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与育人价值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也提出了一系列原则要求。
教育部在2014年3月制定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任务和新目标。国务院又颁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的考试招生方案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大多数的教师,习惯于从考试科目的变化来预测本学科今后的“地位”,但是却容易忽视从考试制度改革中认识其深层的目标。考试制度改革的目的,一是为了扭转过去我们的教育行为过于偏重“育分”,包括文理偏科、重智轻德、一考定终生等等弊端;二是通过考试的“指挥棒”来影响与推动课程、教材和教学的深入改革,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原。这也为我们重新审视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与育人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地理课程的生命力
不少地理教师,都会因为地理学科是一门“小学科”“副科”而感慨,课时少、考试少、占分低,甚至有的省市还不把地理列为考试科目。由此,部分教师感叹“地位低”还“不受重视”,从而碌碌无为。
其实,从十六、七世纪欧洲的现代教育制度建立起,古今中外的学校,都把地理作为一门独立而不可缺少的课程。美国前总统布什曾把地理作为中学五大核心课程之一。我国清末实行了新学制度后,课程表中就有地理课。尽管在建国以后多次高考制度改革中,地理曾一度被排除在“高考科目”以外,但是地理课程从来没有被取消(除“文革”期间以外)。由此可见,地理课程的存在是社会共识,这是因为地理科学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地理课程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责任。因此,学校的地理课程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古代地理学是伴随着人们对周边地域的认识而逐渐形成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地理学的先驱是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去探索人类生存的环境,还以逻辑与数学的推理测算了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日地月之间的运动关系。在中国很早就有《禹贡》《山海经》《水经注》《梦溪笔谈》《徐霞客游记》等地理著作,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还热衷于思考人类生存与山水环境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的人地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也成为中国传统农业最好的经验总结。中国在几千年历史中,建成了很多杰出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工程,比如2000多年前建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依然为民造福;灵渠和京杭大运河沟通了中国东部南北水系;中国古代的军事工程无不充分利用依山傍海自然地形地势。还有西晋裴秀提出“制图六体”的制图理论、清朝康熙年间测绘的 “皇舆地图”都达到了当时绘制地图技术的顶峰。中华民族不乏杰出的地理学家,西汉的张赛、东晋的法显、唐代的玄类,直到明代的郑和与徐霞客,他们的地理探险活动更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科学探索精神,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地理学领域留下的宝贵遗产。
现代地理学以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为手段,研究的对象涉及到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的各个圈层,成为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具有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地理学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对解决当前世界性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地理学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自然资源的调查与利用、灾害防御与公共安全、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布局、重大环境问题与对策等等,足以表明地理学的成果为人类文明的构成增添丰富的内涵。
回顾地理学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应用领域都有她的独特性和其他科学不可替代的价值。作为中学的地理教师,理所当然地应该具有专业自尊和专业自信,义不容辞地承担好地理教学的重任。
上一篇: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
下一篇: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lunwen/1431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lunwen/14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