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交通线的布局模式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3-01-06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1.干线道路走向的确定

  为了阐述这一问题,以地方道路为例。其干线的走向应根据主要经济据点的分布而定。一般说来,主要的货流收发点是:火车站、码头、地方行政经济中心、大市镇等。如果干线的主要任务是联络两个大经济据点(比如是火车站和乡镇所在地),那么,线路的基本走向便可很快确定。剩下的问题是,这个干线如何为中间的各个经济据点服务。设A为车站,B 为县城,C、D 为中间的乡镇。于是,线路由A 至B 中间的走向可以有三种方案,即:a.绕经中间据点;b.照顾中间据点,以较短支线联络之;c.线路取直,以较长支线联络中间据点。究竟采用哪个方案,取决于AB 之间规划中的通过货运量Q 通在总货运量Q 总中的比重,即通过性系数K 通=Q 通/Q 总。如果K 通的值较小,则可以考虑采用a 或b 方案,如果K 通的值近于1,则应照c 方案将线路取直(图44)。

  如果规划地区只有一个最大的货流收发点(比如乡镇所在地就位于车站上),那么,干线的基本走向便无法一下子确定。这时,我们可以采用求合力的图解法来解决问题(图45)。

  把所有与同一最大货流点(火车站)A 有货运关系的各点B、C、D、

E⋯当作一群构成的力,其作用点即为各该点。于是,问题就归结为决定

这些力的合力方向。力的大小以作为力向量的吨公里数表示之。这样,

就既考虑了各经济据点的位置和规划货运量大小,也考虑了它们同最大

货流点之间的距离。显然,根据力多边形的原理,求出的合力方向即为

干线的合理走向。作法为:以力的大小为A 点同B、C、D、E 各点的规划

货物周转量吨公里数,先在图上绘出(注意:这时A 与B、C、D、E 之距

离是按吨公里数截出,而不是其实际距离);然后,进行力向量相加,

第二个力按其方向和大小按在第一个力的尾端,顺序一个个划出,直到

划完所有各点的力,即图中的A→C→D′→E′→B′。作力多边形的闭合

线A→B′,即得出了规划线的合理走向。这种方法,除了在各点的力最

后自动闭合这一极为罕见的条件下,对于线路规划来说都是切实可行

的。而上述特殊条件亦说明了该线路难以用经济合理的方法得出。

2.支线道路布局的一般模式

在干线走向已定条件下,对于其支线的布局规划来说,可以根据货

流资料,用非线性函数极值的方法来解决。

如图46,公路干线AB 已定。今有离开干线之经济据点C 需利用此干

线。已知CA 间之规划运量为Q1 吨,CB 间之规划运量为Q2 吨(此处设Q1

>Q2)。又知干线和支线之规划运费率分别为e1 元/吨公里和e2 元/吨公

里(因干线和支线的技术标准一定不同,从而其运费亦必异,且e1<e2)。于是,我们就可根据总运费最低的原则,规划出该支线的走向CZ。

其方法为:先找出干线上距C 点最近一点D,并令AD、DB、CD 之距

离分别为a,b,c(公里)。设Z 点为干支线最合理的交点,ZD 之距离

为x 公里。于是,货物在CA、CB 间之总运费

E = e (Q +Q ) c + x 2 1 2

2 2 + e Q a - x + e Q b + x 1 1 1 2 ( ) ( ) (1)

求E 对x 的微商并令其等于零:

 

当然,支线的走向可以根据两个角的大小来确定。

与上述道路干线和货运点分布的相同条件下,如规划道路时,要求

的不是运费最低,而是速度最快(总的行车时间最短),亦可用类似方

法来解决。在这里,先给定干线的行车速度V1 公里/时和支线的行车速度

V2 公里/时,以及CA 间的行车密度N1 辆/年和CB 间的行车密度N2 辆/年。

于是,总的行车时间

 

3.两类交通线合理衔接的最优转换点

仍用非线性极值方法,以海陆交通衔接为例。如图47,A 地位于陆

地上,B 地位于海岛边。二地之间有货运任务,为此,需建一海港实现陆海交接,求其最适宜地点。

先找出A、B 距海岸最近之距离,以AC 为a,BD 为b(公里);并将

已知之CD 距离定为C 公里。设合理港址位于Z 点,并设CZ 为x 公里。

这里只求使运输速度最快(走行时间最短)的港址,而将其求总运

费最低港址的方法略去。已知陆、海交通工具的速度为V1 公里/时,V2

公里/时。于是,AB 间的走行总时间

 

即二地至海港方向角之正弦与交通工具速度成正比例。

显然,这类问题就是物理学上光的折射定律在交通规划中的运用。

再谈一个合理运用水运的例子(图48)。假定有经济据点A、B,位

于一段通航河川的两端异侧(或同侧),两地之间有货物运输。A、B 至

河由于采用的交通工具不同,单位货物的陆运运费分别为K1 元/公里,K2

元/公里,河川水运运费为m 元/公里(k>m)。那么,应走如何的联运

路线(或两端码头设于何处),才能使总的运费最低?

从图48 可知,A 距河上C 点最近,B 距河上D 点最近。如联运采用A

—C—D—B 的路线,能最大限度利用水运。但由于在运输方向上有绕行现

象,并不是最经济合理的。如我们在C-D 之间找出两个合适点Z1、Z2

作为转运码头,则虽利用水运较短,但由于距离的节约可使总运费达到

最小。

我们已知AC、BD、CD 之距离分别为a、b、c(公里)。假设CZ1、

Z2D 之距离为x、y(公里)。于是,由A 至B 单位货物的总运费

E = K a + x + m c - x - y + K 3 1

2 2

( ) 2 b y ( ) 2 + 2

求E 对x、y 的微商,分别令其等于零:

 

或这一结论是根据河川是直向的假设推出的,如果河川稍有弯曲,我

们还是可以近似把它当作直线而利用上述数学模式。如果河川的弯曲系

数较大,在下列两组条件下,它还是能够应用的。其一,河川虽弯曲,

但河段两端相对趋直,这时,可以把要求的x、y 的长度看作是在直线上

的距离。其二,河段全部弯曲,但与水运相较,陆运的距离很短,这样,

我们也可以把x、y 代表的很短的河段近似地看作是直向,而不影响上述

数学模式的利用(图49)。

以上推论在数学上只是近似的,但它对于交通布局规划工作却是有

价值的。

例如:已知水陆运费为1∶2,二地距河为10 及20 公里,两地对应

河段长100 公里,求合理利用水运距离。

解:因sinα = sinβ = ,故α β °

x=tg30°×10=5.8 公里

y=tg30°×20=11.5 公里

合理利用水运距离为100-5.8-11.5=82.7 公里

4.为众多小经济据点服务的线路走向

适用于多经济点作条带分布的交通选线。以矿区干道为例。矿床呈

带状分布,其上分布若干矿井,今欲沿此矿带修一直向公路为各矿井服

务,问其作何走向,才能使各矿井距该路总的距离最短(图50)。

将矿井i(i=1,2⋯n)的位置划在平面坐标上(xi,yi),又假定

规划路线的合理走向为y=a0+a1x。

由于每个矿井位置与未来公路有一定距离,设此距离垂直于y 轴之

长为εi,于是a0+a1xi-yi=εi。

今各矿井至规划公路之最短距离为ri,而ri=εicosθ,且ri≤εi。

故欲求r最小,只要求ε 最小即可满足。i

由于εi 有正负之别,为免其相互抵消,我们取其平方和的最小值,

此时

为使R 有最小值,必须求其对a0 及a1 的微分,并令其等于零:

方程组(1)中,二式以2 除之并展开:式(2)即最小二乘方直线标准方程组的最后形式。

例如:五个工厂沿河一岸分布,其坐标位置:厂1(-2,0.5),厂2

(0,1),厂3(1,1.5),厂4(2,2),厂5(4,3)。今欲敷一为

各厂服务的煤气管干线,问作何走向,才能使未来煤气管支线总长最短?


  本文标题:交通线的布局模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04/1623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04/16235.html

    标签:交通线布局模式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