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经济区域结构的现状与优化对策(4)
“城市群”和“经济圈”等一些重点优势区域的集聚作用增强,对工业区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十一五”以来,我国的工业布局向城市群和大都市圈集中的趋势增强,目前,三大经济圈仍然我国的重要增长极.特别是近年来,产业转移由南向北的转移趋势,改变了过去沿海地区工业增长“南快北慢”的局面,环渤海地区成为工业投资的热点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三足鼎立的区域增长格局.同时,一些重点优势区域成为新的工业增长极.从“十五”末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重庆市、成都市、深圳经济特区、沈阳经济区开展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此外,还有广西北部湾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皖江城市带、中原经济区,等等,在国家区域政策的积极推动下,这些区域的增长潜力也在不断释放,将形成一些新的工业增长极.
二、中国工业经济区域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虽然“十一五”以来,我国各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但同时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也日益成为制约工业区域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1.重工业化趋势延续,区域工业结构调整难度大
轻重工业失调一直是我国许多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难题.近年来,受投资拉动影响,我国重工业产值增长迅速,重工业比重持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2000—2011年,重工业比重由60.2%上升到71.9%.2006年开始,轻重工业比例维持在3∶7.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2009年和2012年重工业增长速度出现回落,但总体上,重工业增速明显快于轻工业,工业增长持续“重快轻慢”的格局.
从地区的情况来看,除了西藏、福建等少数省区以外,大部分省区重工业增加值比重在70%以上.中西部地区,由于资源条件和历史积累,一直是以重工业为主的结构,主要以采掘业和能源原材料等中间产品为主,资源类产业占相当比重,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不强,大部分省区比重前五位的产业几乎都是资源性产业.“十一五”以来,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东部地区许多地方也将构建重化工业新增长体系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大钢铁、大化工、大水泥等成为投资热点,重工业化趋势比较明显.各地区普遍追求重工业化,不仅加大产业转型的难度,而且也导致产能过剩、资源环境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
2.工业空间分布存在低水平扩张和重复建设,区域工业结构严重趋同
目前,我国工业发展在空间布局上,仍存在着低水平扩张、重复建设等问题,区域产业结构严重趋同,资源和要素空间配置效率低下,生产力布局总体上还不尽合理.
首先,从各大区域来看,产业层次普遍不高,地区同构化现象突出.重工业化的主导产业倾向,导致我国许多地区产业层次普遍不高,仍主要以传统产业和高耗能产业为主,高技术产业和新兴工业整体规模较小.在“保增长”的目标下,一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产出、低效益的项目以及落后产能项目出现“搭便车”现象,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凸现,产业结构升级压力加大.以中西部地区为例,由于许多省区资源禀赋特征较为接近,产业结构同构、重复建设现象非常突出.虽然近年来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矿产开采行业优势不断增大,但深加工环节仍非常薄弱,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来获取发展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直接影响工业的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城市群内许多城市产业定位趋同,制造业竞争激烈,产业同构现象也较为严重,产业一体化程度较低.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从1999—2009年产值最大的6大产业对比来看,江、浙、沪地区主导产业高度重合.在市场分割和地方政府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长三角不少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高度趋同,制造业调整方向也比较接近.从长三角地区16个主要城市重点发展的高技术产业来看,也存在重叠(崔凤军,2011).从产业布局来看,不少城市强调大力提升本地配套率,延伸本地产业链,各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布局倾向.长三角地区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问题,实质上是地方行政体制分割下地方政府过度竞争导致的结果,不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上一篇:人文地理事象的地域分异规律
下一篇: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指导意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718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7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