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经济区域结构的现状与优化对策(3)
虽然各区域工业发展格局发生变化,各行业的区域集中度也在下降,但由于一些重点产业发展壮大,特别是随着我国技术改造工作稳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各区域的优势产业十分明显,区域分工格局形成.
东部地区主要以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中西部地区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提升较快;东北地区,由于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传统以能源、重化工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不断下降,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所提升.从2005年和2011年38个行业区域分布的比较来看,东部地区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领域有绝对优势,在“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有较大优势,在“造纸及纸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有优势;中部地区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烟草加工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有一定优势;西部地区在“烟草加工业”有比较优势,在“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饮料制造业”有较大优势,“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一定优势;东北地区在“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较大优势,在“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食品加工业”有一定优势。
(3)各地区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区域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由于国家政策支持,特别是国务院发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28号),有关部门发布了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3个重点领域以及一系列细分领域专项规划,明确和细化了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提振了市场信心.在地方层面,各地积极制订规划、出台政策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点.各地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发展较快.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和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6.5%和12.2%,比同期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快了2.6和2.2个百分点.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地区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3.产业转移呈现出加快趋势,推动新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格局的形成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层次也在不断提高,这对于促进工业区域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产业转移有利于产业按照内在经济联系进行空间布局,打破行政体制的约束,促进各地区产业优势进一步发挥,对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从我国产业转移的路径来看,产业转移总体上呈现出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西进北上”趋势.根据2001—2010年制造业的数据,通过绝对区位基尼系数、区位熵、增长率及特定区域行业总产值占全国行业总产值的百分比等指标来测度,我国的食品饮料工业持续由沿海向内陆转移,纺织服装业逐步向山东和中部的江西、安徽、湖南以及西南地区转移,高耗能化学制造业向山东及西部地区转移,金属制造业总体上向京津冀地区、山东、中部及西北地区转移,装备制造业也逐渐从长三角地区、东北三省及中部的河南、山西及湖北等地转出;而高技术制造业则呈现出先在沿海地区集聚发展,而后全国分散布局的趋势(石碧华 等,2011).大范围的产业转移也带动了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近年来,全国形成了大量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成为区域产业规模迅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上一篇:人文地理事象的地域分异规律
下一篇: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指导意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718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7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