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2.3水分条件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9-12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第三节 水分条件
一、陆生植物的水分平衡
(一)植物水分状况与生命活动 生活细胞必须保持一定的含水量,才能进行各种代谢活动。原生质 含水量平均80—90%。其中约5%左右的水分子与蛋白质分子中亲水的极性 基结合,不能自由移动,称为束缚水。它的含量稍有减少便会影响原生 质的结构,使之趋向凝胶化,活性降低,甚至凝固死亡。细胞内其余大 部分水分有自由水之称,它们是生物化学反应(物质代谢)的媒介物, 而各种营养物质均需转化为可溶态分子在水中完成运输过程。 植物各部分含水量差别很大,叶子约含80—85%,树干约40—45%, 风干种子只10—15%。含水很少的种子处于呼吸微弱的休眠状态,一旦吸 入水分就立即增强呼吸,各种酶迅速催化储存的营养物质,使之转为可 利用状态,于是开始萌动出芽。所以在其他条件正常情况下,水成为种 子发芽的催发剂。 植物的叶内细胞含水充足时,液泡扩大并对细胞壁产生压力(称为 膨压),使它呈现紧张状态。叶片由于膨压存在而得以伸展挺拔,较好 地接受阳光与CO2,保证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如玉米叶含水量为叶干重的 900%时,光合作用速率可达40mm CO2 /dm2左右,但含水量降到干重770% 时,光合作用速率立即减少一半,含水量为650%时光合作用停止(因气 孔关闭),含水量为300%时叶片即干燥而死。各种植物含水量情况、耐 失水能力互有差异,但总的特征则是相似的。 因此,水是植物体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是生命活动的原料和媒介。 植物含水量状况直接影响它的生长发育,而含水量又深刻地受外界环境 影响,即取决于植物吸水量与失水量之间的关系——植物水分平衡。
(二)植物吸水与失水的内外条件 植物的吸水能力 植物的细胞都有吸水能力。处于凝胶状态的原生质 (如干燥的种子)能够吸收更多水分,使体积膨大,称为吸胀作用。干 燥种子吸胀产生的压力高达1000个大气压,幼苗借此可以突破坚硬的种 皮。当细胞内有液泡存在时,细胞吸水便通过渗透作用完成。 细胞膜和液泡膜具有可容水分子通过的孔隙,但大分子很难通过, 称为半透性。液泡里有含大分子物质的细胞液。如果细胞处于纯水包围 状态,水分子便由本身浓度大的纯水通过多孔的半透膜向水分子浓度较 小的液胞移动。按照热力学观点,水只能顺着自由能梯度移动。现在一 般采用水势(water potential)这个术语表示1mol水分子的自由能,并 定纯水的水势为零。 细胞水势(Ψc)由三部分合成。溶液中溶质越多,吸引水分子的力 量增强,因而水分子自由能越小,可使相邻的纯水中分子向它移动。这 种势能称为渗透势,一般为负值。细胞原生质和细胞壁等固体表面,由 于氢键(水合作用)、毛管力(表面张力)等作用吸引水分子,降低水 的自由能、由此产生衬质势,亦为负值。但在细胞中此值甚小,常可忽 略。细胞充水膨胀压迫细胞壁外移,有弹性的细胞壁便产生反作用力, 使水向外移动,称为压力势,常为正值。因此水势(Ψc)=渗透势(Ψ π)+衬质势(Ψm)+压力势(Ψp)。水势单位通常采用压强单位(巴 或大气压)。 当细胞水势低于外界溶液水势时,水由外向内移动,细胞充水膨大, 压力势随之升高。直到后者与渗透势(负数项)平衡时,细胞水势为零, 即含水量已达最高值,不再增加。当压力势为零时,细胞水势大体等于 渗透势,吸水潜力最大。 陆生植物主要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根尖的根毛细胞依靠本身的 水势与土壤溶液水势间的差值作为吸水动力。但根只吸收与它接触的土 壤水,因此,吸水速度与水势差及吸水根表面积成正比。根系生长较快 或伸展较广者,也有利于吸收水分。 土壤水分对植物吸水的影响 作为植物直接水源的土壤溶液具有重 要生态意义。土壤水势(Ψδ)可以写作:Ψδ=τ+π+ρ,其中ρ 为重力作用产生的压力势,在重力水渗漏以后可以忽略不计。π为渗透 势,在湿润气候地区、水分充足的条件下,其值约近似于零。在总水势 中,衬质势τ是关键部分,反映土壤固体胶粒吸引水分的能力。土壤含 水量较多的情况下,支持毛管水的作用力仅1bar上下,植物容易吸收。 土壤变干时仅在小孔隙保留不多的毛管水,衬质势迅速提高,植物吸水 越来越难。 植物吸水情况取决于植物与土壤间的水势差值。土壤水势-15bar为 一般植物可以利用的临界值,此时植物如得不到供水补充,它的地上部 分就失去水分,处于萎蔫状态。土壤含水量中水势高于-15bar的那一部 分则称为有效水。 土壤质地直接影响有效含水量。粘土中细小的土壤胶粒多,被它吸 附而对植物无效的水分相对就多些;沙质土中土壤间隙过大,沙粒保水 能力很弱,有效水数量也不多。就多数植物而言以壤土最适宜。但在极 端干旱气候地区有时见到沙土反而比粘土能更好地提供植物水分。假设 某地降雨50mm,它可使50cm厚的沙土充分湿润,含水达到田间持水量水 平,但在粘土地区只能湿透10cm。雨后地面迅速蒸发失水,如果表层5cm 内水分失尽,土壤变干,那么粘土只剩一半湿层,而沙土尚保存90%。粗 砾石层则保水更好。 当土壤蒸发旺盛时会失去大量容易被植物利用的毛管水(有效水), 如果没有良好的补充水源(如降水、地下水),有效水含量不能满足植 物需要,便出现土壤物理性干旱。若土壤潜水面较高,上部土层可得上 升毛管水补给,或植物的深根系可以达到潜水层,则植物水源不虞缺乏, 常能抗御一定程度的大气干旱。 土壤溶液渗透势较高时,植物可以吸收水分。如因含盐量增加等原 因使溶液渗透势极低甚至低于根细胞的细胞液时,就会使根系脱水(即 烧根),纵然土壤含水充沛,后果却和物理干旱相似,这称为生理性干 旱。 影响蒸腾作用的内外条件 植物体内水分经体表向大气蒸发散失的 过程称为蒸腾作用。蒸腾强度常采用每小时每平方分米(或平方米)叶 面蒸腾失水量(g)表示。在白天植物每平方米叶面每小时蒸腾水分15— 250g,晚间为1—20g。一棵树以两万枚叶计,夏天晴日蒸腾300—400kg 水,雨日降到8—10kg。耗水量很大的一些树种的蒸腾作用,(如桉树) 甚至使地下水位下降,因此有抽水机之称。 蒸腾作用乃是被生物特性所复杂化了的蒸发作用。促进蒸发作用的 各因子同样对蒸腾作用有效。但水通过植物体时又受到植物的制约,如 陆地植物发展了枝叶,扩大蒸发的表面积。由于空气湿度很少达到饱和, 从植物体表散失水分很难避免。即使形成叶表皮外侧的角质层等保护水 分的物质和结构,只要开放气孔吸入CO2,必然同时产生水分子的外逸。 所以蒸腾作用是植物生命过程的必然现象,也是影响植物水分平衡的最 活跃因素。 蒸腾作用分为通过枝条和叶表皮细胞的角质层蒸腾,以及通过气孔 逸散水分的气孔蒸腾。幼叶的角质层不发达,保水力差,角质层蒸腾可 占总蒸腾量的40—70%。在成年叶上角质层蒸腾不明显,常不到5%,而以 气孔蒸腾为主。 气孔蒸腾分两步完成:首先是叶肉细胞表面的水分蒸发到叶肉细胞 间隙的空气中,由于前者的表面积很大,一般情况下,细胞间隙的空气 湿度容易达到饱和。第二是叶肉间隙的水汽通过气孔向叶外空气扩散, 叶外空气湿度越低,水汽扩散越快。水汽扩散速率与大气中水汽饱和差 大致成正比(相关系数0.9),干燥的空气有加剧蒸腾的效应。同时凡是 影响饱和差的因子(如气温、风等)都能间接影响蒸腾作用和植物水分 状况。 水汽扩散速率也受叶子结构特征的影响,后者具有程度不等的扩散 阻力,与前者呈反比关系。扩散阻力取决于叶面积、叶厚度、气孔数量 和大小、气孔在表皮层的位置(一面或两面、深陷或外露)、气孔开放 程度等综合情况。如果叶大而薄,气孔小而密并经常开放,扩散阻力很 小,蒸腾就较强。凡是影响气孔启闭的内外因子都可以通过改变气孔阻 力而影响蒸腾作用,其中光促使气孔开放,影响蒸腾的效应最为显著。 外界大气与植物叶内细胞间隙空气的水汽压差ΔC、水汽扩散阻力总 和 Q=J·A·T,A为叶面积,T为观测时间。 靠外侧的叶肉细胞蒸腾失水后水势降低,便从相邻的水势较高的细 胞吸入水分,后者照此依次吸水,最后与输水组织相接的细胞便直接从 导管或管胞中吸水,并使其内的水柱向上提升。这一提水动力称为蒸腾 拉力。它带动根部细胞从土壤中吸水,于是构成土壤-植物-大气连成 一体的水分流动系统。 当土壤供水充足、植物吸水没有阻碍时,蒸腾强度及其日变化几乎 与自由水的蒸发力相同或略低,即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特别是空气水 势与土壤水势间的梯度。如蒸腾强度超过供水速度,气孔两侧的保卫细 胞则失水并膨压大减,因此它们的细胞壁松弛,使气孔变狭或关闭。此 时的蒸腾通过叶表皮角质层进行并受叶表面积、叶厚度、输水组织等内 部因素制约。 如果蒸腾耗水过快,根系所接触的土壤迅速变干,附近没有水分及 时移来,叶细胞即脱水萎缩,叶片出现萎蔫。当蒸腾减弱时(如晚间) 土壤供水弥补(如昼间)亏缺,因此轻度的萎蔫可以消失,恢复正常, 称为暂时性萎蔫。但超过一定限度后,这时植物细胞间丝已断裂,植物 不能恢复正常生长发育,处于永久萎蔫状态。大多数作物永久萎蔫时叶 细胞的水势约为—10——20bar(平均—15bar)。 叶片充分吸水后的含水量,称为饱和含水量。由于蒸腾失水常出现 亏缺,一般难以达到饱和,常用的叶含水量表达形式为现有含水重量与 干重的比值(或与表面积的比值)。此外还使用现有水量与最大水量的 比值(称为相对含水量)、饱和含水量与现有含水量(鲜重)的差值与 最大水量的比值(称为饱和亏)等表示。 最后需要说明,从水分利用效率分析,蒸腾大约耗去植物全部吸入 水分的99%,只有近1%保持在细胞内(维持膨压等),真正用在光合作用 的仅占0.1%。平均每形成1g干物质所需要的水分(g)称为蒸腾系数(或 需水量),一般介于125—1000之间(表2-3)。平均每蒸腾1kg水所形 成的干物质g数称为蒸腾效率,如黍子的蒸腾系数为267,蒸腾


二、适应陆地水分条件的生态类群
德国学者瓦尔特(H. Walter)把陆生植物分成变水(poikilohydric Plant)植物和定水(ho- molohydric Plant)植物。前者主要是没有 良好保护组织的低等植物和苔藓,体内水分完全受外界环境影响。当土 壤和空气潮湿时可以直接吸水,甚至从相对湿度仅70%的空气中得到水 分。空气干燥时,其体内水分迅速蒸发丧失,全株呈风干状态(地衣此 时只含水5—7%),但原生质并未凝固死去,而是进入休眠。有的种类能 够忍受风干数年之久,一旦获得水分(雨、露、水汽),几分钟后立即 恢复积极的生命活动。这种特性使它们可以广泛分布于各地,甚至在其 他植物几乎绝迹的干旱生境。北非内格夫荒漠中的地衣随着温度、水分、 光照等条件的日变化而变更其含水量及生命活动状况,一天中仅利用日 出后不久含水量较多的凉爽时刻,积极进行光合作用。它们的个体生产 能力很低。 维管束植物中这种类型很少,如囊泡苔(Carex physodes)和许多 地方岩石壁上着生的有花植物,遇到干旱叶子含水量有的可降到7%,近 乎干枯,但一旦有了水源立即恢复弹性和绿色。这种高度忍受脱水的能 力,使它们被称为耐旱型植物。 绝大多数维管束植物具有一定的调节和保持含水量的能力,属于定 水植物,当严重缺水时才死亡。它们以躲避干旱直接威胁、减轻干旱影 响的方式来适应环境,故称为避旱植物,用以区别上述真正的耐旱植物, 其中包括以下常见生态类群。
(一)旱生植物(xerophyte)
旱生植物能借助生理上和形态上的一些特性在干旱条件下保持植物 体内适宜的含水量。这些特性中有的是可以减少水分损失的旱生结构, 如叶片缩小变厚,栅栏组织发达,角质层蜡层发达,表皮毛密生,气孔 凹陷,叶片向内反卷包藏气孔等;有的是加强吸水能力和储水能力适应 干旱,如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叶细胞水势,扩展根系,提高原生质水 合程度等。各种旱生植物并非同时同等地具有这些特性,而以某种适应 方式为主,即使相伴生长在同一干旱生境中的植物也可能各以完全不同 的途径避免永久萎蔫带来的危害。旱生植物的类型很多,划分方法和标 准尚未统一,常见的类型如下: 1)肉质(旱生)植物(succulent)该类型植物通过在体内薄壁组 织里储存大量水分(肉质化)、减低蒸腾失水数量来适应严重干旱。肉 质化程度常用饱和含水量(g)与表面积(dm2)的比值表示。肉质化表 现在叶部的有龙舌兰、芦荟等;表现在茎部的有仙人掌类植物。形态上 有降低相对表面积、加厚角质层、气孔凹陷等特点,但突出的是具有特 殊的CAM型光合作用机制。夜间这类植物的气孔开放,CO2进入体内形成 苹果酸储于细胞液里;白天有光照时气孔反而紧闭防止水分逸散,苹果 酸被运到质体放出CO2参加光合作用,然后仍回细胞质准备夜间使用。一 株37.5kg重的球状仙人掌放在屋里不浇水,六年后只减少10.2kg。另一 种实验是将芦荟叶表皮剥掉,3h后叶面的蒸腾比正常芦荟叶面增加23.5 倍,延续到24h仍保持15.6倍的蒸腾强度,可见其表皮保护作用效果之大。 肉质植物保水能力固然好,但这种能力却限制了光合作用迅速进行的可 能,所以一般生长缓慢。其主要分布在干燥温暖并有固定雨季的环境, 雨季是其吸水的必需条件。 2)硬叶(旱生)植物(sclerophyllous xerophyte)这类植物具有 典型的旱生结构,但未肉质化。其机械组织发达或角质层较厚,在失水 较多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叶片皱缩发生破裂。有时用硬叶化指数表示其特 点,单位采用每平方分米叶面积(一侧)干物质重量(g)。地中海地区 典型硬叶植物的指数平均约为1.5—2.5。指数越高说明叶表面积比其干 物质相对地要小些,或者叶子厚度大些,成为以缩小蒸腾面积减少失水 作为适应干旱的重要方式。 硬叶植物的根系庞大,叶脉较密,叶细胞水势可达—40——60bar, 以扩大水源,增强吸水能力,改善供水条件作为适应干旱的另一重要途 径。当中生植物因干旱而关闭气孔时,它能继续开放气孔进行光合反应, 这一方面可以较多地吸水,另一方面可以忍受较低的含水量。草原常见 的针茅属(Stipa)植物具有狭长的叶片,叶的上表皮呈褶曲状,较大的 突起中贯穿以狭带状的机械组织,气孔全部分布在上表皮突起物的侧面。 当针茅因干旱而失水时,叶肉组织收缩而机械组织不变,叶子遂卷成筒 状,将气孔围在中间。叶筒内空气湿度容易保持一定水平,从而稳定蒸 腾强度。 有一些研究者认为,针茅一类旱生的狭叶禾草具有对外界水分剧烈 变化做出迅速生理反应的能力,它既能迅速吸收暴雨带来的水分,又能 忍受较长期高温和组织脱水。 3)软叶旱生植物(malacophyllous xerophytes)这是界限不甚明 确的另一类旱生植物,虽然叶片有程度不等的旱生结构,但较柔软。土 壤水分较多的季节里,它比其他旱生植物蒸腾要更强烈,甚至超过中生 植物。然而常在严重缺水季节落叶,如淡红半日花属(Cistus)、旋花 属(Con-olvulus)、 Smirnovia、山扁豆属(Cassia)等一些种类。 将南北撒哈拉的软叶旱生植物与中欧和象牙海岸(雨林)的软叶中生植 物进行形态和生理特征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别(表2-4)。 4)微叶型和无叶型强旱生植物(supperxerophyte)荒漠地区比较 普遍。前者叶片强烈缩小,叶面积通常不到1cm2。后者叶子退化,由绿 色茎执行光合作用功能。例如荒漠中的沙拐枣,一年生枝条的外面覆以 闪亮的厚角质层,叶子呈极短线状并很快脱落,一部分枝条上着生花, 共同执行光合功能,果实成熟后一齐脱落,另一部分枝条则当年木化越 冬。麻黄属是另一常见无叶型旱生植物,蒸腾很弱(表2-5)。

(二)中生植物(mesophyte)
中生植物适生于中度湿润的生境,它的抗旱能力不及旱生植物,也 不能正常生长在过湿土地上。由于所处环境优越,中生植物生产能力一 般高于其他类群,许多经济植物均属此类。叶子形态结构介于旱生与湿 生之间。当中生植物生长在比较干燥的生境时,也出现一些类似旱生结 构和生理特点的变化,称为适旱变态,这是因为新细胞缺水而延伸不足, 并使个体变小。美国植物生态学家道本迈尔把这些变态归纳如下: 这些适旱变态随环境变好仍可消失,因此与旱生植物固有的遗传性 的旱生结构有所区别,后者即使栽于中生生境,仍然保持其基本结构特 征。当然,中生植物里面仍可分出不同耐旱性的类型,包括带有过渡性 质的旱中生植物、湿中生植物等。 干旱气候地区还有两类特殊的避旱植物。一类是一年生的短生植物 和多年生的类短生植物,它们仅在短暂的雨季中萌芽生长,迅速开花, 在干旱的威胁到来以前形成种子或在地下器管储存营养,以休眠形式躲 避干旱危害。另一类是根系极深,常常达到或接近潜水层的落叶植物, 旱生形态特征很少。这两类虽能生于干旱气候,但必须依靠有水季节或 有水深层土壤,有些学者认为应列入旱中生类型(或称之半旱生植物)。 在有季节性物理干旱(如热带季风地区旱季)、或生理性干旱(如 温带地区冬季)的地方,许多中生木本植物以落叶方式适应环境。落叶 以后蒸腾面积减少1/3—1/5以上,通过枝条蒸腾的强度也仅及叶面1/300 —1/3000。周期性减少蒸腾面积,可以有效地利用湿季、躲避旱害。 栽培植物各发育期对水的需要量互有差异。其中对缺水最敏感、影 响产量最显著的时段称为需水临界期。它常发生于繁殖器官分化形成期 间。这是因为缺水时幼叶脱水早,水势最低,便从老叶及果实中争夺水 分,抑制后者生长。如果自然条件不能满足临界期需水数量就必须用人 工灌溉补充。 例如玉米在拔节一抽雄授粉时期,营养生长旺盛,重量可增加4倍以 上,9至10叶时穗开始分化,生殖生长也同时进行。加上华北地区气温高、 湿度低,蒸腾蒸发强烈,单株每天约耗水1.5—2.5 kg,此时缺水影响极 大,可以引起持久的生长恶化,是明显的需水期,水稻、小麦等亦有类 似特点。
(三)湿生植物(hygrophyte)
湿生植物是抗旱能力最低的陆生植物,有的种类只要叶片失水1%便 趋萎蔫。其中一些生长在空气潮湿的林中树上(附生),常由薄叶或气 生根直接吸入水汽(如膜叶蕨和一些兰科植物),另一些生长在阴湿的 土壤上(如海芋、观音莲座蕨等),这些植物根系发育很弱、叶片薄大 而柔软,细胞间隙很大,保护组织不发达,称为湿生结构。 在土壤水分充足而且开阔无荫蔽的生境中,生长有所谓阳生湿生植 物,如水稻、灯心草(Juncus bufonius),半边莲(Lobelia tadicans) 等。它们的叶片具角质层、输导组织发达,蒸腾远比前者强烈,昼间蒸 腾水量有时达叶重的4—5倍。但根系生于潮湿土壤中,因而不甚发达, 只是内部细胞间隙甚大,或者形成孔道式的通气组织。 当空气与土壤都十分潮湿时,在湿生植物叶缘常从内部排出水滴, 称为吐水(溢泌)作用(guttation)。一些中生植物亦有此能力。
(四)划分水分生态类群的方法
1.生态序列法(环境梯度法) 某种或某组生态因子在空间不同部位出现连续性变化,构成各类生 态序列。在此序列中植物生长状况相应发生连续性变化。根据这些情况 可以找出该因子作用的生态幅度的上限和下限、以及最适区。这些变化 的连续性帮助人们获得较完整的生态观念,比只选择几个孤立的特定情 况要更精确些。 把生境水分条件分成若干等级,然后根据植物出现的频率和它们生 长的优劣来划分各种生态类群,这是常用的方法。例如华北山地极干旱 生境中的代表植物有草河蚕(Tripogon chi- nensis)、长芒草(Stipa bungeana)、荆条(Vitex chinensis)等;在干燥生境中代表植物有翻 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小叶鼠李(Rhamnus parvifolia)等; 典型中生生境中有地榆(Sangui- sorba officinalis)、大油芒 (Spodiopogon sibiricus)、二色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虎 榛 子(Ostryopsis davidiana)、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等;湿润生境中有水金凤(Impa-tiens noli-tangere)、稠李(Padus racemosa)、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等。 这一类方法便于野外使用。但需注意即使生活在同一生境中的植物 可能具有不同适应方式,属于不同生态类群(如深根植物与硬叶植物)。 2.形态结构分析法 根据植物形态结构特征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类效果,不过也只能粗线 条勾划类群,对过渡类型很难区分。而且有的植物形态可能是古生态特 征遗传下来,与现代生态特性并不一致,如灯心草。 3.生理生态特征分析法 经常使用的是离体枝叶失水速度、耐脱水能力等指标。例如将丧失 饱和(最大)含水量25%就产生永久萎蔫的划归中生植物;失水50—75% 才引起永久萎蔫的列入旱生植物;介于中间的为旱中生型(Chang,1968)。 另一近似方法为测定延存时间。完全断绝水分补给后,植物因缺水 而使气孔关闭,从此时起算,直到植物开始受害(不能恢复正常)为止 便是植物的延存时间(h或d)。缺水时气孔调节灵敏而关闭较早的或储 水能力强的植物比较耐旱,延存时间较长(表2-6)。
三、渍水土壤和水体的生态作用
(一)渍水和淹水的生态作用
土壤水分绝大部分贮存于土壤孔隙中。如果土壤含水量过多,必然 排挤原在土壤孔隙中的空气使土壤通气性变坏,再加上根系和土壤生物 呼吸消耗造成缺氧环境。土壤中氧下降到10%就使大多数植物根的机能衰 退,减到2%时根频临死亡。地下水位上方含氧只1%,很多陆生植物的根 不能超过此层。因此渍水环境中由于水分过多而引起的缺氧成为许多植 物生存的限制因子。 土壤中氧不足使中生植物根由有氧呼吸转为无氧呼吸,呼吸基质不 能充分氧化利用,产生的有毒副产物积累起来毒害自身。缺氧还影响营 养物质和水分的吸收,叶子退色发生萎蔫,有机物生产和繁殖过程被抑 制。地下水位较高时中生植物根系变浅,但地面淹水一段时间便先后死 亡。 淹水条件下缺氧情况衍生出其他一些环境特点,如还原反应居优势, 使硫化氢、亚铁化合物、亚硝酸盐、锰盐等有毒物质增多,好氧细菌被 抑制,土壤中有机物分解减慢,并且产生甲烷、醛等有害物质,这些都 限制中生植物在此生长。 耐水淹力强的树种有垂柳、旱柳、枫杨、白蜡、柽柳等,作物则首 推高粱。最怕淹水的有刺槐、合欢、桃树、樟树、马尾松、毛竹、玉米、 芝麻等。
(二)水体的生态特点和水生植物(hydrophyte)
水体中含氧量不到空气中的1/20—1/40,扩散速度则不及空气中的 两万分之一。光照也比陆上弱得多。水生植物中以全株沉没水中的沉水 植物(submerged plant)最典型:有的扎根水底基质,如眼子菜属 (Potomageton),另一些维管束植物则悬浮在水里,根系常退化,如金 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甚至维管束和保护组织不发达,整 个植物体都可以吸收水分,体内细胞间隙很多,巨大的空腔构成连贯的 系统并充满空气(即通气组织),既可供应生命活动需要,又能调节浮 力。有些种类的叶片小而薄,或碎裂为丝带状。营养繁殖常占重要地位。 浮水植物(floating plant)叶子(如睡莲、芡)或植物体(如浮 萍)漂浮水面,上部直接接触空气,接受日光,所以条件较好。气孔通 常只生于叶上表皮,后者覆有角质层(或蜡层),水下部分器官与沉水 植物结构相似。 挺水植物(沼生植物helophyte)下半部浸没水中,上部枝叶仍挺立 水上,如芦苇、慈菇等。慈菇幼株长出狭长带状的沉水叶,然后形成长 叶柄的卵形浮水叶,最后出现戟形的气生叶,一生中历处不同的环境, 个体各发育期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特点。水毛茛亦有类似特点,具有异形 叶。挺水植物的器官具有良好的通气组织,维管束、机械组织和保护组 织发育健全,在强烈阳光下植株蒸腾旺盛,并常能忍受短期的一定限度 的土壤干燥。也有一些湿生植物能忍受短期的轻度渍水,所以两者分布 有所交错,尤其是在渍水与排水交替出现,或地下水位很高的地区。 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水生植物生长迅速,具有经济意义。但这种特 殊环境只有少数有花植物能够适应。 海水及内陆咸水湖中的水生高等植物与淡水环境的水生植物有着生 态生理差异。前者细胞液浓度较周围水体浓度高些,它借助较低的渗透 势维持组织的膨压。根据它们对水体含盐量的适应特点,可分为:狭域 强耐盐型(水体含盐量>18‰),如大叶藻(Zostora nana单子叶植物); 狭域中废耐盐型(水体含盐量2—18‰),如茨藻(Najas marina);狭 域轻度耐盐型(水体含盐量<1‰),如穿叶眼子菜(Potomageton perfoliatus);以及广域耐盐型,如芦苇。
  本文标题:2.3水分条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3/1115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3/11151.html

    标签:水分条件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