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经济区域结构的现状与优化对策(6)
科技投入不足是制约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瓶颈.根据《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500亿元的只有江苏、广东、北京、山东、浙江和上海6个省(市),共支出6 009.8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58.4%;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R&,D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和陕西8个省(市).可见,大部分省区的R&,D投入总量和强度都不足,科技支撑力度不够.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工业发展迅速,但普遍重引进、轻吸收,对国外关键设备、关键技术存在依赖,不利于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5.区域工业增长方式粗放,节能减排压力大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一系列节能、降耗、减排政策的出台,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追求重化工业的倾向以及粗放的工业增长方式,不仅造成产业的低水平扩张、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也给资源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倾向有所抬头,使得在产业跨区域转移大范围发生的同时,出现污染转移的现象,加大了中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从各区域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情况来看,对比2011年各地区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能耗,中西部地区的能耗要远远高于东部地区,说明目前中西部的工业增长方式还没有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模式中走出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仍较突出.从三废排放来看,由于东部地区的工业比重比较高,而东部地区又是我国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环境污染治理和减排的压力比较大.
三、中国工业区域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路和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区域工业转型升级,优化工业区域结构,对于增强我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转变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关键性作用.具体来说,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
一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工业区域结构.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工业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发挥主体功能区规划在空间开发和布局方面的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作用.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二是加快重点区域的发展,增强工业区域结构的协调性.从政策导向来说,要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从各个区域来说,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依托城市群,引导工业和投资向国家重点培育的地区集中,推进工业区域结构优化.
2.积极引导区域产业转移
当前我国的产业与人口分布在空间上不匹配,加快推动产业转移有利于推进人口与产业协调发展,推动产业区域结构优化.对于东部地区来说,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要适时地推动一些不合适东部地区发展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中西部地区要发挥自身优势,有序承接东部和国际产业转移.西部地区应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建设国家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而中部地区产业基础较好,被认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价值洼地”,具备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应加快“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应该说,产业转移对中部地区经济的贡献较大,能有力促进中部地区的产业优化升级和地方经济转型。
上一篇:人文地理事象的地域分异规律
下一篇: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指导意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718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7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