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教学反思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
这节课讲的是有关农业区位问题,本身农业方面的知识学生就不大感兴趣,又加上是涉及区位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在上节课《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相类似的知识体系,已基本掌握如何去分析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以下是本节课我的一些体会。
一、 总结精彩片断
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做到四个基本点: 设情景激发点,让学生都想学;设思维展开点,让学生都会学; 设认知停点,让学生都学会;设心理交流点,让学生都乐会。
1、设情景激发点,让学生都想学。 因为本节课内容相对还是比较抽象,课本采用案例教学法,因此我立求设立情境,让学生有真是感受,比如讲到乳畜业时候结合学生桌面上的牛奶展开,这样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
2、设思维展开点,让学生都会学。农业地域类型最关键的就是掌握农业区位因素和特点,这些知识在前两节课中都已一再强调过。本节课我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在“大牧场放牧业”这部分中以学生自学案例“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内化相关知识。
3、设认知停点,让学生都学会。一些学生在上堂课的表现,思绪是否还游离在课堂之外?为什么个别学生上课时表情冷漠,眼神空洞,甚至上课经常不带书……或许是因为没有及时赏识他的各种变化?还是因为没有满足他自主学习的基本需求?这就涉及到如何设置课堂教学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不出来。难道是学生太笨了吗?是学生没有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吗?我曾这样问过自己。后来仔细思考,究其原因是:或提出的问题不正确;或问题太难;或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足;或缺乏分析此类问题的方法,等等。针对上述原因,我认为教师不能盲目、随意地提出问题,要仔细斟酌:1、对不明确的问题加上限制性条件,使答案控制在某一范围内;2、设计问题时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情况,问题难易程度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既有一定的难度,又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回答;3、给学生充足的分析思考问题的时间,教师要想到学生在问题的理解上,速度要比教师慢得多,不可急于求成,特别是较难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分析思考问题;4、教给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一般方法,如分析某地的农业地域类型要从哪些因素入手,特点又要讲到哪几方面。比如问我国新疆地区可否采用潘帕斯草原的大牧草放牧业生产模式,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不可以,这时候就不能一下说错,先问学生为什么不能,学生往往认为是交通不够发达,再问交通条件可改变吗?这样学生就容易得出结论:可以,但是应进一步发展科技改善交通条件。
4、设心理交流点,让学生都乐会。学会欣赏学生、赏识学生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 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 尤其要注意赞赏那些智力一般,成绩一般,性格内向,胆怯的学生。这样做会有不少惊喜的发现。上课时候我特别注意和学生情感上的交流,从肢体从眼神上去鼓励他们,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轻易否定,而是尽量肯定他正确的地方,
二、思考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候是语言说话不当,有时候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有时候是教学方法处理不当,有时候练习习题层次不够,难易不当,等等。对于这些情况,我都进行了冷静思考。本节课在内容上有些枯燥,在力求使知识系统完整的同时,有些问题过于罗嗦。如在乳畜业的区位因素上,解释得不够干净利落。在注重了学生对区位的理解应用的基础上,对与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亚洲的水稻种植业同中国的实际联系的不多,它应该对我们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在板书的设置上,没有突出主副板书的区别,对板书的利用不够准确到位。
人无完人,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后我有幸聆听了领导对课程不足之处的诚恳指出,收获颇多。今后我会努力力求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地理课改教学中的“四用四问”
下一篇:对地理课后“读一读”的认识及其教学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lunwen/2699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lunwen/26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