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目中无人的教学
这里的“目中无人”是指一种教学表情的直观形式,既不包含教师瞧不 起学生的意思,也与内化为教师心目中的学生观不同,它直接反映为教师上 课时,眼睛不去看学生,不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把自己的意识内投在 讲谭的内容方面:或是只看讲稿,或是看着窗外,或是看着教室的后面。因 此,这种课堂教学已变形为一种教师主观意识的自由外化过程。 新教师新上讲台,缺乏教学经验,有的会不敢正面注视学生;老教师教 学经验丰富,教材内容烂熟于心,在课堂上缓缓道来,有的会忽视学生;学 究味重的教师,双眼不离讲稿,偶然抬一下头,也等于是一篇文章中的标点 符号,没有实质性意义,极少数责任心差的教师,为了度过一节课的时间, 也就无所谓教室中有无学生了,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十分复杂,有的是由于 经验,有的是由于长期形成的教学风貌,但有的则是由于职业道德的问题。 目中无人的教学不利于教师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从获得知识的认识过程 看:我们很难设想,一节课上,师生双方的思维处于高度的活跃状态,高潮 叠起,却不存在来自双方的视觉交流。就一般情况而论,教师走进教室,教 学过程刚开始,他的注意就处于一种分配状态,这时教师固然要注意教学内 容,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必须对来自学生那里的那 种——哪怕是眼角眉梢颤动或细微情感流露,都保持较高的洞察力,借此来 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什么时候学生的学习已经发生了困难,思维过程 不能和教师的思维过程同步;什么时候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思维过程紧跟教 师的思维展开。学生在课堂内的表现和状况,是教师步步深入地展开教学过 程的重要参照点。教师要把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心理结构叶台湾省,并借以形 成他们新的认知结构,就不能不注意其即时的学习情况。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上看,目中无人的教学表情,包含着拒绝他人的含义。 在角色知觉中,眼睛对视或者视线相遇,会使人有一种双方都在向对方采取 主动的感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俩人对视意味着双方积极的交流和接 受。因此,教师要想吸引住学生,就必须注视着他们,并寻求视线的碰撞。 目中无人的教学,虽然不包含有教师瞧不起学生的意味,但客观上反映 了教育过程对学生的忽视;虽然在主观上不反映教师的教学观,却又在客观 上一定程度地反映了这一点。
本文标题:克服目中无人的教学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65/19703.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65/19703.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65/19703.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65/19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