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比较成本与区域比较优势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12-01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比较成本学说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适应自由贸易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经济学说。从亚当·斯密开始,中经大卫·李嘉图到赫克歇尔、俄林,至俄林后的琼斯(Jones)、莫洛内、华尔克等,经历了几个演变阶段,成为经济地理学、特别是工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石之一。
1.比较成本学说的演变
  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实际上是比较成本学说的一种特殊表现。其基本点是: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提升,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都是分工的结果。正是由于分工,劳动者专门从事某项操作,这就能够提高他们的熟练程度,增进他们的技巧;可以避免劳动者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造成的时间上的损失,即可以最充分地利用工时;可以比较容易地改进操作方法,发明新的机具。这些就使得同样数量的劳动者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大大地增加了劳动产出的数量。
  (2)分工的直接根源是人类相互交换产品的“癖性”或倾向。这种倾向,又是由人类的“利己心”引起的。人类从利己心出发,总是致力于一种特定业务,而不亲自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因为这样能发挥各自的才能,生产出较多的产品。也正因为这样,人类也就要求相互交换产品。这种交换之所以能够成功,不是依靠别人的恩惠,而是有赖于每个人的利己心。因为他们认识到实行交换对自己有利。换言之,不是分工引起交换,不是生产决定交换,而是利己的这种“人类倾向”要求交换,交换引起分工。分工的程度受市场大小的限制。
  (3)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国际分工是多种分工形式中的最高阶段,指导分工的是优势原理。各国都存在着某种绝对有利的自然条件或者后来获得的专长,即占有生产条件上的绝对优势,因而都拥有实际成本即劳动耗费小于其它国家的某种或某些产品。在这种或这些商品中,它们各自在价格上占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力。各国为了本国利益,都专业化地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即实行国际分工,就能提高每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和社会总产出,并在国际贸易中从中得利。如果某个外国供应我们某种商品,比我们自己生产这种商品便宜,那就不如把我们自己的劳动用于本国有某些优势的产业,而用我们自己劳动的一部分产品,向这个国家购买这种商品。按照优势原理,富有国家应当专业化于制造业,而贫穷国家则应专业化于农业,然后交换,两国都可以从节省劳动中得到好处,而穷国从中得到好处更大。这里讲的优势原理,有一个基本前提,即一个国家必然会有某种商品在生产方面占有绝对优势,才能参予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如果某个国家没有一种商品在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那么,是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限制外国商品进口;还是听任外货进口,抑制本国生产的发展?斯密是坚决主张自由贸易的,按斯密的观点,当然不能采取第一种对策;如果采取第二种对策,又不能实现理论所论证的对双方都有利。这是绝对成本学说回答不了的一个问题。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是这个学说发展的一个决定性阶段,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它的基本点是:假定甲、乙两国都需要A、B两种产品。甲国生产这两种商品的生产费用都低于乙国,都具有绝对优势。在此情况下,甲国也没有必要同时大量生产这两种商品,而是在这两种中优中择优,多生产优势度更大的那种商品。乙国生产这两种商品,虽然都处于劣势,但也不是两种都不生产,它可以生产对自己不利程度小的(即具有相对优势)那种商品,用以与甲国交换本国需要而相对生产成本较高的商品。李嘉图认为,两国商品的交换,取决于生产这两种商品的比较(或相对)成本,而不是由生产两种商品的绝对成本所决定。这是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同等的。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回答了斯密没有回答的问题。
  赫—俄理论模式,是比较成本学说的完整化,也被认为是现代国际分工理论的开端。其特点,是把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同生产三要素——土地、劳力、资本联系起来,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这个概念。认为地域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各国各地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不像上述古典学派那样认为,是由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所产生。其基本点是:
  (1)每个国家或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如果暂不考虑需求情况,利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禀赋差、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来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各国各地区,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体系中,应当专门生产上述前一类商品,而较少生产后一类商品,以发挥各自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优势。
  (2)地域分工与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要素供给的不同,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在商品中较多的凝结这种比较便宜的生产要素,商品成本就会低一些,其价格自然会比外国外地同类产品低一些。
  (3)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最重要的结果,是各国都有效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如果各种生产要素能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就可以达到这一点。尽管由于某些生产要素的自然特性、国际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造成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相对不流动性,使现实达不到这种理想的结果。但是商品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也就是说国际贸易可以减少国际间诸生产要素分布不均的缺陷。如有甲、乙两国,甲国地多人少,乙国地少人多。甲国的土地资源虽不能直接转移到乙国,但这两国间的商品贸易,可以使甲国更多地开发利用自己充裕的土地资源,把劳动力较多地投放在农业生产上,将多余的农产品输往乙国;乙国则可把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制造业。通过交换,就等于甲国的土地使用了乙国的劳动力,而乙国的劳动力使用了甲国的土地。正是通过商品流动,使国际间的生产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可以趋于均等化。俄林以后,琼斯等人的“区位比较利益论”,把赫—俄理论模式直接用于工业区位的比选,用区域比较利益来说明工业区位的趋势。其主流思想是:国内各区域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资本—劳动比率”的差异,是工业区域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如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有利,在资本要素的供给比较富裕的地区,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比较有利等。进一步研究,用“发展与研究密度”和“熟练劳动力供给”两个指标,对“资本—劳动比率”加以补充,提出:一个地区“发展与研究密度”越大,设备、工艺、产品的技术创新的可能性越大,从而对工业越有吸引力;假定这个因素为既定,则“熟练劳动力供给”越充分,对工业也越有吸引力。
  区位经济学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德国的廖什,在其代表著作《经济空间秩序》的《贸易》卷中,用了很大篇幅,专门阐述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给比较成本学说增添了一些新内容。他提出地域分工的主题,是使人类、劳动、地点这三者的结合。从人类的观点上看,就是职业的空间的劳动分工。这三者如何结合才最好呢?廖什认为需要把6个问题联系在一起讨论,即:①一个人职业的选择;②一个企业中人们的合作;③选定一个居住地点,即迁移问题和人口的分布问题;④区位内人们的社会关系,即都市社会学问题;⑤区位的扩展所引起的城镇发展的可能性。⑥传统的区位问题。廖什的贸易论,就是着重就这6个问题展开分析的。人类、劳动、地点的结合及由此产生的上述6个问题的联系。
  关于分工的原因,廖什提出了几个主要因素:自然条件的差异,供给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国际收支均衡,历史的发展阶段,大批量生产的优点,其它国家的贸易状况等等。廖什不同意用劳动生产率或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提出了“价格波”这个概念,用“价格波”来解释世界市场价格的波动和购买力的空间转移,并把国际贸易的原因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勉强维持生存;二是生产者追求最大效用。但廖什对比较成本学说,主要方面还是丰富、发展,而不是否定。
  本文标题:比较成本与区域比较优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17/1504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17/15048.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