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结构分析与评价
(一)工业结构要素的划分
工业的分类有多种方法,这里着重介绍 5 种分类。 1.按各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划分为基础部门与非基础部门 在一个区域的工业系统中,直接间接主要为区外服务、其产品大量输出、 承担地域分工任务的部门,即为基础部门;随着基础部门的发展和区域经济 的增长,主要为满足区域内部需要的部门,即非基础部门。基础部门是决定 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它的发展,既取决于区域特殊的优势条件,也取决于 区域外部的需求;非基础部门则处于从属地位,其发展主要取决于本区域的 经济增长。这两者是相互推动的:区外需求量越大,区域基础部门的产品输 出越多,其内部规模经济得以充分发挥,对区内非基础部门的促进作用越大; 非基础部门的进一步发展,又能支持区域基础部门更快的发展。因此,区域 经济发展是区域内、外部条件及基础部门与非基础部门共同作用、相互配合 的结果。基础部门与全部部门之间的比例就是经济基础乘数。确定区域的经 济基础乘数,常用的是区位商(或专门化率)计算法。一个地区的某个工业部门,如其区位商大于 1,意味着该部门的产品除 区内消费外,还可以向外输出;若小于 1,说明该地区该部门的产品不能满 足区内需要,需要从区外调入部分产品;若等于 1,说明该地区该部门产品 供需平衡。所以区位商大于 1 的部门才能构成该地区的基础部门。经济基础乘数越小,表示基础部门占的比例越大,经济专业化程度越高, 一般都是发达和较发达地区。有的地区,经济基础乘数也越小,但区域经济 并不发达,这主要是由于其主要工业部门专业化程度较高、但与区内非基础 部门的发展不协调。 根据上述分类,地区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方向是,积极发展基础 部门,强化其对区内非基础部门的促进作用,但非基础部门也要与基础部门 的发展相配合、相协调,也就是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2.以主导产业理论为指导,进行工业分类 主导产业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工业系统中各个部门的地位、 作用是不同的。在工业化的各个阶段,有一个或几个部门在工业以至整个产 业系统中处于主要的、支配的地位,这就是地区的主导部门。从动态上考察, 地区主导部门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但其共同特征是具有双重作用,或 者说集双重职能于一身。一方面,它是全国工业系统中同类部门的主要生产 供应基地,同其它地区的同类部门相比,它能以较少投资、较快速度、较低 成本和较高的生产率,集中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产品的专门化率高,主要面 向区域外部,参与全国(以至世界)地域分工和交换,以自己的特长,充实、 完善上一级区域系统;另一方面,它又是所在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轮,是推 动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主角,它的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决定区域 产业结构的层次,从而构成区域经济的主体、核心。这两者是不可分的,共 同构成地区主导部门的质的规定性。 直观地说,产业结构就是产业的组合与联系。主导部门是这种组合、联 系的主导环节。地区工业结构以至产业结构的优化,本质上就是围绕主导部 门建立起以主导部门为核心的,有序、有机、开放的区域系统或网络。因此, 笔者从协调主导部门与非主导部门的关系的角度,设计了一个工业分类系统 (见图 4)。 在这个框图中,工业系统由主导部门、支柱产业、关联性产业、自给性 产业以及存在于后三类产业中的潜导产业所组成。主导产业部门以外的其它 产业,可以统称为非主导产业部门。其中主导产业的内涵与特点已如上述; 支柱产业,是指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对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有重大作用、但 其产品在区内消费的比重较大、在全国地域分工体系中不占重要地位的产 业;关联性产业,是指直接配合主导产业部门的辅助产业,它们在投入产出 或工艺、技术上与主导部门的联系最直接、也最密切,可以说是为主导部门 的建设、发展而存在的产业。各地区主导产业部门类型不同,关联性产业的 类型也相应不同;自给性产业,是指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关联性产业以外 的其它所有产业,其特点是为区内服务。这类产业内部构成最复杂,根据其 内部组成部分不同的特点,又可将其进一步分为 3 部分:(1)消费趋向性工 业,是指其产品可运性差,不适于长途大量运输的工业。(2)广布型工业,是 指其产品需求量大面广、发展要求条件不高、在地理上可以广泛分布的工业。 (3)这两部分以外的,都划入其它自给性工业;潜导产业,是指现在还不很重 要、却代表未来工业发展方向,或发展潜力大、前景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 最有可能上升为地区主导部门的产业。 这种工业分类,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上述第一种分类的延伸,它更有利 于指导地区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地域分工和地区内部结构的协调。 3.按产品的经济用途相似、消耗的主要原材料相同、生产的工艺过程的 性质相似,对工业进行分类 即按产品的同类性分类,把整个工业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 产两大部门,大体上也就是划分为重工业与轻工业两大部门。在中国,重工 业可进一步划分为采掘、原材料、制造三部分;轻工业进一步划分为以农产 品为原料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两部分。还可把工业划分为大类(综合部 门)、中类(对大类进一步细分为工业行业)、小类(对中类进一步细分)。 多年来,中国把工业分为 12 个大类(如冶金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 械工业等)、44 个中类(如把冶金工业进一步细分为黑色金属工业、有色金 属工业等)、155 个小类(如把有色金属工业进一步细分为重有色金属、轻 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半金属等)。世界其它国家也普遍采用按产 品同类性划分工业部门,如联合国把工业划分为食品、纺织、服装皮革制鞋、 木制品及家具、造纸印刷和出版、煤炭、石油及天然气开采、化学、建材、 冶金、机械、电力煤气及自来水等 12 类别。1984 年起,中国在 GB4754—84 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中,直接把工业划分为 40 个行业。 这种工业分类方法的优点是,划分较细,有利于指导工业结构的选择与 调整,同社会需求结构、原材料供给结构、社会分工水平和生产组织发展程 度相适应。 4.以阶段分工为标志、按工业再生产过程的接续关系进行分类 即把工业划分为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基础工业又划分为:(1)采掘工业 (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有色金属、 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的采选、采盐、木、竹采运;(2)原材料工业(对采掘产 品进行初加工),包括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供应,石油加工,炼焦、煤 气及煤制品,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制品、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加工工业又 划分为:(1)轻加工,如自来水生产供应、食品饮料制造、烟草制造、饲料工 业、纺织、毛皮及其制品、木材加工、造纸及纸制品、缝纫、家具、印刷、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工艺美术品制造、医药、化纤;(2)重加工,包括化学工 业、橡胶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器 机械及电气器材制造、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其它计量工具制造 等。 这种工业分类法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动态地研究工业部门间的数量比 例关系,规划各工业部门间在时间上的衔接。 5.按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密集度,对工业进行分类 即把工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源资金密集型工业和技术知识密集 型工业。其中前二者又可合称为传统工业,后者可称为高新技术工业。用这 种分类法来研究、规划工业结构,可以比较清晰地反映出地区工业化的进程, 确定工业结构演进的方向。 以上各类分类法及相应的分类系统,依据不同,是从不同角度分析、评 价地区工业结构的现状、提出工业结构演化方向与途径的基础,各有其作用, 读者可在不同场合加以应用。 (二)工业结构评价 1.如何评价地区工业结构 评价一个地区工业结构的利弊得失,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1)已有工业生产结构同地区的资源结构是否相适应,即能否发挥地区 的资源优势,取得较好的比较利益。产业结构理论有一个基本观点,即各个 地区,“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供给价格也 就不同。如果较多地利用自己相对丰富、价格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来从事商 品生产,这类商品的比较成本就比较低,在市场竞争中可处于有利地位,成 为地区具有区际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地区工业系统中,利用地区优势资源的 优势产业、产品的比重越大,其结构性效益就越高,结构也就比较合理。相 反,具有相对优势的资源没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相关产业占的比重不大, 而在地区产业、产品结构中占比重较大的,在相关资源上并不具有相对优势, 地区的生产结构同地区的资源结构“错位”,这种产业结构就有问题,结构 性效益不高。但这里有个前提,即利用优势资源的产业,其产品是适销对路 的,比价是合理的,而且需求量较大,产品价格看涨,其价值能够得以实现。 否则,尽管生产成本较低,但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价值实现不了,或 者因价格扭曲,价格严重背离其价值,也就无效益可言,或效益扭曲。所以 衡量地区工业生产结构是否合理,既要看它同地区资源结构是否一致,还要 看它同地区消费结构、区内外市场容量是否适应,市场发育是否良好,价格 信号是否真实。 (2)地区工业系统的功能,能不能承担起全国地域分工的重要任务,对 全国能否作出自己的特殊贡献,这又集中表现为地区主导产业是否形成,其 规模是否适度。 (3)区内产业间、行业间的关联度如何,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是 否健全,能否使彼此之间产生协同效应,特别是主导产业与其它非主导产业 的关系是否协调,包括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能否辐射到区内相关产业上,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关产业、自给性产业又能否同主导产业的发展进行 有效的配合,从而使区域整个产业系统有效地运转。 (4)结构的转换能力与应变能力。包括能否充分吸收、消化外部系统的 外来因素,有效地将外来因素或外部投入转换为输出,形成强大的扩张、输 出能力;能否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自组织机制的调节, 消除因干扰而造成的不协调状态;能否在系统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有序的同 时,创造条件向更高层次的优化方向发展。 (5)结构性效益的高低。 2.评价指标的选取 为了使评价定量化,一般可选用以下评价指标: (1)产业的比较优势度。衡量地区某产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可以用不 同指标,从不同侧面来衡量:(1)比较成本,它等于地区某产业或某产品的销 售成本,除以全国同类产业或产品的销售成本。比值小于 1,说明地区这一 产业或产品的成本低于全国同类产业或同类产品的平均值,这可从投入角度 说明这个产业或产品具有比较优势,比值小于 1 越多,其优势度越大;大于 1,则相反。(2)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上升率。它等于地区某产业在某一时期由 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率,除以全国同类产业在同一时期内劳动生产率的年增 长率。比值大于 1,说明地区这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上升率高于全国同类产业, 这可以从产出角度说明地区这一产业具有比较优势。 (2)工业化结构比重数。 工业化结构比重数=(工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工业劳动者占社会 劳动者总数的比重) 1 2 这是反映地区工业化水平和结构素质的一个主要指标。 (3)霍夫曼指数。即地区轻工业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这个指标主 要用来衡量地区轻重工业发展比例是否协调。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个指标也 是衡量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演进的一个基本指标。西方发达国家,工业结 构演化的一般趋势是:在工业化初期,轻工业比重大,甚至占有绝对优势; 工业进一步发展,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直到重工业占优势; 再发展,轻重工业比重相对稳定在一个比重相差不大的比例关系上。但这个 指标,在不同地区,由于工业发展条件不同,其意义也不一样。在农业发达、 人口稠密地区,轻工业比重大一些,可能是合理的;而能矿资源丰富、农业 基础差的地区,重工业比重大一些,也可能是合理的。所以不能简单地用霍 夫曼指数是大一些(即轻工业比重大于重工业)还是小一些(即轻工业比重 小于重工业)来判断工业轻重结构是否协调、合理。轻重工业结构是否协调, 主要不表现在轻重工业的产值比重上,而主要表现在重工业能否为地区轻工 业发展提供适销对路的生产资料,包括轻工业发展所需的技术装备和非农产 品原料,也就是地区重工业的服务方向,主要是自我服务、自我循环,与轻 工业相脱节,还是在自我服务的同时,也为轻工业服务,与轻工业相融合, 向轻工业渗透。 (4)制造工业产值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这是衡量工业化进程和 结构层次的又一个重要指标。其判断值是:比值在 10%以下,为工业化的第 一阶段,结构层次处于低水平;10~17%,为工业化的第二阶段,结构层次 稍有提高;17~23%,为工业化的第三阶段,结构层次较高;23%以上,为 工业化的第四阶段,结构层次处于高水平。 生产结构的演进反映在贸易结构的变化上,其评价指标是: 农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初级产品进口额 轻工制品进口额 < , + + 1 即为工业化的第一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制造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 重在 10%以下; 农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初级产品进口额 轻工制品进口额 > ,或 初级产品出口额 轻工制品出口额 初级产品进口额 轻工制品进口额 < , + + 1 + + 1 即为工业化第二阶段。与此相对应,制造工业比重在 10~17%之间; 初级产品出口额 轻工制品出口额 初级产品进口额 轻工制品进口额 > ,或 重工业产值 重工制品进口额 < , + + 1 1 即为工业化第三阶段。与此相对应,制造工业比重在 17~23%之间; 重工业产值 重工制品进口额 > ,或 重工业制品出口额 重工制品进口额 1 >1, 即为工业化第四阶段。与此相对应,制造工业比重在 23%以上。 (5)产业的专业化系数和结构相似系数。这是衡量地区产业结构特色的 两个指标。 地区工业专业化系数的计算步骤是: 第一步,分别计算出地区各工业行业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数和全国 各相应工业行业古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数,将这两列比重数并列; 第二步,将地区各行业的比重数一一同全国同类行业的比重数进行对 比,求出二者的差值; 第三步,将地区比重数大于全国的行业的差值列为一列,将地区比重数 小于全国的行业的差值列为另一列。两列分别加总,其正值或负值之和(正 值之和与负值之和是相等的),即为地区的工业专业化系数。此值在 0~100 之间,差值越大,地区工业专业化系数越大,工业结构特色越明显,表明地 区的工业结构同全国其它地区的互补性强。 结构相似系数(下式中简称“系数”)计算式为: 各工业行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数之和 系数 各相应工业行业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数之和 全国各行业产值比的平方之和×地区 各行业产值比的平方之和 = ( ) 2 I 相似系数值可为 0~1,系数为 1,表示两种结构完全一致;系数值为 0, 表示两种结构完全不相似。在 0~1 之间,系数值越大,说明地区工业结构缺 乏特色。 (6)结构变化值与结构转换加速期的临界值。前者用以衡量在一定时期 内结构变化的速度;后者是判断地区是否具备进入结构转换加速期的基本条 件。 结构变化值等于末期工业行业产值比分别减去基期各相应行业的产值 比。其正值或负值之和,即为地区该时期内工业结构变化值。 结构转换条件,主要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同时也受人口规模、资源丰 度和现有结构层次的制约。这个转换存在一个“临界点”,它是地区进入结 构转换加速期的一个标志。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 107 个国家、地区的 考察,这个临界点依国家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人口超过 2000 万的,临界值为 人均国民收入 270 美元;人口在 2000 万以下时,又可分为 3 种类型,其中资 源丰富、以工业为主的,临界值为 340 美元;资源丰富、以初加工为主的, 临界值为 580 美元;资源不多的为 630 美元。作为衡量主导指标的人均国民 收入,受汇率的影响很大。对中国各省市区的人均国民收入进行计算时,可 考虑将现价人民币按 80 年代平均汇率 3.155 换算成美元。参照上述结构转换 加速期临界值的划分标准,中国大陆 30 个省、市、区中,有 22 个人口在 2000 万以上,其临界值取人均国民收入 270 美元;琼、藏、青、宁、新人口在 2000 万以下、资源丰富、以初加工为主,临界值取人均国民收入 580 美元;京、 津、沪人口在 2000 万以下、自然资源不多、以工业为主,取 630 美元。 (7)评价结构效益的指标。国内外常用的有以下测算指标: 一是偏离-份额分析法,也称增长因素分析法。以一定时期内全国工业年 平均增长率为基准,分别测算各地区按照全国这种年平均增长率可能形成的 假定份额,进而将这一假定份额同各地区实际增长份额进行对比,分析地区 工业增长相对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的偏离状况。这种偏离,主要是由地区产 业结构因素和区位因素形成的,具体如下: (1)地区份额因素。以全国工业平均增长水平为基准,当假定各地区均按 此增长水平增长时,所应达到的增长水平。将这种假定的增长水平同实际增 长水平相对比,如果地区实际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那么地区总偏离 值为正;如低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则地区总偏离值为负。 (2)产业结构偏离因素。反映地区工业结构类型对地区增长的影响。如果 地区工业结构中,成长型工业行业或经济效益好的行业占主导地位或产值比 较高,则结构偏离率为正;如果地区工业结构中,停滞、低速甚至衰退型工 业行业,或效益低的工业行业占比重较大时,结构偏离值为负。 (3)区位偏离因素。反映地区的区位条件或竞争能力对地区增长的影响。 如果地区特定行业的新增值可用地区这一行业的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增长率的 差异反映,那末,在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区位偏离率为正;在区位不利时, 区位偏离率为负。指数大于 1,说明 j 地区工业结构素质较高,其整体经济效益高于对比 地区;指数小于 1,说明 j 地区工业结构素质较差,影响到 j 地区总体经济 效益不如对比地区。 此指标也可用于同一地区不同时点上结构性效益的纵向对比。即将上式 中的分子部分,改为 j 地区末期各工业行业的资金利税率,分别乘以末期各 相应工业行业的资金占 j 地区末期工业资金总额的比重之和;分母改为 j 地 区末期各工业行业的资金利税率,分别乘以 j 地区基期各相应工业行业的资 金占地区工业资金总额的比重之和。指数大于 1,说明地区末期的工业结构 性效益较基期有所提高;小于 1,则说明末期工业结构性效益较基期有所降 低。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确定 由于地区主导产业的特殊功能,决定了科学地选择、确定地区主导产业, 合理确定其发展规模,既是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也是地区产业结构调 整同全国产业结构调整相互衔接、相互推动的重要环节。 1.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本书采用了指标评价法作为衡量地区主导产业的方法。根据主导产业的 特点及其功能,结合世界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转换的实践,选了下列 4 组指 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 (1)市场潜力(或市场基准) 主导产业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外向性。它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面向外 部市场,产品输出比重大。其发展规模,主要取决于外部的市场容量。不仅 当前有市场,而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需求还有扩大趋势,甚至供不应求的 趋势。评价指标: (1)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需求量的增长率 收入额的增长率 = 式中的两个“增长率”,可以根据过去一段时期的经验数据,也可是今 后一段时期内(如 5 年、10 年……)的预测值。 弹性系数大于 1,即可认为富有弹性;小于 1,就是缺乏弹性或无弹性。 从市场角度看,主导产业应选择那些需求弹性大的产业。但同一产品在人均 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同的地区,其弹性大小也不一样。如在全国和地区弹 性系数都大于 1,那说明该产品弹性大。对于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还 低的地区来说,某产品按全国计算的需求收入弹性虽不高,但按地区(包括 主导产业选择区及与其收入、消费水平近似的周围地区)计算的弹性系数较 大,说明该产品还有较大的市场容量,也可作为选择的依据之一。 (2)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 某地 产业产品人均年销售额 全国 产业产品人均年销售额 × 某地 产业产品的年销售额 全国 产业产品的年销售额 = y y y y (3)产品净调出能力 可用多涅斯·里德尔指数衡量。 多涅斯 里德尔指数 地 产业净调出额 地 产业贸易总额 地全部产品净调出额 地全部贸易总额 · = A Y A Y A A / 式中:净调出额=调出额-调入额 贸易总额=调出额+调入额 比值大于 1,表示该地该产业占有相对的输出优势。 (2)相对优势度 即由地区区位优势所产生的相对优势的大小。这里讲的区位优势,有潜 在的,有现实的。主导产业选择的直接依据不是潜在优势,而是现实优势。 如一个地区富有水电资源,这是该地区发展水电的潜在优势,能否选择水电 作为地区的主导产业,还要看水电资源能否比较经济有效地开发出来,并能 否有效地输出变成现实的商品优势。光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和优良的水电地 址,还构不成选作主导产业的现实依据。 这里讲的相对优势,不仅是在区内对比的相对优势,同时应是在全国同 类产业对比下的区际相对优势。是否具有现实优势和区域相对优势,可用下 列指标衡量(3)产业经济效益 计算方式Ⅰ: 以总产值(c+v+m)、净产值(v+m)、利税(m)作为计算的基础指标, 可设置 3 组指标。第一组指标以总产值为基础,包括 4 个分指标:反映活劳 动消耗与其所得的比例关系,即总产值劳动生产率;反映劳动对象总耗费及 其所得之比,即原材料产值率和能源产值率;反映劳动手段占用及其所得之 比,即全部资金产值率。第二组指标以净产值为基础,也包括 4 个分指标, 即按净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原材料净产值率、能源净产值率、全部资金 净产值率。第三组指标以利税为基础,也包括 4 个分指标,即全员利税率、 原材料利税率、能源利税率、全部资金利税率。3 组指标分别用几何平均法 综合成为 3 个指标,再用几何平均法将 3 个指标进一步综合成为一个效益评 价指标。 计算方法Ⅱ: 为了排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可用“经济效益系数法”。如以资金利税率 反映物化劳动的投入产出比;以工资利税率反映活劳动的投入产出比,其计 算步骤是: 第一步,计算地区某产业的资金利税率和工资利税率; 第二步,计算全国某产业的资金利税率和工资利税率; 第三步,分别求出地区和全国某产业的资金利税率和工资利税率的加权 平均数,则 某产业经济效益系数 地区某产业 两率 加权平均数 全国某产业 两率 加权平均数 = " " " " 资金利税率权数取 0.3~0.4,工资利税率权数取 0.7~0.6。 比值大于 1,说明地区某产业的经济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效益较佳; 小于 1,则说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效益不好。
(4)产业关联度(或综合连锁效应) 衡量产业的连锁效应或关联度,需对各产业的波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任何一个产业的经济活动,总要影响并受影响于其它产业的经济活动,这就 是产业的波及效果。波及效果可从多方面进行考察,这里只就某产业最终需 求的变动对该产业本身及其它产业在最终生产量上所引起的波及效果。一个 产业影响其它产业的强度叫“影响力”,可用“影响力系数”表示;该产业 受其它产业影响的程度叫“感应度”,可用“感应度系数”表示。这两个系 数的计算,需利用投入产出表的逆阵系数表。如果某产业的上述两个系数值都大于 1,说明该产业的波及效果大于全 部产业的平均值;小于 1,说明其波及效果低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主导 产业,应选择那些波及效果最大的产业。根据 1987 年全国投入产出表提供的 数据,反映各产业部门波及效果的两个系数如表 13。 上述说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大于 1 的,主要是冶金、机械、 重化工、纺织、纸及纸制品业等。在中国现阶段,在工业领域内,这些产业 综合连锁效应强,对国民经济的驱动作用大。但具体运用这个指标时,还要 结合地区实际与其它标准,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只有两个系数都大于 1 的产 业,才能选作主导产业。如果其它条件合适,影响力系 数虽低但感应度系数高,或者是感应度系数低而影响力系数大的产业,前者 如煤炭采选、油气开采业,后者如食品、缝纫、木材加工及竹草藤编织业等, 也可选作主导产业。但如两个系数都小于 1,则一般不宜选入。 上述各指标计算的结果,对同一产业各指标值的优劣不一定都一致,所 以需将各指标再进一步进行综合计算。简便的综合方法是几何平均法。 设 X1,X2……,Xn分别表示选用的各指标的计算值,则 综合指数 = n X1 X2 Xn · L 根据各产业综合指数的高低排序,选择出主导产业。 由于各指标对主导产业选择的作用大小不同,所以也可采取加权平均的 方法。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政策的偏好以及定性分析,粗略给出各个指标 的权数,建立综合评价公式。 设各指标值分别为 X1、X2…Xn,a1、a2…an 分别为各指标值的权数 (a1+a2+…+an=1,各权数值均大于“0”而小于 1)。 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标=a1X1+a2X2+…+anXn 综合指标较大的产业,可选作主导产业的备选产业。 上述 4 组指标,如连同少数指标的不同计算式,共包括了 15 个分指标。 经过对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并进行试算,进一步根据指标反映主导产业特 征的强度及有关基础数据的可收集性,从上述分指标中,筛选出 4 个评选指 标,分别计算出各地区、各工业行业的 4 个指标值,并分别处理成综合评价 指标,将各地区综合评价值位居前 7~9 位的行业,作为各地区主导产业的备 选者。 通过上述比选,有些工业行列同时进入了许多地区主导产业备选产业的 行列,而根据国家的综合平衡,同一行业不宜同时在许多地区都确定为主导 产业。这就需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布局的指向性及地区的有关条件, 将这种同时进入许多地区备选行列的行业,在有关地区之间再进行比选。经 过这一轮比选,这一行业,在有些地区就会从主导产业备选产业行列中淘汰 下来,只在较少地区保留了备选资格。经过第二轮比选,大体上就可以选出 各地区的主导产业。 2.地区主导产业个数的确定 在一个地区范围内,主导产业选择的个数,取决于地区资源的综合优势 度、经济发展总水平、产业结构的层次,以及已有主导产业的类型。一般说 来,地区资源综合优势度大,经济总体水平高,产业结构的层次较高,现有 主导产业的波及效果大、产品链长的,主导产业个数可相对多一些;反之就 少一些。特别是在还处于开发成长期的地区,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应 集中主要力量,优先把综合条件好的 2~3 个主导产业搞上去,而不宜求多以 分散力量。 确定地区主导产业个数的方法,大体可分为 3 个步骤:(1)先把区内专门 化产业选出来,按专门化率大小排序;(2)根据地区主导产业的功能及选择条 件,一一进行比选,从中将符合主导产业要求的产业都选出来,而将虽属于 地区专门化产业,但其它条件还不具备的筛下去;(3)将备选的主导产业,分 别与全国同类产业进行比选,将既有区内相对优势又有区际相对优势,即具 有区际与区内“交集优势”的产业都列为主导产业,一般可不限制其个数。 通过这样多层次严格的比选,尽管不同地区主导产业的个数不一,但最后能 选出的个数都不会很多。 当前,比较普遍的倾向是选择偏多。这有多种原因:(1)产业分类不规范, 对主导产业及与之相关产业的内涵把握不住,把“潜导”产业、现有产值比 重较大的支柱产业,有的甚至将“瓶颈”产业都列为主导产业;(2)对选择的 依据把握不准,如把地区的潜在优势作为选择的重要依据,缺乏与区外的比 较,夸大了地区的区位优势,对区外市场缺乏中长期的趋势预测,只看到近 期的市场潜力;(3)出于争项目、争投资的需要;(4)求大求多的思想影响。 一般而论,在一个省级区域内,主导产业过多过少都不利。过多,战线 太长,势必造成力量分散,难以突出重点、保证重点,在资源的分配上很容 易顾此失彼,名为主导产业,实际成不了主导产业,并影响真正具有主导产 业条件的产业,不能正常发展。主导产业过于单一,地区专门化程度过高, 会造成地区产业结构的刚性,应变能力弱,降低了地区产业的关联度,从而 降低地区的总体功能,主导产业一枝独秀,也难以为继。 根据各省市区的情况,主导产业多的可达 5~8 个,少的 2~4 个。 主导产业的个数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地区可能在不长的时期内有增加 的趋势和可能。其原因有二:(1)原有的“潜导”产业较快地达到了增长转折 点,上升为主导产业;(2)与主导产业有前向、后向(特别是前向)联系的产 业中,随着主导产业的扩张而扩张,在保持对主导产业支撑力的同时,本身 也在扩张、提高中具备了主导产业的功能,从而上升为主导产业,并与原有 主导产业形成内在联系紧密的主导产业链,如棉花—棉纺织—服装,煤—电 —铝,采盐—盐化等。主导产业的增加,标志着地区经济的兴旺发达;相反, 有的地区,主导产业比较单一,产业转换困难,随着情况的变化,有的主导 产业趋于停滞、衰退,而新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主导产业就可能减少。这 种变动,容易造成地区整个国民经济的剧烈震荡。 3.地区主导产业的转换 地区主导产业是在一定时期内综合条件作用下形成的。一经形成,就有 相对的稳定性。但随时间的推移,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赖以快速成长的条 件(区内外的)发生变化,其主导地位将随之发生变化(首先是量变,量变 的积累产生质变)。按产业的经济生命周期理论,任何产业都要依次经历滋 生、成长、成熟、衰退几个阶段。能够成为地区主导产业的,一般都是处于 滋生阶段末期和成长阶段初期的产业。这时,这种产业正处于其生命周期的 旺盛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内外部条件使之较易具备主导产业的功能; 进入成长阶段后期和成熟阶段前期以后,产业技术已经成熟,产品已经扩散, 在市场上供应量趋于饱和,需求收入弹性缩小,资金供给受到一定限制,增 长势头削弱。如果能保持一些生产上的有利条件,还可以占有相当市场,生 产还能继续增长,但其主导作用已不如前;再进一步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 期和衰退阶段前期,原有的产业技术优势开始丧失,产品大范围的普及,市 场供应在许多地区已经饱和,需求收入弹性很小,在竞争中愈来愈处于不利 地位。生产发展极为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在地区和全国的地位明显下降。 相反,新的产业,特别是原有的“潜导”产业,条件也发生了变化,能大量 吸引投入,增长速度加快,生产规模与处于停滞状态的原有主导产业相当, 即达到了主次产业交替(或易位)的转折点,超过这一点产业系统中原有主 导产业便要让位于新的主导产业,从而完成产业结构的一个进化阶段。这是 产业转换的正常过程。但也有的地区主导产业,如以优势能矿资源为基础, 以相关采掘原材料工业为主导产业,从产业发展阶段看,并未进入成熟或衰 退阶段,但由于资源开发时间较长,开发条件恶化以至资源枯竭,也会从地 区的主导产业转化为夕阳工业而被新的主导产业所取代。 从根本原因说,地区主导产业的转换,是受收益递减规律的支配的。因 为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投资收益达到顶点,接着就要出现边际收 益下降倾向,这就动摇主导产业存在的根基。所以,从发展观点看,任何地 区的任何一个主导产业,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认识和掌握主导产业转换的规 律,可从中得到以下启示: (1)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就要结合上述的选择条件,对比分析产业所处 的发展阶段,一般说来,对已经进入成长阶段后期和成熟阶段前期的产业, 就要慎重。 (2)对建立在优势自然资源基础上的主导产业,在保证其优先重点发展 的同时,就要未雨绸缪,根据采掘工业发展的特点,积极培育能矿产品的加 工转换工业和其它“潜导”产业,使之较快地上升为新的主导产业,接替走 下坡路的主导产业,并力求使地区产业结构多样化,增强结构弹性,为主导 产业的转换创造良好的区域环境,从而保证主导产业正常的新陈代谢,使地 区产业系统增长的活力连绵不断。 (3)对于已有的主导产业,是否能作为下一阶段的主导产业,需要作具 体分析。即对其原先赖以形成高速发展的优势条件进行动态的考察,一般有 3 种情况:(1)原有优势条件,有削弱趋势,甚至可能失去优势;(2)在规划 期内,可以保持其原有优势;(3)原有优势条件,今后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显然不宜继续把这个产业作为优先重点发展的主导产 业;在第二种情况下,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使之能保持原有地位,大规模发 展则要慎重;在第三种情况下,可以作为今后继续发展的重点,形成优势更 大的主导产业。 (四)区域工业结构的调整 1.结构调整的导向、目标和模式 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产业结构变动导向和目标的抉择,或者说沿着 什么方向变化,预期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构格局,不能凭主观愿望,也不宜 简单地以某个、某些国家结构演变的历史轨迹为准绳,而必须从区域所处发 展阶段、基本条件、潜力、已有结构的特点、以及全国地域分工和总体布局 趋势的要求出发,在多因素综合限定的界限内来进行抉择。 任何一个区域工业结构的调整,不是简单地截长补短,关起门来搞自我 平衡,而必须把握区外以至国外的经济环境及其变化趋势,综合考虑区内外 两个市场的需要,处理好两个市场之间的矛盾。既要努力创造、发挥区域的 比较优势,占领区外以至国外市场,并占据相对有利的地位;又要敢于开放 自己的市场,吸引现代经济活力、先进生产要素,将内外部的要素有机结合 起来。也就是利用市场机制,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来调整生产结构,实现产 需的有效衔接,摆脱物流缓慢、供需脱节、过剩与短缺并存的局面,提高区 域产业结构的整体素质。这就是通常所讲的市场导向,也是区域产业结构调 整、变动最基本的导向,适用于各类区域。在这个前提下,再根据自身的条 件、特点,在下述 3 种导向中作出各自的抉择:(1)资源导向。即以区内优势 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主,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2)结构导向。即由资源主导 型向资源开发与加工制造有机结合的方向转化,直至加工制造业占主导地 位。(3)技术导向。即使区域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方向发展,也就是在结构调 整中,大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使高新技术长入经 济,直至占主导地位。这 3 种不同的导向,标志着区域经济成熟程度的不同。 因此,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其结构变动的导向应有区别,调整的侧重 点要因地而异。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应兼顾地区和国家的需要,内循环与外循环 相协调。既发挥地区的资源优势,以自己的优势与特色,进一步扩大外循环, 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又提高内部产业的关联度,使内循环畅通,增强地区 的财力和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结构的弹性和应变能力。 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产业结构的调整与 协调,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协调。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 从工业内部来讲,重点是协调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关系;从整个国民经济 的角度看,重点是加强工业向其它产业的辐射力与渗透力,强化其它产业对 工业的支撑能力。 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优化的模式是重点倾斜——整体协调。 重点倾斜,主要是指向地区主导产业的适度倾斜;整体协调的基本内容 是:(1)重点与一般的协调。即要素的投入,要有主有从、有先有后,同时防 止倾斜过度、孤军突出和平均分配、分散资源这两种倾向,使区域内各产业、 行业都能在大区经济总体系中占有一个恰当的位置,各自发挥其在产业关联 中应有的作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2)外循环与内循环的协 调。即以外循环促进区内的内循环,以内循环支持和增强外循环,从而使系 统内部的关联运动取代以往的无规则的独立运动而占主导地位,形成有效率 的有序结构;(3)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协调。从产业结构角度看,就是国家 重点建设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从权益结构角度看,就是服务全国与兴地 富民相结合。这是提高区域产业结构素质和改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的关键; (4)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即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区域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途径与对策 区域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途径与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优先重点发展地区主导产业。现代区域经济成长的过程,实质上是 地区主导产业的成长;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主要是地区主导产业与其它非 主导产业的协调;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首先是地区主导产业的阶段性转换。 因此,地区主导产业一经确定,就要从投入和政策上保证其得到优先重点的 发展,使之超前启动,充分发挥其参予地域分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两大 功能。 (2)提高支柱产业的素质,为稳定和扩大地区经济总量作出贡献,保持 和提高其支柱作用。 (3)配套发展关联性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的前向关联产业,即利用主 导产业产品的相关产业,尽可能延长产品链条,这是提高产业关联度、提高 资源附加价值,从而提高结构性效益的重要环节。 (4)积极发展需要就地平衡的自给性产业。强化其对主体产业的支撑能 力,减少无效运输和追加的流通费用,加速经济周转,以利于内循环的畅通。 由于这类产业,较之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关联性产业,门类最多,覆盖面 广,除其中部分因产业、产品特点需要就地就近平衡的,应积极创造条件, 争取在地区范围内相对平衡以外,其它的,有条件发展的就相应发展,不具 备条件或自己生产的总费用反比从外区调入高的,就应通过区际交换以求得 相对平衡。根据基础—非基础部门的发展理论,区域产业发展系列,重点应 放在主要为外区服务的基础部门,逐步降低为区内服务的非基础部门的比 重,这种非基础部门也就是自给性部门。 (5)扶助潜导产业。潜导产业,又有两种类型:一是已具有一些优越的 条件、发展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应加以扶持,使原有主导产业因条件的 变化、主导作用削弱以后,新的主导产业可以及时接替上来,保证区域系统 正常的新陈代谢。对于现在还未形成主导产业的地区来讲,选择和扶持潜导 产业就更加重要。另一类是代表工业发展方向、对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高度化具有重大意义的产业。现在一般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对这类潜导产业, 就需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促其生成、发展。世界现代经济的发展史证明,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掌握竞争的主动 权,就要积极培育、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产业素质,归根到底是 技术素质。技术素质的提高,关键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科技进步,既 能改造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又能不断推出新产品,创造新的行业、产 业,从而引起产业结构升级、产品换代。因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是推 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加速转换的起搏器。但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对发展条件 要求高:(1)高技术必须高投入,技术密集首先是资金密集,其研究开发较之 成熟技术和产品需要更多的投入,其风险性也较大。添置高新技术设备也需 大量投入;(2)市场需求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动力,而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需求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市场容量不扩充到一定程度,生产就很难大规模持续扩 张。而且高新技术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后起地区要挤进市场难度也较大; (3)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要有较高的综合配套水平,包括良好的人才配套 条件,科研配套条件,基础较好、技术水平较高的原材料元器件仪器设备等 一般工业的配套条件。因此,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既要提到战略高度予以 重视,积极培育,主动把握高新技术发展所展现的前景与提供的机遇,又不 能急于求成,一哄而起。在发展策略上,一般应是本着有限目标、突出重点、 逐步扩展的原则,选准几个主要领域跟踪全国和世界先进水平,并注意创新, 力争在少数有地区优势的项目上有所突破;在开发研究实践中,培育、造就 一批新一代高水平的科技人员、企业家,推动开发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 为下个世纪形成有相当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作好准备。根据中国及其它发展 中国家、地区的情况,具体途径是: 首先,选好突破口和培育对象。主要是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结合部, 寻找发展的生长点,开拓新的生产领域。选择地区发展水平较高、技术积累 较多、在全国同行业中已占有重要地位的传统工业行业,利用已有基础,抢 先一步研制出技术上领先的新产品,挤占技术制高点,形成规模,并以此引 导市场,开发市场;紧密结合地区已有主导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新的主导产业 的成长的需求,利用相关产业的基础,在高的起点上,上品种、上质量、上 水平,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在为地区主导产业的改造提供服务,提高主导 产业的技术水平的同时,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生长点;有选择地引进适 于在地区扎根的高新技术,吸收消化,形成高新技术产业。 其次,重点建设开发试验基地。选择具有人才、技术、资源优势、综合 条件较好的城市,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办若干有新的运行机制的技 工贸一体化的的高新技术企业,并按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统一规划建设, 集中经营,创造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要既依托地 区已有的工业基础,又参予传统工业的改造,将高新技术“嫁接”到传统产 业上,发挥技术辐射源的作用,保证高新技术的经济效益,又开拓了市场; 国家不能大量投资时,就需要在税收、用地、协作配套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建立激励机制,引导、促进开发区的成长;要有金融界的介入和支持,创造 适宜的金融环境;要建立和健全开发区的支撑服务系统,实施全程综合配套 服务。以开发区为中心,其它地区现有重点工业企业和企业集团、科研机构, 可因地制宜吸收开发区的创新技术,重点开发某些高新技术应用项目,以利 于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并促进具有高技术的企业家和能胜任新技术 工作的劳动者的成长。这些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应以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 专项用于研究与开发。 再次,直接在国家的开放地区、开放城市设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据点, 吸引当地高科技人才,同时收集科技信息,吸收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生产 管理经验,及时反馈回原地区。 (6)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一般说来,重点有 3 个方面:(1)大中城市 综合功能的加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的发展;(2)新兴大型工矿区 的城市建设;(3)尚无重点城市或城市功能还很薄弱的重点开发区、中心城市 的选建。 (7)产业倾斜与地区倾斜相结合。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不是空间的抽象。 一个区域的总体结构,特别是其中的主导产业,要以区域分工、比较优势原 理和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为依据,分解、落实到不同地区。只能建立在合理的 地域分工的基础上、能利用不同地区比较优势的区域产业结构,才是一个优 化的结构。在产业政策上,向地区主导产业倾斜,相应地,对主导产业的重 点分布地区、地点,在区域政策上,也应向此类地区倾斜。产业倾斜与地区 倾斜相结合,进行双层调控与诱导,使产业结构优化与空间结构优化有机耦 合,相互推动,才能有效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有效率地运转,提高 区域的整体效益。
工业的分类有多种方法,这里着重介绍 5 种分类。 1.按各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划分为基础部门与非基础部门 在一个区域的工业系统中,直接间接主要为区外服务、其产品大量输出、 承担地域分工任务的部门,即为基础部门;随着基础部门的发展和区域经济 的增长,主要为满足区域内部需要的部门,即非基础部门。基础部门是决定 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它的发展,既取决于区域特殊的优势条件,也取决于 区域外部的需求;非基础部门则处于从属地位,其发展主要取决于本区域的 经济增长。这两者是相互推动的:区外需求量越大,区域基础部门的产品输 出越多,其内部规模经济得以充分发挥,对区内非基础部门的促进作用越大; 非基础部门的进一步发展,又能支持区域基础部门更快的发展。因此,区域 经济发展是区域内、外部条件及基础部门与非基础部门共同作用、相互配合 的结果。基础部门与全部部门之间的比例就是经济基础乘数。确定区域的经 济基础乘数,常用的是区位商(或专门化率)计算法。一个地区的某个工业部门,如其区位商大于 1,意味着该部门的产品除 区内消费外,还可以向外输出;若小于 1,说明该地区该部门的产品不能满 足区内需要,需要从区外调入部分产品;若等于 1,说明该地区该部门产品 供需平衡。所以区位商大于 1 的部门才能构成该地区的基础部门。经济基础乘数越小,表示基础部门占的比例越大,经济专业化程度越高, 一般都是发达和较发达地区。有的地区,经济基础乘数也越小,但区域经济 并不发达,这主要是由于其主要工业部门专业化程度较高、但与区内非基础 部门的发展不协调。 根据上述分类,地区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方向是,积极发展基础 部门,强化其对区内非基础部门的促进作用,但非基础部门也要与基础部门 的发展相配合、相协调,也就是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2.以主导产业理论为指导,进行工业分类 主导产业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工业系统中各个部门的地位、 作用是不同的。在工业化的各个阶段,有一个或几个部门在工业以至整个产 业系统中处于主要的、支配的地位,这就是地区的主导部门。从动态上考察, 地区主导部门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但其共同特征是具有双重作用,或 者说集双重职能于一身。一方面,它是全国工业系统中同类部门的主要生产 供应基地,同其它地区的同类部门相比,它能以较少投资、较快速度、较低 成本和较高的生产率,集中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产品的专门化率高,主要面 向区域外部,参与全国(以至世界)地域分工和交换,以自己的特长,充实、 完善上一级区域系统;另一方面,它又是所在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轮,是推 动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主角,它的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决定区域 产业结构的层次,从而构成区域经济的主体、核心。这两者是不可分的,共 同构成地区主导部门的质的规定性。 直观地说,产业结构就是产业的组合与联系。主导部门是这种组合、联 系的主导环节。地区工业结构以至产业结构的优化,本质上就是围绕主导部 门建立起以主导部门为核心的,有序、有机、开放的区域系统或网络。因此, 笔者从协调主导部门与非主导部门的关系的角度,设计了一个工业分类系统 (见图 4)。 在这个框图中,工业系统由主导部门、支柱产业、关联性产业、自给性 产业以及存在于后三类产业中的潜导产业所组成。主导产业部门以外的其它 产业,可以统称为非主导产业部门。其中主导产业的内涵与特点已如上述; 支柱产业,是指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对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有重大作用、但 其产品在区内消费的比重较大、在全国地域分工体系中不占重要地位的产 业;关联性产业,是指直接配合主导产业部门的辅助产业,它们在投入产出 或工艺、技术上与主导部门的联系最直接、也最密切,可以说是为主导部门 的建设、发展而存在的产业。各地区主导产业部门类型不同,关联性产业的 类型也相应不同;自给性产业,是指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关联性产业以外 的其它所有产业,其特点是为区内服务。这类产业内部构成最复杂,根据其 内部组成部分不同的特点,又可将其进一步分为 3 部分:(1)消费趋向性工 业,是指其产品可运性差,不适于长途大量运输的工业。(2)广布型工业,是 指其产品需求量大面广、发展要求条件不高、在地理上可以广泛分布的工业。 (3)这两部分以外的,都划入其它自给性工业;潜导产业,是指现在还不很重 要、却代表未来工业发展方向,或发展潜力大、前景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 最有可能上升为地区主导部门的产业。 这种工业分类,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上述第一种分类的延伸,它更有利 于指导地区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地域分工和地区内部结构的协调。 3.按产品的经济用途相似、消耗的主要原材料相同、生产的工艺过程的 性质相似,对工业进行分类 即按产品的同类性分类,把整个工业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 产两大部门,大体上也就是划分为重工业与轻工业两大部门。在中国,重工 业可进一步划分为采掘、原材料、制造三部分;轻工业进一步划分为以农产 品为原料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两部分。还可把工业划分为大类(综合部 门)、中类(对大类进一步细分为工业行业)、小类(对中类进一步细分)。 多年来,中国把工业分为 12 个大类(如冶金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 械工业等)、44 个中类(如把冶金工业进一步细分为黑色金属工业、有色金 属工业等)、155 个小类(如把有色金属工业进一步细分为重有色金属、轻 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半金属等)。世界其它国家也普遍采用按产 品同类性划分工业部门,如联合国把工业划分为食品、纺织、服装皮革制鞋、 木制品及家具、造纸印刷和出版、煤炭、石油及天然气开采、化学、建材、 冶金、机械、电力煤气及自来水等 12 类别。1984 年起,中国在 GB4754—84 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中,直接把工业划分为 40 个行业。 这种工业分类方法的优点是,划分较细,有利于指导工业结构的选择与 调整,同社会需求结构、原材料供给结构、社会分工水平和生产组织发展程 度相适应。 4.以阶段分工为标志、按工业再生产过程的接续关系进行分类 即把工业划分为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基础工业又划分为:(1)采掘工业 (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有色金属、 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的采选、采盐、木、竹采运;(2)原材料工业(对采掘产 品进行初加工),包括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供应,石油加工,炼焦、煤 气及煤制品,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制品、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加工工业又 划分为:(1)轻加工,如自来水生产供应、食品饮料制造、烟草制造、饲料工 业、纺织、毛皮及其制品、木材加工、造纸及纸制品、缝纫、家具、印刷、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工艺美术品制造、医药、化纤;(2)重加工,包括化学工 业、橡胶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器 机械及电气器材制造、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其它计量工具制造 等。 这种工业分类法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动态地研究工业部门间的数量比 例关系,规划各工业部门间在时间上的衔接。 5.按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密集度,对工业进行分类 即把工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源资金密集型工业和技术知识密集 型工业。其中前二者又可合称为传统工业,后者可称为高新技术工业。用这 种分类法来研究、规划工业结构,可以比较清晰地反映出地区工业化的进程, 确定工业结构演进的方向。 以上各类分类法及相应的分类系统,依据不同,是从不同角度分析、评 价地区工业结构的现状、提出工业结构演化方向与途径的基础,各有其作用, 读者可在不同场合加以应用。 (二)工业结构评价 1.如何评价地区工业结构 评价一个地区工业结构的利弊得失,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1)已有工业生产结构同地区的资源结构是否相适应,即能否发挥地区 的资源优势,取得较好的比较利益。产业结构理论有一个基本观点,即各个 地区,“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供给价格也 就不同。如果较多地利用自己相对丰富、价格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来从事商 品生产,这类商品的比较成本就比较低,在市场竞争中可处于有利地位,成 为地区具有区际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地区工业系统中,利用地区优势资源的 优势产业、产品的比重越大,其结构性效益就越高,结构也就比较合理。相 反,具有相对优势的资源没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相关产业占的比重不大, 而在地区产业、产品结构中占比重较大的,在相关资源上并不具有相对优势, 地区的生产结构同地区的资源结构“错位”,这种产业结构就有问题,结构 性效益不高。但这里有个前提,即利用优势资源的产业,其产品是适销对路 的,比价是合理的,而且需求量较大,产品价格看涨,其价值能够得以实现。 否则,尽管生产成本较低,但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价值实现不了,或 者因价格扭曲,价格严重背离其价值,也就无效益可言,或效益扭曲。所以 衡量地区工业生产结构是否合理,既要看它同地区资源结构是否一致,还要 看它同地区消费结构、区内外市场容量是否适应,市场发育是否良好,价格 信号是否真实。 (2)地区工业系统的功能,能不能承担起全国地域分工的重要任务,对 全国能否作出自己的特殊贡献,这又集中表现为地区主导产业是否形成,其 规模是否适度。 (3)区内产业间、行业间的关联度如何,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是 否健全,能否使彼此之间产生协同效应,特别是主导产业与其它非主导产业 的关系是否协调,包括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能否辐射到区内相关产业上,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关产业、自给性产业又能否同主导产业的发展进行 有效的配合,从而使区域整个产业系统有效地运转。 (4)结构的转换能力与应变能力。包括能否充分吸收、消化外部系统的 外来因素,有效地将外来因素或外部投入转换为输出,形成强大的扩张、输 出能力;能否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自组织机制的调节, 消除因干扰而造成的不协调状态;能否在系统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有序的同 时,创造条件向更高层次的优化方向发展。 (5)结构性效益的高低。 2.评价指标的选取 为了使评价定量化,一般可选用以下评价指标: (1)产业的比较优势度。衡量地区某产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可以用不 同指标,从不同侧面来衡量:(1)比较成本,它等于地区某产业或某产品的销 售成本,除以全国同类产业或产品的销售成本。比值小于 1,说明地区这一 产业或产品的成本低于全国同类产业或同类产品的平均值,这可从投入角度 说明这个产业或产品具有比较优势,比值小于 1 越多,其优势度越大;大于 1,则相反。(2)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上升率。它等于地区某产业在某一时期由 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率,除以全国同类产业在同一时期内劳动生产率的年增 长率。比值大于 1,说明地区这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上升率高于全国同类产业, 这可以从产出角度说明地区这一产业具有比较优势。 (2)工业化结构比重数。 工业化结构比重数=(工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工业劳动者占社会 劳动者总数的比重) 1 2 这是反映地区工业化水平和结构素质的一个主要指标。 (3)霍夫曼指数。即地区轻工业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这个指标主 要用来衡量地区轻重工业发展比例是否协调。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个指标也 是衡量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演进的一个基本指标。西方发达国家,工业结 构演化的一般趋势是:在工业化初期,轻工业比重大,甚至占有绝对优势; 工业进一步发展,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直到重工业占优势; 再发展,轻重工业比重相对稳定在一个比重相差不大的比例关系上。但这个 指标,在不同地区,由于工业发展条件不同,其意义也不一样。在农业发达、 人口稠密地区,轻工业比重大一些,可能是合理的;而能矿资源丰富、农业 基础差的地区,重工业比重大一些,也可能是合理的。所以不能简单地用霍 夫曼指数是大一些(即轻工业比重大于重工业)还是小一些(即轻工业比重 小于重工业)来判断工业轻重结构是否协调、合理。轻重工业结构是否协调, 主要不表现在轻重工业的产值比重上,而主要表现在重工业能否为地区轻工 业发展提供适销对路的生产资料,包括轻工业发展所需的技术装备和非农产 品原料,也就是地区重工业的服务方向,主要是自我服务、自我循环,与轻 工业相脱节,还是在自我服务的同时,也为轻工业服务,与轻工业相融合, 向轻工业渗透。 (4)制造工业产值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这是衡量工业化进程和 结构层次的又一个重要指标。其判断值是:比值在 10%以下,为工业化的第 一阶段,结构层次处于低水平;10~17%,为工业化的第二阶段,结构层次 稍有提高;17~23%,为工业化的第三阶段,结构层次较高;23%以上,为 工业化的第四阶段,结构层次处于高水平。 生产结构的演进反映在贸易结构的变化上,其评价指标是: 农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初级产品进口额 轻工制品进口额 < , + + 1 即为工业化的第一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制造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 重在 10%以下; 农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初级产品进口额 轻工制品进口额 > ,或 初级产品出口额 轻工制品出口额 初级产品进口额 轻工制品进口额 < , + + 1 + + 1 即为工业化第二阶段。与此相对应,制造工业比重在 10~17%之间; 初级产品出口额 轻工制品出口额 初级产品进口额 轻工制品进口额 > ,或 重工业产值 重工制品进口额 < , + + 1 1 即为工业化第三阶段。与此相对应,制造工业比重在 17~23%之间; 重工业产值 重工制品进口额 > ,或 重工业制品出口额 重工制品进口额 1 >1, 即为工业化第四阶段。与此相对应,制造工业比重在 23%以上。 (5)产业的专业化系数和结构相似系数。这是衡量地区产业结构特色的 两个指标。 地区工业专业化系数的计算步骤是: 第一步,分别计算出地区各工业行业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数和全国 各相应工业行业古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数,将这两列比重数并列; 第二步,将地区各行业的比重数一一同全国同类行业的比重数进行对 比,求出二者的差值; 第三步,将地区比重数大于全国的行业的差值列为一列,将地区比重数 小于全国的行业的差值列为另一列。两列分别加总,其正值或负值之和(正 值之和与负值之和是相等的),即为地区的工业专业化系数。此值在 0~100 之间,差值越大,地区工业专业化系数越大,工业结构特色越明显,表明地 区的工业结构同全国其它地区的互补性强。 结构相似系数(下式中简称“系数”)计算式为: 各工业行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数之和 系数 各相应工业行业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数之和 全国各行业产值比的平方之和×地区 各行业产值比的平方之和 = ( ) 2 I 相似系数值可为 0~1,系数为 1,表示两种结构完全一致;系数值为 0, 表示两种结构完全不相似。在 0~1 之间,系数值越大,说明地区工业结构缺 乏特色。 (6)结构变化值与结构转换加速期的临界值。前者用以衡量在一定时期 内结构变化的速度;后者是判断地区是否具备进入结构转换加速期的基本条 件。 结构变化值等于末期工业行业产值比分别减去基期各相应行业的产值 比。其正值或负值之和,即为地区该时期内工业结构变化值。 结构转换条件,主要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同时也受人口规模、资源丰 度和现有结构层次的制约。这个转换存在一个“临界点”,它是地区进入结 构转换加速期的一个标志。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 107 个国家、地区的 考察,这个临界点依国家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人口超过 2000 万的,临界值为 人均国民收入 270 美元;人口在 2000 万以下时,又可分为 3 种类型,其中资 源丰富、以工业为主的,临界值为 340 美元;资源丰富、以初加工为主的, 临界值为 580 美元;资源不多的为 630 美元。作为衡量主导指标的人均国民 收入,受汇率的影响很大。对中国各省市区的人均国民收入进行计算时,可 考虑将现价人民币按 80 年代平均汇率 3.155 换算成美元。参照上述结构转换 加速期临界值的划分标准,中国大陆 30 个省、市、区中,有 22 个人口在 2000 万以上,其临界值取人均国民收入 270 美元;琼、藏、青、宁、新人口在 2000 万以下、资源丰富、以初加工为主,临界值取人均国民收入 580 美元;京、 津、沪人口在 2000 万以下、自然资源不多、以工业为主,取 630 美元。 (7)评价结构效益的指标。国内外常用的有以下测算指标: 一是偏离-份额分析法,也称增长因素分析法。以一定时期内全国工业年 平均增长率为基准,分别测算各地区按照全国这种年平均增长率可能形成的 假定份额,进而将这一假定份额同各地区实际增长份额进行对比,分析地区 工业增长相对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的偏离状况。这种偏离,主要是由地区产 业结构因素和区位因素形成的,具体如下: (1)地区份额因素。以全国工业平均增长水平为基准,当假定各地区均按 此增长水平增长时,所应达到的增长水平。将这种假定的增长水平同实际增 长水平相对比,如果地区实际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那么地区总偏离 值为正;如低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则地区总偏离值为负。 (2)产业结构偏离因素。反映地区工业结构类型对地区增长的影响。如果 地区工业结构中,成长型工业行业或经济效益好的行业占主导地位或产值比 较高,则结构偏离率为正;如果地区工业结构中,停滞、低速甚至衰退型工 业行业,或效益低的工业行业占比重较大时,结构偏离值为负。 (3)区位偏离因素。反映地区的区位条件或竞争能力对地区增长的影响。 如果地区特定行业的新增值可用地区这一行业的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增长率的 差异反映,那末,在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区位偏离率为正;在区位不利时, 区位偏离率为负。指数大于 1,说明 j 地区工业结构素质较高,其整体经济效益高于对比 地区;指数小于 1,说明 j 地区工业结构素质较差,影响到 j 地区总体经济 效益不如对比地区。 此指标也可用于同一地区不同时点上结构性效益的纵向对比。即将上式 中的分子部分,改为 j 地区末期各工业行业的资金利税率,分别乘以末期各 相应工业行业的资金占 j 地区末期工业资金总额的比重之和;分母改为 j 地 区末期各工业行业的资金利税率,分别乘以 j 地区基期各相应工业行业的资 金占地区工业资金总额的比重之和。指数大于 1,说明地区末期的工业结构 性效益较基期有所提高;小于 1,则说明末期工业结构性效益较基期有所降 低。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确定 由于地区主导产业的特殊功能,决定了科学地选择、确定地区主导产业, 合理确定其发展规模,既是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也是地区产业结构调 整同全国产业结构调整相互衔接、相互推动的重要环节。 1.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本书采用了指标评价法作为衡量地区主导产业的方法。根据主导产业的 特点及其功能,结合世界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转换的实践,选了下列 4 组指 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 (1)市场潜力(或市场基准) 主导产业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外向性。它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面向外 部市场,产品输出比重大。其发展规模,主要取决于外部的市场容量。不仅 当前有市场,而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需求还有扩大趋势,甚至供不应求的 趋势。评价指标: (1)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需求量的增长率 收入额的增长率 = 式中的两个“增长率”,可以根据过去一段时期的经验数据,也可是今 后一段时期内(如 5 年、10 年……)的预测值。 弹性系数大于 1,即可认为富有弹性;小于 1,就是缺乏弹性或无弹性。 从市场角度看,主导产业应选择那些需求弹性大的产业。但同一产品在人均 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同的地区,其弹性大小也不一样。如在全国和地区弹 性系数都大于 1,那说明该产品弹性大。对于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还 低的地区来说,某产品按全国计算的需求收入弹性虽不高,但按地区(包括 主导产业选择区及与其收入、消费水平近似的周围地区)计算的弹性系数较 大,说明该产品还有较大的市场容量,也可作为选择的依据之一。 (2)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 某地 产业产品人均年销售额 全国 产业产品人均年销售额 × 某地 产业产品的年销售额 全国 产业产品的年销售额 = y y y y (3)产品净调出能力 可用多涅斯·里德尔指数衡量。 多涅斯 里德尔指数 地 产业净调出额 地 产业贸易总额 地全部产品净调出额 地全部贸易总额 · = A Y A Y A A / 式中:净调出额=调出额-调入额 贸易总额=调出额+调入额 比值大于 1,表示该地该产业占有相对的输出优势。 (2)相对优势度 即由地区区位优势所产生的相对优势的大小。这里讲的区位优势,有潜 在的,有现实的。主导产业选择的直接依据不是潜在优势,而是现实优势。 如一个地区富有水电资源,这是该地区发展水电的潜在优势,能否选择水电 作为地区的主导产业,还要看水电资源能否比较经济有效地开发出来,并能 否有效地输出变成现实的商品优势。光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和优良的水电地 址,还构不成选作主导产业的现实依据。 这里讲的相对优势,不仅是在区内对比的相对优势,同时应是在全国同 类产业对比下的区际相对优势。是否具有现实优势和区域相对优势,可用下 列指标衡量(3)产业经济效益 计算方式Ⅰ: 以总产值(c+v+m)、净产值(v+m)、利税(m)作为计算的基础指标, 可设置 3 组指标。第一组指标以总产值为基础,包括 4 个分指标:反映活劳 动消耗与其所得的比例关系,即总产值劳动生产率;反映劳动对象总耗费及 其所得之比,即原材料产值率和能源产值率;反映劳动手段占用及其所得之 比,即全部资金产值率。第二组指标以净产值为基础,也包括 4 个分指标, 即按净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原材料净产值率、能源净产值率、全部资金 净产值率。第三组指标以利税为基础,也包括 4 个分指标,即全员利税率、 原材料利税率、能源利税率、全部资金利税率。3 组指标分别用几何平均法 综合成为 3 个指标,再用几何平均法将 3 个指标进一步综合成为一个效益评 价指标。 计算方法Ⅱ: 为了排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可用“经济效益系数法”。如以资金利税率 反映物化劳动的投入产出比;以工资利税率反映活劳动的投入产出比,其计 算步骤是: 第一步,计算地区某产业的资金利税率和工资利税率; 第二步,计算全国某产业的资金利税率和工资利税率; 第三步,分别求出地区和全国某产业的资金利税率和工资利税率的加权 平均数,则 某产业经济效益系数 地区某产业 两率 加权平均数 全国某产业 两率 加权平均数 = " " " " 资金利税率权数取 0.3~0.4,工资利税率权数取 0.7~0.6。 比值大于 1,说明地区某产业的经济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效益较佳; 小于 1,则说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效益不好。
(4)产业关联度(或综合连锁效应) 衡量产业的连锁效应或关联度,需对各产业的波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任何一个产业的经济活动,总要影响并受影响于其它产业的经济活动,这就 是产业的波及效果。波及效果可从多方面进行考察,这里只就某产业最终需 求的变动对该产业本身及其它产业在最终生产量上所引起的波及效果。一个 产业影响其它产业的强度叫“影响力”,可用“影响力系数”表示;该产业 受其它产业影响的程度叫“感应度”,可用“感应度系数”表示。这两个系 数的计算,需利用投入产出表的逆阵系数表。如果某产业的上述两个系数值都大于 1,说明该产业的波及效果大于全 部产业的平均值;小于 1,说明其波及效果低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主导 产业,应选择那些波及效果最大的产业。根据 1987 年全国投入产出表提供的 数据,反映各产业部门波及效果的两个系数如表 13。 上述说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大于 1 的,主要是冶金、机械、 重化工、纺织、纸及纸制品业等。在中国现阶段,在工业领域内,这些产业 综合连锁效应强,对国民经济的驱动作用大。但具体运用这个指标时,还要 结合地区实际与其它标准,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只有两个系数都大于 1 的产 业,才能选作主导产业。如果其它条件合适,影响力系 数虽低但感应度系数高,或者是感应度系数低而影响力系数大的产业,前者 如煤炭采选、油气开采业,后者如食品、缝纫、木材加工及竹草藤编织业等, 也可选作主导产业。但如两个系数都小于 1,则一般不宜选入。 上述各指标计算的结果,对同一产业各指标值的优劣不一定都一致,所 以需将各指标再进一步进行综合计算。简便的综合方法是几何平均法。 设 X1,X2……,Xn分别表示选用的各指标的计算值,则 综合指数 = n X1 X2 Xn · L 根据各产业综合指数的高低排序,选择出主导产业。 由于各指标对主导产业选择的作用大小不同,所以也可采取加权平均的 方法。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政策的偏好以及定性分析,粗略给出各个指标 的权数,建立综合评价公式。 设各指标值分别为 X1、X2…Xn,a1、a2…an 分别为各指标值的权数 (a1+a2+…+an=1,各权数值均大于“0”而小于 1)。 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标=a1X1+a2X2+…+anXn 综合指标较大的产业,可选作主导产业的备选产业。 上述 4 组指标,如连同少数指标的不同计算式,共包括了 15 个分指标。 经过对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并进行试算,进一步根据指标反映主导产业特 征的强度及有关基础数据的可收集性,从上述分指标中,筛选出 4 个评选指 标,分别计算出各地区、各工业行业的 4 个指标值,并分别处理成综合评价 指标,将各地区综合评价值位居前 7~9 位的行业,作为各地区主导产业的备 选者。 通过上述比选,有些工业行列同时进入了许多地区主导产业备选产业的 行列,而根据国家的综合平衡,同一行业不宜同时在许多地区都确定为主导 产业。这就需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布局的指向性及地区的有关条件, 将这种同时进入许多地区备选行列的行业,在有关地区之间再进行比选。经 过这一轮比选,这一行业,在有些地区就会从主导产业备选产业行列中淘汰 下来,只在较少地区保留了备选资格。经过第二轮比选,大体上就可以选出 各地区的主导产业。 2.地区主导产业个数的确定 在一个地区范围内,主导产业选择的个数,取决于地区资源的综合优势 度、经济发展总水平、产业结构的层次,以及已有主导产业的类型。一般说 来,地区资源综合优势度大,经济总体水平高,产业结构的层次较高,现有 主导产业的波及效果大、产品链长的,主导产业个数可相对多一些;反之就 少一些。特别是在还处于开发成长期的地区,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应 集中主要力量,优先把综合条件好的 2~3 个主导产业搞上去,而不宜求多以 分散力量。 确定地区主导产业个数的方法,大体可分为 3 个步骤:(1)先把区内专门 化产业选出来,按专门化率大小排序;(2)根据地区主导产业的功能及选择条 件,一一进行比选,从中将符合主导产业要求的产业都选出来,而将虽属于 地区专门化产业,但其它条件还不具备的筛下去;(3)将备选的主导产业,分 别与全国同类产业进行比选,将既有区内相对优势又有区际相对优势,即具 有区际与区内“交集优势”的产业都列为主导产业,一般可不限制其个数。 通过这样多层次严格的比选,尽管不同地区主导产业的个数不一,但最后能 选出的个数都不会很多。 当前,比较普遍的倾向是选择偏多。这有多种原因:(1)产业分类不规范, 对主导产业及与之相关产业的内涵把握不住,把“潜导”产业、现有产值比 重较大的支柱产业,有的甚至将“瓶颈”产业都列为主导产业;(2)对选择的 依据把握不准,如把地区的潜在优势作为选择的重要依据,缺乏与区外的比 较,夸大了地区的区位优势,对区外市场缺乏中长期的趋势预测,只看到近 期的市场潜力;(3)出于争项目、争投资的需要;(4)求大求多的思想影响。 一般而论,在一个省级区域内,主导产业过多过少都不利。过多,战线 太长,势必造成力量分散,难以突出重点、保证重点,在资源的分配上很容 易顾此失彼,名为主导产业,实际成不了主导产业,并影响真正具有主导产 业条件的产业,不能正常发展。主导产业过于单一,地区专门化程度过高, 会造成地区产业结构的刚性,应变能力弱,降低了地区产业的关联度,从而 降低地区的总体功能,主导产业一枝独秀,也难以为继。 根据各省市区的情况,主导产业多的可达 5~8 个,少的 2~4 个。 主导产业的个数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地区可能在不长的时期内有增加 的趋势和可能。其原因有二:(1)原有的“潜导”产业较快地达到了增长转折 点,上升为主导产业;(2)与主导产业有前向、后向(特别是前向)联系的产 业中,随着主导产业的扩张而扩张,在保持对主导产业支撑力的同时,本身 也在扩张、提高中具备了主导产业的功能,从而上升为主导产业,并与原有 主导产业形成内在联系紧密的主导产业链,如棉花—棉纺织—服装,煤—电 —铝,采盐—盐化等。主导产业的增加,标志着地区经济的兴旺发达;相反, 有的地区,主导产业比较单一,产业转换困难,随着情况的变化,有的主导 产业趋于停滞、衰退,而新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主导产业就可能减少。这 种变动,容易造成地区整个国民经济的剧烈震荡。 3.地区主导产业的转换 地区主导产业是在一定时期内综合条件作用下形成的。一经形成,就有 相对的稳定性。但随时间的推移,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赖以快速成长的条 件(区内外的)发生变化,其主导地位将随之发生变化(首先是量变,量变 的积累产生质变)。按产业的经济生命周期理论,任何产业都要依次经历滋 生、成长、成熟、衰退几个阶段。能够成为地区主导产业的,一般都是处于 滋生阶段末期和成长阶段初期的产业。这时,这种产业正处于其生命周期的 旺盛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内外部条件使之较易具备主导产业的功能; 进入成长阶段后期和成熟阶段前期以后,产业技术已经成熟,产品已经扩散, 在市场上供应量趋于饱和,需求收入弹性缩小,资金供给受到一定限制,增 长势头削弱。如果能保持一些生产上的有利条件,还可以占有相当市场,生 产还能继续增长,但其主导作用已不如前;再进一步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 期和衰退阶段前期,原有的产业技术优势开始丧失,产品大范围的普及,市 场供应在许多地区已经饱和,需求收入弹性很小,在竞争中愈来愈处于不利 地位。生产发展极为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在地区和全国的地位明显下降。 相反,新的产业,特别是原有的“潜导”产业,条件也发生了变化,能大量 吸引投入,增长速度加快,生产规模与处于停滞状态的原有主导产业相当, 即达到了主次产业交替(或易位)的转折点,超过这一点产业系统中原有主 导产业便要让位于新的主导产业,从而完成产业结构的一个进化阶段。这是 产业转换的正常过程。但也有的地区主导产业,如以优势能矿资源为基础, 以相关采掘原材料工业为主导产业,从产业发展阶段看,并未进入成熟或衰 退阶段,但由于资源开发时间较长,开发条件恶化以至资源枯竭,也会从地 区的主导产业转化为夕阳工业而被新的主导产业所取代。 从根本原因说,地区主导产业的转换,是受收益递减规律的支配的。因 为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投资收益达到顶点,接着就要出现边际收 益下降倾向,这就动摇主导产业存在的根基。所以,从发展观点看,任何地 区的任何一个主导产业,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认识和掌握主导产业转换的规 律,可从中得到以下启示: (1)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就要结合上述的选择条件,对比分析产业所处 的发展阶段,一般说来,对已经进入成长阶段后期和成熟阶段前期的产业, 就要慎重。 (2)对建立在优势自然资源基础上的主导产业,在保证其优先重点发展 的同时,就要未雨绸缪,根据采掘工业发展的特点,积极培育能矿产品的加 工转换工业和其它“潜导”产业,使之较快地上升为新的主导产业,接替走 下坡路的主导产业,并力求使地区产业结构多样化,增强结构弹性,为主导 产业的转换创造良好的区域环境,从而保证主导产业正常的新陈代谢,使地 区产业系统增长的活力连绵不断。 (3)对于已有的主导产业,是否能作为下一阶段的主导产业,需要作具 体分析。即对其原先赖以形成高速发展的优势条件进行动态的考察,一般有 3 种情况:(1)原有优势条件,有削弱趋势,甚至可能失去优势;(2)在规划 期内,可以保持其原有优势;(3)原有优势条件,今后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显然不宜继续把这个产业作为优先重点发展的主导产 业;在第二种情况下,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使之能保持原有地位,大规模发 展则要慎重;在第三种情况下,可以作为今后继续发展的重点,形成优势更 大的主导产业。 (四)区域工业结构的调整 1.结构调整的导向、目标和模式 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产业结构变动导向和目标的抉择,或者说沿着 什么方向变化,预期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构格局,不能凭主观愿望,也不宜 简单地以某个、某些国家结构演变的历史轨迹为准绳,而必须从区域所处发 展阶段、基本条件、潜力、已有结构的特点、以及全国地域分工和总体布局 趋势的要求出发,在多因素综合限定的界限内来进行抉择。 任何一个区域工业结构的调整,不是简单地截长补短,关起门来搞自我 平衡,而必须把握区外以至国外的经济环境及其变化趋势,综合考虑区内外 两个市场的需要,处理好两个市场之间的矛盾。既要努力创造、发挥区域的 比较优势,占领区外以至国外市场,并占据相对有利的地位;又要敢于开放 自己的市场,吸引现代经济活力、先进生产要素,将内外部的要素有机结合 起来。也就是利用市场机制,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来调整生产结构,实现产 需的有效衔接,摆脱物流缓慢、供需脱节、过剩与短缺并存的局面,提高区 域产业结构的整体素质。这就是通常所讲的市场导向,也是区域产业结构调 整、变动最基本的导向,适用于各类区域。在这个前提下,再根据自身的条 件、特点,在下述 3 种导向中作出各自的抉择:(1)资源导向。即以区内优势 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主,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2)结构导向。即由资源主导 型向资源开发与加工制造有机结合的方向转化,直至加工制造业占主导地 位。(3)技术导向。即使区域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方向发展,也就是在结构调 整中,大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使高新技术长入经 济,直至占主导地位。这 3 种不同的导向,标志着区域经济成熟程度的不同。 因此,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其结构变动的导向应有区别,调整的侧重 点要因地而异。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应兼顾地区和国家的需要,内循环与外循环 相协调。既发挥地区的资源优势,以自己的优势与特色,进一步扩大外循环, 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又提高内部产业的关联度,使内循环畅通,增强地区 的财力和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结构的弹性和应变能力。 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产业结构的调整与 协调,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协调。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 从工业内部来讲,重点是协调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关系;从整个国民经济 的角度看,重点是加强工业向其它产业的辐射力与渗透力,强化其它产业对 工业的支撑能力。 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优化的模式是重点倾斜——整体协调。 重点倾斜,主要是指向地区主导产业的适度倾斜;整体协调的基本内容 是:(1)重点与一般的协调。即要素的投入,要有主有从、有先有后,同时防 止倾斜过度、孤军突出和平均分配、分散资源这两种倾向,使区域内各产业、 行业都能在大区经济总体系中占有一个恰当的位置,各自发挥其在产业关联 中应有的作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2)外循环与内循环的协 调。即以外循环促进区内的内循环,以内循环支持和增强外循环,从而使系 统内部的关联运动取代以往的无规则的独立运动而占主导地位,形成有效率 的有序结构;(3)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协调。从产业结构角度看,就是国家 重点建设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从权益结构角度看,就是服务全国与兴地 富民相结合。这是提高区域产业结构素质和改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的关键; (4)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即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区域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途径与对策 区域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途径与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优先重点发展地区主导产业。现代区域经济成长的过程,实质上是 地区主导产业的成长;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主要是地区主导产业与其它非 主导产业的协调;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首先是地区主导产业的阶段性转换。 因此,地区主导产业一经确定,就要从投入和政策上保证其得到优先重点的 发展,使之超前启动,充分发挥其参予地域分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两大 功能。 (2)提高支柱产业的素质,为稳定和扩大地区经济总量作出贡献,保持 和提高其支柱作用。 (3)配套发展关联性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的前向关联产业,即利用主 导产业产品的相关产业,尽可能延长产品链条,这是提高产业关联度、提高 资源附加价值,从而提高结构性效益的重要环节。 (4)积极发展需要就地平衡的自给性产业。强化其对主体产业的支撑能 力,减少无效运输和追加的流通费用,加速经济周转,以利于内循环的畅通。 由于这类产业,较之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关联性产业,门类最多,覆盖面 广,除其中部分因产业、产品特点需要就地就近平衡的,应积极创造条件, 争取在地区范围内相对平衡以外,其它的,有条件发展的就相应发展,不具 备条件或自己生产的总费用反比从外区调入高的,就应通过区际交换以求得 相对平衡。根据基础—非基础部门的发展理论,区域产业发展系列,重点应 放在主要为外区服务的基础部门,逐步降低为区内服务的非基础部门的比 重,这种非基础部门也就是自给性部门。 (5)扶助潜导产业。潜导产业,又有两种类型:一是已具有一些优越的 条件、发展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应加以扶持,使原有主导产业因条件的 变化、主导作用削弱以后,新的主导产业可以及时接替上来,保证区域系统 正常的新陈代谢。对于现在还未形成主导产业的地区来讲,选择和扶持潜导 产业就更加重要。另一类是代表工业发展方向、对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高度化具有重大意义的产业。现在一般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对这类潜导产业, 就需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促其生成、发展。世界现代经济的发展史证明,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掌握竞争的主动 权,就要积极培育、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产业素质,归根到底是 技术素质。技术素质的提高,关键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科技进步,既 能改造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又能不断推出新产品,创造新的行业、产 业,从而引起产业结构升级、产品换代。因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是推 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加速转换的起搏器。但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对发展条件 要求高:(1)高技术必须高投入,技术密集首先是资金密集,其研究开发较之 成熟技术和产品需要更多的投入,其风险性也较大。添置高新技术设备也需 大量投入;(2)市场需求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动力,而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需求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市场容量不扩充到一定程度,生产就很难大规模持续扩 张。而且高新技术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后起地区要挤进市场难度也较大; (3)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要有较高的综合配套水平,包括良好的人才配套 条件,科研配套条件,基础较好、技术水平较高的原材料元器件仪器设备等 一般工业的配套条件。因此,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既要提到战略高度予以 重视,积极培育,主动把握高新技术发展所展现的前景与提供的机遇,又不 能急于求成,一哄而起。在发展策略上,一般应是本着有限目标、突出重点、 逐步扩展的原则,选准几个主要领域跟踪全国和世界先进水平,并注意创新, 力争在少数有地区优势的项目上有所突破;在开发研究实践中,培育、造就 一批新一代高水平的科技人员、企业家,推动开发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 为下个世纪形成有相当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作好准备。根据中国及其它发展 中国家、地区的情况,具体途径是: 首先,选好突破口和培育对象。主要是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结合部, 寻找发展的生长点,开拓新的生产领域。选择地区发展水平较高、技术积累 较多、在全国同行业中已占有重要地位的传统工业行业,利用已有基础,抢 先一步研制出技术上领先的新产品,挤占技术制高点,形成规模,并以此引 导市场,开发市场;紧密结合地区已有主导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新的主导产业 的成长的需求,利用相关产业的基础,在高的起点上,上品种、上质量、上 水平,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在为地区主导产业的改造提供服务,提高主导 产业的技术水平的同时,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生长点;有选择地引进适 于在地区扎根的高新技术,吸收消化,形成高新技术产业。 其次,重点建设开发试验基地。选择具有人才、技术、资源优势、综合 条件较好的城市,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办若干有新的运行机制的技 工贸一体化的的高新技术企业,并按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统一规划建设, 集中经营,创造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要既依托地 区已有的工业基础,又参予传统工业的改造,将高新技术“嫁接”到传统产 业上,发挥技术辐射源的作用,保证高新技术的经济效益,又开拓了市场; 国家不能大量投资时,就需要在税收、用地、协作配套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建立激励机制,引导、促进开发区的成长;要有金融界的介入和支持,创造 适宜的金融环境;要建立和健全开发区的支撑服务系统,实施全程综合配套 服务。以开发区为中心,其它地区现有重点工业企业和企业集团、科研机构, 可因地制宜吸收开发区的创新技术,重点开发某些高新技术应用项目,以利 于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并促进具有高技术的企业家和能胜任新技术 工作的劳动者的成长。这些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应以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 专项用于研究与开发。 再次,直接在国家的开放地区、开放城市设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据点, 吸引当地高科技人才,同时收集科技信息,吸收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生产 管理经验,及时反馈回原地区。 (6)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一般说来,重点有 3 个方面:(1)大中城市 综合功能的加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的发展;(2)新兴大型工矿区 的城市建设;(3)尚无重点城市或城市功能还很薄弱的重点开发区、中心城市 的选建。 (7)产业倾斜与地区倾斜相结合。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不是空间的抽象。 一个区域的总体结构,特别是其中的主导产业,要以区域分工、比较优势原 理和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为依据,分解、落实到不同地区。只能建立在合理的 地域分工的基础上、能利用不同地区比较优势的区域产业结构,才是一个优 化的结构。在产业政策上,向地区主导产业倾斜,相应地,对主导产业的重 点分布地区、地点,在区域政策上,也应向此类地区倾斜。产业倾斜与地区 倾斜相结合,进行双层调控与诱导,使产业结构优化与空间结构优化有机耦 合,相互推动,才能有效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有效率地运转,提高 区域的整体效益。
本文标题:区域工业结构分析与评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17/1503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17/15038.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17/1503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17/15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