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老黄河三角洲(8)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3-26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第八节  天津都市的发展和地区城镇的形成

(一)天津都市发展沿革和地域结构特征

天津早期的城市位于南北运河汇入海河的三汊口地段。这一方面由于海河上游几条河流航运的发展使居民点向各河交汇口迁徙,元代以前,“已有沿卫河之滨,结邻而居者矣”。另一方面,三汉口为一傍河台地,地势较高,是三角洲广大低洼地区避免洪水泛滥的良好场所。公元1214年,金朝在三汊口设立直沽寨,派兵戍守,直沽寨作为军事据点和河运聚落是天津历史上最早的市镇,成为天津城市兴起的基点。

天津城市的初步繁盛主要在元朝定都北京之后。1271年,元朝正式定都北京(时称大都),由于每年有大量漕粮依赖于江南,并主要经由长江口到直沽的海道,而后转运大都,因此,地处南北运河交接之地,又是海运登陆和转运地点的直沽寨,便成为漕运和仓储的中心而逐步繁盛,出现了接运厅、天后宫等漕运管理机构和宗教场所。当时直沽地区“舟车悠会,聚落始繁”,出现了“晓日三汊口,连樯集万艘”的兴盛景象。

明永乐二年(1404)天津筑城置“卫”,是天津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明成祖以直沽为海运和商船往来之要冲,令在三汊口西南侧筑城、设卫,派兵戍守,并赐名“天津”(意为天子渡口,成祖兵下沧州曾在此过渡),这便是天津地名的开始。天津聚落的人口和范围,发生了明显的扩展。明还都北京后,天津更成为京师重要交通门户,特别是此时大运河已告畅通,南粮北上的巨大漕运,以天津为入京咽喉。由于糟粮的输送,一般商业也随之发展,并带动了地方盐业的兴盛。因此,天津人口不断增加。清初,对漕运更为重视。由于“漕船过津例须起剥”,其他官船、商船也必须钞关盘结、纳税而后放行,天津的漕运经济职能得到了明显增强,商业和城市空前繁荣,自天津城西北角经北大关至天后宫一带运河沿岸,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俨然一大都会也”。漕运业和城市商业的兴盛,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后来,国家司盐机构和大量盐商又移入天津,并开放辽东和天津间海上粮禁,私人粮运业兴起,天津逐渐兼具了华北盐业、粮食的集散、经销中心和北方重要商业都会的经济职能。城市职能的扩充使得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天津卫为天津州,同年又升为直隶州,雍正九年升为天津府,并置天津县,到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天津城关一带人口已达20万左右,成为经济繁荣的“畿辅首邑”。

明清两代天津城400多年的持续发展,逐渐形成了城内和城厢两个不同功能区的天津古城格局。天津土城明永乐年间修筑,城池成坊,十字成街,为一个1.5×1.0公里的矩形,以鼓楼为中心,衙宇官署、文学武备集居城内,城外沿河一带则为市肆商业、行庄、货栈、码头和手工作坊等聚集区,以东门北天后宫为中心,形成宫南宫北中心商业区,并扩大到估衣街和河北大街一带。

鸦片战争后,天津受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进入了以近代工商业为主体的发展时期。1860年,天津辟为通商口岸,英、法、美等国开始在天津划占租界,控制天津的海关、金融和交通。外国资本在天津开设了十几家近代企业,同时,以天津机器局(1867年)、北洋水师大沽船坞(1879年)和天津铁路公司(1887年)为代表的清政府官营近代工业也发展起来,成为早期天津近代工业的主体。随着天津港埠的逐渐形成和京山铁路(1889年)、津浦铁路(1912年)的先后通车,“三北”的皮毛、直鲁豫晋陕的棉花、华北的粮食、油料、猪鬃等农畜产品大量来此集散或转运出口,20世纪初天津已成为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和贸易口岸。在此期间,天津民族工业也发展迅速,出现了以官助商办为主体的北洋实业(如直隶工艺总局,1903年、启新洋灰公司,1906年)和大批全部民营的工场。清朝末期(1912年),天津已成为具有80万人口,近代工业产值和口岸贸易额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1928年设立天津特别市,城市人口突破百万。抗战期间,天津为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日军出于侵略战争和经济掠夺的需要,大量投资于军管企业和基础设施,天津在全国经济萎缩中畸形繁荣,到1945年城市人口已达171万,比日本占领前的1937年增加了63万。1949年天津解放时,城市人口 179万,建成区面积为61平方公里。

这一时期天津的城市地域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迁,突出的是租界区和“河北”新市区的兴起以及城市重心由三汊口海河沿岸转向租界区。各国对于“租界”范围随意一再扩大,以致在天津各国租界面积共达15平方公里,为天津老城面积的9倍多。租界内的广大地区,除有个别村庄寺院外,多为低湿荒凉之地,故早期发展较为缓慢。不久由于沿海航运的逐渐扩大和铁道的兴建,租界内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和海轮泊位沿海河逐渐外移,我国官僚、富商纷纷前来租界经营商业、设立分号,租界地区人口日益增多,商业逐渐繁荣。同时老城东北的广大“河北”地区,也随着京津铁路的通车和近代民族工业在此大量设厂,逐步形成了一个齐整的新市区。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天津华界地区动荡不安,大量居民迁入租界,更促进了租界区的进一步发展。天津城市逐渐成为一个沿海河发展的港口城市,城市夹河而立,主要街道均与海河平行和垂直,呈现出以港口租界为新核心的近代城市格局。

抗战期间,随着周围地区人口的不断涌入天津城市进一步膨胀,在这期间,日本占领者在离老城一百多里的海河口北岸开挖新港,发展滨海工业,建设塘沽新区,对天津城市发展格局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到1949年,天津市区面积达61平方公里。由上可见,天津整个城市是由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地段组合而成的混合体,既有受我国古代城制传统影响的旧城区(占建成区面积的4%),又有受西方影响形成的具有资本主义城市特点的租界区(占建成区面积的25%)。而天津开埠后急剧发展起来的平民区则占整个城区面积的71%,区内建设杂乱,人口密集,设施落后,呈现出典型的半殖民地城市的特点。

(二)解放后天津城市的发展和区域城市群体的形成

50年代初期,天津城市开始在依托原有老城基础上,按照“由内向外、由近及远”的原则进行了新的建设,在城市边缘开辟了4个工业区、3个仓储区和7个工人新村,并着手对城市防洪、道路、住宅、环境和文化设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1957年建成区面积达到9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53.5万。50年代末,城市扩展迅速,又新辟了6个边缘工业区和相应的生活居住区,老城内也出现大量街道工厂,到1962年建成区面积已突破140平方公里,人口也达到287万。经收缩和调整后,70年代后期开始,城市发展再次加快,在城市边缘新建了大量工厂、机关和住宅小区,同时城市现代化改造的步骤加快,一大批标准高、设施新的住宅、公建和市政工程应运而生,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到1988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约为2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50万。同时城市地域结构也出现新的变化,形成了行政办公、商贸金融、文化服务为主的城市中心区和由11个工业区和12个大型居住区组成的城市外围生产生活区的新格局。

与此同时,天津整个城市的布局也开始突破单一的中心市区的框架,向滨海和外围地区建设新市区和卫星城。在滨海地区,从50年代末开始,为配合港口、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造船及电力工业的发展,先后建设起塘沽、汉沽和大港三块较大的新市区,其中塘沽市区距天津市区43公里,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34万,已达到一个中等城市规模,其职能主要是作为全市贸易口岸和港口工业区。加上作为全市石油化工和盐化工基地的大港和汉沽,整个滨海地区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到76平方公里,人口超过60万,已成为整个天津城市主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的近郊外围地区,为控制中心城市用地连片蔓延,50年代末开始建设杨柳青、军粮城和咸水沽三个卫星城,60年代又增辟了大南河卫星城。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几个卫星城建成区面积合计已超过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5万,成为全市电力、汽车、轻纺、仪表和化学工业的重要基地,对改善城市空间形态,促成天津由单核心城市结构向组合型城市结构演进起着重要作用。

天津城市职能在区域范围内的扩展和城市布局向组合型结构的推进,促使了一批新兴的滨海和卫星城镇崛起;同时,也带动了整个三角洲地区以乡镇工业为基础的广大县城和基层乡镇的发展。到1988年底,全区城镇总数已达到90个,市镇总人口744.64万,区域城镇密度每千平方公里4.05座,市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63.11%,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形成以天津市区(含滨海区和卫星城)为核心,以外围县城为纽带,以广大乡镇为节点,拥有多个层次和互为补充的区域城镇网络,成为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三)天津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方向与前景

天津的城市规划最早始于30年代末。日本军部出于永久占领天津的野心,曾编制了“大天津都市计划”,设想开挖塘沽港和津塘运河,沿海布置重工业等,城市发展明显指向沿海,有着浓厚的经济掠夺色彩。新中国成立后,城市规划方案曾多次编制和修订,其中对城市发展影响较大的是53年、59年和81年三个规划稿。1953年的规划吸收了苏联经验,确定了城市外延扩展的主要方向和市区的总体格局;1959年的规划开发了滨海新市区和近郊卫星城,并采用集团布局控制城市蔓延,奠定了天津现在组合型城市群体格局的基础;1981年的规划提出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产业和人口的合理布局,促进滨海地区和蓟县、宝坻后方腹地的较大发展,建设市区、滨海区和蓟、宝三个城市群体。

80年代中期,城市总体规划又重新修订,并于198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执行。规划明确天津城市的发展方向是具有先进技术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开放型的多功能经济中心和现代化的港口城市,本世纪末城市人口规模为610万(其中中心市区人口380万)。总体布局上突出中心市区的高、精、尖技术产业和多功能经济中心的职能,重点建设滨海及海河下游工业基地和现代化大型港口,改变原有的三个城镇群的大布局,建立以中心市区和滨海分市区为双主体,以津塘长廊地带为纽带,大中小城镇星罗棋布的整个区域城镇体系。

依据这一规划构想,天津滨海地区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将不可避免。一方面,中心市区不断扩展,人口密集,用地严重不足,已制约了天津中心城市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滨海地区有着港口、油气、海盐和大面积荒地等多种发展优势,环境容量大,加上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的逐渐成长、完善,发展条件极为优越。80年代以来,随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海河下游工业区的开辟,天津新港、大港石油化工基地和大港电厂的扩建,以及津塘一级公路、海门大桥、李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天津城市发展已越来越明显地重心东移,指向滨海地区。规划设想,本世纪末滨海市区人口将达到120万人,接近中心市区的三分之一,成为天津市极重要的贸易口岸、重工业基地和港口性质的滨海副城。

作为天津城市主体的中心市区,在规划时段内仍将有重要发展。本世纪末人口控制在380万左右,城市用地将有较大幅度增长,规划市区面积达到330平方公里。整个市区将由三个圈带组成:第一个圈带为市中心区,面积约71平方公里,发展成全市的信息、金融、贸易、行政、高教和科研中心;第二个圈带包括已建成的15个城市工业和仓库区及配套的生活区,是以生产和居住为主的圈带,并可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六个综合分区,面积约259平方公里;第三个圈带包在整个城市的外围,是宽500—1000米的以果园和鱼塘为主的绿化林带,起市区环境保护圈和用地控制圈的作用。市区目前绿地匮乏,规划以海河为城市风景轴线,发展滨海河公园带,在城市外环线外侧建设环境保护圈,内侧建设环城林荫带,同时结合河湖绿带,将郊外绿地呈带状楔入市区,加上市区内大、中、小型公园,形成点、线、面结合的覆盖市区的绿地系统,使天津城市环境质量能有较大的提高。

  本文标题:老黄河三角洲(8)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56/611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56/6115.html

标签:老黄河三角洲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