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业布局
(一)重工业结构及其空间差异
1.世界重工业结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
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从世界工业发展历史看,尽管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但工业的大发展,还是在以机器制造机器的近代重工业产生以后,而不是在这以前。科技革命总是在重工业领域内表现出来,然后逐步推广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这是因为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主要来自重工业。而每一次科技革命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促进重工业的飞跃。第一次科技革命使煤铁采掘工业、钢铁工业及机器制造业迅速发展,并使工业向城市集中,大城市惊人迅速地增长;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能源工业及大耗能工业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并使工业布局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各地地方资源的局限;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宇航等工业的崛起,工业布局有了更大的机动性。在这个过程中重工业结构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在初期,重工业结构主要是煤、铁等采掘工业、钢铁等原材料工业和一般的机械工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结构比较单纯;到现在,重工业已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复杂生产系统。在发达的工业国家,重工业结构正经历着一个根本性的变革:一方面传统的重工业部门或者是由于资源的减少以至枯竭,或者由于设备、技术、工艺陈旧过时,国际竞争能力削弱,市场缩小而出现停滞以至衰落;另一方面,尖端技术工业方兴未艾,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种结构性变革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由于经过多年的积累,传统的重工业部门长期占主导地位,而新兴的工业部门已达到的生产规模还不够大,不足以弥补老工业部门的减产,由此造成整个工业增长率下降,这就是所谓的“结构性衰退”。在新旧结构交替之际,无论是传统工业的“再工业化”,还是新兴部门的高速增长,都需要大量的固定资本的投资。但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在整个工业设备利用率长期保持较低水平的同时,传统工业部门的开工率更低,资本家缺乏投资的动力,即使是在号称世界最富有的美国,近几年来,固定资本的投资不但没有大量增加,反而出现下降趋势。投资的削减,使重工业结构的调整速度放慢,由此又产生了结构性失业。其特点是:
(1)传统工业的失业率高,突出的是钢铁工业。反映在地区分布上,凡是新兴工业较集中的地区,失业率较低,如美国南部阳光地带的得克萨斯州失业率为8.4%,而传统工业较集中的北部密执安州的失业率则高达16%;
(2)新兴尖端技术工业的发展虽然也开辟了就业机会,但因为这类工业生产自动化、机械化水平高,对于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就是对工人有较高的选择性,使得传统工业部门中的大量失业工人难以适应,就业困难,没有熟练技术的新工人更难找到工作。从世界范围看,重工业结构的调整,更加深了工业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性。真正的尖端技术工业,还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一缺资金,二缺技术,或者有资金而严重缺乏技术,这类工业还很少,许多国家还基本上是空白,重工业结构的空间差异日趋扩大,而这些国家具有相对优势的采掘工业,由于发达国家结构性衰退,由于国际市场价格的不合理,靠初级产品的出口,很难换回尖端工业发展所必须的资金和技术,要适应世界工业发展的趋势,调整其重工业结构就更加困难。尽管重工业结构变革是一种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基础工业不再具有重大的国民经济意义。不管工业结构如何变化,也不管尖端技术工业如何发展,作为提供起始原料的采掘工业和作为整个工业基础的原材料工业,仍然是制约工业以至国民经济发展和布局的重要因素。要建立比较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首先必须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重工业结构。
2.中国重工业结构及其区域差异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重工业的高速发展,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重工业内部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发展薄弱而又残缺不全的重工业,已变为比较完整的生产体系,这对加速中国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加强自力更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能力,加强国防能力,都具有重大意义和长远影响。但同时,中国也存在着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落后于加工工业以及加工工业与采掘工业、原材料在空间分布上不协调的矛盾。按照中国工业分类,重工业分为三大部类:
(1)采掘工业,主要包括黑色和有色矿采选、采煤、采油、化学矿开采、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采选以及采盐、木竹采运;
(2)原材料工业,主要包括黑色与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电力与蒸汽、热水生产供应、石油加工、煤焦、煤气及煤制品、化学、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纤维;
(3)制造业,包括化肥、农药、医药、橡胶及塑料制品、金属制品、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其它计量器具制造。中国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在重工业结构中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较高,基本上属自给型。某些高级原材料需要进口一部分,而矿产品则可以出口,但如表21所示,国内地区差异较大。东南、西南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区采掘原材料工业比重偏低,特别是采掘工业比重更低;黄河中下游区、西北特别是东北地区,采掘、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特别是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与此相对应,东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区制造业比重最高,均达60%以上。东北、西北重工业比重大,原材料主要用于重工业,因而东北、西北原材料基本上是区内平衡,但有些原材料产品需要大量调出或调入。东北可调出大量原油和石油制品、钢铁,需要大量调入煤炭;西北可大量调出有色金属,而需要调进钢铁、石化原料。长江中下游区和东南区,尽管其重工业比重较低,但重工业中制造业比重高,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区,重工业的绝对值很大,能源原材料消耗多,采掘、原材料工业差距较大,因而是能源原材料的主要调入区。
西南原材料基本自给,黄河中下游区则因煤炭产量特多,80年代原材料工业发展较快,是全国采掘原材料产品的主要调出区。重工业结构的这种区域差异的形成,既有自然资源分布的原因,也有历史原因,还有工业布局上的原因:
(1)新中国建立多年来,在主观认识上,在处理采掘工业与原材料工业的关系上,有忽视采掘工业的倾向。在处理原材料与加工工业的关系上,有重加工、轻原材料的倾向,或过分偏于某种原材料工业(如钢铁),而忽视其它原材料工业的倾向;
(2)从客观上看,采掘、原材料工业特别是采掘工业,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产品比价不合理,利润率低,积累慢,也影响到采掘、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3)在布局上,在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的东部沿海地区,过多地发展了耗能耗料高的加工工业,而在资源丰富的地区,本应优先发展采掘及与之相适应的原材料工业,但在重工业向西推进过程中,特别是“三线建设”高潮中,过分偏于国防工业、机械工业;
(4)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产品,大多体积笨重,一般不宜于在产地长期大量贮存,要及时运出,对运输条件的要求较高,这些工业的大规模发展要求运输先行,至少是同步建设,但多年来,新中国交通运输投资少,发展缓慢,成为采掘、原材料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从而更加剧了原材料、燃料的全国性紧张。
当前急需调整重工业结构,把矿山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特别是要把能源工业作为战略重点之一,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协调重工业三大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建设过程中,同时调整工业布局:
(1)控制大耗能耗料工业在缺能少料地区的膨胀,
(2)引导其向富能富料地区转移,使重加工工业尽可能接近能源、原材料产区,使重工业结构和布局逐步趋于合理化,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总体布局中的主要环节之一。
(二)采掘工业布局
尽管在重工业结构变革中,作为一次产业的采掘工业,在一些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其产值或就业人数都有大幅度下降,但就世界范围而言,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总是同采掘工业的发展分不开的。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使可被开发利用的矿物种类不断增加,如门捷列夫周期表中已被开采的有色金属化学元素,在1940年为34种,1950年增到43种,1980年进一步增加到70种。中国“一五”期间,探明储量的矿种为71种,“二五”期间增加到97种,“三五”增加到119种,现在增加到148种。世界多种矿物的储量也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又急剧增加了矿物原料的开采量和消耗量,1950~1979年,世界一次能源的年平均消耗量增长了1.6倍,金属矿物增长了1倍,矿化原料增长了2.5倍;现在全世界每年大约要从地下开采出各种矿石1000亿吨。中国1990年矿石开采量也达50亿吨。由于矿物开采的品位下降,资源使用范围的扩大,这一数字在今后肯定还会扩大。矿物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采掘工业的经济意义还在加强。采掘工业的发展和布局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采掘工业的地区分布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由发达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显著地向发展中国家移动。不仅是矿产资源贫乏或因开发时间长、保有储量少的日本、西欧,国内采掘工业陷于停滞甚至衰退,就是矿产资源丰富的美国,采掘工业的增长速度也大大落后于其加工工业。与此相反,发展中国家的采掘工业却有长足的进步。1950~1978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掘工业产值增长不到1倍,而非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则增长了7倍多。致使最近20年来,这两类国家在世界资本主义采掘工业所占的比重,发生了巨大变化(见表22)。这种变化,一方面使得发展中国家矿产品的出口量大大增加,在出口总值中占很大比重。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矿产原材料的依赖性加强,不仅日本、西欧使用的燃料和矿物原料主要靠进口,美国依靠进口的比重平均也达25%。发展中国家投入世界市场的工业品仍然主要是矿产品,而发达国家则主要是加工产品,这是多年来世界国际分工的继续和深化。发展中国家采掘工业的急剧增长,固然是积累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也是实行经济多样化、加强民族经济地位的一个因素,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下,要真正实现这一点还是困难重重,不少国家采掘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处于萧条之中。
采掘工业一般以矿物能源为主体,世界平均矿物能源产值约占矿产品总值的75%左右,在中国这一比重高达80%以上。因此矿物能源的发展和布局对整个采掘工业又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矿产资源状况是采掘工业发展和布局的自然前提采掘工业的基本特点是直接同自然资源打交道,资源状况是采掘工业发展和布局的自然前提。采掘工业的布局,必须对各种矿物资源状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矿物储量是资源评价的最基本指标。矿产储量的分级分类,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和计算方法。人们经常接触到的矿产储量,同矿产资源、矿产远景是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概念。矿产储量是指近期内可以开发利用、经过批准的探明储量;矿产资源是指经济评价或勘探、计算过的储量,但由于某些或某种原因,如经济基础、地理位置、深度、厚度、矿物可选性、水文地质条件、交通等问题未能解决,近期内难以开发利用。这些矿产实际上在一定时期内,只有潜在的价值,而无法参加到国民经济周转中来,即使经过了详细的地质勘探,储量已经探明、批准,但也只能算作矿产资源而不应列为矿产储量;矿产远景,一般是泛指成矿地质条件有利,但未经过评价的矿产,就更难作为设计开发的依据。反映这3个概念的数值,大小相差很大。如世界的煤炭资源总量(远景储量)为18~20万亿吨,推定储量(相当于探明储量)为2.1万亿吨,而经济可采储量(相当于中国精查加详查储量)只8300多亿吨。中国煤炭总资源量为4.5万亿吨,探明储量是9500亿吨,精、详查储量只2800多亿吨。有人建议,应建立“有效储量”,即近期可开发利用的储量,它涉及到资源的品位、规模、深度、杂质、交通、供电、工业基础等问题,应把它从一般储量中划出,作为设计规划建设的依据,这是很有道理的。全面评价矿产资源,除储量外,还要考察质量、品位、开采的自然和经济技术条件。这些评价指标,有共性也有个性。共同的评价指标,主要有:(1)矿区的自然环境、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位置、矿区对外交通条件、周围的农业基础、协作条件、劳动力供应情况、水源条件等;(2)对各种固体矿物的共同评价指标,有矿石组分及物理化学性质、矿层的层数、厚度(最低可采厚度、夹石剔除标准)、倾斜度、覆盖层厚度、采剥比、正常涌水量、排石场位置等;(3)还有一些指标则因矿种而异,煤炭资源有煤种及一系列评价煤炭的具体指标,如瓦斯等级等,石油有油田驱动类型及评价质量的特殊指标,金属矿物有品位(边界品位、最低平均品位、不需选矿的矿石品位)、可选性及金属回收率,化学矿有理论成分、有害元素最大含量等。上述各种指标的优劣,直接影响矿山油田的总规模、开发方式、井型大小、基建工程量大小、建设进度、服务年限、资源利用率,集中表现为有无开采价值及经济效益大小。如英国北海油田后备资源不多,开采条件差,每桶成本在4~5美元,而资源条件优越的波斯湾大油田,每桶成本只0.3~0.4美元,相差10倍以上。中国大庆油田开发初期的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都比长庆油田好,前者是富矿,单井的日产量为38吨,油层浅(井深1200米),交通方便(有3条铁路),而后者是贫矿,单井日产只5~8吨,油井深1700米,远离铁路,因而前者的经济效益就高于后者,大庆平均吨油投资只36元,长庆却高达1564元,为大庆的43倍,大庆吨油成本只23.5元,而长庆是106.53元,为大庆的4.5倍。山西在中国各省区中,煤炭资源储量大,分布集中,大型、特大型煤田多,煤质好,煤种全,煤层埋藏浅,平缓稳定,从中国主要缺煤区分布看,山西地理位置也较适中,距京、津、辽宁、沪宁杭、武冶等较近,已有对外运输条件也较便利。这些有利因素,使得山西煤炭开发经济效益不仅远大于江南地区,也高于全国其它产煤省区:吨煤投资比全国平均低20~40%;据全国重点煤矿统计,吨煤成本比全国平均低20%左右;吨煤利润比全国有盈利的安徽、新疆、山东高59%,比江苏高97%,比内蒙古高158.8%;全员工效高44.5%。煤炭是全国的短线,缺煤地区的缺口越来越大,对晋煤的要求迫切,晋煤在国际市场上也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外市场也在扩大,这些条件是全国其它省区所不及的。2.择优开采——采掘工业布局的原则之一由于各地区资源开发条件和开发的经济性不同,因此采掘工业应贯彻择优开发、保证重点的原则,来安排各矿区开发的顺序、规模、速度。但从布局的要求看,一个矿区诸条件都有利的情况是很少的,往往是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条件。即使是上述晋煤的开发,也存在一系列限制因素,如交通运输长期落后于煤产量和外调量增长的需要;水源不足和水资源尚未弄清,八大矿务局日缺水8万吨,现有可供设计利用的一百几十亿吨精查储量所属的17个精查项目,大多没有解决水源问题,耕地后备资源少,工农业争水争地的矛盾较大;技术力量不足;产业结构不协调,农业轻工业的压力大等等,这就决定了在考虑晋煤开发规模、速度时,不能只根据其有利因素,还要考虑其限制因素,不能过大过快。有时一两个因素,就影响矿山的命运。美国伯明翰附近的赤铁矿,拥有50亿吨储量,平均品位达45~50%,已开采多年,开发的经济技术条件也较好,但由于全国96%的铁矿石采自大露天,而这矿只能坑采,加上高磷难选,产品缺乏竞争力,经济上不合算,只好封坑停采。中国首钢50年代利用烟筒山、庞家堡宣龙式铁矿石,有一定储量,品位达45%,在中国而言是较富的铁矿,但矿层薄,只能坑采,容易造成贫化,加上赤铁矿难选,精矿品位最高只达58%,严重影响高炉利用率。60年代,在冀东新建了两个铁矿,品位只26~28%左右,但由于易采(矿床露出地表,可大型露采,采剥比低),吨矿成本只3元;又易选,矿石组分简单,金属回收率达75%,每3吨贫矿可选出品位达60%以上的精矿1吨,每吨精矿成本也只15~21元;易建,投资少,投资回收快。因而这两矿后来居上,开发规模、速度大大超过前述二矿。择优开采,是采掘工业布局的一条原则。中国采油工业的布局坚持了这条原则。50年代根据当时掌握的石油资源的分布状况,以西北为重点;60年代随着石油资源勘探的进展,储量分布的变化,开发布局及时进行了战略性的转移,开发重点由西北转向东北部,接着又由东北北部南下,转向渤海湾、华北平原,这个转移带来了中国石油生产第一个大突破,总的经济效果较好;现在在继续巩固东部陆地石油基地的同时,根据对全国石油资源形势的分析,又作了陆海并举、东西兼顾、稳定东部、开发西部的战略部署,也是符合择优开发的要求的。但在采煤工业的布局上却忽视了这条原则。“一五”期间,以东北(扩建为主)、华北(新建较多)为重点,这是正确的,效果也较好。但“二五”以来,反复折腾,摇摆不定,“二五”前3年,搞遍地开花,重点不重;“三五”把开发重点转向西南,“四五”又转向江南,“五五”又转向华东、内蒙古东部,而山西、内蒙古西部、陕西,这片最具有开发优势的地区,却长期被忽视。既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又耽误了时间。“六五”才走上了择优开发的轨道。这个教训是值得重视的。但对择优开发,也不能绝对化、片面化。矿产资源的特点之一,是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各地区的矿产在储量上相差悬殊,在质量和开采条件上也大不相同。有些地区富有某种矿产,但开采条件差,如北极大陆架、中东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沙漠无人区,有石油但开采条件恶劣,不仅要巨额投资,技术难度也很大;有些地区单从资源状况看条件很好,但却缺资金,缺技术,难以大规模开发和有效利用,发展中国家多有这种情况。资源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完全结合的矿区总是少数,而且往往偏集于少数地区,而国民经济对矿产的需要量大面广,如果只择优开发,只吃肥肉,就很难经济有效地满足各地区各方面的需要。同时,在少数得天独厚的矿区,资源总是有限的,开一点,少一点,随着开发强度的加大,后备资源逐渐减少,开发条件恶化,开发品位下降,原有的优势也就相应减少,甚至丧失。条件的优劣是相比较而言的。大量的情况是,有些矿区从总体上看是优势的,也可能有这样那样局部的劣势。在总体上是劣势的,也可能有这样那样可以利用的局部优势。因此在择优开发、突出重点的同时,还应当兼顾条件差一些但也有开发价值的资源。特别是对资源条件好而经济技术条件较差、资源潜力大的矿区,更应从长远着眼,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其不利因素,使其资源优势逐步发挥出来。前苏联采掘工业的东移,美国采掘工业的西移,都花了很大本钱,中国也应走采掘工业西移的路子,尽管这同择优开发相比,在初期经济效益要低一些,但却能更好地开发利用各类资源,满足各地各方面的需要。在这一点上,矿产资源与农业土地资源是具有共同性的,即都有个级差收益问题。在农业生产上,不能只开发利用那些优等土地资源,而置次等土地资源于不顾,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上也是如此。否则,不仅会使少数条件优越的矿区,负担过重,开发强度过高,采掘工业的布局过于集中,而且在同一矿区范围内,也容易产生丢薄采厚,丢贫采富,浪费资源,使矿井提前报废的现象。这从全社会来看是不经济不合理的,虽然从个别企业来看,这样搞是有利可图的。在采掘业的总体布局中,应因势利导,尽可能避免这一点。3.因地制宜地集中建设区域性矿产基地采掘工业布局要根据矿产分布的区域性特点,因地制宜地集中建设区域性矿产基地。矿产资源的形成、分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有它特定的形成条件和赋存规律,时间上有一定的演化历史,空间上有一定的展布型式,大至成矿区(带)和成矿时代,小至局部的矿化点,都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所严格控制。各类矿产在地壳中的分布很不均匀,形成了资源地理分布的不平衡,往往集中在某些有利的成矿地带,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以一种或几种矿产为特色的“矿化集中区”,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点。因而不是任何一种矿产在任何一个地区都可以产出,更不能以同样的经济效益产出。就世界范围看,各种矿产都分别集中在少数国家、少数地带(见表23)。中国矿产资源的分布也比较集中,如煤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晋、陕、宁、内蒙古、冀、鲁、黑和西南的贵州,江南缺煤;铁矿主要在辽中、冀东、川西,西北很少;磷矿主要在鄂、黔、云、川、湘,华北、东北很少;有色金属中的钨、锡、锑等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钼主要在东秦岭;稀土、铌主要在内蒙古,钒、钛主要在四川;石棉主要在青、川;明矾石、叶钒石、叶腊石主要在东部地区等等。按大区分,各具特点,各有其优势矿种。即使是在资源丰富多样的资源大国,特别是国内一个地区范围内,不可能样样矿产俱全,全面配套,建立完整的采掘工业体系,而应当扬长避短,建设各具特点的区域性矿产基地,较快地形成优势,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平衡,分工协作,互通有无。矿产资源分布不平衡,但不同国家不同矿种分布不平衡的程度又有较大区别。一般可分为3种情况:(1)分布广泛,相对集中;(2)分布较广,相当集中;(3)高度集中,选择性强。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各地各种资源,在集中建设区域性矿产基地的同时,也应根据资源集中、分散的程度,建设相对分散、规模较小的各种地方性矿产区,在局部地区范围内统一平衡。也就是在开发规模上,应大中小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宜大则大,宜中则中,宜小则小。从全国范围看,有些矿种的采掘工业相对集中或相当集中,有的可能高度集中,有些则比较分散。也就是应根据资源的总规模和其它情况,来考虑矿山的建设规模,不能先定规模,然后找矿,也不能小矿大办,不能在一个统一的大矿区内,各自为政,祖孙几代争夺资源。4.不断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如果说,矿产资源状况是采掘工业发展和布局的自然前提,那么,地质勘探则是采掘工业进一步发展并改进其布局的基础工作和先行步骤。从社会生产发展无限过程看,世界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如何,会不会出现资源的枯竭,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加定律”,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较低的物体,而不能沿着相反方向转移。这个规律揭示了,人类把自然资源消耗后,就很难把它散发的热量重新收集在一起,成为可以再利用的物体,因此世界上的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的,而是越用越少。人类生活的世界远不是美妙的,人口的加速增长和资源的浪费,加剧了资源和生态危机,破坏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和和谐。当资源供应不足达到极点时,一切正常的社会机制都要失灵,人类生存就受到严重威胁。①这个观点用来说明资源的有限性,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高度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分配和节约使用,这是正确的。但离开社会制度,离开技术进步来分析这个问题,也容易失之悲观。有人则对资源前景抱乐观态度,认为世界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因为:(1)岩石的品位达到一定的指标才是矿石,目前对矿产藏量的估计是按一定的品位作出的,但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人类更善于利用矿产资源,对矿石品位的要求越来越低,能把品位降低,藏量的估计就大不一样。如把铜矿的可采品位从现在的0.4%降到0.2%,全世界铜矿藏量就可增加25倍。(2)海洋占地球面积70%以上,这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宝库,海底蕴藏着大量石油、天然气和许多矿种,而且海水里还溶解有特别多的化学元素,一旦找到了经济可行的开采方法,整个海洋就变成为一个开发不尽的“水中矿山”。(3)现在所说的矿产,只是几百米或几千米深度范围的表层矿产,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只35公里,还不及地球的半径1%,更大量的金属元素还埋藏在更深的地壳底下,只要科学技术发展到能打出更深的钻孔,把有用的矿物引出来,那也是十分丰富的。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个观点更符合客观情况。但也不能不看到,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破坏了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正常的社会关系,从而也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来,某些矿产资源消耗量的增长,大于探明储量的增长,后备资源不断减少,储采比下降(突出的是石油)。按1977年国外(或世界)开采量计算,多种主要产品的可供开采年限不长。又根据美国矿物局的估计,1974~2000年,多种主要矿产的储量与所需数量的比值很小(见表24)上表说明,矿物能源中的油、气、铀、大部分有色金属,化学矿中的硫,建材资源中的石棉等,可供开采年限都不长,表列35种矿种中,开采年限小于100年的占60%,其中在50年以下的约占29%;1974~2000年,如要按需要量进行开采,储采比除少数矿种外,小于5的占70%以上。因此,尽管从总体看,世界上的矿产资源是很丰富的,但并不排斥当前国民经济意义重大和用量较多的矿产,不少有枯竭的可能。其中有些是难以替代的,有一些虽可替代,但在可见的若干年内,从技术经济上看都是很困难的,仅是替代能源的发展,就面临许多困难,需要付出重大代价。如果各国之间能进行协调,制定一套适当的人口政策,并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这种危机的。但在事实上,在利害交织的国际社会,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相反,却是自然资源供应不足的威胁,正在把一些国家引向日益尖锐的资源争夺战,甚至引向战争,从而加深了这种潜在的危机。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从总体看,从绝大多数矿种看,不存在资源枯竭的威胁,但中国的资源状况也有不少问题:①有些资源远景很好,但拿到手的不多,由于勘探力量薄弱或重视不够,勘探程度低,储量增长慢,后备资源不足,储采比失调;②由于勘探费用多年偏少(如非金属矿与金属矿勘探费用之比为1∶97),工作不够,储量不足;③有些资源类型不好(中国铀矿类型以花岗岩型、火山岩型居多,而国外有巨大经济价值的整合似脉型、合金铀砾岩型矿床,在中国还未突破;铝土矿多为一水型;锰矿多为碳酸锰和铁锰矿;硬铬尖晶石铬矿,细粒白钨矿,钙芒硝等在同类矿产中的比重也较大),或品位低,贫矿多而富矿少(如铁、铜、磷等);④有些资源(如铬、铂族金属、金、金刚石、钾盐、自然硫、高档岩石等)或者探明储量极少,或者是分布局限,或者是成矿条件不清,成为资源的短线;⑤不少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相关资源的地区组合也不理想。这些问题,影响中国某些资源优势的发挥,传统出口产品的出口量下降;增加了某些矿产开发利用的难度,提高了开发费用;影响了采掘工业及相关工业的合理布局和采掘工业结构的合理化。要保证采掘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改善其布局,需要多方面的工作,其中很重要的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合理部署地质勘探力量。(1)要加强矿物能源的勘探工作,特别是石油。国外扩大石油储量的有效途径,有多种:(1)重视区域普查,优先勘探大油气区;(2)在寻找构造油气藏的同时,特别注意寻找地层岩性油气藏(田);(3)发展深部勘探,加大钻探深度,在老油气藏(田)下方寻找新的油气田;(4)大力勘探海底油气田;(5)在陆相煤系地层和深部地区勘探天然气。根据中国具体情况,参考国外经验,今后中国要根据陆海并举,东西兼顾的原则,重点探索新领域(海相油气)、新类型(地层、岩性、礁块、潜山型油气藏)、新地区(边缘海域及西北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陕甘宁四盆地)、新深度,并在成煤条件优越的华北、鄂尔多斯、新疆、下扬子地区寻找煤气田。在煤炭资源方面,要加强内蒙古、黑、晋、豫、陕、黔、川、云等省区的煤田勘探,提供更多的精查储量,以满足90年代生产建设的需要;同时,在东部地区大力开展煤炭普查,为重点矿区建设提供后备基地。(2)积极勘探主要稀缺资源。中国铬矿、金刚石探明储量少,但有利的地质条件还是存在的,前者为西藏、川西的一些缝合线,后者为郯卢断裂。中国金、钾盐发现很少,砂岩型铀矿尚未突破,但从地质条件看,中国红层十分发育,有利于砂岩型铀矿的生成;古老变质岩和中、新生代火山岩很发育,有许多古砂金产地,为找金矿提供了有利前提;中国钠盐矿很多,形成钠盐的盆地进一步蒸发浓缩便可能出现钾盐矿,因此并不缺少发现钾盐的良好前景。在自然界,煤、油、天然气、盐类,在一定地质条件下是会出现共生关系的。有5亿吨储量的法国钾盐矿是在找煤过程中发现的,60年代加拿大巨型钾盐矿是在找油过程中找到的。只要克服地质工作单打一的思想、做法,加强综合勘探,发现新的稀缺矿产资源的可能性是较大的。(3)重视非金属矿产的勘探。国外近十余年来扩大资源品种,主要是非金属矿,如沸石、膨润土、硅藻土等,因而国外非金属矿的产值、产量增长快,近年来,资本主义国家非金属矿总产值的增长率一般都要高出金属矿1倍。中国非金属矿前景好,但长期重视不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勘探工作,一方面减少某些非金属矿的进口量,同时扩大另一些非金属矿的出口量。(4)发展锑、特别是锡、汞等有色金属的勘探,尽快扭转这些矿种新增储量低于消耗量的局面,发挥这些矿种的优势。(5)正确对待贫矿,扩展矿产资源的前景,同时积极寻找富矿。提高某些矿产的平均品位,加强选冶技术的科学研究,为有效地开发利用某些矿产资源创造条件。尽管难度大一些,但具有重大意义,要作长期打算。地质勘探工作同其它经济工作一样,也要提高经济效益,把扩大储量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这是提高整个采掘工业布局效益的重要一环。地质勘探的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是单位投资所得矿产储量,即单位储量投资。美国、加拿大50年代发现和勘探一个大矿,平均需500~1000万美元,60年代增加到2000万美元,70年代达3000万美元。中国几种主要矿产的单位储量投资也是上升的(见表25)。由于大量矿产资源被发现,找矿的难度越来越大,单位储量投资的提高,经济效益下降,看来这是一般趋势;另一方面,矿床类型和勘探地区的不同,也会造成单位储量投资的差别。在中国,鞍山式铁矿和矽卡岩型铁矿,在华北找煤同在江南找煤,获得单位储量所花的工作量和投资就不一样。除这些客观原因以外,影响中国地质勘探效益的也有主观或人为原因。如忽视技术经济因素,对目前一些经济利用价值不高的和难以利用的矿床进行详勘,造成不必要的高级储量,长期不能开发利用,既积压资金,又使某些急缺矿种探明储量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单位储量投资较低,投资效果也不好。又如勘探工作中,各部门各自为政,单打一,互不协作,甚至互相封锁,重复工作多,经济效益也会降低。为此,今后在勘探力量的部署上,首先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坚持综合勘探和评价,有所分工,但要以一种为主、兼顾其它;要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选择地扩大建设需要的经济可行的储量和稀缺矿种的储量,有些需要花较大力量,加强详勘,有些则只需要做到普查评价,把远景规模查明即可,不宜投入过多的工作量,对某一类型矿床的最佳边界品位,开采规模,采、选、冶回收率,矿产品国内外价格和成本分析,矿床开拓延伸与成本递增率等技术参数和经济价值参数,要加强资料积累,进行研究,提高地质技术经济评价的科学性。
(三)原材料工业布局
从再生产过程看,原材料工业是采掘工业和制造工业之间的中间环节。它一方面要从采掘工业得到各种矿产原料,同时又给制造工业提供各种原材料、动力,因此在工业分类上,原材料工业往往与采掘工业以至某些制造工业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工业部门,如按中国工业分类,黑色与有色矿的采选就同黑色与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统一在黑色与有色金属工业部门;化学矿开采与属于原材料工业的基本化工原料、有机化工以至属于制造工业的化肥农药、生产用橡胶、塑料加工,同属于化工部门;土砂石、耐火土石开采与属于原材料工业的水泥、耐火材料以及属于制造工业的水泥制品、砖瓦石灰、耐火制品、工业用陶瓷、玻璃同属于建材工业部门。对制造工业而言,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可以说都是原材料工业,不同的是,前者提供起始或初级原料,后者提供的是经过加工的精料,它们之间形成密切的垂直联系。在布点上,原材料工业可以同相关的采掘工业及制造工业企业布置在一个地区、地点或同一个企业内,组成从原料开采、加工直到制成成品的联合企业,并构成地区工业综合体的主导环节;也可以只同相关的采掘企业或制造企业结合而与制造企业或采掘企业分离,分开布厂;还可以按主要生产环节独立布厂,从采选基地调入原料,但一般说来,需要靠近采掘基地。有些原材料企业可以再生资源为原料,在这种情况下则可以远离起始原料基地而趋向于产品的主要消费区。原材料工业中,最基本的是冶金、建材、石油加工、有机化工和电力。在中国1990年的原材料工业结构中,按产值计算,这几个行业占76%以上。它们虽同属于原材料工业,但在布局上各有特殊要求。1.钢铁工业布局从炼铁开始的钢铁企业属于资源型工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铁矿石、炼焦煤、动力煤和多种辅助原料(见表26)。钢铁工业的原燃料主要用于炼铁部分。现代化大型高炉,原燃料的单耗较低,但总用量也较大,而且对原燃料的质量要求较高。表27是某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炼铁部分的原燃料单耗和年用量。
(1)钢铁工业的资源型布点钢铁工业生产年限较长,根据中国的规定,30万吨规模的厂,一般生产年限为30年,100万吨为50年,300万吨为80~100年,整个生产期消耗的资源量很大,因此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布点,首先要考虑资源条件,一般采取资源型布点形式,接近原料产地。理想的资源条件是多牌号大型炼焦煤田同大型铁矿相结合或相距较近,但这种情况不多。当这两类资源产地相分离,甚至相距甚远时,可有以下几种布点形式:其一,移铁就煤。在钢铁工业发展的早期这种形式较多,因为当时冶炼技术落后,吨铁耗煤比矿石多得多,而且当时富铁矿较多。德国的莱茵豪森、胡京根,美国的匹兹堡、费城、伯明翰,前苏联的顿涅茨克等,均采取这种布点形式。其二,移煤就铁。这主要是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炼铁焦比大幅度下降;而且铁矿石品位下降,单耗提高,吨铁消耗的炼焦煤比铁矿石少。同时也因为炼焦技术的发展,炼焦用煤需要气肥焦瘦多种煤种相配合,而一个煤田同时具有各种炼焦煤种的也不多,靠近一个煤田,除了调进铁矿外,还得从其它煤矿调进其它牌号的炼焦煤,不如干脆移煤就铁。20世纪上半个世纪这种趋势表现得较明显。美国的加里、芝加哥,前苏联的马钢、克里沃罗格等均如此布点。但迄今为止,移铁就煤的布局现象仍旧存在。这主要是因为随着一个大型钢铁厂的布点,必然相应引起一系列其它工业的发展,形成几万、几十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其它工业和城市居民都消耗煤、电,而不消耗铁矿石。从一个地区工业综合体看,煤的总消耗量远大于铁矿石,从比较宏观的经济效果考虑,移铁就煤仍具有其技术经济上的优越性。德国的鲁尔,俄罗斯的库兹巴斯,波兰的西里西亚等,都是在大型煤炭基地的基础上建立大型钢铁企业的。其三、钟摆式。即在相距甚远的大铁矿和大煤田区的两端同时都布点建厂,用铁路或大型水运干线联系起来,组织直达运输,利用回空车船,来回运煤、运铁,同时发挥两地的各自的资源优势,互相弥补对方资源上的劣势。与此相联系的,派生出一种布点形式,即在联结大煤田、大铁矿区的运输干线的煤铁转换站布点建厂,虽然煤铁都来自外地,但都是直达运输,其铁矿运距比上述的煤区钢铁厂近,其煤炭运距又比上述铁矿区的钢铁厂近,因而运费也省。美国苏必利尔湖西岸、南岸的大铁矿区和以匹兹堡的为中心的宾夕法尼亚煤田及其以南的西弗吉尼亚炼焦煤田区的钢铁企业及两矿之间的钢铁点,前苏联之第二煤钢基地,都属于这类布点形式。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新建的大型钢铁企业,主要是接近铁矿区的,包(头)、武(汉)、攀(枝花)、马(鞍山)钢铁厂都是如此,重点改扩建的鞍(山)、本(溪)钢铁厂也是如此。从发展上看,中国有不少以炼焦煤为主的多牌号煤田,这些煤田的开发,将走综合发展的道路,即不单搞煤炭,还要搞煤加工工业和大耗煤工业以及一些轻工业,因此今后新建的大型钢铁企业,有的也可考虑移铁就煤,不一定都移煤就铁,还可考虑采用钟摆式。如中国川滇黔交界地区有攀西大铁矿、大红山铁矿、惠民铁矿,黔西、滇东大煤田。攀钢是移煤就铁的,今后如果这一地区需要建设新的大型钢铁企业,就可以考虑在黔西大煤田区布点,利用去攀钢的回空车,带回攀西地区的铁矿。(2)钢铁工业的消费型布点以上几种布点形式,虽有差别,但共同点是主要考虑接近资源产地,因此可总称为资源型的布点。但资源条件并不是大型的钢铁企业布点的唯一条件,即使是资源型布点,在不远离煤或铁矿的前提下,也须综合考虑其它条件是否合适。这些条件,包括电源、水源、外部运输条件、地区协作条件、主要钢铁消费区的分布,厂区的地形、地质、气象条件等,这些条件的有无和优劣及其创造的难易,对选点布厂也起很大作用,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还应当指出的是,由于资源情况的变化,有些原来属于资源型布点的企业,因为资源的枯竭或矿石品位严重下降,原有的铁矿基地所起作用大大减少,更多的矿石和煤炭要从外地调进,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资源型布点。由于钢铁产地工业综合发展,形成了钢铁成品的重要消费市场,这样原来属于资源型布点的,事实上也已发展成为同时接近消费区的混合型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钢铁工业布点有向消费区靠拢的趋势,相对资源型布点而言,可称之为消费型布点。这种趋势在美国表现得比较明显,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钢铁工业的最终产品是钢材,由于钢材规格日益增多,消费比较分散,难以组织大规模直达运输,有些钢材还需要特殊的运输包装,运输工具利用率较低,而煤铁来源相对集中,都可散装,便于组织大规模直达运输,运输工具利用率也高,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化运输的优势。在等距离的情况下,运输1吨钢材比运输1吨钢材所需的原燃料的费用要高,因而接近消费地有利。
第二、发展到现在,美国炼钢工业生产中使用废钢铁比重越来越大,钢铁主要消费区是机械工业较集中的地区,可提供大量废钢铁,接近消费区,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了原料地。而且钢铁、机械工业的空间结合,还有利于钢铁工业的设备更新。第三、接近消费区便于适应市场需要的变化,及时调整钢铁生产的品种规格,加强竞争能力。由于上述优点,战后美国新扩建的钢铁工业项目都主要集中在芝加哥、费城——巴尔的摩、底特律、休斯敦等钢铁需要量大而供应不足的地区。战后国外发展迅速的临海型布点,是消费型布点的重要形式。荷兰、法国、希腊、土耳其,都纷纷在北部海岸或地中海沿岸布厂,西德甚至从内地搬迁一些钢铁厂到北海沿岸、莱茵河口,英国在沿岸新建五大厂,日本更在沿海新建了12个大厂,沿海厂的钢产量已占日本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多年来,中国把国防原则绝对化,人为地设置了一个禁区,即新建的大型钢铁企业一律不能摆在沿海,只能摆在内地。宝钢的布点打破了这个禁区,由此有些人又认为,中国也应该大搞沿海布厂。如何评价临海型布点,国内同仁众说纷纭:一种看法认为,沿海布厂反映了钢铁工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资源型向临海型转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国内资源不足,钢铁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的国家应当这样干,资源、市场立足于国内的国家也应走这条路,其论据是:第一、钢铁企业大型化是现代钢铁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钢铁要求巨大的铁矿石基地。矿石总有采完的一天,而钢铁厂却可通过技术改造,延长寿命并扩大生产规模。到了矿石储量枯竭之时,资源型的优点就成了缺点。因此从长远看,利用进口矿,搞临海型比较保险。第二、近十几年来,世界铁矿储量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富铁矿储量增长很快,在3500亿吨探明储量中,富矿占了1500亿吨,这些矿85%集中在11个特大型矿区中,形成了一批富矿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铁矿供过于求,库存量大,还有1亿多吨生产能力没有利用,今后矿石国际贸易量仍有增长趋势,所以国际市场上富铁矿供应是有充分保证的。进口富矿搞临海型钢铁,可减少国内资源的压力,节省搞矿山原料的投资和建设时间,比进口钢材要节省很多外汇。
第三、运输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运费上的节约,而海运又比陆运节省得多。临海型布点可充分利用海运的优势,而资源型布点则主要靠陆上运输,运费支出相应增加。第四、由于钢铁工业高速化、自动化的发展,对电力的要求,在数量上越来越大,在质量上越来越高。临海型钢铁,电力来源比较方便,供电成本较低。而资源型企业,多建在偏远地区,供电条件差,解决用电问题,需要花很多投资自建电站或长距离调电,电费增加很多。第五、现代钢铁企业与其它工业关系越来越广泛、密切。临海型协作配套条件较易解决,资源型协作配套条件差,或者是要自搞一套,或者是长距离进行协作,这些都要增加钢铁的投资和生产成本。第六、国际市场的行情瞬息万变,需要有完备的通讯信息,使决策者迅速作出反映,进行新的决策。临海型有这方面的有利条件,而资源型大都交通闭塞,通讯信息系统不畅通。基于上述各点,他们认为临海型远比资源型优越,主张中国也应多搞临海型布点。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和主张值得商榷,原因是:第一、临海型有其优越性,但这种优越性是有条件的,即国内煤铁资源都缺乏,都得大量靠进口;钢铁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有优越的进口条件和比较强大的海运能力。不具备这些条件,临海型优越性就发挥不出来。因此这只是钢铁企业布点的一种特殊形式,而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布点形式。第二、关于资源的枯竭问题。铁矿资源是非再生资源,一切非再生资源都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如此。铁矿资源再多的国家和地区,其资源也不是无限的。在国内有资源的地区建厂有资源枯竭的危险,建在国外的矿石基地,仍然有枯竭的危险。而且在国际市场上,在价值规律和激烈竞争的自发作用下,铁矿石和其它商品一样,供求关系是多变的,价格波动很大,还要受国际政治风云的影响。很明显,一个国家的钢铁工业,如果过分依赖于国际市场会更危险。还要看到,近十几年来世界富铁矿储量、产量虽增加较快,但从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规律来看,总是先富后贫,开发品位逐渐降低,认真对待贫矿的开发利用问题,是一个具有长远意义的问题,每个国家迟早都得这样。中国贫矿多,尤其要注意,不能把国内大量的贫矿资源弃之于地,而过多地依靠进口富矿。第三、上述临海型的许多优点,是“集聚因素”的作用,但集聚到一定程度,就会走向反面。日本是搞临海型工业成效最大的国家,但工业过渡向临海集中的结果,带来许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不得不花大量投资来解决这些问题。有人估算,原来建厂时由于沿海有利条件所带来的投资上的节约,却不能弥补现在解决工业过分集中所带来的问题需要付出的代价。第四、由于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们的布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布局有重大影响,因此从宏观布局角度来看,还必须综合考虑国防因素、政治因素。即使单从经济原则看,也需要有利于工业的均衡分布,有利于落后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提高长远的经济效益。因此从总体看,中国不能照搬国外沿海布厂的经验,当然也要打破中国多年来“躲避沿海”的老框框。从布点类型考虑,中国的钢铁工业应该是资源型与临海型相结合,而以资源型为主。表29是世界上已建成的年产钢500万吨以上大厂的布点类型。
(3)钢铁工业布局的其它因素钢铁工业布局,不仅是单个企业的选点布厂,同时包括新点与老点改造的关系、企业的规模结构等问题。首先是开辟新点与老点改造的关系。从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看,一般是在钢铁工业发展的早期或基础薄弱时,以开辟新点建新厂为主;当钢铁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有了相当基础时,则以改扩建老厂为主,新建较少。但如就一个较长时期的综合情况看,各国新建与改扩建投资之比是不相同的。一般说来,与新建相比,改扩建投资省,建设快,投资回收期短,经济效果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1961~1971年,日本钢铁工业处于新建为主、改扩建为辅的时期,共投资158亿美元,新增产钢能力8000万吨,吨钢能力投资是175美元;同期,西欧6国和美国,都是以改扩建为主,新建很少,前者共投资185亿美元,新增产钢能力5500万吨,吨钢能力投资为210美元,后者共投资217亿美元,新增能力6000万吨,吨钢投资为350美元,与日本比,新增吨钢能力,美国多花钱1倍,西欧多20%。这里面有不可比的因素,如日本新建的钢铁厂,不包括采选部分,而美国则包括一部分(有一部分铁矿石也靠进口),如果按采选部分占钢铁工业总投资1/5~1/4折算,日本投资还是比美国省得多。同时由于新建厂便于选择最佳区位,便于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劳动生产率较高而生产成本较低。如1978年,日本吨钢耗费工时为8.25工时,美国为8.82,西德、荷、比、卢为9.0;日本吨钢成本304美元,美国364美元,西德、荷、比为368美元。前苏联也是战后世界上钢铁工业投资效果较好的国家之一,近20年来,其钢铁工业的投资60~70%用于改扩建,新建的也少。按可比口径计算,前苏联吨钢能力投资也并不比以新建为主的日本低。①因此,在国家之间进行对比时,不能简单地认为,改扩建就一定比新建的经济效果好。在同一个国家内部,在正常情况下,改扩建比新建经济效果好,一般说,增加100万吨钢,改扩建比新建投资要省一半,速度快1倍。目前国外钢铁工业较有基础的国家,都把重点转向对现有企业的改造,这主要是因为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钢铁工业已成为“夕阳工业”,钢铁消耗量锐减,争夺世界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钢产量居世界第二、三、五位的美、日、原联邦德国,近几年都显著减产。为了争取生存,不得不致力于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加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前苏联解体前,钢产量虽已跃居世界首位,但与发达国家比,技术相对落后,成材率偏低,钢材质量、品种、规格还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因而也不得不把主要力量放在现有的企业改造上。中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进一步发展钢铁工业,也需要立足于现有基础,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力有限,不可能有更多的资金、能源用于新建;另一方面,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中国已建立起相当规模的钢铁工业基础,布局也已展开,现有钢铁厂、钢铁企业,潜力较大。全国现有钢铁企业有3类潜力:①部分企业已大体建成,但设备不配套,而未形成综合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②部分企业建成投产后,还未达到设计能力;③与国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同国内历史上最好的水平比,还有较大差距。这3类潜力,在现有十几个大钢铁厂和30多个中型厂中普遍存在。同国外发达国家比,中国现有钢铁企业,工艺设备多是50年代的,不仅产品质量差、品种规格少,而且能耗大,成本高,污染严重,必须集中较大力量加紧进行技术改造。当然,这也不能否定必要的新建。日本过去一般是钢的需要量增加600万吨以上时,就考虑新建。中国在8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多的基础上,90年代还要保持较高的增长率,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将比1980年的原定目标有较大的扩大,对钢的需求量,相应扩大到1亿吨,单靠现有企业的改造也是不行的。现有钢铁企业的改造,从宏观上说,需要有统一规划,综合平衡,全面安排,合理布局。要抓住重点,明确方向。从全国说,要把质量品种放在第一位,加速工艺技术和装备的现代化,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中心是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据此来研究确定哪些企业可以改造扩建,扩建到多大规模合适;哪些需要全面改造,哪些只需要进行环节改造;哪些暂时只能维持现状,以便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不能一哄而起。从微观上说,凡是需要而且可能进行改扩建的企业,在改造前必须对市场进行预
测,拟定企业产品产量、品种、质量,从而确定改造哪些项目,采取什么技术措施,需要多少投资,多长时间才能形成综合生产能力,能达到什么经济效果。在这里,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计算和评价。其次钢铁工业布局还应考虑企业的规模结构问题。从钢铁工业本身的特点和技术发展规律看,钢铁工业的集中布点建设现代化大型企业,比分散布点建设许多技术落后的小厂经济效果更好。随着技术的进步,大型高效设备的不断出现和完善,国外钢铁企业规模,总的趋势是逐步扩大。60年代,世界大钢铁厂规模都在800万吨以下,设备配套一般采用2000~3000立方米高炉,180~250吨转炉和年产300万吨的宽带钢热连轧机;70年代,开始出现超过1000万吨的超大型厂,配套采用4000~5000立方米高炉,250~350吨转炉和400万吨以上的连轧机。目前,国外年产钢能力500万吨以上的钢铁厂有50个左右,其中1000万吨以上的有7个。虽然这些大钢铁厂数量只占国外钢铁企业总数的2%左右,但钢的生产能力或产量,却占了总产量的一半,其中日本占国内总产量的78%,原联邦德国占70%,前苏联占65%。这种大钢铁厂以日本和前苏联最多,各有13个,次为美国、原联邦德国,各有5~7个。其中1000万吨以上的,日本占了4个(福山、水岛、鹿岛、君津),前苏联2个(马钢、克里沃罗格)以及意大利的塔兰托。建设大型钢铁企业,投资大,周期长,为了克服这个缺陷,50年代以来,国外大都采用一次规划设计、分期建设、分期形成综合生产能力、分期投产的方式。一般大厂分2~4期,每期2~4年形成200~300万吨规模。如日本福山,分5期建设,共用10年时间,形成1600万吨的生产规模,平均每期只2年多时间,就可形成3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这样可以加快资金的周转,使投资很快见效,并用新的积累为下期工程提供资金。既收到规模经济效益,又克服了大厂投资大、周期长的缺陷,从而显著提高了规模经济效益。但钢铁企业的经济规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条件下,企业的经济规模也不相同。根据欧美和日本经济学家计算,认为在工业发达国家,钢铁企业合理的经济规模一般是生产钢300~600万吨,薄钢轧机单机的合理规模是150万吨以上。国外一般把年产钢100万吨以上的列为大型企业,100万吨以下的列为中小企业。如按此标准划分,在企业规模结构中,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产量之比,一般为80∶20左右,中国则不到50∶50。中国把钢铁企业分为重点企业和中小企业。在重点企业中,按企业规模讲,除几个钢产量在100万吨以上外,其余都在100万吨以下,大部分在50万吨以下。即使按这个口径计算,中国重点企业与中小企业生产能力之比,也还达不到80∶20的水平。中国钢铁企业规模结构显然偏小。这主要不是由于技术因素,而是由于指导思想的影响。“一五”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基建投资的地区分配和项目布置比较集中,一半以上的投资用于鞍钢,其余也主要用于十来个重点项目上,投资效果较好。但在50年代末、及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国钢铁工业布局,大搞遍地开花,投资分散于各地,与此相适应的是不恰当的强调搞技术落后的小钢铁,企业规模过小,布点太散,严重影响了全国钢铁工业总的经济效益。从现阶段中国设备制造、技术力量和各方面的协作配套条件看,已有能力在新的水平上,改善钢铁工业企业的规模结构,发展规模效益,并把规模结构的调整同空间布局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同步进行,相互推动。一是在90年代,积极支持推进首钢、鞍钢、武钢等大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扩建,加快宝钢3期建设,使几个特大型钢铁企业和企业集团,都发展成为年产钢1000万吨左右的规模;几个大型企业,分别发展成为年产300~600万吨钢的规模;其它大中型钢铁企业和特钢厂,也通过扩建和联合改组,扩大生产规模。二是新建600万吨以上的大厂,并留有发展到1000万吨钢产量的余地。新基地的布点,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三:①如欲开发利用国内铁矿资源,可考虑建设攀钢二基地,在川滇黔接壤区选点;②如靠进口铁矿,并利用外资,则在沿海港口布点,可供比选的区位有石臼所、连云港、北仑港、湄州湾、惠州、湛江等点;③如果是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可考虑建设冀东钢铁厂、济宁钢铁厂。为了加快建设进度,平衡铁矿石的供求关系,并利于较快地解决钢铁品种、质量问题,2000年前,以在沿海布点靠进口富矿为好;2000年后,再考虑上攀钢二基地。沿海布厂,还需要在东南沿海和北方沿海进行比选。目前全国钢材缺口最大的是东南和西北地区。西北地区从自身的铁、煤资源条件和区位、运输条件看,新建600万吨以上的大厂基本条件不具备,可考虑在华北地区新建大厂,通过陇海线供应。华北地区,如果能通过联合协作,综合开发利用冀东的铁矿、港口及其它海洋资源,初期利用进口矿,以后兼用地区和进口矿,上冀东大厂、济宁厂是可行的。它可兼顾西北与东南沿海地区的急需。东南沿海地区,从发展趋势看,也需要选点布厂,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利用进口矿,先解决内需,然后再挤向国际市场,走进口铁矿、出口钢材的发展之路。通过上述建设,既可改善全国钢铁工业的企业规模结构和品种结构,又可逐步改善钢铁工业的布局。中、小钢铁企业,经济效益虽差,但在中国已形成的规模结构中,中小企业产量比较大,担负着供应地方工业、农业的重要的任务。这些供应任务,要由大型企业全部承担下来是不可能的,但不提高其经济效益,又确是国家和地方的一个负担。因此,今后在抓好国家重点钢铁企业的同时,也要继续对中小钢铁企业进行必要的整顿和改造,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①讲究规模经济,1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不宜再搞,技术装备要改善。小和土并无必然的联系,美、日等国的小钢铁,都很重视采用先进的技术,如直接还原法炼铁、超高功率电炉、连铸连轧等。根据中国当前的国力,虽不可能做到这点,但也应利用国内已有的冶金设备制造力量,逐步对现有条件较好的小钢铁企业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②调整布点。小钢铁布点的要求虽不像大钢铁厂那样严格,但其基本要求也要满足,如资源有保证,运输不成问题,产品适销对路等等,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的,要继续关停,今后也不能再搞;③调整内部生产结构,尽可能同附近的大中型钢铁企业密切协作,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产品品种,走小而专、小而精、小而活的道路。2.电力工业布局电力工业是原材料工业中的一个特殊部门,包括电力的生产和输送,主要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动力,一般又称之为动力工业。其中火电和水电又各有特点,火电属于二次能源,水电则把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直接统一起来,二者在布局上的要求很不一样。(1)火电工业布局火电工业布局比较简单,主要考虑负荷需要,燃料生产的分布及其运输条件、水源等因素。世界火电站的布局,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靠近负荷中心;②靠近燃料产地(典型的是坑口电站);③同时接近负荷中心与燃料产地;④在燃料基地和负荷中心之间,选取水源充足、取水方便,并与燃料基地有运输干线相通的地点布厂,港口电站也属于这种类型。比较理想的火电站区位,是同时靠近负荷中心和燃料产地,在大煤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区工业综合体,如德国的鲁尔、莱茵地区,俄罗斯之库兹巴斯、顿巴斯,美国之阿巴拉契亚地区,中国的山西、内蒙古西部、兖济徐淮地区、辽中南地区、豫西地区、黑龙江东部,都是这种比较理想的火电布局区位。从发展上看,接近燃料基地的火电中心,一般都有可能发展为同时接近负荷中心和燃料产地的火电基地。但在多数情况下,由于煤炭资源同电力负荷中心的分布不在一起,甚至相距较远,因此火电站布局经常遇到的矛盾是就消费地建厂、调进燃料,还是就燃料地、架线输电。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输电与运煤经济效益的对比。这种对比,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第一、煤炭质量(主要是发热量)和输电电压等级。在同样的装机条件下,煤炭发热量的高低,决定发电用煤量的大小,从而影响对煤炭运量、运力的需求。在负荷中心建设500万千瓦的电站,运煤发电,当煤的发热量为7000大卡/公斤时,发电总用煤量为960万~1350万吨(按度电耗煤0.32~0.45公斤标准煤计);5000大卡时为1344万~1890万吨,修一条单线铁路就能满足运输需要;3000大卡时年用煤2240~3150万吨;2000大卡时为3360~4725万吨,必须修复线才能满足运输需要。这种差异既影响到相关运输投资,也影响到煤炭到站的价格(折成标准煤炭计算)。相反,如在煤产地修建同样规模的电站,架线输电,则输电容量不受煤质的影响(不同质的煤发出的电在质量上是一样的),而受输电技术、电压等级的影响。同样输送500万千瓦的电力,当电压等级为22万伏时,一条输电线路就承担不了;电压等级为33万伏时,也担负不了;50万伏双向回路短距离基本可满足需要,但运距在1000公里以上时,50万伏双回路的正常输送容量是180万千瓦,在600公里左右时3回路才能满足需要;比较合理的是70万伏以上。这样输电线路的总投资也就不同。第二、输送距离。修路运煤,在运距上一般不受限制,而且随着运距的延长,运价率还相应降低,运距的长短只影响煤的总运费。输电距离,则受电压等级的限制,根据输电的技术参数,22万伏线路,经济输电距离在300公里左右;33万伏线路,在500公里以上;50万伏在1000公里以内;73.5万伏在1000公里以上。超过一定距离就不能正常运行,或者线损率大大提高,这一点对输电方案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第三、负荷性质。电力负荷中心如果同时是重要的热负荷中心,架线输电,不能同时满足电、热的需要,负荷中心除输入电力外,还得单独建设供热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负荷中心建设热电站,既供电,又供热,可大大提高燃料的热效率,在经济上可能是有利的。第四、电网和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如果现有电网较多,规模较大,拉线并网较便,就较有利于输电方案。相反,如果有方便的水运条件,或者是现有铁路技术条件较好,经过改造可大幅度提高运力,不需建新线,就有利于运煤方案。第五、线路经过地区的地形条件。修铁路受地形条件影响很大,新线每公里投资,在山区、特别是困难山区比平原地区高很多,而架线受的影响较小,投资相对也差少。根据中国的情况,如果修铁路以平原地区每公里投资为1,则在丘陵区为1.2,在山区为1.3,在困难山区为2.7;而架线,只分别为1.15、1.2、1.35,因此在困难山区修1公里铁路比修1公里输电线路投资要大得多。以75万伏输电线路与单线铁路相比,后者为前者的6.59倍。按1/3分摊,也比前者高1倍多。而且在困难山区铁路运行费用也比平原地区高,而输电线路基本上不存在这方面的差别。因此负荷中心与煤基地之间,地形复杂时,架线输电比修路有一定的优越性。上述因素的影响,在以下几个主要经济指标中反映出来:第一、基建投资。为了可比,输电投资包括线路、变电站、中间补偿和能耗补充装机的投资,铁路包括线路、机车车辆的投资,其投资按煤运量占运力的比例分摊。计算中联系到煤质、运距、电压等级,煤、电输送单位均折成标准煤。输电与运煤单位运量(万吨公里)投资(元)对比如表30。
上表说明,对输电而言,运距和电压等级对单位运量投资的影响较大,在100~1000公里范围内,单位输电投资是递减的,75万伏的又低于50万伏的。对铁路运煤而言,单位运量投资不受运距的影响,而受煤炭热量的影响较大。发热量越高,单位运量投资越少。输电与运煤对比,运距在100公里时,修路运煤比架线输电投资少,煤发热量越高,节省的越多;运距在300~1000公里范围之内,煤发热量在2000大卡以下时,架线输电比修路运煤投资省,发热量在3000大卡也是输电投资少;但发热量在4000大卡以上时,修路运煤投资较少。第二、运输成本。输电成本包括线路、变电站、串联补给的折旧、维修支出、电能损耗支出;铁路运输成本按实际成本计算。
上表说明,电压等级与煤炭发热量是影响成本对比的主要因素。电压50万伏,煤发热量在3500大卡以下时,输电成本比运煤成本低;3500大卡以上时,运煤成本低。电压75万伏时,煤发热量5000大卡以下时,输电成本较低。第三、输送能耗。对输电讲,能耗与距离成正比,与电压等级成反比。运煤能耗则与煤质及铁路牵引动力有关。设装机200万千瓦,输电与运煤按标准煤计算,每万吨公里能耗对比如表32
上表说明,按标准煤计算,铁路蒸汽机车牵引3000大卡以上的煤,万吨公里的能耗低于输电;用电力机车、内燃机车牵引2000大卡以上的煤,单位运量能耗也低于输电。从能耗指标看输电一般处于不利地位。第四、供电成本。就近燃料地建站,燃料到站价格较低,特别是可以利用碎煤、低质煤、洗厂的中煤和煤泥,因而发电成本较低。但除发电成本外,还要计算电的损失和折旧、修理支出。在负荷中心建电站,煤炭到站成本较高(包括煤出矿价格加运费),但可节省输电损耗和输电设备的折旧修理支出,二者对比如表33。
上表说明,在运距100公里内,运煤较输电的供电成本低,在300~1000公里内,煤发热量在3000大卡以上,也是运煤的供电成本较低。综合上述因素,可以得出一个总的概念:在运距长、运量大、流向单一,煤发热量在4000大卡以上,而输电技术水平不高时,在负荷中心建站,铁路运煤比在燃料地建站、架线输电的总费用要小些,特别是实行水铁联运或能利用大型水运干线时,经济效果更好;但利用低热值煤、输电距离和输送容量同电压等级相适应时,则是就燃料地建站比较经济。如输电技术、电压等级提高,特别是实行直流高压输电时,由于输电线路投资、线损率、有色金属消耗量与电压等级成反比,与单位走廊宽度输送容量成正比(据国外计算,每公里线路造价,50万伏、75万伏线路比33万伏的分别降低40%和60%,线损率75万伏的比40万伏的降低一半,单位走廊宽度输送容量(兆瓦米),75万伏的比40万伏的高2~2.5倍),输电经济效益可大为提高。但到底是输电合算还是运煤合算,很难一概而论,需要就具体方案进行具体的计算和分析。从今后发展趋势看,由于一次能源地区分布不平衡,而电力负荷中心日益增多和分散,电力完全按消费中心来就地平衡是不可能的。水电站区位的机动很小,火电站选点则相对灵活,而输电与一次能源的输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输电与运送燃料的经济距离随之延长,因而在火电站布局上,从一个国家的范围来看,有必要也有可能采用多种布点形式。从电力工业本身看,电网和联网有明显的经济技术效益。从整个国民经济看,运输成网也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架线输电有利于电网规模的扩大,修路运煤有利于全国运输系统的完善,因此就燃料和就负荷中心这两种布局形式,均不宜偏废。只是各国各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不同,侧重点也有差异。法、意、日等国,一次能源资源缺乏,发电用燃料大量进口,并早就建立了全国统一电网,他们比较重视就负荷中心建站(特别是港口电站);西德在50年代初,发电煤耗较高,用煤量大,电站主要靠近燃料产地。发展到70年代,因采用大机组而煤耗大幅度下降,电站又趋向于接近负荷中心,但莱茵褐煤区的坑口电站群,仍保持较高的技术经济效益;前苏联一次能源丰富,全国也有十几个联合电网,其中有8个已组成全国统一电网。而铁路运力比较紧张,因此比较强调在大型煤炭基地建站,东电西送;美国除少数孤立系统外,全国机组在电网上基本上联结起来,全国分成九大安全协作区(东北区、大西洋岸中区、东中区、东南区、中部美国、中部大陆、西南区、德克萨斯区、西部区),其中有的安全协作区就是一个电网,其余安全区是由12个分区联合电网组成的。但美国铁路运力有富余,比较重视在负荷中心建站,利用现有铁路潜力运煤,他们认为高压长距离输电并不经济。中国60年代以前,由于铜铝工业水平低,进口困难,供需矛盾很大,而运煤所需的设备器材较易解决;电网规模不大,分布局限,电压等级不高(都在22万伏以下),经济输送容量和输送距离有限;许多负荷中心,同时需要大量的电和热,而全国各负荷中心,原来都很少有热电站,因此,新建的大中型火电站,较多的是靠近负荷中心。现在这些情况有了较大变化,就燃料地建站的布点形式增多,在全国重点建设的大型煤炭基地,都将有步骤地建为煤电基地,北电南送,西电东送,以缓和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给铁路带来的压力。但这种布点形式,特别需要注意与煤基地建设的配合。在建设时间上,应先抓煤基地,再抓电站,煤电紧密连接;在规模上要相互适应,尽量吃低质煤;在输电距离上要适中,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电压等级的提高,再逐步延长输电距离,扬其长而避其短。同时,还不能忽视在负荷中心建站的必要性,特别是要多发展联合供电供热,以提高煤的热利用效率,节约一次能源。为此,在煤炭运输上,还应因地制宜,采用多种运输方式,在新建、改造铁路线路的同时,更多地利用水运、铁海联运,研究试验管道运煤,以降低煤炭的运输费用。(2)水电工业布局同火电相比,水电站布局的要求比较复杂,考虑的因素更多。从宏观布局说,要正确处理发电同其它方面的关系。大中型水电站的建设,是河流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牵涉面广,各方面的关系错综复杂。从国民经济的需要看,发电、防洪灌溉、城市用水、航运、过鱼、漂木等,对河流有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有统一的方面,也有矛盾的方面。河流本身干支流之间、上中下游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些关系处理得好,可以得到很大的综合效益;处理不当,就会顾此失彼,造成很大浪费。完全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这个问题往往不能完满解决,这就需要有国家的干预,通过统一规划,在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中,权衡轻重,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正确安排水电站的建设规模和布局,协调各方面的矛盾。也就是水力资源的开发,必须有全面观点,坚持综合利用的原则,从整体出发,安排好总体布局,不能零敲碎打。所谓综合利用原则,就是要以国家最小的投资修建水工建筑物,尽可能合理利用水资源,综合地满足有关部门所提出的要求。河流规划,包括水电资源开发布局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根据综合利用的原则,从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能性,反复论证各种方案,从中选出最优开发方案或利大害小方案。在进行经济技术论证时,必须注意:第一、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的最高利益着眼,密切协作配合,不能只从本部门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如果各有关部门,都只强调本部门的需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会导致问题的复杂和混乱,以致顾此失彼。在这里,各部门的要求都不应是绝对的,而应有一个变化的幅度,即每一部门都应有最高和最低的要求,提出用这个或另一个办法解决的方案,这样才能比较研究,求得最经济合理的统一解决方案。第二、在论证经济效益时,要从全流域或整条河流的角度考虑,而不仅局限于一个梯级。就发电而言,仅就一个梯级看,可能投资很多,而装机容量不大,但如果它能对其它若干梯级起调节作用,减少其它梯级水库库容,增大其它梯级的保证出力,从全面看,可能就是经济的。第三、综合利用不是平均利用。在综合利用的前提下,还要根据流域内的自然经济条件,确定水力资源的主要任务和次要任务,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各有侧重。首先满足国民经济最迫切的需要,同时兼顾其它,兼顾发展的远景。当有关各方面的要求矛盾很大时,要看一定时期内全国的经济技术条件能否统一起来。如果一时还没有这种可能性,就应当缓办或另作考虑,不能只看到某一方面的急需而轻率上马。以上是河流开发利用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水电资源开发布局的根本依据。从微观布局说,还需要认真考虑河流的各种自然因素,如水力资源的蕴藏量(主要是落差和流量),地形地质条件,河水的含沙量等,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如建设地区的人力物力的平衡,对外交通条件等。水电资源的开发布局,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或几个层次:第一、河流开发顺序的选择。一个国家,如果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不可能同时都进行开发,水电资源开发重点的选择,不仅要考虑资源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需要和经济技术的可能性。一般说,大江大河水电资源丰富,开发的自然条件也可能比较优越,但开发利用的难度也较大,对技术、资金的要求也较高;相反有些河流水电资源较少,但技术要求相对简单,或者是开发地区的技术经济条件较好,对河流开发利用的要求也较迫切,这就有可能成为一定时期内开发的重点。从中国走过的道路来看,大体上是由小到大,由东及西。1957年前全国水利资源开发的重点,主要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河流;1958年以后,逐步转向黄河干流中上游、长江中游的主要支流;70年代开始,又进一步转向黄河干流上游、长江中上游主要支流、西南的某些国际水系、珠江水系的西江。这样的开发顺序,是同全国生产布局的逐步西移、纵深发展的战略步骤是一致的。第二、同一水系干支流开发先后的选择。大江大河都有许多支流,构成一个个复杂的水系,对于一个大的水系来说,也不可能干支流一起都开发。是先开发干流,还是先开发支流?这里既要考虑各水系的自然特点,也要考虑各水系在兴利除害两方面不同的要求。如中国的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黄河是先开发干流,长江则是先开发支流。当然先搞支流,也必须积极研究干流的总体开发规划,因为干支流不可分,如果干流梯级开发方案迟迟不能确定,支流的开发,就容易发生同干流的将来开发规划不相适应的矛盾。第三、梯级布置和第一期工程的选择。在各大河流上建设某一个水电站时,仅仅利用了整个河流的一小段,在这一小段的上下游,还可修建一系列水电站。也就是说,每个水电站只是河流梯级开发中的一个梯级。为了不使某一水电站的建设妨碍了上下游各级水电站和整个河流的开发利用,就必须先进行河流综合利用规划,确定整个河流开发的梯级布置,并在其中选择出适于首先开发的一个或几个点作为第一期工程。梯级布置除选定各梯级的位置外,还需要考虑到河流径流量需要调节的程度,选定几个关键性的调节水库。调节水库的位置很重要,如太偏上游,控制的面积就太小,流量不大,调节作用不显著;如偏于下游,上游的一系列水电站就得不到调节的效益。所以较大河流的梯级开发,一般都有几个大水库分布在各河段上。如黄河干流的梯级布置有3个大水库,分布在3个河段上,中间还有一系列中小型水库,互相配合,以取得最大的拦洪和调节流量的效果。河流梯级布置方案,需符合以下要求:(1)符合综合利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有关部门的要求;(2)能得到最大的发电效益,而各梯级的总出力和总发电量是最大的;(3)使全部梯级造成的总淹没损失最小;(4)能在梯级中选出既能解决当前的任务,又符合河流总体的开发要求的第一期工程。黄河是中国进行梯级开发的第一条大河流,从上游的龙羊峡到出海口3600多公里的河段上,一共规划布置46个梯级,全部造成后,总出力达2300万千瓦,年发电1100亿度,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600多亩扩大到11000多万亩。这个梯级布置方案,基本上是合适的。从已建成的5个大中型水电站和正在建设中的水电站的实践来看,除三门峡由于问题较大而经济效益比原规划大大降低以外,其它几个经济效益都是比较好的。红水河的梯级布置先后经过4次规划。1959年和1960年两次规划,由于强调防洪,在中下游河段布置高坝大库,淹没耕地和迁移人口过多,未能实施;1973年第三次规划,又偏重于低水头径流式水电站,全河段布置12个梯级,淹没耕地和迁移人口大大减少,但忽视必要的调节水库,也忽视了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综合利用的要求,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较小,也未能实施;1980年第四次规划,明确了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航运、水产等综合利用的要求,并吸取了前3次规划的经验教训,较好地处理了上游与下游、近期与远景、需要与可能、工程效益与淹没损失等方面的关系,确定了10级开发。具体规划内容是:(1)从全河段的实际条件出发,在上游高山峡谷地区,利用有利的地形、地质条件,在淹没损失相对较小的地方,拟修建调节性能好的天生桥、龙滩等多年调节水库,提高全河段的发电和综合利用效益;而在中、下游丘陵平原相间、灰岩为主、人烟稠密的地段,则采用低中水头梯级,修建大流量的河床式电站,低坝高闸,以避开不利的地质条件和大量的淹没损失;(2)尽量做到上、下游各梯级之间紧密衔接,不损失水头,以充分利用水能资源;(3)将枢纽位置尽可能选在具有隔水条件的地段,尽量避开岩溶地区;(4)使防洪、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效益在规划中占据应有地位,但又突出以发电为主的要求。同前3次梯级布置方案相比,第四次规划综合效益高,一些显著指标对比见表34所示。
由上表可见,1980年梯级布置方案,水库调节性能好,发电效益大,特别是保证出力大大提高,克服了1973年方案的主要缺陷;水库淹没较小,平均亿度电淹地272亩,迁移人口300人,克服了1959和1960年方案的主要缺陷。在梯级布置方案基本确定后,要进一步确定梯级开发的顺序,选出第一期工程,即需要而又可能提前开发的工程。第一期工程的选择,需要更具体地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和其它自然条件,电站供电区的经济情况和负荷情况,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这些资料,研究确定水电站的一些基本数据。一般有:(1)控制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水库的正常高水位(米),洪水位(米),坝顶高度(米),坝轴线长度(米),水库总库容(立方亿米),其中有效库容(包括防洪库容、发电调节库容),径流调节系数(%),枯水期调节流量(米3/秒),土石方工程量(万立方米),施工期(年);(2)装机容量(万千瓦),保证出力(万千瓦),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亿度),度电成本(元/度),径流利用系数(%),输电距离(公里);淹没农田(万亩),迁移人口(万人);(3)总投资(亿元),度电投资(元/度),等等。这些数据,也就是水电站的基本参变数,其中最基本的是水库正常高水位的选择,装机容量的确定和淹没损失的计算。根据这些参变数,分别形成几个方案,进行比较论证。黄河梯级开发的第一期工程选址,曾经制定了7个比较方案,经过分析比较,淘汰了5个,剩下邙山和三门峡2个方案,进一步比较,最后选定了三门峡方案。红水河在不同的梯级布置方案中,曾提出过不同的开发顺序。50年代末的规划推荐最末一级——大藤峡为第一期工程,当时采用高坝(正常高水位75米)方案,其优点是调节性能好,交通与施工条件有利,接近负荷中心,但由于淹没损失太大,未能实施;70年代为弥补这一缺陷,把正常高水位降至45米,但由于在上游具有调节性能的电站建成之前,这个电站保证出力太低,且在汛期要停止发电,不能解决当前的迫切需要,因此放弃了把大藤峡作为第一期工程的设想,而选择了靠近负荷的规模中等的大化水电站作为第一期工程,提前开工修建,以满足广西用电的要求。但大化梯级规模偏小,两期工程总装机容量才60万千瓦,单独运行时保证出力只10.5万千瓦,全河梯级投入运行后,也才35.9万千瓦,远远不能适应华南地区对能源的需求;1980年方案,曾考虑继大化之后,首先开发天生桥和龙滩,然后建大藤峡。龙滩是全河控制性的关键工程,水库总库容274亿立方米,是全河10个梯级中库容最大的一个,一旦开发,可以改善下游各梯级电站的施工和运行条件,提高保证出力和电能质量。但工程量大,施工期是各梯级中最长的(15年),淹没耕地和迁移人口也是最多的,总投资也最大,近期上马有困难。天生桥低坝工程简单,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淹没损失少,而且可以分期建设,第一期工程量小,可装机80万千瓦;与天生桥低坝梯级靠近的天生桥高坝,是全河另一个关键性梯级,库容大,调节性能好,装机和保证出力大,且可增加下游天生桥低坝、岩滩、大化3个电站的保证出力,增加天生桥低坝的发电量,效益显著;岩滩梯级地质条件最好,工程较简单,但装机和保证出力也相当大。因此确定继大化之后,首先开发上述3个梯级,然后再开发龙滩和大藤峡,并在适当时机开发几个小梯级。梯级开发顺序确定后,最后是各河段、各枢纽水资源利用侧重点的确定。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各河段、各个水利枢纽在综合利用的前提下,利用的侧重点又各不相同。如红水河从天生桥到来宾段,两岸高山峡谷,地势陡峻,河槽深切,比降很大,可开发水能资源达1000万千瓦,是西江水系水能资源最集中的河段,沿岸又富有有色金属资源,这一段综合利用的重点是发电,兼顾防洪、航运、灌溉;来宾凤凰峡到大藤峡(属黔江水系)一段,河流进入低山丘陵区,河床平缓,滩地发育,两岸有连片耕地,人烟较为稠密,这一段尽管河流流量大,水资源更丰富,但落差较小,可开发的水能量比上一河段少得多,这一段综合利用就以防洪、发电、航运并重,兼顾其它。黄河干流各河段,同样由于自然、经济条件的差异,龙羊峡到青铜峡一段,主要是发电,结合防洪、灌溉和河运;青铜峡到河口镇一段,主要为灌溉和航运,发电意义不大;河口镇到龙门一段,主要为发电和水保;龙门到邙山间,主要是防洪、灌溉,兼顾发电与航运;邙山以下主要为航运与灌溉。具体到每个水利枢纽侧重点也有差别。一般可分为两大类:(1)以发电为主,兼顾其它。这类枢纽,主要从功能经济效益来考虑,在淹没损失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径流的利用程度,以增加电站的出力,多发电;(2)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水利工程发电。这类水利枢纽,主要考虑农业上的经济效益,发电是相对次要的。前一类多位于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较好的地区,或能源资源缺乏、对电能需要迫切的地区;后一类则多位于洪涝旱灾威胁较大,对防洪灌溉要求急迫的农业区域,或者是河水流量大而落差小的平原地区。(四)制造业布局制造业行业众多,品种庞杂。在工业发达和比较发达的国家,制造业在重工业以至整个工业中都占主导地位,其中又特别是机械制造业。199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占重工业产值的46.3%,占工业总产值的24.6%,其中机械制造业占重工业总产值的44.4%,占工业总产值的23.6%。1988年,机械制造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世界平均为32.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为37.2%,发展中市场经济国家为14.6%,前苏联及东欧国家为35.8%。①机械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标志着工业化水平,中国的这一指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比较发达的国家,而高于发展中国家。同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相比,制造工业区位选择的余地较大,大多数制造工业企业受矿产资源、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分布状况的制约较小,而受技术因素、协作条件的影响较大。但不同的制造工业企业在布点上也有某些特殊要求,这是因为各布局因素对不同的制造企业影响的程度不同(见表35)。
1.机械制造工业的特点在制造工业中,国民经济意义最大、最能反映制造工业特点的是机械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产品繁多、结构复杂,一种产品往往有许多零部件,技术操作多种多样,而多种技术又互相渗透。这个特点决定了任何一个产品比较复杂的机械企业,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部生产成品所需要的一切零部件;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也没有必要全部生产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一切机械产品。机械制造业是适于进行专业化协作的工业部门之一,甚至在理论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以专业化为基础的协作,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大批量生产的机械厂。每个机械门类,都有多种产品,各种机械都可把生产分为3类基本作业:(1)准备毛坯,包括铸造、锻造、冲压、粉末冶金、热处理以及与毛坯生产直接有关的轧辊、磁性材料、模具等;(2)对各种零件的机械加工和部件、联动机的装配,如螺钉、齿轮传动装置、轴承、液压和气动装置、机械工具、刀具、弹簧、阀门等;(3)总装与检验测试。与此相适应,机械制造业可以实行各种形式的专业化。如产品专业化,配件专业化,工艺或阶段专业化。生产的专业化导致生产过程的空间分离,和生产的地区集中化,有利于提高机械工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来说,专业可充分利用各种专业设备的生产能力,进行大批量生产;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操作水平,完善工作方法,积累生产经验;可以大大简化工序,使生产时间更加紧凑。这一切都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生产专业化对生产布局也有重大影响:(1)可以使某一类型的企业摆脱地方原料的局限,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进行布点;同时使另一类企业的布局与原料基地的关系更加紧密,使生产和原料在空间上得到最优的结合;(2)扩大了地域分工,便于根据各机械产品的指向性和各地区的需要与条件进行布点,发挥各地区的优势。这一切又有利于提高机械工业布局的经济效益。所以合理组织专业化与协作,是发展机械工业并改造布局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化机械工业发展的一般趋势。但专业化程度的高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很大。在机械工业发展的早期,由于结构相同或技术操作相同的机械的产值有限,由于加工精度不高,由于零部件标准化、统一化不够,机械工业中综合性企业(或全能厂)较多,总的专业化程度不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上述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机械工业专业化才能达到一定的程度。现在美国是机械工业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专业化程度达90%左右,其中汽车工业为96%,农机92%,建筑机械88%,机床85%。在汽车工业中,整车生产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百分之几,每个整车生产企业就有9.3个零部件厂,加上提供通用零件的企业则有25个企业与之协作配套;日本机械工业中,毛坯专业化程度达60~80%,按产量计,锻件达84%,冲压件85%,铸铁件65%,热处理72%,零部件专业化程度也很高。同美、日相比,前苏联机械工业专业化程度较低,在其1000人以上的大厂中,绝大部分是品种繁杂的全能厂。特别是在重型机械、建筑机械、机床、电器、轻工机械等主要行业中,零部件的专业工厂(车间)只占百分之几。工艺专业化程度更低,较高的汽车工业也在10%以下。2.世界典型国家机械制造工业布局与专业化程度相对应,专业化程度高的美、日等国,机械工业的企业规模结构中,中小企业比重很大。美国一般机械工业,百人以下的企业占93%以上,而千人以上的大型企业不到1%;日本13000家零部件专业厂中,百人以下的占97%,千人以上的只有0.1%。小而专,是这些国家机械工业的重要特点。小而专又是同小而精相联系的,一个厂专于一门技术,为采用和发展新技术创造了条件,也便于设备更新。小而专带来了小而活,便于根据协作厂和市场需要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产品方向和产品结构,促进产品更新换代。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等国机械工业发展速度较快、设计制造技术水平高的重要原因。与生产专业化程度高相适应,美、日等国的机械工业的分布相当集中,中小厂围绕大型厂而密集于几个城市和地区。地区专门化程度也较高,区域特点比较明显。以美国的军事工业为例,五大湖沿岸和东北部各州是坦克、大炮和轻武器为主的常规武器区;西太平洋沿岸和南部地区,则是以尖端武器为主的新兴军事工业区。法国机械专业化程度也较高,但在布局上与美、日不同,比较重视机械业的空间扩散、地区配套。全国22个省内都有机械工业及金属加工、汽车、电工机械及与之协作配套的零部件厂和工艺厂。前苏联机械工业专业化程度低,全能厂较多,在企业规模结构中大型企业比重相当高。在布局上,前苏联比较重视机械工业的布局同整个工农业生产布局相适应。在宏观布局上,强调由西部向东部地区推进,即由中央区、西北区和乌克兰地区向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中亚、远东地区发展。过去多年来,前苏联机械工业的布局的方向是按基本经济区安排,要求:(1)促进经济区内现有专业化部门的加强,如在中亚建立棉花生产加工用的机械和纺织机械制造基地,在格鲁吉亚建立生产、加工茶叶和酿酒设备制造业,在白俄罗斯建立采掘泥煤的设备制造业等等。与此同时,还由配合补充现有地区专门化进一步发展为地区新的专业化部门,如在高尔基城、斯大林格勒、明斯克、巴尔瑙尔、鲁布佐夫斯基、共青城等新建和改建的大型机械企业,就分别成为这些城市的专门化部门;(2)在大的冶金中心建立拥有先进技术装备和工艺的铸锻件生产基地,大批量生产,为区内外许多机械企业提供优质铸件、锻件和冲压件。在这种专业化企业里,还利用复杂稀有的设备,对某些零部件进行初步机械加工,然后供应区内外其它企业;(3)在动力、金属原料、技术条件较好的地方,建立标准化的零件专业化企业,为地区内各消费单位提供标准零件;(4)发展联合生产,包括主导厂和分厂(毛坯、零件、组装厂)的联合,类似产品专业化方向和零件、工艺协作关系的联合,同一地区使用共同辅助生产基地的同类企业的联合,以缩短协作的空间距离;(5)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建立包括有若干部门的地区机械工业综合体,建立规模不同的地区修理网,为经济区内的基本经济部门服务,并保证区内各部门的机器设备的及时维修。随着国民经济和机械工业本身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巨大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发展,更多的专业部门具有全国规模,它们已不能按个别经济区的范围来安排,而是在全国范围内来安排。适应这种情况,机械工业的专业化,也需要按大的经济地带(如按东部和西部,或按西南地带、中央地带、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地带、西西伯利亚中亚地带、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带)来考虑各大经济地带之间发展比例关系,使机械工业的布局进一步与整个工农业生产布局相适应。3.中国机械制造工业布局旧中国原有机械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缺门多,制造能力小,设备工艺水平低,布点集中。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在加速机械工业发展的同时,在布局上采取以下措施:(1)在改造加强东部沿海原有机械工业的同时,有计划地在内地建设新的机械工业基地。典型的如“一五”、“二五”重大机械工业项目的布局。“三五”开始,突出“三线”建设,国民经济总投资的大部分投放在“三线”地区,其中又主要是国防工业和机械工业。40多年来,从全国范围看,新建的重点项目大部分布局在内地。(2)在50年代,新机械工业基地的建设,以大中型、综合性全能厂为主,大厂一般都有比较完整的一套车间,包括专业性能很强的铸锻件生产,也大部分分散布置在各机械厂内。这是因为当时建厂任务紧迫,而新区基本上没有机械工业基础,周围没有现有的协作厂,并且各建设项目的进度不齐,投产时间不一,多数工业区的总体规划也来不及最后确定,同一地区内的企业分工协作以及地区间的分工协作,都不好考虑,为了使各厂建成投产后,能够比较主动地组织生产,只好分别自成体系,这在机械工业建设的初期阶段是难以避免的,世界机械工业发展的历史也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以后开始注意根据各种机械生产的指向性,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专业化的机械企业。同时也以大区为单位,以中央项目为骨干,根据各区的条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全地区的机械企业组织起来,加强薄弱环节,填平补齐,使区内具有机械工业的某些基本行业,特别是优先建立起农机工业和地区农机修配网。这样布局基本上是合理的。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区域范围缩小到省市区,行业扩大到机械工业的各个方面,都单干求全,各搞一套,企业也由大而全进一步发展到中而全、小而全,重复布点,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的倾向相当严重,包括专业性很强的汽车、拖拉机制造业和铸锻件的生产,专业化程度也很低。既同中国已有的机械工业规模不相称,更同机械工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适应。(3)中国机械工业中,1000人以上的厂比重较大,在企业布置上,沿海老基地相对集中,如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地区、辽中南地区、胶济沿线地区,大中型机械企业多分布在工业技术中心。一个点上,有较多的大型企业和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协作配套条件较好。内地、新区则相当分散,如关中地区、兰天银地区、成都地区、重庆地区、贵阳地区、昆明地区、鄂西地区、湘西地区,点很多,而每个点上,往往只有两三个大企业,各个企业多是五脏俱全,从热加工到冷加工一直到检验测试设备,各有一套,就是比邻而居也不互通有无。军工民用机械又各搞一套,互不协作。经过40多年的建设,新中国机械工业已达到相当规模。机床拥有量跃居世界前列。机械工业布局也已展开,不仅大中小机械厂已遍布全国各大中小城市,而且在农村和集镇也有数量不少的机械厂。沿海、内地都有一批综合性机械工业中心。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水平低,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不高,这些都同专业化程度低和布点不尽合理有关。要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机械工业,关键在于抓科技,上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现代化机械工业是一个很复杂的技术系统,一个能保证各部门实行全盘技术改造的强大的机械工业,往往是各种科技最新成果的综合反映,既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也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同其它部门相比,机械工业是比较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工业。如果以各工业部门单位产值中研究与研制费所占比重这个指标来衡量,在美国,机械工业平均值是4.3美分/美元,其中飞机、导弹为22.5,通讯设备、电子元件为12.9,量具与检验测试仪表是11.8,其它电气设备是9.4,光学仪表是6.5,机动车和其它运输设备是3.1,而冶金工业仅0.8,造纸0.7,纺织缝纫0.6,食品0.3;如果用科技人员在各工业部门的分布状况,即每1000名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美国全部制造业平均是5%,其中电子产品是21.6%,飞机18.2%,电机制造5.5%,而食品、饮料、烟草工业只1.9%,纺织缝纫只1.4%。①这两个指标计算的结果,虽有出入,而且机械工业中有些产品上述数值也不算高,其它工业部门,也有些产品上述数值较大,但总的还是可以看出,机械工业是技术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工业部门,其发展受技术因素的制约较大。因此,要使中国机械工业真正起国民经济“装备部”的作用,就必须在科技上下工夫,把机械工业建设的重点由新建转移到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上,并调整其生产布局。(1)在充分发挥东部地区机械工业技术优势的同时,发挥西部(包括“三线”地区)机械工业已形成的固定资产的潜力与优势。由于机械工业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特殊重要的地位,加上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机动性较大,技术的进步,又进一步使机械工业布点受资源条件、运输条件制约的局限性逐渐减少,因此,从世界机械工业布局发展的总趋势看,在地区分布上较之采掘、原材料工业要相对均衡一些,各国政府也比较重视这一点。在宏观布局上,都出现了机械工业从老区向新区的转移。美国的机械工业布局,经历了从大西洋沿岸北部(纽约、宾夕法尼亚、新罕布什尔、康涅狄格州)、中部(弗吉尼亚州)向五大湖沿岸(俄亥俄、密歇根、伊利诺伊州)的转移,进而向西部、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佐治亚、路易斯安娜、佛罗里达、新墨西哥州的转移。前苏联机械工业布局,一直是沿着由西部逐步向中部、东部推进的路线。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机械工业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推进较快,从“一五”开始,仅20多年时间,西部地区的机械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形成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一批重点企业,厂房大,设备新,进口设备多,试验测试手段比较先进、齐全,这些条件比东部地区还要好一些,这是中国机械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成本较高。主要是技术力量和经营管理上的问题,也有布点上的问题。西部地区(特别是“三线”地区)的机械工业,主要是在“三线”建设高潮中形成的,较重要的企业,多数布点在山沟里,建设时工程量大,建筑费用高,由于远离铁路线和原有城市,基础结构建设项目多,单位能力中非生产性投资比重大,因而基建总投资大大增加;机械工业原材料和协作件生产不配套,相当部分要从沿海地区经铁路长途调入,然后换装汽车,到达工厂区。由于有关车间、企业相距较远,还得运来运去,运费支出大大增加;这样又造成企业资金周转慢,占用资金多。对这些缺陷,如果积极进行重点改造,有些问题是可以补救的。如国家制定一些保护政策,在价格、信贷、税收和生产任务的分配上,给予一定照顾,在技术上给予一定的支援,必要时引进部分先进技术(主要是某些高精度元件和控制系统),改善经营管理,补其短而扬其长,就可以生产多种精密高中档机械产品,不仅可以弥补沿海地区产品品种之不足,还可组织出口。因此,搞活这一大片的机械工业,对内地,乃至全国,对发展生产或改进布局来说,都有极大益处。进入8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和“保军扶民”的方针,使西部机械工业已有的优势得到发挥,成为中国新的机电产品出口基地。(2)把改革、改组、改造同调整布点结合起来。多年来中国机械工业的重复布点、重复建设、重复生产,是同组织管理体制上的缺陷分不开的。管理体制的改革,就是要把按行政隶属关系或按产品使用情况划分,逐步改变为按产品大类和系列来划分,重新组合,组建相应的专业公司和地区公司,把产供销统一起来,把军工、民用企业统一起来,克服多头管理,各地区、各部门各自为政、各搞一套的混乱现象。在专业化协作方面,专业化的规模,在中国当前的条件下,需要分类区别对待:(1)一类是全国规模的专业化,产品供应全国,相应地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分工协作。但这类专业化的规模也不宜过大,因为中国国土辽阔,而交通运输很不发达,协作范围太大,不仅运费支出大大增加,而且给运输带来难以承担的压力。适度的专业化,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2)一类是以机械工业比较集中的大城市为中心,以大型主机厂为骨干,分别组织若干中小型专业协作厂,在地区范围内进行分工协作,以利于地区配套;(3)一类是零部件和工艺专业化,以地区规模为主,分地区进行协作。特别是在东、西两大地带,应各自利用已有的基础和生产潜力,尽量在地区范围实行专业化协作。中国西部地区机械工业工种齐全,现在国内生产的机械产品,除个别外,都有成套生产的制造能力。但许多厂却同沪、京、东北、江苏等地协作,很多大型铸、锻件都是从上述地区运来,小协作件更是如此。这种舍近求远的协作,不仅浪费运力,加重了沿海机械工业的负担,也使西部地区的机械工业难以巩固提高发展。实际上西部地区已有的机械工业完全有力量可以在区内组织协作,部分必须与东部地区协作的,也应由近及远,防止满天飞。今后东、西部机械工业协作的重点,应是在高新技术上联合攻关,在重大成套装备和出口机电产品的开发上携手合作,相互推动,提高全国机电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适应力和竞争力。在技术改造上,应按产品大类和系列分类,分别选出若干企业作为重点改造的对象,取得经验,逐步推广。综合上述改革、改组、改造和调整布点,一个品种或一个系列的生产,不能布点太多太散,应适当集中。一种产品有很多厂点分散小批量生产的,应通过同种产品的评比,择优定点生产,发挥优势,该淘汰的应淘汰,或改产其它产品。需要而且有条件扩大生产规模的,就要通过改造或扩建,以增加生产能力。企业布置的适当集中,大量小而专的企业围绕大中型企业成组分布,这是机械工业布局的一种趋势。中国机械工业发展到现在,布局上进一步调整的重点,不再是空间上的大量扩散,而是改变过分分散、互不联系的局面,以便把全国已有的10万多个机械企业,按专业化协作原则,在地域上更好地组织起来,适应整个工农业生产布局进一步调整的要求,促进全国和地区经济的技术改造和协调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17/1503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17/15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