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传粉与受精(7)
柱头对花粉粒的萌发,以及胚囊对精子细胞的进入,都具有选择能力,也就是说,只有能和柱头的生理、生化作用相协调的花粉粒,才能萌发,卵细胞也只能和生理、生化相适应的精子融合在一起。所以,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是有选择性的,这种对花粉和精子的选择性,是植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下保留下来的,也是被子植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因此,虽然雌蕊柱头上可以留有不同植株和不同植物种类的花粉,但是,只有适合于这一受精过程的植物花粉,才能产生效果。
受精作用的选择性早为达尔文所注意,达尔文曾经指出,受精作用如果没有选择性,就不可能避免自体受精和近亲受精的害处,也不可能得到异体受精的益处。实践证明,如果利用不同植株,甚至不同种类的混合花粉进行授粉,只有最适合于柱头和胚囊的花粉有尽先萌发的可能,避免了接受自己花上的花粉粒。因此,利用混合授粉、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产量,克服自交和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以及提高后代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已受到普遍重视。选择受精的理论为农业生产实践带来无限的好处和希望,为选种和良种繁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被子植物中,双精入卵和多精入卵的例外情形,也有发现,附加精子进入卵细胞后,改变了卵细胞的同化作用,使胚的营养条件和子代的遗传性发生变化。
(五)无融合生殖及多胚现象
在正常情况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是经过卵细胞和精子的融合,以发育成胚,但在有些植物里,不经过精卵融合,也能直接发育成胚,这类现象称无融合生殖(apomixis)。无融合生殖可以是卵细胞不经过受精,直接发育成胚,如蒲公英、早熟禾等,这类现象称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或是由助细胞、反足细胞或极核等非生殖性细胞发育成胚,如葱、鸢尾、含羞草等,称这类现象为无配子生殖(apogamy)。也有的是由珠心或珠被细胞直接发育成胚的,如柑橘属(Citrus),称为无孢子生殖(apospory)。
在一般情况下,被子植物的胚珠只产生1个胚囊,每个胚囊也只有1个卵细胞,所以受精后只能发育成1个胚。但有的植物种子里往往有2个或更多的胚存在,这一情况称为多胚现象(polyembryony)。多胚现象的产生,可以是由于无配子生殖或无孢子生殖的结果(图4-56),也可能是由1个受精卵分裂成几个胚,或是1个胚珠中发生多个胚囊的缘故。
上一篇:种子和果实
下一篇: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44/9734.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44/9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