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问题情景设置与实践能力培养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学生能动作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变能力是当前地理教师面临的迫切任务。产生于心理科学、教育科学基础上的“问题教学”理论为解决这一教学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近年来,问题情景的设置被广泛地用于地理课堂教学,甚至被作为评价地理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设置地理问题情景和一般的提问有着原则性的区别,也不等同于设计地理习题。地理问题情景是指学生与所设置之地理问题思维上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类型,它的特点首先是当学生解决要求发现(揭示或掌握)新的、学生前所未知的地理知识或地理技能的地理问题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地理问题情景设置的基本途径: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景。这种以矛盾的冲突为基础的问题情景的产生和解决,将成为教学过程与学生发展的动力。
一、 借助直观方法,设置地理问题情景
1.通过地理教具演示,设置地理问题情景
例如:地图是地理学习的最常用工具,但地图是地表景象的真实反映吗?学生可能会说:那当然。教师为了说明平面地图会产生变形这一地理事实,可先出示两幅采用不同制图方法(一为等角投影、另一为等积投影)绘制的世界地图,然后让学生比较两幅图上格陵兰岛的形状和面积有何不同?学生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一矛盾事实促使学生作进一步的探索:格陵兰岛的形状和面积如何才能在地图上得到较真实的反映?这时教师再要求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格陵兰岛,学生不难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平面地图上的地理事物产生了形状上或面积上的变形。而这一新知识完全是学生通过所设置之问题情景自我获得的。
2.通过地理实验演示,设置地理问题情景
例如:我们进一步探讨平面地图为什么会产生变形时。教师可以把一废旧的地球仪的表皮按经线方向一块块剥下,让学生试着将其拼成一幅完整的平面地图,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时,学生的日常经验与实验结果发生了矛盾冲突。而且这一实验还使学生隐晦的感觉到平面地图之所以产生变形是因为球面具有不可展性。那我们所常见的平面地图为什么又都是完整的呢?这又引起了学生对新的未知知识的探索。
二、利用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设置地理问题情景
1.通过当代伟人、专家学者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的矛盾冲突,设置地理问题情景
有些地理问题,学生能普遍投入思考而个人智力又难以胜任,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料和信息,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培养其辩证思维能力。
例如:三峡工程是我国的跨世纪重大工程,它最早由孙中山先生在本世纪初提出,通过各专家学者反复论证在世纪末才开始建设。但三峡工程的建设会不会如一些学者所言是一场巨大的生态灾难,能否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的争论却一直未停。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专家学者的各种不同观点,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地理学知识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对比,从中找出共同点、不同点,乃至矛盾之处,最终独立作出自己的结论。在这一资料的综合、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比较、对照等逻辑方式,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利用学生对某一问题所持有的不同看法引起的矛盾冲突,设置地理问题情景
这种方法对激化学生的思维活动最有效,而且能提高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课本在论述全球变暖将会对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时,列举了不少不利影响,并认为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是人类活动使大气严重污染的结果,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在学习这一内容时,有些学生会想:气候变暖是一件坏事吗?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学生也能进行一些合理的想象:如南极大陆冰雪融化,植物得以生长;海面蒸发加强,水循环更加活跃等。
三、 利用某些地理现象的特殊性,设置地理问题情景
有些地理事物的形成和分布不符合一般地理规律,而是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可以利用这一特殊与一般的矛盾,设置地理问题情景。这样,通过问题的解决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有关现象实质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例如:地球上气温的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是“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但是,为什么“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北纬20°~3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这是课文内容本身所包含的矛盾。教师利用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透过事物的表象去探索、发现影响气温分布的几个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全面考虑、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抓住学生典型普遍错误,设置地理问题情景
例如:在进行方向判断时,教师发现,不少学生认为“凡是经度为东经度的任何地点都是在经度为西经度的任何地点的东方”。教师可利用这个典型普遍错误为依据设置一问题:位于40°N、120°E附近的北京在40°N、120°W附近的旧金山的什么方向?多数学生认为北京在旧金山的东方。教师再让学生根据世界政区图进行判断。从图上不难判断出北京应该是在旧金山的西方。这时,矛盾产生了。这一矛盾使学生产生了困惑,从而激发了其探索真知的欲望。
五、联系生产实践、生活实际,设置地理问题情景
许多地理知识都和国家经济建设、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完全可以从现实中提出一个课题,作为一种问题情景。学生也只有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从中体验到地理知识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时,可联系当地实际,设置问题情景。如结合广州实际,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广州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地铁、电车交通,推广汽车使用液化气和无铅汽油?‚广州市区为什么要禁鸣喇叭,管制工地施工时间?ƒ广州为什么要告别街头垃圾桶?„为什么珠江水这么脏?通过以上几问,学生很容易认识到城市环境状况的严峻性。然后教师进一步设问:如果你是环保局长或广州市长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样的设问,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上一篇:地理学科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下一篇:运用CAI手段,优化地理教学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lunwen/2701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lunwen/27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