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工业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无论是生产分布的一般规律还是与特定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特有规律,其 作用在各国各地区都会有某种形式上的变异,在分布上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具 体特点,这些变异就取决于各国各地区一系列独特的具体条件。研究工业布 局,既要把它同社会生产方式联系起来,又要把握住各国各地区影响工业分 布的各种具体条件。地区工业发展条件分析和评价,是合理布局工业的前提 之一。 评价地区工业发展条件,需有一套指标体系。根据国内外的实践,以下 几个方面及相应指标,大体上是适用的。
(一)人口条件
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人口在生产发展和生产布 局中的双重作用。人作为生产者是劳动力资源;作为消费者,形成产品的销 售市场。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生产都是消费,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反过 来促进生产。因此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主体的人口,是生产发展和布局的基本 条件。 1.人口条件的单项指标 人作为生产者,即劳动力资源,对工业生产及布局有影响的主要方面及 相应指标是:①在特定时期内人口的绝对数量、劳动力人数(包括就业人数 和待业人数)以及人口的增长率和人口的年龄构成,前者是劳动力资源丰富 程度的静态表现,后者是动态表现,它反映后备劳动力资源的数量;②人口 的质量,指人口的科学技术文化素养,即指人的智能。其指标是劳动者的文 化程度,如文盲、半文盲的比重,文化程度的构成(如其中大学以上文化程 度的比重,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由于科学在物质部门生产和布局中的作 用越来越大,而科学的产生、积累、继承、交流、创造、发展,必须通过教 育的手段“物化”在受教育的人身上,再通过他们的劳动实践“物化”在劳 动对象上,才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财富,因此评价地区人口 的质量,还应当考查各地区的教育水平,其指标为每万人拥有高等院校及中 专在校学生数、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③人口的分布,包括人口的地区分布, 其指标就是人口密度。也包括人口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布,即人口的职业 构成或劳动就业结构。还要动态地考查农村农业人口向城市、工业和其它非 农业部门转化的速度、规模。 人作为消费者,影响地区市场容量。地区市场容量的大小受以下因素的 制约:①地区人口数量及增长速度;②人均国民收入及增长速度;③非生产 积累的数量和增长速度;④消费基金;⑤人均个人收入(在中国可分为城镇 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的平均年工资,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平均年工资,农 村社员从集体分得的年收入及其它收入);⑥人均货币购买力及实现的货币 支出;⑦地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含消费品零售总额);⑧向居民提供物质 福利和劳务消费总额。上述指标,都反映地区消费市场量的大小;消费结构, 指衣、食、用、文化娱乐等费用在消费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消费 习惯、消费者心理,反映地区消费市场的质的方面,并反作用于生产结构。 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习惯的不同,要求地区工业有不同的生产结构,或相 应地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从而影响地区工业的投资结构,影响工业行业、 产品品种的地区分布。 人口的地区差异,有自然原因,有社会历史原因,其中生产的分布状况, 是这一差异最直接的经济根源。这一差异又反过来影响生产的布局。在生产 分布一般规律的作用下,工业的扩散和人口的扩散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 随着新区的开发、生产空间的扩大,地球上有人定居的地区也相应增多,新 的居民点、新的消费市场也相继出现。一般说来,老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生产的增长速度相对放慢,人口增长速度也相对降低,市场容量也相对稳定。 而新区和落后地区生产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增长速度也相应高 于老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即从总的趋势看,随着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的 相对缩小,会引起人口数量和人均收入曲线都向全国平均靠拢。但这有一个 较长的过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大工业的高度集聚,致使“过密”、 “过稀”的矛盾加剧,富区和穷区的人均相对收入的差距也有所扩大。日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速增长时期就是如此。美国在 19 世纪 40 年代到 20 世纪 40 年代的时期内,都市地区与非都市地区之间,东北部、西部和南部之 间,大区内部富区与穷区之间,人口数量和人均相对收入水平差距的形成、 扩大以及 20 世纪 40 年代以后差距的相对缩小,同工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 的变化,大体上也是一致的。 中国的情况比较复杂,西部与东部比较,1953~1957 年期间,工业生产、 人口数量和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三方面的差距,均呈缩小趋势;80 年代,工业 生产与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差距又呈扩大趋势。1953~1989 年总的情况是:工 业差距有所缩小,但其它经济总量的差距拉大,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也拉大, 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状况,则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 作为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中国人口众多,就大部分地区说,劳动 力资源是丰富和比较丰富的,消费市场也有巨大潜力。但由于长期历史上形 成的生产分布的严重不平衡,全国人口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如以瑷辉—— 兰州——腾冲一线,把全国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人口密度不到 11 人/ 平方公里,而东部高达 233 人/平方公里。按省区划分差别更大。人口的这种 分布状况,对地区工业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适于多 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工业,以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并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而在人口密度低的地区,如果其它条件合适,则需要较多地发展技术密集型 工业,以较多的物化劳动代替活劳动的占用量。但人口地区分布的不平衡, 不仅表现在数量上,也表现在质量上。一般说,中国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往 往也是开发较早、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从而产生人口在文化素质、劳动 技能上的地区差异。这一点也影响着地区工业的发展。上海、江苏、浙江等 地,工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并不好,但工业经济效益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就 是由于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高,科技力量比较雄厚,熟练工人较多,经营管 理水平较高。相反,川、云、贵、陕、甘、宁、青等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工业投资相当多,就职工的技术装备看,并不次于沿海地区,甚至还高于沿 海一些地区,但工业经济效益较差。原因之一,是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差, 建设和管理现代化工业的经验较少。人口地区分布在量上的不平衡和在质上 的不平衡,对工业布局产生了相反的作用:量上的不平衡,要求人口密度小 的地区多发展一些技术密集型工业,而质上的不平衡,又使得这些地区发展 技术密集型工业受到技术因素的制约。因此,从长远看,中国既要通过人口 有计划的移动,使人口的移动同工业的扩散相适应,更要进行技术的转移, 调整科技文教事业的布局,加快人口稀少地区科技文教事业的发展步伐,同 时从量和质两方面,改善人口分布不平衡的状况,从而为调整工业布局、协 调各地区间生产发展比例创造一个必要的条件。 2.人口条件的综合指标 为了便于综合分析,笔者以“人口对耕地的压力”代表地区人口规模是 否适度;以“人力资源规模”代表劳动力资源;以“居民消费需求”代表地 区市场规模。 (1)“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指标 “人口对耕地的压力”为“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与“地区人均耕地面积” 之比。比值大于 1,反映地区人口对耕地有压力,大于 1 越多,说明压力越 大,人口规模偏大;小于 1,说明地区人口规模对耕地压力轻,人口规模较 适度。 利用此式计算中国 30 个省市区人口对耕地压力的大小,根据所得结果, 人口压力大的省、市、区依次为:沪、京、浙、闽、津、粤、湘、桂、苏、 贵、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人口规模相对适度的是云、鄂、冀、琼、皖、 豫、川、鲁、赣;人口压力轻的是宁、黑、内蒙古、甘、新、吉、陕、晋、 藏、青,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但耕地的开发利用,与地区水资源状况密切相关。笔者又以“人口对水 资源的压力”(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与“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之比)为 指标,计算了各省市区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并与人口对耕地的压力进行对 比。计算结果显示,人口对耕地压力大的地区,除闽、粤、桂、贵外,其余 地区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也较大,因而更显示人口规模偏大;人口对耕地压 力小或较小的地区,宁、陕、晋、甘、吉,水资源相对于人口规模而言偏少; 将人口、耕地、水资源三者联系起来看,中国人口规模比较适度的是:云、 川、赣、黑、内蒙古、新、藏、青等地(见表 45)。资料来源:根据 30 个省市区《统计年鉴》(1990)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2)“人力资源规模”指标 人力资源规模,包括劳动者的数量(以社会劳动者人数表示)和质量(以 人口的文化程度和人均预期寿命表示),用数学式可表示为: 地区人力资源规模=d×g×(a+αm+βh) 式中 d、g—分别代表地区的社会劳动者人数和平均预期寿命; a—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m—中等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h—高等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如以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的工资为 1,则:α、β分别表示中等和高 等文化程度的劳动者的工资倍数。其取值可根据各国、各地区的实际数据。 在日本,α取值为 1.39、β取值为 1.94;在美国,取值分别为 1.24 和 1.89~ 2.19;在中国,劳动者的平均收入与其文化程度很不一致,在计算时,暂参 考日本的取值。表 46 为据此式计算的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源规模。
计算。 (3)“居民消费需求”指标 笔者以“地区居民消费需求指数”来量化“居民消费需求”指标,
上表显示,中国消费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是粤、苏、辽、沪、川、鲁、 浙、鄂、冀、黑等 10 个省、市、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其中多数是中国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和较发达的地区。四川人均消费水平不高,但人口绝对 数量最大,故市场规模也较大。而市场规模最小的,主要是西部经济不发达 而人口密度或人口绝对数量小的地区。京、津地区,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都 高,是消费市场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但人口绝对数量少,对消费市场规模 起着制约作用。因而消费市场的绝对规模,处于中间偏上水平。上海也有类 似情况,但因其人均消费水平在中国说来很高,比京、津地区也高出较多, 因而其消费市场的绝对规模,居于全国的前列。从总体看,计算结果表明消 费市场规模的空间差异,同经济、人口的空间差异大体上是一致的。目前, 中国人口的总体消费水平还低,随着经济的增长,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不 发达、欠发达地区,消费市场规模的扩大,还有巨大潜力。1991 年,全国城 乡个人结余购买力,总额已达 13000 多亿元,相当于全国居民前两年的消费 总额,而且这种结余购买力,还正在以较快的速度递增。如此广阔的国内市 场,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最有利的因素之一。
(二)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包括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前者指地区同自然地理区 的相对关系,后者指这一地区同其它经济区域、经济中心、交通运输干线、 港口的相对关系。边境地区还需要考虑政治地理位置,即邻近国家的政治状 况。对地区工业发展而言,经济地理位置更重要,但自然地理位置、政治地 理位置,有时也起很重要作用。如位于自然环境艰苦的自然地带的地区,这 种自然地理位置对其工业开发就有明显影响,甚至成为一个重要的限制因 素,一般不如位于沿海地带、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带的地区有利;位于国家边 缘地带的地区,如果邻近国家的政治情况动乱,或彼此在政治上处于对立状 态,这种政治地理位置对地区工业开发也有明显不利的影响。自然地理位置、 经济地理位置和政治地理位置对地区工业发展有时可能有着相互矛盾的作 用。如临近沿海地带的地区,一般说其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都是有 利的,但从其政治地理位置来看,有时却产生不利影响。政治地理位置与国 际政治风云有关,其作用是经常变化的,在相关地区的工业建设中,既不能 把这一因素的作用绝对化,但也不能不从战略高度加以考虑。 政治地理位置对地区发展的影响,还随国家对外政策的变化而变化。中 国北部边境地区,在 50 年代,这是一条睦邻地带,从政治地理位置角度看, 曾对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到了六七十年代,却变为不利因素; 到 80 年代,特别是 90 年代初,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并由东南沿海对外 开放变为全方位开放,北部边境地区由国防前线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样, 无论从经济地理位置或从政治地理位置角度看,又成为边境地区发展的一个 有利因素。
(三)工业资源条件
1.评价工业资源条件的单项指标 (1)工业资源的量 工业资源的量即资源的丰度。其评价指标有:矿产能源的储量。到目前 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套各国通用的资源储量分类法。用来说明矿物储量特 征的名词术语,还没有标准化。同一国内,不同资源储量的分类也不一样, 这给储量评价对比带来很大困难。但各国所用的储量分类法,在基本规定方 面仍有共同之处,因此是可以进行对比的。 综合起来看,下列几组指标较有意义:(1)已勘探(或判明)储量在总 资源(或总地质资源)中所占的比重,平衡表内(或经济的)储量、工业储 量在探明储量中所占的比重,是进一步评价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它们反映 资源的勘探程度及可能开发利用量的大小。(2)资源密度,反映资源储量与 土地面积对比关系;人均拥有量,反映资源储量与人口的对比关系;开发程 度,反映开发量与保有量的对比关系。(3)农业原料的种类、年产量、年收 购量、可用于工业加工的数量;农业原料适宜区的面积及其利用程度。这类 指标,反映地区农业原料可供量的大小及扩大产量、可供量的潜力。(4)地 区优势矿种个数、地区农业原料专门化的门类,反映地区工业资源在全国的 地位。 工业资源条件的量的优劣等级的划分原则在中国大体上有以下参考指 标:(1)矿产资源的富裕等级。按大区分,储量占全国 20%以上的为富裕; 20~10%的为中等;10%以下的为贫乏。(2)能源资源的富裕等级。按标准 煤计算,人均储量 1000 吨以上的为富裕;1000~300 吨的为较丰富;300~ 100 吨的为中等;100 吨以下的为贫乏。(3)森林资源的富裕等级。覆盖率 在 30%以上为丰富;30~10%的为中等;10%以下的为贫乏。 (2)工业资源的质 各种矿物资源共同的质量指标是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与此相对应的 是杂质,特别是有害元素的含量,前者越高越好,后者越低越好。但具体起 来,不同类的矿物质量指标是不同的。如煤炭资源的质量指标,主要是灰分 (一般分 3 级:低灰,20%以下,中灰,20~35%,高灰,35%以上)、挥 发分(反映炭化程度,挥发分高的较差。泥炭挥发分达 70%,褐煤 45~55 %,烟煤 10~50%,无烟煤仅 8%。挥发分高的,起火快,易燃,火焰长, 但燃烧不耐久,发热量也低)、发热量(也分 3 级:高热量为 5000 大卡/公 斤以上,中发热量为 4000~5000 大卡/公斤,低发热量在 4000 大卡以下)。 发热量指标大体上可同时反映煤的炭分、水分、挥发分的含量。此外,还有 粒度、含硫量、含磷量等。而石油资源的质量指标,主要是轻质油含率、粘 度、含腊度、凝固点、含硫量。磁、赤铁矿的质量指标,主要是品位(富矿 品位要求在 45%以上,贫矿品位要大于 30%,有害组分硫<0.3%,磷<0.2 %,铅<0.1%)。一般矿物都是含硫量越低越好,但硫铁矿的质量指标,却 主要是含硫量,Ⅰ级为 30%以上,Ⅱ级为 18~30%,Ⅲ级 12~18%,其有 害组分铅十锌<1%,As<0.5%。同一种矿物,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质量要 求,评价质量的指标也不同,有的甚至是相反。如同是石灰石矿,制电石用、 制水泥用与炼铁用,质量指标就各不相同(见表 48)。 对炼铁讲,还要求石灰石抗压强度大于 400 公斤/平方厘米,块度 60~ 80 毫米,而电石、水泥用的这两个指标就没有严格要求。对炼焦用煤有两个特殊指标:(1)粘结性,以胶质层厚度衡量,越厚粘 结性越强。在配煤时,瘦煤要大于 8mm,主焦煤大于 12~15mm,肥煤大于 25~ 30mm,气煤大于 5~25mm。(2)是机械强度,要大于 90;对合成氨用煤来说, 特殊的质量指标是热稳定性大于 60%,同时挥发分要高(挥发分高,煤气的 产量越大,回收的化学产品也越多);对煤的液化来说,主要是灰熔点要高, 挥发分也要高,而灰分大一点没有关系。因此褐煤、泥炭倒是液化的好原料。 由于各种煤都可用作燃料,对动力用煤来说,主要质量指标是发热量。 泥炭、褐煤发热量低,烟煤、无烟煤发热量高,所以用作动力,无烟煤、烟 煤比泥煤、褐煤质量好。但无烟煤是重要的合成氨原料,烟煤中的四大炼焦 煤种,是炼焦工业所必需,因此动力用煤的质量评价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并 不完全以发热量为准。相反,低热值煤、烟煤中的非炼焦用煤,往往可成为 比较经济的动力用煤,把无烟煤、炼焦煤作动力用煤直接烧掉,那是很大的 浪费。 总之,当一种矿物有多种用途时,要根据不同用户的工业要求来评价其 质量,确定其利用方式。 (3)工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 开发利用条件包括资源本身的自然因素,如矿层的层数、总厚度、各层 厚度,其中可开发的层数、总厚度和各层的厚度;埋藏深度;倾斜度;工程 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易选程度等等。也包括开发利用的社会条件,主要是 矿区的经济地理位置,矿区对外联系的运输条件,矿区所在地的居民数量、 素质、经济基础等等。 (4)工业资源的地区分布 地区分布包括分布在边远地区、还是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分布的集中程 度(是否有集中度高、占全国比重大的矿种),相关矿种的地域组合(即配 套情况)等。 以上都是评价工业资源条件的指标。从工业布局或地区工业发展角度 看,上述 4 组指标中,最重要的是关键矿种、主导矿种和基本农业原料的量 和矿种的地区配套情况。 2.工业资源的关键矿种和主导矿种 国民经济需要的矿产约有 100 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20 多种,如金属 矿物中的铁、铜、铝,矿物燃料中的煤、石油,化学矿物中的硫、磷、钾盐 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煤、石油、铁、铜 4 种,有人称之为“关键矿种”,因 为它们可以解决最重要的原材料和燃料问题。农业原料中,最基本的是棉、 油料、糖料、烟叶等。就一个地区的工业发展而言,矿种和农业原料种类越 齐全、量越大越好,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由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地区分 布的不均匀性,由于农业原料生产对自然环境有特殊的依赖性,造成工业资 源的地区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在一个省区内,以铁、 铜、煤、石油这四大关键矿种为例,其探明储量需达到多大规模才可具备建 立专门化部门、形成地区性工业基地的资源条件,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1) 中国铁矿总平均品位小于 34%,吨铁需用原矿 4 吨左右,建设一个 300~500 万吨的钢铁基地,年需用矿石 1200~2000 万吨。服务年限按 80~100 年计, 共需 9.6~20 亿吨的铁矿资源;(2)按中国多年来煤炭实际回采率或生产井 与在建井实际占用储量计算,要保证年产原煤 5000 万吨以上,需要 150 多亿 吨的资源储量;(3)按合理的储采比和实际的采收率计算,建设年产原油 1000 万吨以上的油田,需要 5~7 亿吨的石油资源储量;(4)建设年产 5 万 吨以上的铜基地,需要 200~250 万吨铜金属矿量。按上述标准来衡量,按保 有储量计算,中国还没有 1 个省区在这 4 种矿种上都达到要求。其中具备 3 个关键矿种储量的有 2 个(晋、皖的铁、煤、铜),具备 2 种的有 8 个(鲁、 新的煤、油,冀、辽的铁、油,鄂的铁、铜,黑、云的煤、铜,内蒙古的煤、 铁),具备 1 种的有 8 个(陕、贵、宁、豫的煤,甘、赣、藏的铜,川的铁), 1 种也不具备的有 12 个(未包括台湾省)。当然,储量是一个可变数,随着 勘探工作的加强,储量的扩大,上述情况会有变化,但总的看,地质条件和 成矿规律决定了同时具备上述四大关键矿种储量要求的省区总是少数。 主导矿种(以居全国前 3 位的矿种为代表)的分布则比关键矿种的分布 广泛。中国各地区,基本上都拥有自己的主导矿种,只是主导矿种的个数及 其经济价值有所不同(见表 50)。由上述可知,各地区主导矿种很不一样,为了从总体上评价各地矿产资 源的丰度,在此用矿产资源工业储量的潜在价值量来表示各地区的绝对丰 度;考虑到各地区人口规模相差很大,又采用“人均量指数”,来表示各地 区矿产资源的相对丰度;并将这两个评价指标进一步综合为一个总的评价指 标,即“矿产资源总丰度”(见表 51)。 表 51 表明晋、川、内蒙古、云、辽、宁、黑、青等省区是中国矿产资源 最丰富的地区,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西部;沪、浙、闽、藏、津、苏、 京、鄂、粤等是中国矿产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区,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沿海地带。其中的西藏,矿产资源前景好,特别是人均量 计算将居全国前列,只是因为勘探程度特低,故暂时居全国后列。 3.工业资源的水、土资源条件 工业资源条件,还包括水资源与土地资源。 水、土资源,对工业发展和布局而言,有直接影响的是水资源总量、时 空分布、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条件;土地总面积、土地的地形结构、工程地 质、水文地质条件。间接的影响是对其它产业、特别是对农业的影响、从而 间接地影响工业的发展和布局。水、土资源,不像矿产资源那样主要用于工 业,而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以至居民生活都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因此,水、 土资源的合理调度、分配,对工业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水、土资源缺乏的 地区,工业与农业、与居民生活需求上的矛盾,常常成为工业发展的重大制 约因素之一。
4.工业自然资源条件的综合评价
以上影响工业的资源条件中,农业原料的生产与供给,已属于经济要素 的范畴,在此加以剔除,其余均属工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各个地区、各 种自然资源的丰度不同,有的在这些因素上占优势,而另一地区在另外一些 因素上占优势,而且各地区各种因素的空间组合状况也不同。为了便于从总 体上综合衡量各地区工业自然资源条件的优劣,并便于作横向对比,笔者在 上述单项因素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筛选出若干从不同侧面反映地区自然资源 状况的评价指标,组成一个评价指标组。自然资源,一般可分解为能源资源、 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其中土地资源、气候 资源、生物资源内在联系密切,为计算简化,以土地资源为代表。土地资源 再进一步分解为耕地、有林地、草地、可供养殖的淡水水面。反映自然资源 特性的指标很多,这里主要选择了衡量其丰度的指标。 能源资源,只包括煤、水、油、气四大常规能源资源。在量化时,将四 者都折算成标准煤。折算系数,原煤为 0.7143,原油为 1.4286,天然气 1000m3 折合成 1.33 吨标准煤,水电资源按 1989 年中国火电千度电耗标准煤 0.397 吨乘 100(年),折算成标准煤(吨)。 矿产资源,可将各矿种分别计算其工业储量的潜在价值量(=某矿种工业 储量×采选回收率×调拨价格),然后汇总。 水资源以水资源总量来衡量,即地表水、地下水扣除重复量以后的资源 量。 以省市区为单元,利用“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公式,将各地区的各种 自然资源汇总为一个从总量上反映地区自然资源绝对丰度的综合评价指标。各地区人口的数量差别较大,而衡量自然资源的丰度,既要有总量观念, 也要有“人均”观念,在此利用“自然资源人均量综合指数”,汇总为另一 个反映各地区自然资源相对丰度的综合评价指标。
上表显示,中国各地区 4 类自然资源空间组合指数大部分都比较低。组 合指数高的主要是晋、内蒙古、川、藏、陕、桂、粤等地。晋、内蒙古组合 指数特高,主要是由于能、矿资源富集,而水资源少,特别是山西,能矿资 源开发受水资源的制约较大;四川主要是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占全国总量比 重特高,水、土资源也还丰富,资源开发受能源制约较大;西藏水、土资源 丰富,但矿产探明储量很小;陕西主要是由于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丰富,而 水资源缺乏。
(四)经济、社会条件
1.历史基础 历史基础指地区工业开发历史的长短,已积累起来的生产能力,工业结 构,分布格局,既有工业的特点、矛盾和问题。这种历史基础,是在区内外 诸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是地区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历史阶段。作 为一种社会惯性,它对地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往往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的 影响。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是有继承性的。今天是昨天的继续,明天是今天的 延伸。对待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基础,不管其状况如何,既不能弃之不顾,从 头搞起;也不能抱残守残,裹足不前,而必须从这个基础出发,利用它、改 造它,使这种既得力量为新的生产服务。所以,在研究、规划一国、一地区 的未来时,需要对当地的历史、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并作为今后前进的一 个重要条件。
2.工农关系 工农关系一方面指地区农业对工业的支撑能力,主要包括:
(1)粮食自 给程度;
(2)可供加工利用的农业原料的种类、数量、收购量,这些农产品 的区域化,专门化水平及其发展前景;(3)城郊区、工矿区副食品基地的现 状、供给能力及发展潜力,农村的市场容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及其向工 业转移的能力。另一方面指地区工业对农业的渗透能力,主要包括:(1)支 农工业发展水平,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能力、供给价格;(2)地区农副产 品的加工率和加工深度,加工利用的技术水平;
(3)工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能力。 评价地区工农关系的主要指标有:(1)地区各种农副产品年收购总值及 其占地区农业总产值的比重;(2)地区主导农产品的个数和生产水平。表 54 为 1990 年中国各省市区主导农产品的状况;(3)农产品加工工业占农业 总产值的比重;(4)支农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3.市场与运输条件 市场条件可用不同指标,从不同侧面进行衡量:(1)产消比,即各工业 行业年销售额与产值之比;(2)绝对市场占有率,即地区各工业行业的年销 售额与全国同行业的年销售额之比,(3)调出规模,即地区某工业行业净调 出额与贸易总额之比除以地区全部工业产品 净调出额与贸易总额之比,其中净调出额为调出与调入之差,贸易 总额为调出与调入之和;(4)自给率,即地区消费额与地区生产额之比。
4.资金条件
资金条件一方面指地区资金供给能力。衡量指标主要有:(1)地区人均 工业固定资产净值;(2)地区实际积累率(=1-地区国民收入消费额/地区国 民收入生产额);(3)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差;(4)资金来源结构(=外部投 入额/地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另一方面指资金占用状况,以资金占用 系数(=工业资金总额/工业净产值)表示。
5.技术条件
包括两个方面:(1)职工人均拥有固定资产原值。它反映地区职工的技 术装备水平。固定资产净值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重,反映技术装备的新老程 度;(2)职工的文化构成、工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 重及其技术职称构成。二者相结合反映地区工业发展的技术条件,而后者尤 为重要。中国川、云、贵等地,人均工业固定资产居于全国的前列,但由于 后一方面影响,实际表现出来的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却相当低。 评价技术条件还可以从技术力量和技术开发力量两个方面来考查。一个 地区的技术力量,是指其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能力,国外通常以技术密集产品 的输出额、制造业的总附加价值额等指标来表示;技术开发力量,则是指开 发区内独自的技术的潜在力量。表明独创性的程度,其指标是研究费、研究 人员数、技术出口额等。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就中国技术开发力量而论, 北京还略逊于上海。如果综合起来看,北京的技术条件还是最好的。
(五)区域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上述几方面,都是着眼于区域内部。通过对区内因素的分析,把握区域 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限制因素。但是,仅就地区论地区,划地为牢,知己 而不知彼,那么,对区域发展条件的评价,以至以此为基础而提出的区域工 业发展趋势和构想,都会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作出错误的决策。要克服 这种局限性,就需要在着眼于区内的同时,也放眼区外,研究、了解区域的 外部环境。 一个区域的对外部环境,或称为区域的外部条件,同其内部条件是交互 作用的。外因固然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但同时,内因也常常需要有外因的 配合,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现代区域 是一个人口、资源、信息大量交流的开放系统,区域之间是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因而更需要相互了解。 区域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
(1)在工业发展条件上,本区同外部其它地区相比,本区的优势何在, 劣势何在。本区生产要素禀赋,从总体上看,在全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同外区生产要素交流的历史、现状及本区在交流中所处的地位。
(2)相关地区的经济技术状况。在区内相比处于相对优势的行业、产品, 在相关地区以至在全国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与之相比,在经济、技术上是 否具有相对优势。反之,在区内相比处于劣势的行业、产品,在相关地区以 至全国已发展到什么样水平。在这两类行业、产品上,双方或多方进行互补 的可能性如何。
(3)全国工业总体布局框架,全国各工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在全国地域 分工中,要求本区承担哪些任务,在哪些方面有可能对本区进行投入或予以 支持。 区域的外部环境,同内部条件一样,也具有两重性。即有有利的方面, 也会有某些不利之处。既可以给本区带来有利的历史机遇,也可能带来某些 挑战,这些都要心中有数,以便调动内部因素,利用机遇,迎接挑战,同全 国的总体部署相衔接,同有关区域的发展接轨,从而利用外部之长补己之短, 用自己之所长补外区之所短,相互改善各自的再生产条件。归根到底,就是 要通过对区域外部环境的认识,在全国大系统中找到本区的恰当位置。 地区的内外部条件,在既定的社会制度下,分别从不同方面对地区工业 发展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诸条件长期的综合作用,形成了地区工业发展的 一系列具体特点。在地区工业发展中,如何识长知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把诸条件中各种有利的方面巧妙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利用起来,有计划有步 骤地改造、克服诸条件中的不利方面,促使其转化,这是工业布局中的一个 重要而又具体的问题。
(一)人口条件
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人口在生产发展和生产布 局中的双重作用。人作为生产者是劳动力资源;作为消费者,形成产品的销 售市场。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生产都是消费,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反过 来促进生产。因此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主体的人口,是生产发展和布局的基本 条件。 1.人口条件的单项指标 人作为生产者,即劳动力资源,对工业生产及布局有影响的主要方面及 相应指标是:①在特定时期内人口的绝对数量、劳动力人数(包括就业人数 和待业人数)以及人口的增长率和人口的年龄构成,前者是劳动力资源丰富 程度的静态表现,后者是动态表现,它反映后备劳动力资源的数量;②人口 的质量,指人口的科学技术文化素养,即指人的智能。其指标是劳动者的文 化程度,如文盲、半文盲的比重,文化程度的构成(如其中大学以上文化程 度的比重,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由于科学在物质部门生产和布局中的作 用越来越大,而科学的产生、积累、继承、交流、创造、发展,必须通过教 育的手段“物化”在受教育的人身上,再通过他们的劳动实践“物化”在劳 动对象上,才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财富,因此评价地区人口 的质量,还应当考查各地区的教育水平,其指标为每万人拥有高等院校及中 专在校学生数、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③人口的分布,包括人口的地区分布, 其指标就是人口密度。也包括人口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布,即人口的职业 构成或劳动就业结构。还要动态地考查农村农业人口向城市、工业和其它非 农业部门转化的速度、规模。 人作为消费者,影响地区市场容量。地区市场容量的大小受以下因素的 制约:①地区人口数量及增长速度;②人均国民收入及增长速度;③非生产 积累的数量和增长速度;④消费基金;⑤人均个人收入(在中国可分为城镇 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的平均年工资,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平均年工资,农 村社员从集体分得的年收入及其它收入);⑥人均货币购买力及实现的货币 支出;⑦地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含消费品零售总额);⑧向居民提供物质 福利和劳务消费总额。上述指标,都反映地区消费市场量的大小;消费结构, 指衣、食、用、文化娱乐等费用在消费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消费 习惯、消费者心理,反映地区消费市场的质的方面,并反作用于生产结构。 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习惯的不同,要求地区工业有不同的生产结构,或相 应地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从而影响地区工业的投资结构,影响工业行业、 产品品种的地区分布。 人口的地区差异,有自然原因,有社会历史原因,其中生产的分布状况, 是这一差异最直接的经济根源。这一差异又反过来影响生产的布局。在生产 分布一般规律的作用下,工业的扩散和人口的扩散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 随着新区的开发、生产空间的扩大,地球上有人定居的地区也相应增多,新 的居民点、新的消费市场也相继出现。一般说来,老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生产的增长速度相对放慢,人口增长速度也相对降低,市场容量也相对稳定。 而新区和落后地区生产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增长速度也相应高 于老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即从总的趋势看,随着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的 相对缩小,会引起人口数量和人均收入曲线都向全国平均靠拢。但这有一个 较长的过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大工业的高度集聚,致使“过密”、 “过稀”的矛盾加剧,富区和穷区的人均相对收入的差距也有所扩大。日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速增长时期就是如此。美国在 19 世纪 40 年代到 20 世纪 40 年代的时期内,都市地区与非都市地区之间,东北部、西部和南部之 间,大区内部富区与穷区之间,人口数量和人均相对收入水平差距的形成、 扩大以及 20 世纪 40 年代以后差距的相对缩小,同工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 的变化,大体上也是一致的。 中国的情况比较复杂,西部与东部比较,1953~1957 年期间,工业生产、 人口数量和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三方面的差距,均呈缩小趋势;80 年代,工业 生产与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差距又呈扩大趋势。1953~1989 年总的情况是:工 业差距有所缩小,但其它经济总量的差距拉大,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也拉大, 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状况,则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 作为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中国人口众多,就大部分地区说,劳动 力资源是丰富和比较丰富的,消费市场也有巨大潜力。但由于长期历史上形 成的生产分布的严重不平衡,全国人口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如以瑷辉—— 兰州——腾冲一线,把全国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人口密度不到 11 人/ 平方公里,而东部高达 233 人/平方公里。按省区划分差别更大。人口的这种 分布状况,对地区工业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适于多 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工业,以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并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而在人口密度低的地区,如果其它条件合适,则需要较多地发展技术密集型 工业,以较多的物化劳动代替活劳动的占用量。但人口地区分布的不平衡, 不仅表现在数量上,也表现在质量上。一般说,中国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往 往也是开发较早、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从而产生人口在文化素质、劳动 技能上的地区差异。这一点也影响着地区工业的发展。上海、江苏、浙江等 地,工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并不好,但工业经济效益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就 是由于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高,科技力量比较雄厚,熟练工人较多,经营管 理水平较高。相反,川、云、贵、陕、甘、宁、青等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工业投资相当多,就职工的技术装备看,并不次于沿海地区,甚至还高于沿 海一些地区,但工业经济效益较差。原因之一,是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差, 建设和管理现代化工业的经验较少。人口地区分布在量上的不平衡和在质上 的不平衡,对工业布局产生了相反的作用:量上的不平衡,要求人口密度小 的地区多发展一些技术密集型工业,而质上的不平衡,又使得这些地区发展 技术密集型工业受到技术因素的制约。因此,从长远看,中国既要通过人口 有计划的移动,使人口的移动同工业的扩散相适应,更要进行技术的转移, 调整科技文教事业的布局,加快人口稀少地区科技文教事业的发展步伐,同 时从量和质两方面,改善人口分布不平衡的状况,从而为调整工业布局、协 调各地区间生产发展比例创造一个必要的条件。 2.人口条件的综合指标 为了便于综合分析,笔者以“人口对耕地的压力”代表地区人口规模是 否适度;以“人力资源规模”代表劳动力资源;以“居民消费需求”代表地 区市场规模。 (1)“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指标 “人口对耕地的压力”为“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与“地区人均耕地面积” 之比。比值大于 1,反映地区人口对耕地有压力,大于 1 越多,说明压力越 大,人口规模偏大;小于 1,说明地区人口规模对耕地压力轻,人口规模较 适度。 利用此式计算中国 30 个省市区人口对耕地压力的大小,根据所得结果, 人口压力大的省、市、区依次为:沪、京、浙、闽、津、粤、湘、桂、苏、 贵、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人口规模相对适度的是云、鄂、冀、琼、皖、 豫、川、鲁、赣;人口压力轻的是宁、黑、内蒙古、甘、新、吉、陕、晋、 藏、青,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但耕地的开发利用,与地区水资源状况密切相关。笔者又以“人口对水 资源的压力”(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与“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之比)为 指标,计算了各省市区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并与人口对耕地的压力进行对 比。计算结果显示,人口对耕地压力大的地区,除闽、粤、桂、贵外,其余 地区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也较大,因而更显示人口规模偏大;人口对耕地压 力小或较小的地区,宁、陕、晋、甘、吉,水资源相对于人口规模而言偏少; 将人口、耕地、水资源三者联系起来看,中国人口规模比较适度的是:云、 川、赣、黑、内蒙古、新、藏、青等地(见表 45)。资料来源:根据 30 个省市区《统计年鉴》(1990)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2)“人力资源规模”指标 人力资源规模,包括劳动者的数量(以社会劳动者人数表示)和质量(以 人口的文化程度和人均预期寿命表示),用数学式可表示为: 地区人力资源规模=d×g×(a+αm+βh) 式中 d、g—分别代表地区的社会劳动者人数和平均预期寿命; a—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m—中等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h—高等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如以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的工资为 1,则:α、β分别表示中等和高 等文化程度的劳动者的工资倍数。其取值可根据各国、各地区的实际数据。 在日本,α取值为 1.39、β取值为 1.94;在美国,取值分别为 1.24 和 1.89~ 2.19;在中国,劳动者的平均收入与其文化程度很不一致,在计算时,暂参 考日本的取值。表 46 为据此式计算的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源规模。
计算。 (3)“居民消费需求”指标 笔者以“地区居民消费需求指数”来量化“居民消费需求”指标,
上表显示,中国消费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是粤、苏、辽、沪、川、鲁、 浙、鄂、冀、黑等 10 个省、市、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其中多数是中国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和较发达的地区。四川人均消费水平不高,但人口绝对 数量最大,故市场规模也较大。而市场规模最小的,主要是西部经济不发达 而人口密度或人口绝对数量小的地区。京、津地区,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都 高,是消费市场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但人口绝对数量少,对消费市场规模 起着制约作用。因而消费市场的绝对规模,处于中间偏上水平。上海也有类 似情况,但因其人均消费水平在中国说来很高,比京、津地区也高出较多, 因而其消费市场的绝对规模,居于全国的前列。从总体看,计算结果表明消 费市场规模的空间差异,同经济、人口的空间差异大体上是一致的。目前, 中国人口的总体消费水平还低,随着经济的增长,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不 发达、欠发达地区,消费市场规模的扩大,还有巨大潜力。1991 年,全国城 乡个人结余购买力,总额已达 13000 多亿元,相当于全国居民前两年的消费 总额,而且这种结余购买力,还正在以较快的速度递增。如此广阔的国内市 场,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最有利的因素之一。
(二)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包括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前者指地区同自然地理区 的相对关系,后者指这一地区同其它经济区域、经济中心、交通运输干线、 港口的相对关系。边境地区还需要考虑政治地理位置,即邻近国家的政治状 况。对地区工业发展而言,经济地理位置更重要,但自然地理位置、政治地 理位置,有时也起很重要作用。如位于自然环境艰苦的自然地带的地区,这 种自然地理位置对其工业开发就有明显影响,甚至成为一个重要的限制因 素,一般不如位于沿海地带、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带的地区有利;位于国家边 缘地带的地区,如果邻近国家的政治情况动乱,或彼此在政治上处于对立状 态,这种政治地理位置对地区工业开发也有明显不利的影响。自然地理位置、 经济地理位置和政治地理位置对地区工业发展有时可能有着相互矛盾的作 用。如临近沿海地带的地区,一般说其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都是有 利的,但从其政治地理位置来看,有时却产生不利影响。政治地理位置与国 际政治风云有关,其作用是经常变化的,在相关地区的工业建设中,既不能 把这一因素的作用绝对化,但也不能不从战略高度加以考虑。 政治地理位置对地区发展的影响,还随国家对外政策的变化而变化。中 国北部边境地区,在 50 年代,这是一条睦邻地带,从政治地理位置角度看, 曾对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到了六七十年代,却变为不利因素; 到 80 年代,特别是 90 年代初,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并由东南沿海对外 开放变为全方位开放,北部边境地区由国防前线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样, 无论从经济地理位置或从政治地理位置角度看,又成为边境地区发展的一个 有利因素。
(三)工业资源条件
1.评价工业资源条件的单项指标 (1)工业资源的量 工业资源的量即资源的丰度。其评价指标有:矿产能源的储量。到目前 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套各国通用的资源储量分类法。用来说明矿物储量特 征的名词术语,还没有标准化。同一国内,不同资源储量的分类也不一样, 这给储量评价对比带来很大困难。但各国所用的储量分类法,在基本规定方 面仍有共同之处,因此是可以进行对比的。 综合起来看,下列几组指标较有意义:(1)已勘探(或判明)储量在总 资源(或总地质资源)中所占的比重,平衡表内(或经济的)储量、工业储 量在探明储量中所占的比重,是进一步评价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它们反映 资源的勘探程度及可能开发利用量的大小。(2)资源密度,反映资源储量与 土地面积对比关系;人均拥有量,反映资源储量与人口的对比关系;开发程 度,反映开发量与保有量的对比关系。(3)农业原料的种类、年产量、年收 购量、可用于工业加工的数量;农业原料适宜区的面积及其利用程度。这类 指标,反映地区农业原料可供量的大小及扩大产量、可供量的潜力。(4)地 区优势矿种个数、地区农业原料专门化的门类,反映地区工业资源在全国的 地位。 工业资源条件的量的优劣等级的划分原则在中国大体上有以下参考指 标:(1)矿产资源的富裕等级。按大区分,储量占全国 20%以上的为富裕; 20~10%的为中等;10%以下的为贫乏。(2)能源资源的富裕等级。按标准 煤计算,人均储量 1000 吨以上的为富裕;1000~300 吨的为较丰富;300~ 100 吨的为中等;100 吨以下的为贫乏。(3)森林资源的富裕等级。覆盖率 在 30%以上为丰富;30~10%的为中等;10%以下的为贫乏。 (2)工业资源的质 各种矿物资源共同的质量指标是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与此相对应的 是杂质,特别是有害元素的含量,前者越高越好,后者越低越好。但具体起 来,不同类的矿物质量指标是不同的。如煤炭资源的质量指标,主要是灰分 (一般分 3 级:低灰,20%以下,中灰,20~35%,高灰,35%以上)、挥 发分(反映炭化程度,挥发分高的较差。泥炭挥发分达 70%,褐煤 45~55 %,烟煤 10~50%,无烟煤仅 8%。挥发分高的,起火快,易燃,火焰长, 但燃烧不耐久,发热量也低)、发热量(也分 3 级:高热量为 5000 大卡/公 斤以上,中发热量为 4000~5000 大卡/公斤,低发热量在 4000 大卡以下)。 发热量指标大体上可同时反映煤的炭分、水分、挥发分的含量。此外,还有 粒度、含硫量、含磷量等。而石油资源的质量指标,主要是轻质油含率、粘 度、含腊度、凝固点、含硫量。磁、赤铁矿的质量指标,主要是品位(富矿 品位要求在 45%以上,贫矿品位要大于 30%,有害组分硫<0.3%,磷<0.2 %,铅<0.1%)。一般矿物都是含硫量越低越好,但硫铁矿的质量指标,却 主要是含硫量,Ⅰ级为 30%以上,Ⅱ级为 18~30%,Ⅲ级 12~18%,其有 害组分铅十锌<1%,As<0.5%。同一种矿物,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质量要 求,评价质量的指标也不同,有的甚至是相反。如同是石灰石矿,制电石用、 制水泥用与炼铁用,质量指标就各不相同(见表 48)。 对炼铁讲,还要求石灰石抗压强度大于 400 公斤/平方厘米,块度 60~ 80 毫米,而电石、水泥用的这两个指标就没有严格要求。对炼焦用煤有两个特殊指标:(1)粘结性,以胶质层厚度衡量,越厚粘 结性越强。在配煤时,瘦煤要大于 8mm,主焦煤大于 12~15mm,肥煤大于 25~ 30mm,气煤大于 5~25mm。(2)是机械强度,要大于 90;对合成氨用煤来说, 特殊的质量指标是热稳定性大于 60%,同时挥发分要高(挥发分高,煤气的 产量越大,回收的化学产品也越多);对煤的液化来说,主要是灰熔点要高, 挥发分也要高,而灰分大一点没有关系。因此褐煤、泥炭倒是液化的好原料。 由于各种煤都可用作燃料,对动力用煤来说,主要质量指标是发热量。 泥炭、褐煤发热量低,烟煤、无烟煤发热量高,所以用作动力,无烟煤、烟 煤比泥煤、褐煤质量好。但无烟煤是重要的合成氨原料,烟煤中的四大炼焦 煤种,是炼焦工业所必需,因此动力用煤的质量评价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并 不完全以发热量为准。相反,低热值煤、烟煤中的非炼焦用煤,往往可成为 比较经济的动力用煤,把无烟煤、炼焦煤作动力用煤直接烧掉,那是很大的 浪费。 总之,当一种矿物有多种用途时,要根据不同用户的工业要求来评价其 质量,确定其利用方式。 (3)工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 开发利用条件包括资源本身的自然因素,如矿层的层数、总厚度、各层 厚度,其中可开发的层数、总厚度和各层的厚度;埋藏深度;倾斜度;工程 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易选程度等等。也包括开发利用的社会条件,主要是 矿区的经济地理位置,矿区对外联系的运输条件,矿区所在地的居民数量、 素质、经济基础等等。 (4)工业资源的地区分布 地区分布包括分布在边远地区、还是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分布的集中程 度(是否有集中度高、占全国比重大的矿种),相关矿种的地域组合(即配 套情况)等。 以上都是评价工业资源条件的指标。从工业布局或地区工业发展角度 看,上述 4 组指标中,最重要的是关键矿种、主导矿种和基本农业原料的量 和矿种的地区配套情况。 2.工业资源的关键矿种和主导矿种 国民经济需要的矿产约有 100 多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20 多种,如金属 矿物中的铁、铜、铝,矿物燃料中的煤、石油,化学矿物中的硫、磷、钾盐 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煤、石油、铁、铜 4 种,有人称之为“关键矿种”,因 为它们可以解决最重要的原材料和燃料问题。农业原料中,最基本的是棉、 油料、糖料、烟叶等。就一个地区的工业发展而言,矿种和农业原料种类越 齐全、量越大越好,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由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地区分 布的不均匀性,由于农业原料生产对自然环境有特殊的依赖性,造成工业资 源的地区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在一个省区内,以铁、 铜、煤、石油这四大关键矿种为例,其探明储量需达到多大规模才可具备建 立专门化部门、形成地区性工业基地的资源条件,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1) 中国铁矿总平均品位小于 34%,吨铁需用原矿 4 吨左右,建设一个 300~500 万吨的钢铁基地,年需用矿石 1200~2000 万吨。服务年限按 80~100 年计, 共需 9.6~20 亿吨的铁矿资源;(2)按中国多年来煤炭实际回采率或生产井 与在建井实际占用储量计算,要保证年产原煤 5000 万吨以上,需要 150 多亿 吨的资源储量;(3)按合理的储采比和实际的采收率计算,建设年产原油 1000 万吨以上的油田,需要 5~7 亿吨的石油资源储量;(4)建设年产 5 万 吨以上的铜基地,需要 200~250 万吨铜金属矿量。按上述标准来衡量,按保 有储量计算,中国还没有 1 个省区在这 4 种矿种上都达到要求。其中具备 3 个关键矿种储量的有 2 个(晋、皖的铁、煤、铜),具备 2 种的有 8 个(鲁、 新的煤、油,冀、辽的铁、油,鄂的铁、铜,黑、云的煤、铜,内蒙古的煤、 铁),具备 1 种的有 8 个(陕、贵、宁、豫的煤,甘、赣、藏的铜,川的铁), 1 种也不具备的有 12 个(未包括台湾省)。当然,储量是一个可变数,随着 勘探工作的加强,储量的扩大,上述情况会有变化,但总的看,地质条件和 成矿规律决定了同时具备上述四大关键矿种储量要求的省区总是少数。 主导矿种(以居全国前 3 位的矿种为代表)的分布则比关键矿种的分布 广泛。中国各地区,基本上都拥有自己的主导矿种,只是主导矿种的个数及 其经济价值有所不同(见表 50)。由上述可知,各地区主导矿种很不一样,为了从总体上评价各地矿产资 源的丰度,在此用矿产资源工业储量的潜在价值量来表示各地区的绝对丰 度;考虑到各地区人口规模相差很大,又采用“人均量指数”,来表示各地 区矿产资源的相对丰度;并将这两个评价指标进一步综合为一个总的评价指 标,即“矿产资源总丰度”(见表 51)。 表 51 表明晋、川、内蒙古、云、辽、宁、黑、青等省区是中国矿产资源 最丰富的地区,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西部;沪、浙、闽、藏、津、苏、 京、鄂、粤等是中国矿产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区,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沿海地带。其中的西藏,矿产资源前景好,特别是人均量 计算将居全国前列,只是因为勘探程度特低,故暂时居全国后列。 3.工业资源的水、土资源条件 工业资源条件,还包括水资源与土地资源。 水、土资源,对工业发展和布局而言,有直接影响的是水资源总量、时 空分布、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条件;土地总面积、土地的地形结构、工程地 质、水文地质条件。间接的影响是对其它产业、特别是对农业的影响、从而 间接地影响工业的发展和布局。水、土资源,不像矿产资源那样主要用于工 业,而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以至居民生活都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因此,水、 土资源的合理调度、分配,对工业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水、土资源缺乏的 地区,工业与农业、与居民生活需求上的矛盾,常常成为工业发展的重大制 约因素之一。
4.工业自然资源条件的综合评价
以上影响工业的资源条件中,农业原料的生产与供给,已属于经济要素 的范畴,在此加以剔除,其余均属工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各个地区、各 种自然资源的丰度不同,有的在这些因素上占优势,而另一地区在另外一些 因素上占优势,而且各地区各种因素的空间组合状况也不同。为了便于从总 体上综合衡量各地区工业自然资源条件的优劣,并便于作横向对比,笔者在 上述单项因素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筛选出若干从不同侧面反映地区自然资源 状况的评价指标,组成一个评价指标组。自然资源,一般可分解为能源资源、 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其中土地资源、气候 资源、生物资源内在联系密切,为计算简化,以土地资源为代表。土地资源 再进一步分解为耕地、有林地、草地、可供养殖的淡水水面。反映自然资源 特性的指标很多,这里主要选择了衡量其丰度的指标。 能源资源,只包括煤、水、油、气四大常规能源资源。在量化时,将四 者都折算成标准煤。折算系数,原煤为 0.7143,原油为 1.4286,天然气 1000m3 折合成 1.33 吨标准煤,水电资源按 1989 年中国火电千度电耗标准煤 0.397 吨乘 100(年),折算成标准煤(吨)。 矿产资源,可将各矿种分别计算其工业储量的潜在价值量(=某矿种工业 储量×采选回收率×调拨价格),然后汇总。 水资源以水资源总量来衡量,即地表水、地下水扣除重复量以后的资源 量。 以省市区为单元,利用“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公式,将各地区的各种 自然资源汇总为一个从总量上反映地区自然资源绝对丰度的综合评价指标。各地区人口的数量差别较大,而衡量自然资源的丰度,既要有总量观念, 也要有“人均”观念,在此利用“自然资源人均量综合指数”,汇总为另一 个反映各地区自然资源相对丰度的综合评价指标。
上表显示,中国各地区 4 类自然资源空间组合指数大部分都比较低。组 合指数高的主要是晋、内蒙古、川、藏、陕、桂、粤等地。晋、内蒙古组合 指数特高,主要是由于能、矿资源富集,而水资源少,特别是山西,能矿资 源开发受水资源的制约较大;四川主要是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占全国总量比 重特高,水、土资源也还丰富,资源开发受能源制约较大;西藏水、土资源 丰富,但矿产探明储量很小;陕西主要是由于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丰富,而 水资源缺乏。
(四)经济、社会条件
1.历史基础 历史基础指地区工业开发历史的长短,已积累起来的生产能力,工业结 构,分布格局,既有工业的特点、矛盾和问题。这种历史基础,是在区内外 诸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是地区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历史阶段。作 为一种社会惯性,它对地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往往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的 影响。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是有继承性的。今天是昨天的继续,明天是今天的 延伸。对待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基础,不管其状况如何,既不能弃之不顾,从 头搞起;也不能抱残守残,裹足不前,而必须从这个基础出发,利用它、改 造它,使这种既得力量为新的生产服务。所以,在研究、规划一国、一地区 的未来时,需要对当地的历史、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并作为今后前进的一 个重要条件。
2.工农关系 工农关系一方面指地区农业对工业的支撑能力,主要包括:
(1)粮食自 给程度;
(2)可供加工利用的农业原料的种类、数量、收购量,这些农产品 的区域化,专门化水平及其发展前景;(3)城郊区、工矿区副食品基地的现 状、供给能力及发展潜力,农村的市场容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及其向工 业转移的能力。另一方面指地区工业对农业的渗透能力,主要包括:(1)支 农工业发展水平,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能力、供给价格;(2)地区农副产 品的加工率和加工深度,加工利用的技术水平;
(3)工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能力。 评价地区工农关系的主要指标有:(1)地区各种农副产品年收购总值及 其占地区农业总产值的比重;(2)地区主导农产品的个数和生产水平。表 54 为 1990 年中国各省市区主导农产品的状况;(3)农产品加工工业占农业 总产值的比重;(4)支农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3.市场与运输条件 市场条件可用不同指标,从不同侧面进行衡量:(1)产消比,即各工业 行业年销售额与产值之比;(2)绝对市场占有率,即地区各工业行业的年销 售额与全国同行业的年销售额之比,(3)调出规模,即地区某工业行业净调 出额与贸易总额之比除以地区全部工业产品 净调出额与贸易总额之比,其中净调出额为调出与调入之差,贸易 总额为调出与调入之和;(4)自给率,即地区消费额与地区生产额之比。
4.资金条件
资金条件一方面指地区资金供给能力。衡量指标主要有:(1)地区人均 工业固定资产净值;(2)地区实际积累率(=1-地区国民收入消费额/地区国 民收入生产额);(3)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差;(4)资金来源结构(=外部投 入额/地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另一方面指资金占用状况,以资金占用 系数(=工业资金总额/工业净产值)表示。
5.技术条件
包括两个方面:(1)职工人均拥有固定资产原值。它反映地区职工的技 术装备水平。固定资产净值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重,反映技术装备的新老程 度;(2)职工的文化构成、工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 重及其技术职称构成。二者相结合反映地区工业发展的技术条件,而后者尤 为重要。中国川、云、贵等地,人均工业固定资产居于全国的前列,但由于 后一方面影响,实际表现出来的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却相当低。 评价技术条件还可以从技术力量和技术开发力量两个方面来考查。一个 地区的技术力量,是指其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能力,国外通常以技术密集产品 的输出额、制造业的总附加价值额等指标来表示;技术开发力量,则是指开 发区内独自的技术的潜在力量。表明独创性的程度,其指标是研究费、研究 人员数、技术出口额等。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就中国技术开发力量而论, 北京还略逊于上海。如果综合起来看,北京的技术条件还是最好的。
(五)区域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上述几方面,都是着眼于区域内部。通过对区内因素的分析,把握区域 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限制因素。但是,仅就地区论地区,划地为牢,知己 而不知彼,那么,对区域发展条件的评价,以至以此为基础而提出的区域工 业发展趋势和构想,都会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作出错误的决策。要克服 这种局限性,就需要在着眼于区内的同时,也放眼区外,研究、了解区域的 外部环境。 一个区域的对外部环境,或称为区域的外部条件,同其内部条件是交互 作用的。外因固然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但同时,内因也常常需要有外因的 配合,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现代区域 是一个人口、资源、信息大量交流的开放系统,区域之间是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因而更需要相互了解。 区域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
(1)在工业发展条件上,本区同外部其它地区相比,本区的优势何在, 劣势何在。本区生产要素禀赋,从总体上看,在全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同外区生产要素交流的历史、现状及本区在交流中所处的地位。
(2)相关地区的经济技术状况。在区内相比处于相对优势的行业、产品, 在相关地区以至在全国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与之相比,在经济、技术上是 否具有相对优势。反之,在区内相比处于劣势的行业、产品,在相关地区以 至全国已发展到什么样水平。在这两类行业、产品上,双方或多方进行互补 的可能性如何。
(3)全国工业总体布局框架,全国各工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在全国地域 分工中,要求本区承担哪些任务,在哪些方面有可能对本区进行投入或予以 支持。 区域的外部环境,同内部条件一样,也具有两重性。即有有利的方面, 也会有某些不利之处。既可以给本区带来有利的历史机遇,也可能带来某些 挑战,这些都要心中有数,以便调动内部因素,利用机遇,迎接挑战,同全 国的总体部署相衔接,同有关区域的发展接轨,从而利用外部之长补己之短, 用自己之所长补外区之所短,相互改善各自的再生产条件。归根到底,就是 要通过对区域外部环境的认识,在全国大系统中找到本区的恰当位置。 地区的内外部条件,在既定的社会制度下,分别从不同方面对地区工业 发展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诸条件长期的综合作用,形成了地区工业发展的 一系列具体特点。在地区工业发展中,如何识长知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把诸条件中各种有利的方面巧妙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利用起来,有计划有步 骤地改造、克服诸条件中的不利方面,促使其转化,这是工业布局中的一个 重要而又具体的问题。
本文标题:地区工业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17/1502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17/15027.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17/1502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17/15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