 有初级产品市场的资源性特点,又有成品市场的高附加值特点。因此,经济 技术的发达程度只是旅游业发达的重要动因之一,并不是唯一动因。例如德 国和日本这两个经济巨人,同时也是世界的主要客源产出国,但却始终是旅 游接待中的“矮子”;另一方面,墨西哥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凭籍其优越的 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旅游业发展却始终位于世界前列。
(二)地域格局 从区域角度看,以旅游市场的经济格局为基础,逐步形成了以欧美为主 体的地域格局,而且大部分客流也主要在欧美各国之间相互流动。这是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的总体走向,在 90 年代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1995 年,欧美 地区接待国际旅游者分别占世界国际旅游者总数的 59.4%和 19.7%,仍然高 居榜首;而东亚太地区仅有 14.8%,非洲地区 3.3%,中东地区 2.0%,南 亚地区 0.8%。世界国际旅游仍然高度集中在欧美地区,主要原因在于欧美 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中心所在,同时当今世界本区域、邻近区域国际旅游仍然 是当前国际旅游业的主流。 但是,也要看到,进入 90 年代后,国际旅游地域格局出现了新的特点, 产生了亚洲兴起、欧洲衰落、美洲平稳、非洲附庸的新趋势。以 1995 年同 1960 年相比,欧洲接待国际旅游者人数比重从 72.5%下降到 59.4%,下降 了 13.1 个百分点;美洲从 24.1%下降到 19.7%,下降了 4.4 个百分点;而 东亚太地区比重则从 1.0%上升到 14.8%,上升了 13.8 个百分点,年均增长 速度达到 10%以上;其它非洲地区上升了 2.2 个百分点,中东地区上升了 1.0 个百分点,南亚地区上升了 0.5 个百分点。这表明东亚太地区正成为跨世纪 国际旅游业的重点区域。
一、国际旅游发展的基本格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及国际间合作与交流的扩大,被誉为“无烟工业” 的国际旅游业迅猛发展。1950 年世界各国出国旅游者仅 0.25 亿人次,而到 1995 年已发展到 5.67 亿人次,45 年中增长了 21.7 倍,年均增长 7.2%。预 计到 2000 年时,将达 6.6 亿人次,也就是说,今后 5 年中还将增加 1 亿人次。 国际旅游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引起各国极大兴趣,各国都着力探索这一新兴产 业的客观规律,努力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经过几十年 来的发展,世界国际旅游业呈现出基本的发展格局,其主要表现在经济格局、 地域格局、竞争格局、发展质量四个方面。
(一)经济格局 1995 年,全世界旅游收入排在前 40 位的国家和地区,其国际旅游收入 达到 3298.69 亿美元,占当年世界旅游总收入的 88.5%。这 40 个国家和地 区形成了世界旅游市场的主体,其余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占市场份额仅为 11.5%。可以说,这 40 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代表了 90 年代世界旅游业的主 流。1995 年,国际旅游收入超过 100 亿美元的国家依次为美国(583.7 亿)、 法国(273.2 亿)、意大利(270.7 亿)、西班牙(250.6 亿)、英国(174.7 亿)、奥地利(125.0 亿)、德国(119.2 亿),这七个国家的国际旅游收入 达到 1797.1 亿美元,约占世界旅游总收入的 48.2%,形成了主体之中的七 巨头。从经济角度看,世界旅游市场形成了四个层次的格局:七巨头,占有 48%的市场份额;其余高收入国家或地区占有 25%弱的市场份额;中等收入 国家或地区,占有 10%的市场份额;广大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占有不足 20 %的市场份额。由此形成的国家或地区平均年旅游外汇收入量表现出:少数 国家占有大多数市场,多数国家占有少数市场,这是当今世界旅游市场的基 本格局。 但是,与其他产品市场所不同的是,在旅游市场上,发展中国家有可能 逐步缩小差距,改变市场格局,最终与发达国家平分秋色。由于旅游市场既 有初级产品市场的资源性特点,又有成品市场的高附加值特点。因此,经济 技术的发达程度只是旅游业发达的重要动因之一,并不是唯一动因。例如德 国和日本这两个经济巨人,同时也是世界的主要客源产出国,但却始终是旅 游接待中的“矮子”;另一方面,墨西哥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凭籍其优越的 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旅游业发展却始终位于世界前列。
(二)地域格局 从区域角度看,以旅游市场的经济格局为基础,逐步形成了以欧美为主 体的地域格局,而且大部分客流也主要在欧美各国之间相互流动。这是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的总体走向,在 90 年代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1995 年,欧美 地区接待国际旅游者分别占世界国际旅游者总数的 59.4%和 19.7%,仍然高 居榜首;而东亚太地区仅有 14.8%,非洲地区 3.3%,中东地区 2.0%,南 亚地区 0.8%。世界国际旅游仍然高度集中在欧美地区,主要原因在于欧美 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中心所在,同时当今世界本区域、邻近区域国际旅游仍然 是当前国际旅游业的主流。 但是,也要看到,进入 90 年代后,国际旅游地域格局出现了新的特点, 产生了亚洲兴起、欧洲衰落、美洲平稳、非洲附庸的新趋势。以 1995 年同 1960 年相比,欧洲接待国际旅游者人数比重从 72.5%下降到 59.4%,下降 了 13.1 个百分点;美洲从 24.1%下降到 19.7%,下降了 4.4 个百分点;而 东亚太地区比重则从 1.0%上升到 14.8%,上升了 13.8 个百分点,年均增长 速度达到 10%以上;其它非洲地区上升了 2.2 个百分点,中东地区上升了 1.0 个百分点,南亚地区上升了 0.5 个百分点。这表明东亚太地区正成为跨世纪 国际旅游业的重点区域。
本文标题:第一节 旅游经济发展格局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59/1916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59/19166.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59/1916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59/19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