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地区工业发展战略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12-01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地区工业发展战略,是对地区在较长时期内工业发展的总体谋划。发展战略的制订,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而必须把握发展的战略依据。
  (一)战略依据——区域发展阶段评估
  前述工业发展条件,发展特点的分析,都是制订今后发展战略的依据。 为了从总体上把握地区工业发展的战略依据,还需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或地区发展所处阶段作出总体评估。这既是上 述分析的延伸,又是今后发展的前提和基本出发点。只有正确认识地区发展 所处阶段,才能明确前进的方向和面临的任务,科学地确定发展的目标,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
  1.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罗斯托(W.Rostow)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提出了历史发展的直线模式, 他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依次经历 6 个发展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没 有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很低,75%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在社会组织 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家族和氏族;(2)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这是从传统社会 向起飞阶段转变的过渡社会;(3)起飞阶段。工业革命伴随着生产方式的急剧 变革,生产力飞跃发展,增长成为正常现象;(4)向成熟推进阶段。现代技术 广泛应用于各个经济领域,经济发展虽有波动,但相对稳定;(5)高额群众消 费阶段。工业高度发达,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 广普及;(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群众追求时尚与个性,消费欲望呈现出多样 性和多变性。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关部门成为主导部 门。其中,第三与第六发展阶段,是社会发展过程的两次重大突破。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这是对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划分。其基本思 路主要是根据“资本积累水平”和“主导产业的变动”。认为在起飞前提阶 段,积累水平在 5%左右;起飞阶段提高到 10%以上;成熟阶段则稳定在 10~ 20%。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经济的主导部门也相应转换:起飞前提阶段的 主导部门体系,主要是食品、饮料、烟草、水泥等工业部门;起飞阶段是非 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如纺织);向成熟推进阶段是重工业和其它制造业;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则分别为耐用消费品工业部门和服务 业部门(包括教育、环境卫生、住宅建设、文化娱乐等。) 发展阶段的这种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 的历史轨迹,但经济发展历史并不一定都表现为这种直线模式。各国、各地 区发展的初始条件,社会文化特征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主导部门的 选择,发展政策目标的制订,必然表现出种种差异。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 律的作用,即使是处在罗斯托所讲的某个发展阶段的国家,其各个区域所处 的发展阶段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今天,并不一定就是 不发达国家、不发达地区的明天或后天。现实的生活说明,世界和区域经济 发展具有多元化格局。如按照积累水平和主导部门的变化,中国就早已进入 成熟推进阶段。如果说过去多年来中国的发展政策偏离了典型的发展阶段模 式,是不正常的,但经过近几年的大力调整,中国和大多数地区的积累水平, 也保持在上述成熟阶段的水平。1989 年,中国积累率最低的湖北和广西,积 累率也在 25%和 25.3%。而且积累率水平同地区工业化水平并不完全一致。 辽宁是中国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其积累率才 33.7%,还低于全国水 平的 34.3%;海南、西藏、青海都是中国工业化水平低的地区,其积累率分 别为 46.2%、33.9%和 39.7%;陕西工业化水平,在中国处于较低层次,但 其积累率高达 60.4%,是全国最高的。就主导部门而论,中国许多落后地区 主导部门体系已转向重工业。世界石油输出国家,其主导部门体系的转换同 上述发展阶段也极不一致。
  2.日本学者的阶段划分
  日本学者(如井村干男等),参照国内外学者的划分,提出按基本条件 (或称“形态”)与工业化进展程度、贸易结构变化相结合的思路,来划分 发展阶段。他们把工业化处于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分为 5 类:(1) 资源大国型。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都丰富,应以丰富的自然、人力资源和巨 大的国内市场为基础,促进农、轻、重工业平衡发展。为此要提高国内资本 积累水平;(2)自然资源大国型。劳动力少而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丰富。 应首先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重工业,出口原材料。但必须注意逐步 摆脱单纯出口原料的状态;(3)资源中等型。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应首先迅速 发展劳动密集型轻工业,随后逐步发展其它工业;(4)资源小国型。自然资源 和人力资源都比较稀少。应首先发展出口导向型的轻工业,随着工业化的发 展,发展重点逐步转向重工业,然后转向高技术、高增值产业。(5)石油输出 型。初级产品特别是石油输出比重很高,外汇收入几乎全靠石油出口。由于 石油收入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较高,但产业结构很单一,其轻重工业的 出口对进口的比例都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上,贸易依赖程度(即进出口额占国 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低。由于石油价格的不稳定,对石油收入从而对经济增 长影响很大。应有效地利用石油收入,去开发利用国内的人力资源和其它自 然资源,来推动工业化的进程。 上述划分,把发展条件、发展特点与发展阶段及今后的发展战略结合起 来。其着眼点主要是划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类型,对中国划分区域类 型具有参考价值。但没有明确反映出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现在正 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又分别要向哪个阶段发展。
  3.一些西方国家的划分指标
  对发达与不发达的划分,或衡量国家、地区的发展程度,是分析发展阶 段的基本环节。在这方面,不同国家选用的划分指标也有差异。 美国,主要根据下述指标把全国划分为 3 类地区:(1)相对繁荣区(或发 达区)。其标志是,工业化程度较高,有较高的增长速度;就业比较充分(或 高就业率,或就业率上升);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人均收入水平高于全国平 均较多;(2)衰退地区(或萧条地区)。其标志是:历史上已经工业化,但以 后生产增长速度多年来越来越不正常,停滞占主导地位;失业率高,成为慢 性病;劳动力或资本严重外流;地方财政枯竭;经济自我调整能力低;(3) 不发达地区。其标志是:处于发展道路的起点,跟不上其它地区发展的步伐, 其发展机会也比其它地区少,停滞占主导地位;失业率高,收入、住房、卫 生、文教设施水平低;缺乏有竞争能力的优势产业,总产出增长速度低。 意大利,主要用以下 4 个指标来划分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1)劳动人 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失业率;(3)人口外流规模;(4)人均社会开支总额。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失业问题尖锐,高失业率伴随着低收入和人口大 量外流。改善这种状况,是区域开发政策、特别是“有问题地区”开发政策 的主要目标,因而在衡量区域发展程度时,多强调就业率和人口区际流动这 类指标。
  4.对中国各地区发展阶段的评估
  中国国情不同。从全国看,就业率高,而且在发展水平高低差别明显的 地区之间,就业率的差异很小。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人口的区际流动数量有 限,流动的方向,也不一定是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相反,由发达地 区(一般也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向落后地区(一般也是人口密度较小的 地区)的流动比较重要。因此,用这类指标来衡量区域发展程度,在中国意 义不大。 1985 年世界银行报告书,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换算为美元)作为划分 发达与不发达的依据。笔者认为,作为反映一国、一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指 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工农业产值在某种程度上可反映国家、地区经 济发展程度,但单用人均值这个指标,而完全不考虑经济的总规模,不考虑 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特点,也会产生判断上的失误。如许多石油输出国家 和地区,尽管其人均产值很高,有些甚至高出世界上一些经济大国,但就其 经济总规模、社会基础结构、产业结构来看,无论如何也不能说这类国家或 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很高,已进入经济成熟阶段或更高的发展阶段。 参照国内外各种划分的依据,笔者认为,单以某一项指标为依据,很难 从总体上判断一国、一地区发展程度及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 程度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既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是可变的,但同 时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发达与不发达的形成,是其诸种主客观因素在动态 组合中逐渐演变的结果。尽管随着技术加速律的作用和技术空间推移速度的 加快,区域间的发展程度及其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可以相对加快,但这 种变化,一般还需要有一个过程,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因而发达与不发达及 其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质的规定性。因此在划 分上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及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方面的状况,并能反映出 发达与不发达所处发展阶段的质的特征。 在研究中,笔者借用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克尔斯提出的关于现代化国家的 十大标准、并略加改造,作为评价中国 30 个省市区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 10 个评价指标是:(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之比。测 算时改造为农业占社会总产值之比。由于这是个逆指标,需按反方向评价, 因此测算时,又将此指标改为“1-农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之比”;(3)第三产 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之比;(4)非农业人口所占比重。测算时改为非农业劳动者 占社会劳动者总数之比;⑤识字人口占总人口之比;⑥适龄青年受高 等教育者所占比重。由于没有分省市区的 20~25 岁这个年龄组的人口数,在 此按这个年龄组占总人口的 11%推算;⑦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测算时, 改为设市城市市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⑧平均每个医生服务人口数。由于 没有分省市区的医生数,在此按医生数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 45%推算,并 改为医生数占总人口的比重;⑨平均预期寿命。由于没有 1989 年分省市区的 数据,在此采用了 1981 年的数据,其中海南包含在广东省内;⑩人口自然增 长率。这是一个逆指标,测算时改为“1—人口自然增长率”。 上述 10 个评价指标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预期寿命”两个 指标是绝对值,量纲又不同,因此,在测算时,分别用极差标准化处理成为 无量纲的标准值。这样计算出的 10 个指标值可采用直接加总的办法汇总。评 价结果如表 65(分别以 m1、m2、m3……m10表示 1~10 个指标的指标值,M 表 示综合评价值)。 英克尔斯在评价指标设置上,考虑了工业化发展的各个主要方面,并突 出了“人均”观念,也突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但完全排斥总量指标也有 缺陷。在评价发展水平上,总量与人均量指标缺一不可。如对中国自然资源 丰度的总体评价,“地大物博”论的缺陷,就在于缺乏总体观念。实际上, 中国的自然资源,从总量上看,的确是世界的第三大资源国;而在人均量上, 却多数低于世界的平均值,这才是中国的实际,只从一个侧面来判断、来评 价,就会失之片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评价也应如此。在指标选择 上,可以侧重于“人均”指标,但也应有总量指标。由于过分强调人均量指 标,所以在评价结果上,四川居第 26 位,而内蒙古居第 15 位,海南居第 16 位,宁夏也居第 19 位,都远远高于四川的位次。青海与四川比较,在总体水 平上相差一大截,但在排序中,青海紧跟四川之后,故这些评价结果不大符 合实际。 在研究中,笔者提出了几条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1)分指标的选择,尽可能选择有一定的综合性,或结合相关指标合成 复合指标,使指标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内涵上的差异。避免单项指标过多,导 致一些指标之间内涵差异不明显。 (2)在选定指标的过程中,尽可能采用无量纲指标,或进行无量纲化处 理,以便汇总。“综合指数法”既可使分指标无量纲化,又可直接采用几何 平均法汇总,避免加权平均法确定权重所需的复杂计算,或权值分配上易产 生的主观性。 (3)每个指标,除有公认的特定的内涵以外,都建立相应的计算式。在 此选择了由 9 个分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1)经济总规模。以国民生产总 值指数(=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全国 30 个省市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值)表 示;(2)经济增长活力,以一定时期内(如 1953~1989 年)社会总产值的年 增长率表示;(3)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地区实际积累率/地区资金占用系数。 式中:地区实际积累率=(地区国民收入生产额-地区国民收入消费额)/地区 国民收入生产额;地区资金占用系数=地区乡级以上独核工业企业资金总额/ 地区乡级以上独核工业净产值) 工业化结构比重数在国外,衡量工业化过程 一般只用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来判断。由于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性,单 就工业产值比重而言,中国和多数省市区工业化都已达到相当的高度;但就 工业劳动者的比重而言,大多则停滞在相当低的水平上,二者很不对称。因 此,把这两个指标综合起来,建立“工业化结构比重数”这个指标,更能反 映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实际;(5)结构转换条件。以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为主导指 标,兼顾人口规模、资源丰度及现有结构层次。在国外确定了一个进入结构 转换加速期的临界值,即人口在 2000 万以上,临界值为人均国民收入 270 美元。人口在 2000 万以下,其中资源丰富、以工业为主的,临界值为 340 美元;资源丰富、以初加工为主的,临界值为 580 美元;资源不多的为 630 美元。在计算这个指标时,1989 年现价人民币按 80 年代平均汇率 3.155 换 算成美元。参照上述结构转换加速期的临界值的划分标准,中国 30 个省市区 中,有 22 个人口在 2000 万以上,其临界值取人均国民收入 270 美元,藏、 青、宁、新为人口在 2000 万人以下、资源丰富、以初加工为主地区,临界值 取 580 美元;京、津、沪三市属于人口在 2000 万人以下、资源不丰、以工业 为主的地区,临界值取 630 美元。这个指标具体计算时,按上述 3 类地区分 别求出每类省市区的人均国民收入指数,即以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折成美 元)为分子,以标准临界值为分母,分别求出 3 类地区内各省市区的人均国 民收入指数;(6)人口文化素质(=百人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口/百人中文盲半文 盲数);(7)技术水平指数。技术水平为工业职工人均产值与工业资金产值率 的乘积。将地区值除以全国平均值,即为地区技术水平指数;(8)城市 化水平;(9)居民生活 = 质量。以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全国居民消费水平)表示。 将这 9 个评价指标值一一计算出来,然后用几何平均法合成一个综合评价指 标,即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 表 66 为中国省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结果(m1、m2、……、m9分别 表示上述 1~9 个指标值,M 为综合评价值),该表显示,1989 年中国工业化 综合指标数为 0.4244。以全国平均水平为参照系,将综合指数大于全国平均 值 30%以上的地区划为基本进入工业化阶段的地区,共有 7 个省市,为沪、 京、辽、津、苏、粤、浙等省市,全部分布在中国的沿海地带;将指数大于 全国平均值 30%以下的地区,划为半工业化地区,计有 5 个省,它们依次为 鲁、黑、鄂、吉、闽,交错位于中国东、中部;将指数小于全国平均值 20% 以下的地区划为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地区,计 8 个省、区,主要位于中国 的中部地带;将指数小于全国平均值 20%以上的地区,划为处于工业化启动 阶段的地区,计有其余 10 个省、区,主要位于中国的西部和南北的边疆地带。处于不同发展 阶段的地区,彼此之间在社会组织、调度、运用生产要素的方式及其后果等 方面有质的差异,而采用上述方法就能比较容易、准确地制订今后的发展战 略,既有利于防止脱离实际、盲目追求“超越”发展,又有利于克服因循守 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的滞后状态,使发展目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二)工业区域和工业类型区的划分 制定地区工业发展战略,需要有合理的区划作为依托。在小生产的自然 经济条件下,农业和手工业在一个个孤立狭小的地域单元内紧密结合,并以 农业为主体,客观上没有形成独立的工业区域,因而也就没有什么工业区划;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工业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并出现了从农业中分 离出来的、规模不大的工业区域;大机器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使工业成为国 民经济的主体,并由分散迅速向城市集中,工业与农业在地域上彻底分离, 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分成若干层次的工业点、工业枢纽、工业区域以至规模 极大的以大工业为主体的大城市经济圈或大工业地带,总称之为不同层次的 地区工业综合体,于是相继出现了不同的工业区划。 1.前苏联工业区域的划分 在前苏联,地区工业综合体一般分为 3 级:工业区、工业枢纽、工业点。 地区工业综合体是一个有机的、开放的不确定系统,其结构是由几个相 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功能的企业群或部分组成的。就企业在综合体内的某种重 要性而言,可以把企业分为 3 类:(1)对地区工业综合体专门化有决定意义的 企业;(2)关联企业;(3)服务企业。在基础结构的作用下,这三部分的联系 更为密切。这些基础结构,又可分为:(1)生产性基础结构(如管道、电力网 络、供水系统、建筑工程和设施、仓库等);(2)社会性基础结构(如住宅、 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医疗设施等);(3)机构性基础结构(如国家机构、教 育设施、科学和计划机构等)。综合体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可以是垂直的(原 材料、半成品、直到产品的加工和处理的全部阶段连续进行,如选矿——生 铁、钢与合金的冶炼——机械工业),也可以是水平的联系(存在于各条不 同的垂直联系之间,即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系)。各级工业地区生产综合体 内的每一部分都可能成为专业化的综合体(如石油化工综合体、冶金综合体、 汽车制造综合体等);也可能成为协作综合体(即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固定进 行原料和半成品加工的企业群,如农工综合体);也可能成为联合体(即包 括主要生产部门在内的企业群利用副产品为其它部门制造产品,如利用冶金 部门的废料制造水泥和化工产品,采矿—选矿部门利用其生矿物为其它部门 加工产品等);还有可能成为聚积综合体(即重要生产部门虽无共同性、不 实行联合,但辅助生产部门、辅助设施、技术工程和交通设备则实行联合的 企业群)。 建立地区工业综合体,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在比较有限的区域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大规模综合开发的 资源条件,这样可以共同使用大型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结构设施,如运输 系统、电力系统、统一的建筑基地等; (2)对该区域及各种自然资源有深入细致的研究,能够对这些资源的国 民经济效益进行确切的评价,并能保证综合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合理性; (3)拥有较大的国民经济潜力,其物质技术和劳动力资源能够保证这个 区域多种自然资源的同时开发和各相关部门、企业的同步建设。在拥有丰富 多样自然资源的地区,往往人烟稀少、劳动力资源缺乏,因此,在综合开发 利用这些地区的多种自然资源、建立和发展地区工业综合体时,特别需要广 泛采用先进科技成果,有较高的劳动技术装备水平,并准备吸引、稳定职工 队伍和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有利条件。 2.西方工业区域的划分 在西方,工业区域的分类比较多样。划分的依据主要有: (1)根据工业区的性质,可划分为:(1)一般性工业区(也叫综合工业 区),它吸收的工业企业没有严格限制;(2)专业性工业区,对吸收的工业企 业按部门种类严加限制,如日本有机械金属工业团地、木材木工团地、纤维 团地等;(3)科学园区,美国、加拿大较多,如麻省理工学院四周环绕许多小 工业区,其中以电子部门最得技术上的便利;出口加工工业区,是一种特殊 类型的工业区,以进口原料及输出成品为目的的加工区。 (2)根据工业区面积可划分为:(1)中小型工业区,一般仅数十公顷面 积,设立中小型企业。日本在 1961~1967 年开发的中小型专业工业区,平均 面积为 13.6 公顷;②大型工业区,习惯上以 100 公顷为根据,如美国匹兹堡 至芝加哥的带状工业区,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日本北海道苫小牧工业区,面 积都很大。 (3)根据工业区的位置可划分为:(1)都市型工业区,其中包括技术集 约型工业区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区;(2)地方资源型工业区,以便于开发利用当 地资源为目的,按其专业加工设厂;(3)农村工业区,一般在劳动力集约的农 村,设立农产品加工区,发展一般性轻工业、农机修理或出租农业器材的服 务事业。 工业区域的划分,是工业地域组织的形式,它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根 据工业的既成分布状况来划分,而主要是为工业的重新布局服务的。 在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根据全国工业的总体布局,建设和发展 协调的工业区划体系,以协调全国各地区间的发展比例,但在一个个较小的 地域单元内,通过国家的干预和民间团体的合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设 想有步骤地建立各种“工业团地”或“工业公园”,为工业的重新布局提供 工业专用地区。日本从 1961 年以来建设的一大批工业团地,就起了不小的作 用:(1)促进了中小企业的现代化,把分散在大城市市区处境困难的中小型企 业组织起来,迁移到市郊指定地区,建立“工业团地”,通过共同购入原材 料,共同使用大型或高级机械等方式的协作,达到生产活动的合理化。有些 联合企业还可从生产技术的关联着眼,通过集团布局,以节约运输成本;(2) 有利于提高工业基础装备的利用效率。新建的工业区域,一般都需要大规模 的港湾设施和铁路、公路等运输设施以及大量的工业用水。工业团地可以从 这一地区的整体出发,通盘建设,提高投资效率;(3)团地内各企业工艺、技 术、资金等方面共同采取防公害对策,有助于解决公害;(4)有助于保证都市 再开发用地。 3.对中国工业区域的划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也有可能根据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总目标,根据生产力和自然条件的共同特点,历史上形成的特殊的经济专业 化,地区经济的统一性和经济的综合性,划分经济区以形成科学的经济区划 体系,按综合经济区划来安排地区工业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和 发展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地区工业综合体,既要使各地区工业综合体内各 企业、各部门在经济上有根据地相互结合,又要使各地区工业综合体之间有 合理的分工与联系,这种结合和联系,必须保证在全面合理利用各地区自然 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取得全社会的国民经济效益,而不仅仅是个别企 业、个别部门、个别地区的经济效益。 直到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科学的区划体系,有些工业建设重点地区, 进行过工业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但多数没有进行这些工作。从工业发展的 现状来看,客观上已形成一批不同类型的工业区域。在此,笔者以省市为单 元,以地区工业结构特色为基本标志,以“地区专门化率”为主导指标,将 中国划分成五大工业类型区:(1)以矿业为主,除个别外,原材料工业也比较 发达的地区;(2)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地区(个别矿业也较发达);(3)以重 加工工业为主的地区(个别的轻加工也较发达);(4)以轻加工工业为主的地 区;(5)资源型工业与加工工业都较发达的地区。但其中有的资源型工业更发 达一些,有的则是加工工业更发达一些(见表 67)。 工业类型区划分的意义在于:(1)有助于把握地区工业结构特点,从而为 地区工业结构变动导向的选择提供依据;由于采掘工业为主地区与加工工业 为主地区,大体与资源富集区和工业发达地区在空间上大体重合,正确处理 资源富集区与加工工业集中区的关系,大体上也就是正确处理工业发达地区 与工业不发达地区的关系,因而通过工业类型区的划分,也可为制定区域政 策提供依据。
  (三)区域工业发展目标与目标冲突的协调 区域工业发展目标,应与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总体目标相适应,并为实现 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 1.区域工业发展目标的确定 由于对发展的范畴理解不一,研究规划发展的政治经济背景不同,各个 国家和地区发展总目标的确定与目标指标体系的设置也就各有差异。长期以 来,对发展有两种明显不同的理解:一种是西方的传统观点,认为发展就是 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不但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发展中 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主要目标;另一种观点则强调,发展应以社会——人的发 展为中心,经济增长只是一种手段,目标是社会的进步,包括消除贫困、失 业和不平等。经济增长和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的更认为,经济增长目 标只适用于发达国家、地区,社会发展目标则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地区。由 于对发展目标的理解不同,目标指标的项目和结构也就不同。笔者认为,从 (一个国家、地区)社会这个大系统看,不应当把这两种理解截然分开和对 立起来。不管是发达国家、地区,还是发展中国家、地区,都应当以经济、 社会、科技的协调发展为发展的总目标。经济增长不一定等于发展,经济进 步也不一定等于社会——人的进步。经济增长了,并不就意谓着全体社会成 员经济条件和社会政治状况的改善。但社会进步,在任何情况下,又都不能 离开经济增长。没有经济的增长,不可能有社会——人的进步。因此,确切 地表述应是,以人的发展为主体,经济增长为核心,求得社会在总体上的协 调健康发展。目标指标体系的设置应体现这个总目标。这个目标指标体系, 由以下 3 组指标组成:(1)经济增长的目标指标,包括总量与人均量的增长 率;(2)社会进步的目标指标,包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目标指标,文化生活 水平提高的目标指标,科技进步的目标指标,社会差别缩小的目标指标;(3) 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指标。 各目标指标组,都分别包括若干分指标,分别计算出指标值后,再进行 综合,就可从整体上反映规划期预期的总目标值。国内外常用的综合方法有: (1)生活质量指数(PQLI)法。由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成人识 字率 3 个指标综合而成,用以反映国家、地区居民的收入、营养、卫生保健、 环境和居民教育等方面的总水平。这个指标值,在 0~100 之间,数值越大, 说明生活质量越高。但此指标只反映了生活水平提高的目标,反映不出经济 增长的目标。 (2)ASHA 指标法。(3)综合目标指数法。此法可以前述 3 个目标指标组为基础,分别计算 出各组各分指标值,然后逐步综合:(1)求出各组各分指标指数,即预期值与 经过测算能达到的数值之比;(2)分别将各指标组内各分指标指数加权平均, 得出经济增长指数、社会进步指数和生态指数;(3)将上述经济增长指数、社 会进步指数、生态指数再加权平均,得出综合指数,即总目标值。 参照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总体目标,再进一步从地区实际出发,研究确定 地区工业的发展目标。 地区工业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是:(1)速度与效益的统一;(2)总量扩张 与结构优化的统一;(3)区域关系的协调;(4)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统一。 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在综合考虑上述 4 个方面的同时,在不断提 高效益的前提下,速度仍然是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发展日益成为历史主流的大背景下,低速度就等于停滞, 甚至等于后退;慢了不行,停顿不前更不行,应当积极争取“超越平均”① 的积极发展的速度。具体说来是: (1)相对于外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增长速度要超越平均。表 68 是世界各类型国家(地区)在 1965~1980 年和 1980~1988 年两个 阶段的工业增长状况,该表显示,在 60 年代到 80 年代,世界各类型国家(地 区)中,低收入国家(地区),即发展中国家地区)工业化水平最低的部分, 工业增长速度最高;其中中国和东亚地区又快于其它低收入国家(地区), 但严重负债国家,进入 80 年代后,工业增长速度处于最低水平,既低于世界 平均水平,也低于发达的高收入国家(地区)。发展中国家(地区)一般都 是粗放型经济,而发达的高收入国家(地区)多是成熟的、质量型增长经济, 后者只要有 2~3%的年增长率日子就过得去,而且后者的基数大,增长率的 每一个百分点其绝对数都比前者大得多。以制造业为例,1970 年,高收入国 家制造业总产值为 6086.35 亿美元,年增 1%,其增长的绝对值是 60.86 亿 美元,而低收入国家(地区)制造业总产值是 458.16 亿美元,年增 1%,其 增长的绝对值仅 4.58 亿美元,前者每个百分点的含量是后者的 12.3 倍。因此,发展中国家(地区)必须有一个较高的增长率,否则,在国际上,与发 达国家的差距就越拉越大。由于发展中国家(地区)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或 启动阶段。工业还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低速度,日子就很不好过。中国 处于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东亚地区。1965~1980 年和 1981~1988 年,东亚 地区工业年增长率都在 10%以上,大体接近于中国的增长速度。据预测,90 年代,除日本外(它属于高收入国家),中国要保持 80 年代的增长势头,为 下个世纪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增长速度就不仅要大大高于世界平均的增长速 度,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还要略高于东亚地区的平均增长速度。以中 国已有的物质技术条件、社会承受能力,加上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和人 的积极因素的发挥,这种超越平均的速度是可以实现的。 (2)在工业发展的长过程中,某些阶段的增长速度要超越平均。 工业增长不可能始终呈直线式上升,而是有波动的。某个阶段超越平均, 另一个阶段可能低于平均,如果从总的趋势看呈螺旋式上升,这是正常的。 中国以往各阶段的波动幅度偏大,有时出现马鞍型的大起大落。这种大起大 落,导致大量的损失和浪费,这是今后必须防止的,特别要防止出现负增长。 世界工业化的历史证明,超越平均的增长阶段的出现,是从不发达、欠发达 走向发达或比较发达的一个重要保证。日本 1961~1970 年年增长率达 10.7 %,韩国 1967~1971 年增长率达 10.5%,新加坡 1966~1972 年达 12~15 %,香港 1961~1977 年,年增长率高达 14.7%,台湾省 1980~1985 年年增 10.3%,中国 1984~1988 年年增近 11%(以上均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工业的增长率更高)。正是这种阶段性的超越平均,使这些国家、地区社会 财富有了巨额增长,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提高。当然,这种阶段性的超越平均 是有限度的,经济过热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甚至出现非常规的阶段性的大 幅下降。就工业增长而言,条件较好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在一个较长时期 内,应保持 10%以上的年增长率,超越平均阶段可达 15%左右;条件较差的 发展中国家、地区,要在国际上差距不拉大,可参照发达国家(地区)的正 常的年增长率,保持 1∶1.25~1∶1.67 的速度之比(以发达国家为 1)。 (3)相对于全国,条件较好的地区要超越平均。 发展不平衡,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国与国之间如此,同一国家内部 地区之间也是如此。80 年代是中国工业高速增长的一个时期。1981~1989 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年增 13.2%。但各地区之间增长速度也有明显差异,表 69 说明,80 年代,中国工业的高速增长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中速增长 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低速增长地区,则交错分布于东、中、西三大 地带。这种增长速度的空间差异,大体与地区条件相一致。其中沪、京、津、 辽等地,是中国工业的发达地区,已进入经济成熟期。从发展趋势看,它们 的发展重点将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工业发展要大力向高新技术产业转 移,在整个产业结构的转换期,增长速度主要体现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 入的增长速度上,工业增长速度适当减慢是正常的。80 年代的高速增长型地区,综合条件较好,90 年代还可保持超越平 均的增长势头,并发挥其“势能”,更有效地支援、带动其它地区的发展。 其它地区,相对说来,工业发展的综合条件相对差一些,也要积极创造条件, 从地区的实际出发,争取较快的速度,使各类地区之间工业增长保持一个恰 当的比例关系。否则空间差异偏大,不利于地区的协调和互补。因此,在工 业发展目标中,也提出了区域关系的协调问题。这种协调,就包括了地区间 工业增长速度不宜相差过大。根据发展不平衡规律,上述三类地区中,高速 增长地区内,各地区的增长速度也有差异,而不是等速发展的;同样,中低 速增长地区内部,有的如能抓住机会,在 90 年代也可能出现超越平均的增长 速度。实际上在 80 年代,在列入中速增长地区内的琼、皖、鄂、赣、豫等地 区,其增长速度就高于全国平均速度。 (4)工业中,主导行业和推动地区工业结构升级的战略行业,要超越平 均。 这不仅关系到地区工业近期的总体增长速度,更关系到下一阶段地区工 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增长的后劲。这种超越平均,也是不平衡发展规律作用 的结果。 2.目标冲突的表现 现代工业发展都是多目标的,其中主要的,一般包括总量增长、就业增 加、公平分配、基本需要的满足、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这些目标之间,有相 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后者就是目标冲突。其主要表 现是: (1)经济增长与增加就业。一般说,经济增长速度高,可以增加就业,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但如果为了奠定工业化的基础,要优先发展重工业,由 于重工业多是资金密集型工业,有机构成高,投资大,需要提高投资率,就 会制约就业的增加;反之,快速增加就业,劳动力多了,每个劳动力平均固 定资产就会减少,劳动生产率相对降低,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2)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衡量收入分配是否公平,西方常用吉尼系数。 如果 50%人口的收入占总收入的 50%,30%人口的收入占总收入的 30%, 就形成了一条 45°的直线,此线表示收入分配的绝对平均。如果 50%人口的 收入只占总收入的 20%,30%的人口的收入占总收入的 70%,就形成一条曲 线。假定直线与曲线间的面积为 B,直线在三角区面积为 A,则 B/A 为吉尼系 数。此数越大,说明收入分配越不公平。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一般说,经济快速增长、国民收入增加, 就有可能改善各类劳动者的收入状况,但增长的好处并非平均分摊到各类劳 动者身上。如果发展目标偏于公平分配,就难做到多劳多得,从而挫伤劳动 者的积极性,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影响总体增长速度;反之,要调动劳动 者的积极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就要拉大收入的差距,与公平目标发生 矛盾。 (3)经济增长与满足基本需要。经济增长有利于满足基本需要。但如果 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基本需要的比重过大,就要降低积累率,影响下一段经济 增长速度。反之,不恰当地提高积累率,就会使基本需要满足的程度降低, 人们从增长中得不到什么实惠。 (4)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在高速增长中,有可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 环境整治能力。但也可能破坏生态环境,降低区域环境质量。 3.目标冲突的协调 各种发展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一定的投入做保证,在一定时期内总收入 既定的情况下,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投入比重过大,实现其它目标的投入比重 就会偏低,这是目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所以目标冲突实质上就是总投入 分配或社会总资源分配上的矛盾。要协调目标冲突,一般说来,在总投入的 分配上有两种选择:一是“替代选择”,即在多目标中,决定选择某一目标, 而放弃其它目标,以便集中资源,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二是“主次选择”, 即不是在多目标中作一取舍,而是确定何者优先。 优先目标的选择原则是:(1)对实现总目标的直接贡献的大小。一般说 来,对实现总目标直接贡献最大的,应优先考虑。(2)一个目标对其它目标作 用力的强度。这种作用力又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此目标的实施,对 其它目标产生较大压力,迫使其它目标要尽快实施;另一方面,此目标的实 施,有利于其它目标的相继实施。(3)实现总目标的总投入最小或社会总收益 率最大。 以上是根据西方发展经济学中有关理论模式推论的,它提供了解决目标 顺序选择的一个思路,但难以作为决策的依据。笔者认为,从中国实际出发, 要协调目标冲突,从根本上讲,就是正确确定规划期内各个发展目标在总目 标中的地位,目标有主有从,投入分配有多有少,既保证主要目标的优先, 又兼顾其它目标的需要。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从总体上看,经济 增长仍是发展目标中的主要目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促进其它目标的实 现。但在不同地区,情况很不相同,主要目标的选择及主要目标与其它目标 的关系的安排应有差别。如在发达地区,特别是其中的大城市,技术进步、 社会进步的目标,就比一般的经济增长更加重要;在贫困地区,就需要更多 地重视脱贫致富,尽快在开发中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生态问题突出的地区, 就要更多地注意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改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也要针对 目标冲突产生的具体原因与表现,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协调。如经济增长与 增加就业的矛盾,需要坚持控制人口,使人口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大致与经济 增长带来就业机会增加的幅度相适应;开发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 业,增加就业岗位;向生产的广度深度进军,吸收、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 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提高职业转换能力。解决经济增长与满足基本需要的矛 盾,关键是正确确定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生产性投资与非生产性投资的比例, 大力提高投资效益。解决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要着眼于生态环境动 态的高效益的平衡。积极开展资源的综合利用,对综合利用采取优惠政策, 尽可能把“三废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建立和健全综合性环境质量标准指标 体系(规定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率、污染物质在区域环境中的最高浓度、 生活区的卫生标准等指标),加强环境监测,掌握国土环境的动态情况及发 展趋势,逐步形成全国环境监测网络;完善环境立法,依法办事。对人为活 动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污染,必须按“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责成有关单 位承担治理责任。污染型的重大建设项目,要把区域环境预评价列为项目论 证的主要内容之一。重大采掘项目的建设,必须把复土还田作为矿区总体规 划的组成部分。项目建设期间治理工程的投资要列入项目的总投资内,项目 投产后要从生产费用中提取规定的资金建立治理基金,更新改造资金、生产 发展资金也应拿出一定比例用于环境治理。资源开发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 视其轻重程度,分别限制、禁止开发或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才允许开发: 可能造成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严重流失的;可能导致森林、草场、湖泊 面积和航道里程减少的;可能引起风、沙、水害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将 严重影响环境、直接危害人民安全与健康的;将严重影响珍稀动植物繁衍和 导致自然保护区、名胜风景区遭受破坏的;在目前科技条件下难以合理利用 的重要资源。要合理布局工业,既要防止过度集中,超过区域环境容量;又 要防止过分分散,造成面的污染。 目标冲突是客观存在的。规划就是正视矛盾,积极协调,而不能把各个 目标割裂开来、绝对对立起来,保一个而扔掉其它。在一些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落后而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关系异常复杂的地区, 尤其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合理布局,审慎地协调好目标冲突。 (四)地区主导产业和工业结构变动导向的选择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同地区结构变动导向的选择是一致的,前者是后 者的具体体现。结构变动导向系指从宏观上看,地区产业结构沿着一个什么 方向演进。这个演进方向就集中表现为所选主导产业的类型上。 1.决定地区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变动导向的因素 根据产业结构理论,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导向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两大因 素:(1)地区发展所处阶段,包括工业发展的层次;(2)社会的需求,即建立 在地区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地域分工的要求。 从工业发展的层次看,一般依次经历 3 个时期,即:(1)以轻工业(主要 是纺织、食品、皮革工业)为主时期;(2)以重工业为主时期(其前期以能源、 原材料的上游产业为主,后期以重加工为主);(3)以高新技术(以电子技术 为代表)工业为主时期。结构演进的总趋势是:轻工业比重降低,主导地位 下降并逐渐消失,重工业比重上升,取代轻工业而占主导地位;高新技术工 业发育、成长,比重增加,并逐步确立其主导地位。相应地,工业结构变动 可分为 3 种基本导向,即:(1)轻工业主导型导向;(2)重化工化导向;(3) 技术导向。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体都分阶段沿着上述 3 个基本导向,来调整、转换其工业结构。日本工业结构的演进,更清晰地 描绘出这种演进的轨迹。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基本上实现了第一次转换,轻工业取代了农业 的主导地位,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中心。除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产业军事化这 个特殊时期以外,轻纺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 60%以上,就业人数占 70%以 上;战后,经过短暂的恢复时期,50 年代中期、60 年代,日本选择了重化工 化的导向,产业政策向重化工工业倾斜,到 60 年代末,重化工工业的产值和 就业人数均占工业总量的 50%以上,取代了轻纺工业的主导地位;从 70 年 代开始,转而选择了技术导向,除进一步巩固提高重化工工业以外,重点发 展了以高精度加工组装、电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工业。 与上述基本导向相对应的是工业生产中要素密集度的变化:即由劳动密 集型为主向资源、资金密集型为主进而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演进。在日本 重化工化时期,资金投入量增长了 11 倍,而就业人数只增加了 0.46 倍,产 业结构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化为以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70 年代以 来,与技术导向相对应,进一步由资金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化。其标 志是:在增长速度上,高新技术产业超速增长,而传统产业增长率下降,生 产能力大量闲置;在设备投资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大幅度增加,传统产业 投资不振;在就业结构上,前者比重明显上升,后者比重下降;在技术结构 上,除各工业部门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外,一些由“纯”知识、技术构成的新 兴产业(如情报信息业、技术咨询业等)不断发展、壮大。尽管目前,高新 技术产业在总产值中的比重还不大,但工业结构沿着技术导向变化的趋势非 常明显。 主导产业和结构导向的阶段性转换,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经济的高速增 长,这三者是密切联系、相互推动的。 从社会需求这一方面看,外部需求是工业结构调整、演进的基本动力。 按照耗散结构理论,有序的结构,是非平衡的、开放型结构。一个国家或地 区结构的调整,必须与外部系统的结构调整相对接,在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 能量、信息的外循环中,来建立系统内部的有序结构。这也就是结构变动的 市场导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就是以市场导向来调整、选择其产业结构的, 并相应地采用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保证其结构沿着这个导向演进。50 年代开始,大量引进外资和大规模引进技术;60 年代初实施了“贸易汇兑自 由化”政策;60 年代末、70 年代初,逐步实行了“资本自由化”政策以及一 定限度的“外汇自由化”,从而比较有效地摆脱了国内资源、市场条件的约 束,形成了一个比较典型的耗散结构。就日本内部而言,其工业结构是很不 平衡的:现代工业所需的关键矿种,如石油、铁矿、煤、有色金属矿等,在 数量和品种上都远不能满足国内加工工业的需求;而加工工业,特别是汽车、 船舶、家用电器、合成纤维等的生产规模,则远远超过本国的资源供给量和 市场容量,但将国内工业系统同国际的工业系统衔接起来看,国内过剩的和 短缺的,与国外多余的和短缺的,在量和质上是互补的,通过国际交换,大 体上是平衡的,而且其剩余的、大量出口的产品的国际价格一般远高于其短 缺的、需要大量进口的产品的价格,因而能保证其工业系统的有效运转。 亚洲“四小龙”大体也是如此。 2.中国地区产业结构导向选择的探讨 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日本等国(地区)的实践,对中国无疑是有借鉴意 义的。最本质的一点是:必须打破系统的封闭性,在密切与外部系统的联系 中,来调整、协调系统内部产业间的关系,而不能关起门来搞自成体系、自 我平衡、自给自足。中国沿海战略,大体也是沿着这个思路来制订的。但是, 中国的国情特点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都很不相同,中国各地区的区情特 点也有很大差异,因此,结构变动导向的选择,既要考虑外部环境、外部需 求,也要考虑国内、区内的具体情况,把市场导向融合于上述各种基本导向 之中。如果说,市场需求是结构调整、演化的基本动力,那么,系统内部的 要素禀赋,则是基础。脱离了市场需求、与外界隔绝的结构,是一个没有前 途的结构;离开内部生产要素禀赋的结构,是一个不稳定、缺乏应变能力的 脆弱的结构。 日本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调整、选择产业结构,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 构高级化的一个典型。但是,进入 80 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发展变化,也 日益暴露出其外需主导型结构自身的弱点。突出的是对外经济摩擦日趋激 烈,范围也越来越广,从钢铁、汽车、家电扩大到半导体、计算机等高技术 领域,从贸易扩大到金融、技术领域。强大的出口攻势和巨额的顺差,招致 美国、欧共体的强烈抵制和报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严重威胁日本 外需主导型经济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日本被迫改用以 内需为导向来调整其产业结构。包括增加财政支出,降低官定汇率,以刺激 投资,扩大内需;开放国内市场,扩大进口;增加海外直接投资,加速产业 转移,提高转移到国外的产业产品中返销日本的比重。这些虽在一定程度上 缓和了外部的经济摩擦,但已形成的外需主导型结构,调整起来既费时费力, 而且削弱了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重化工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生产规模相对 缩小,第一产业进一步衰退,这是 80 年代日本经济增长大幅减速的一个重要 原因。换句话说,曾经有力地促进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外需主导型结构, 而今变成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日本的实践及其得失,对中国的启示是: 中国工业结构变动导向的选择,既需要坚持市场导向,同时也要采用其它导 向;在市场导向上,也需要把外循环与内循环有机结合起来,这也是中国国 情特点所决定的。 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地区差异极大的发展中的大国, 不同类型的地区,所处发展阶段不同,要素禀赋各异,结构类型不一,市场 需求相差悬殊,因而结构变动导向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即不同地区其结 构变动导向应有区别,不能按一个模式,更不能简单地以某一类型国家(地 区)结构演化的轨迹为准绳,来进行设计。 (1)发达地区的结构导向 中国的发达地区,已形成的区域产业结构,与其它类型区域相比要相对 进步,但以结构优化的要求来衡量,或者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结构相比, 还存在相当差距,或者说还存在一系列结构性矛盾:(1)按要素密集度来划 分,即使是像京津沪这样的大都市区,其工业结构中,物耗高、运量大、污 染严重的传统工业也仍占绝对优势,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还处于起步 阶段,所占比重也小;(2)第二产业比重居高不下,与第三产业严重失衡。不 仅新兴的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甚至传统的第三产业,也还不能适应区域内第 一、第二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更不能适应区域中心城市发 挥综合功能的需要;(3)第二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发展比例关系也不协调, 产品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变动不一致,积压与短缺并存;在技术结构上,大中 型企业技术改造、结构升位过程缓慢,而低技术向地方小企业、乡镇工业广 泛蔓延,工业的总体技术素质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地区之间,加工工 业结构严重趋同。长江三角洲 14 个城市,按行业产值排序,有 9 个城市的机 械工业居首位,有 5 个城市分别以化工和纺织工业居第二位。上海与宁波、 南通,工业实力相差大,属于不同层次的城市,但结构差异不大,互补性弱, 影响发达地区综合产业优势的发挥。很显然,如果今后继续围绕现有结构兜 圈子,沿着老路子走下去,虽然也可取得一定的增长速度,但现有的结构性 矛盾将更趋激化。如能源、原材料供应将有更大的缺口,运输滞后和环境污 染将更加严重,技术上的优势将逐步丧失,社会综合效益明显下降,这样对 全国的贡献就有很大局限性,进军世界市场也很困难。因此,必须另找新路, 即以技术为导向,实行结构转换。也就是一方面提高物耗少、污染少、精加 工、深加工、附加价值大的产业、产品的比重,使结构由集约化的初级阶段 (生产的增长与资源消耗的增长同时实现)向中级阶段(在资源消耗量比较 稳定的情况下实现生产的增长),进而向高级阶段(生产增长而资源消耗相 对减少)转化;另一方面,在传统技术中渗透高技术,突破若干高新技术领 域,使高新技术产业与经过改造的传统技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具体说来, 发达地区结构调整的主要方面是: 第一、利用新技术改造现有传统产业。传统产业还是中国发达地区国民 经济的主体,高新技术产业还需要它们积累资金,提供市场,培训提高掌握 使用高新技术的队伍。同时从全国看,中国经济实力的加强,也主要有赖于 发达地区现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撇开它们,另起炉灶,既不现实,也不可 取。但传统产业的发展,也不能复制古董,必须加快设备更新与技术进步, 使传统产业获得新的发展手段,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其素质。首先使其中的 优势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基本上转移到现代技术基础上,在部分产品、主 要装备和关键工序上接近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先进水平。这样既能较快地改变 发达地区现有结构的落后性,也可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确立深厚的根基。 第二、建设和发展高技术产业。经济发展史证明,发达地区生产发展的 前途,主要不在于扩大同种产品的数量,而在开发新产业、新产品,发展新 品种,创造新的使用价值,满足区内外日益发展的多样化的需求,单靠几种 传统产业、产品是不够的。即使是具有区际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由于区内 外情况的变化,其优势地位也不可能永远保持。发达地区要保持其在国内的 领先地位,就必须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先行一步。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需要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条件,又由于这类产业具有省能、省料、省空间、 省劳力的特点,且能生产大量替代材料,因而对地区整个国民经济有很强的 超前带动性。在发达地区建设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既可以发挥其经济技术 上的优势,又有助于缓解发达地区运力紧张、能源原材料供应不足且不稳定 的矛盾,还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地区总的结构水平与区域 的综合效益,使之在新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腾飞。 如果从国际竞争角度考虑,更需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进入 90 年代,西方工业大国经济发展很不景气。西方七大工业国增长率下滑,或上 升幅度缩小;1991 年全球 500 家最大工业企业总销售额的增长率低于各地通 货膨胀率的上升,企业利润大幅减少。为了摆脱困境,适应新的国际竞争环 境,美、日、德和其它工业国都在进一步发展、利用高新技术,进一步调整 其工业结构。中国发达地区的工业实力及其技术水平与这些工业大国相比相 差很大,面对竞争强手,要更大步地走向国际市场,挤占一席之地,就更需 要在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上下功夫。 第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第二产业冲出行业的框框,发展第三产 业,形成二、三产业交融、联动的结构新局面。 第四、抓好区域农村产业结构的总体调整。尤其是 80 年代高速发展起来 以低技术为基础的乡镇工业,需要依靠技术进步,上规模,上水平,较快地 实现结构升级、产品换代。也就是说,发达地区以技术为导向调整结构,应 当是城市与农村、大中型企业与小企业同步进行,相互联动。 发达地区工业结构的调整,在技术导向下,应大力抓存量调整。发达地 区存量大,长线产品多,调整存量结构更为重要。办法是:选择几个影响大 的长线行业,在限产压库的同时,让管理和效益好的企业兼并差的企业,或 在同行业中实行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形成规模经济,开发新品种;对长 线上的一部分企业实行关停并转,重新配置多余生产能力;逐步将一批初加 工和低附加价值产品,转移到原料产地,自己集中力量发展精加工和高附加 价值产品;进一步扩大开放,大搞同外商合资与合作,利用国外的资金、技 术、销售渠道和网络,推动一些行业跳过时间差,跟上国际潮流,加快与国 际市场接轨。以存量结构调整为主,辅之以增量调整,即对新增固定资产投 资沿着技术导向作有意识的倾斜。 (2)不发达地区的工业结构导向 中国的不发达地区,从总体上看,还处于以能矿资源开发、生产初级产 品的资源导向阶段。在区域工业结构演进过程中,这是一个低层次的结构型 式。从现状看,这种资源导向结构,由于地区专门化水平低,资源优势还远 没有转化为商品经济优势,多种具有区际比较优势的能矿资源还处于待开发 状态,而这些资源产品,大多是中国的短线产品,从地域分工角度看,急需 加大开发规模,加快开发进度。从发展上看,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替代性, 以及随着开发规模的扩大引起开采条件的恶化趋势,容易导致区域发展的不 稳定性。特别是由于中国管理体制上的缺陷和价格的扭曲,资源导向结构的 区域经济效益低。从上述两方面的情况,不发达地区工业结构的调整,首先 还是要加强资源导向,即逐步扩大优势资源的开发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同时通过资源的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有选择地、适度地发展一些加工转换 工业。但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资源导向还是主要的。 在不发达地区工业结构变动的导向选择上,有两种观点要进一步研究。 一是认为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各个地区、各个领域,都应该引进 采用高新技术,跳过传统工业化和传统技术阶段,以实现经济的超越发展。 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但却不现实。由于经济技术的一体性,任何经济增长, 都离不开一定的技术。区域工业结构的合理化,与技术结构的合理化是一致 的。技术必须同区域经济、文化环境相适应,才能开花结果。世界新技术革 命的兴起与高技术产业群的出现,是工业化的发展和深化,它不能从天而降, 而是植根于工业化过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经济技术的土壤之中。中国不发达 地区,发展到现在,除为数有限的几个大中工业中心以外,从总体上看,都 还没有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连资源导向这种低层次的区域工业结构发育得也 不健全,不少地方,甚至还没有根本摆脱自然经济的格局,人们的商品经济 观念还很淡薄。在这种区域经济文化环境中,技术结构还应当以适度技术群 落为主,发展适度技术,以促进区域工业结构的调整。当然,这并不排斥在 部分地方、局部领域,也可以同时从国内外直接引进、采用一些高新技术, 以加快传统产业特别是优势产业、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步伐。但在总体上, 区域工业结构的调整还不宜采用技术导向。 二是加工增值问题。这是强化资源导向、并向高加工度化方向转化的一 个中心环节,但在转化的初期,也要适度。这是因为中国发达地区,能源原 材料严重不足,加快其高耗能耗料工业向富能富料区的转移,是把东部的经 济技术优势同西部的资源优势相结合、把东部的发展同中西部的开发结合起 来的一个战略步骤。西部能源原材料的东送,东部技术、资金的西移,这种 东西交流还要发展。因此,一些富能富料区不可能也不应当把自己的能源原 材料全部或大部分就地消化;同时,不发达地区的加工技术水平、经营管理 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一个过程,就地消化能源原材料的能力有一定的局限。 如果短期内过分扩大加工转换能力,对地区来讲,可能比单纯生产输出能源 原材料初级产品的经济效益要好一些,但从社会的综合效益看,就可能降低。 所以在资源导向地区,国家在资源分配上,应照顾这类地区自身的需要,促 进其加工转换工业的发展,但应当适度,不能操之过急。现在的主要问题是, 由于体制上的缺陷,由于价格的扭曲,造成能源原料主产区创造的价值,相 当一部分随着能源原材料产品的廉价调拨而无偿地转移到加工制造业为主的 地区。这是应当改进的。为了增强不发达地区的实力、财力和活力,调动资 源导向区发展能源原材料的积极性,在进行体制、价格改革的同时,还需要 给一些优惠政策。如凡是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发展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不管其 是否分布在特区、开放区,都在贷款利率、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放开生产 资料价格,建立生产资料市场,使东西部技术、资金、能源、原材料的交流 更多地通过发展区域横向联合和市场。 不发达地区所处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不同,传统工业仍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在工业结构中,就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而言,不发达地区的结 构水平并不低,问题在于技术水平低,要素运用效率低。因此,要利用发达 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让出部分传统产品市场、转让技术、转移资金的机会, 加紧改造自己的传统工业,加上加工转换工业的适度发展,不发达地区的结 构水平和结构性效益也就可以有一个明显的提高。这比脱离地区所处发展阶 段,急于追求高加工度化更现实可行。 发达地区以技术为导向,把资源、资金密集型工业转化为技术、知识密 集型产业;资源富集的不发达地区,采用资源导向,同时发展加工转换工业, 提高传统工业的技术素质,双方的产业都在不断升级,工业结构的这种变动, 是互相联动、各有好处的。归根到底,是促进全国工业结构的协调化和向高 级化靠近。 3.中国六大经济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根据第三章提出的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计算公式和选择方法步 骤,以中国现行的工业行业分类为基础,利用《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1990)的有关基础数据,在此分别计算出中国 30 个省市区的 38 个工业行 业(未包括“其它矿业”和“其它工业”)的 4 个评价指标值(即专门化率, 以 m1表示;比较劳动生产率,以 m2 表示;市场占有率,以 m3 表示;波及效 果系数,以 m4表示),进而将各省市区各工业行业的 4 个指标值处理成为一 个综合评值(以 M 表示),并按六大经济区①汇总,表 70 即为中国各大区工 业行业的评价结果。根据各大区各工业行综合评价值的大小排序,可初选出各大区位居前 12 位的行业(见表 71)。表 71 中,烟草加工、医药工业都同时进入 5 个大区前 12 位之 列;石油加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黑色冶金工业、 采盐业同时进入 4 个大区前 12 位之列;橡胶制品业同时进入 4 个大区前 12 位之列,根据主导产业的特点和功能,同一行业不宜同时在多数地区被选 作主导产业,因此这 8 个行业需进一步在大区间进行比选。 这里采取的比选原则是:(1)在全国同类行业中排位的前后(按综合评价 值);(2)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发展的或社会需求量大的行业,可适当多选, 否则只宜在少数区入选;(3)根据所在区的情况,发展潜力较大、发展势头和 发展前景好的,在全国同类行业排位中虽位次靠后,也可入选;相反,即使 位次靠前,也可能被淘汰;(4)有的行业,在较多地区进入前 12 位之列,如 各有特色,可都入选。 据此,比选的结果是:(1)烟草加工业,在西南、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 3 区保留其作为地区主导产业的资格,而在华北、西北则从主导产业备选者 中剔出;(2)医药工业,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区保留,而从西南、东北 和东南沿海区剔出;(3)采盐业只在黄河中下游区和西北区保留,而从东北 区、西南区剔出;(4)石油加工业在西北区、东北区保留,而从黄河中下游区、 长江中下游区剔出;(5)化学工业、黑色冶金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都保留 其在 4 个区的备选资格;(6)橡胶制品业在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黄河中下 游区保留,而从西北区剔出。表 72 为经过比选后各区可供选作地区主导产业 的备选行业。 (五)地区工业布局 地区工业布局,是区域工业发展的空间形式。下面是从区域角度而言, 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1.正确对待区域内部的地区差别 在一个国家、一个大的地域单元内,工业发展的不平衡,是工业化过程 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只是在不同国家、不同区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 不平衡度有较大的差异。 这种地区差别,是两方面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各地区之间,自然 环境的优劣和自然资源丰度、组合状况的不同;区位条件的优劣不同;文化 历史、特别是工业开发的历史基础的不同,作为一种社会惯性,历史基础在 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影响着地区工业的发展;人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主体,人口 密度、人口素质、劳动力成本的不同,这些都是形成地区差别的内在因素。 (2)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现代区域,都是一个开放系统,生产要素的空间流 动频繁。流动的一般趋势是:商品向价格高的地方流动,劳动力向工资高的 地方迁移,资金向报酬率高的地方集中,新技术和创新成果向梯度差较小的 地区推移。这种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不同,在一定时期 内,会形成和扩大地区的差别,形成“过密”与“过稀”的反差。但发展到 一定阶段后,这种流动又会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别。这是形成地区差别的外 部因素。 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别,主要标志是人均收入和地区经济活力。由于上述 因素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因而地区差别也普遍存在。 西欧是世界发达的工业区域,在其内部也明显存在几种差别很大的地 区: 一是高密度地区。这类地区通常是在某一阶段,由于具有某些特殊有利 因素,吸引大量产业、人口的集聚,发展失控,形成现在的过度拥挤。典型 的有:(1)荷兰西部兰斯塔得环形城市群,包括鹿特丹、海牙、阿姆斯特丹、 乌德勒支等大城市集聚区。这里占荷兰国土面积的 19%,却集中了全国 45 %以上人口和大部分工业产值;(2)德国莱茵—鲁尔区,这里是德国最大的重 化工区,集中了 900 万以上的人口和 10 个大城市;(3)法国的大巴黎区。 二是萧条区。即走向衰退的、老的工业集中区。这类地区,主要由于主 导产业的衰退,新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因而引起整个地区经济的停滞,突 出的是“结构性失业”。典型的例子是英格兰中部地区、法国东北部地区, 比利时的东南部,德国鲁尔区的部分地区。 三是边境地区的经济低谷。这主要是因政治因素而引起的经济长期停 滞。如原东、西德的边境两侧,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 西欧地区内部的空间差异,还集中表现为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从英国中 部诸郡开始,沿法国北部和巴黎地区、比利时的大部分、荷兰西部各省、德 国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巴登符腾堡州的西南部、萨尔地区,经瑞士的 中部地区和奥地利东部地区,一直延续到意大利北部的波河谷地和工业三角 洲,在这个条带内囊括了西欧大部分大城市、经济中心和经济发达区,人口 密度每平方英里 90 人以上;而从比利时的林堡开始,向东南方延伸,直到法 国西南部的南方比利牛斯区,人口密度每平方英里只 50 人。不列颠群岛,包 括爱尔兰大部分地区和英国的苏格兰西部地区,人口密度也只 50 人左右。人 口密度高的地区,一般也是西欧工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人口稀少地区, 也是西欧区域问题多的地区。其中有的(如意大利南部山区、法国中央高地、 英国的苏格兰地区、冰岛等)是自然环境差,缺乏足以吸引投资的资源,工 业既不发达,低产农业也走向衰落,人口大量迁出;有的(如英格兰老工业 区、法国东北部)是地区产业结构刚性大,应变能力差,导致就业机会减少, 剩余劳力大量外流。 这种地区差别,在发达的美国、日本也同样存在。在发展中国家、地区, 这种地区差别就更大。 中国西部诸省区中,川、陕的工业总规模,就大大高于其以西 7 个省区 工业总产值之和;在一个省区内部,城市首位度很高,工业产值居首位的城 市,其工业产值一般占所在省区工业总产值的 40%到 50%以上。 地区差别是多种因素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有其必然性。不平衡也不一 定就是坏事,它可能成为促进不发达、欠发达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的压力和动 力,也推动着发达地区为保持其优势地位而更上一层楼。“不平衡是有序之 源”。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既适用于地区产业结构,也适用于地区的空 间结构。因此,对这种现象,不能脱离实际,不讲经济效益,从主观愿望出 发,人为地截长补短,“劫富济贫”,追求低水平的区域均衡。但另一方面, 如果地区差距长期无限制地拉大,两极分化,这既不利于全国、区域的协调 发展和总体优势的发挥,又将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由于地区差别常常集 中表现为人均收入水平,这直接关系到地区间、居民间的切身利益,这是一 个极其敏感的问题。因此,对地区差别也不能放任自流,任其发展。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把地区、企业推向市场,在 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从发展的长过程看,不平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差距将呈缩小的趋势。 以人均收入为例,尽管在绝对值上还会有高有低,但人均收入的年增长率将 趋于接近,从而使相对水平走向接近。现在,美国最富的州的人均收入较之 最穷的州的人均收入差距仅 1 倍;日本最富的地区与最穷的县,人均收入水 平也仅相差 1 倍。但完全靠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还有限,常常使地区矛盾 越积越多,解决起来更加复杂和困难。如上述美国最富的州与最穷的州,人 均收入的差距,近几十年来就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即使是市场经济国家,也都强调以区域政策来调整、协调区域之间的关 系。西欧各国区域政策的中心,就是解决或缩小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 的差距问题。其作法主要是:(1)对落后地区、有问题地区进行财政补贴来促 进其经济发展。这种财政补贴,又主要是以基建投资或优惠的贷款条件等形 式进行的。(2)使就业机会向剩余劳动力方向移动,即在落后地区建立工业, 辅之以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就地就近吸收消化剩余劳动力。同时 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剩余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能力。遏制人口向大城市的集 中或大量外流。(3)在落后地区,建设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 效应,形成地区的经济中心,以点带面,促进整个落后地区的开发发展。(4) 限制大城市的过度膨胀。英、法、荷兰等国政府,相对于其它西欧国家,对 经济的干预力度较大,主要靠国家政策及相应的有力措施;其它西欧国家政 府对经济干预的力度较弱,则主要是采取引导性政策。(5)对萧条区,则主要 是利用其历史已积累起来的技术基础、经济网络,采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 方法,来振兴其经济。 中国更重视地区差别问题,但长期以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地区差 别的调节作用极其微弱,区域政策又缺乏科学性和连续性,工业总体布局的 重点,在东、西之间大幅度摇摆,导致东、西差距呈不规则的变动:有时是 差距稳步缩小,有时又是明显扩大。从总体上看,以人均收入水平而言,中 国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之间的差距较之西方发达国家要大得多。1989 年,上 海人均国民收入是贵州省的 7.3 倍。 国内外的实践说明,解决地区差别问题,必须针对地区差别产生的原因, 制定科学的区域政策,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发挥区域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双 重调控作用,才能经济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2.地区工业布局框架的构造 地区工业布局框架的构造,在全国说来,属于中观布局层次,而在区域 范围内说来,则属于布局的第一个层次。它主要是根据全国的总体战略、区 域内各地区的条件、特点,将一定时期内计划开发的城市、地区联系起来, 粗线条地勾画出区域开发建设的基本蓝图。其作用是将全国的总体布局与重 点企业的建设布局衔接起来,也是国家工业布局展开的一种形式,同时为企 业、企业集团的区位选择与组合,提供中观指导。 由于各国、各区域的情况不同,区域布局框架的构造可采用不同的方式、 方法,下面是几种有代表性的方式。 (1)城市圈——荷兰的多中心网络型方式 其基本思路是把工业化和城市化看作两个平行的历史过程,以城市作为 联系这两个过程的纽带和区域布局的中心。其特征主要有:(1)经济上是以大 港口城市为依托,充分发挥沿江临海的区位优势,扬技术、经济之长,避资 源贫乏之短,建立和发展外向型沿海工业和商品性集约化的郊区农业,形成 城乡结合、经贸结合、运贸结合的区域经济体系;(2)在居民点结构上,是大 片分散、小块集中,城、港、乡穿插,混然一体。 荷兰城市圈,位于荷兰西部,由大中小 90 多个城镇及其郊区组成。其中 主要城市分布在南北两翼和沿海一线,构成两条城镇走廊或工业集聚带;中 间是一条开阔的农业、绿化带。南北工业集聚带中间也镶嵌着小型绿地;中 部的“绿心”,中间也分布着大小不等的聚落。 该城市圈集中了荷兰四大城市,各自的职能不同;阿姆斯特丹是国家的 首都、荷兰第二大港和商业、金融中心;海牙是国内和国际政治活动的都市, 实际上起着荷兰行政中心的作用;鹿特丹是世界第一大港,也是荷兰最大的 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传统工业是与港口直接联系的船舶修造业,同时生产闸 门、桥梁构件、浮动起重机、深水沉井等水利工程产品,主要分布在老港区。 50 年代末以来,利用便利的海运条件进口原油,在新港区内迅速发展起以炼 油为基础的石油化工,成为欧洲最大的炼油基地和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 也是全国最大的石化工业基地。利用物资集散量大的条件,又发展成为世界 主要批发贸易市场之一;乌德勒支是省行政中心,又是全国的信息中心。以 上述四大城市和阿、鹿两大中心港为主,城市圈内众多的中小城市和小港, 也各有其特殊职能:如北荷兰省城哈勒姆,以轻工业为主;莱顿是大学城; 多德雷赫特是南方内河重港;艾默伊登是钢铁基地;位于利瑟—希勒霍姆花 卉地带的小镇阿尔斯梅尔是世界最大的鲜花市场,等等。 该城市圈内,有连通内部各主要城镇和欧陆国家主要城市的铁路网、高 速公路网、输油管道,还有发达的水运,不仅运价低廉,且运网四通八达、 纵横交错,是区域经济运行的动脉。 这种多中心网络型的布局方式,很适用于临江靠海、而自然资源贫乏的 地区。其主要优点是:(1)多中心、职能分散而协调,城乡相间而联系紧密, 工业发展与交通运输、对外贸易密切联系,因而大城市规模相对较小,而中 小城镇发展较快,工业的空间集中度较低,因而大城市病的症状较轻;(2)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内外循环畅通,能最大限度地与国内、国际进行分工、 互补;(3)有利于实现区域内城乡一体化。 但这种布局方式也有其弱点,即城市圈本身的发展容易失控,南北工业 密集带的扩展,首先是吞没带内的小型绿地,进而吞食中部的农业带,而且 农业带内的“绿心”,由于人口的增长,聚落的增加、扩大,也从内部蚕食 “绿心”,使“绿心”萎缩。因此,运用这种布局方式,必须严格控制城市 圈发展规模,逐步向城市圈外围与腹地发展,减轻城市承受的压力,防止“绿 心”萎缩,缩小与其它地区和城市圈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从而保持城市圈的 固有特点和优点。 (2)点轴方式 在工业有所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形成点轴的雏型,但工业布局尚未展 开的能矿资源富集地区,可以点轴开发、点轴延伸的方式,构造地区布局框 架。 中国的西部地带就是如此。中国西部地区与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情况 大不相同,这里地域辽阔,能矿资源丰富,配套程度高,是中国的资源后方。 40 多年来,工业虽有较快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开发程度低而开发潜力大。 已有工业在空间上相当集中,分布的基本格局是:工业的主体部分和主要工 业中心,主要是沿着陇海—兰新、京包—包兰—兰青、成渝、成昆、川黔、 黔桂、贵昆几大铁路干线和大江大河沿岸展开,兰新线以南、兰州—昆明— 线以西、京包—包兰—兰新线以北的广大地区(约占西部地区土地面积的 90 %以上),基本上仍为交通闭塞、以农牧业为主的待开发地区。在这片辽阔 的地区内,“三江(怒江、澜苍江、金沙江)成矿带”,天山、祁连山两大 山系,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三大盆地,都是西部、全国以至世界少有的 多种矿产和水电资源的富集区。工业的这种分布格局,是西部地区二元经济 结构在空间上的反映,也说明西部地区在总体上,还未形成现代经济布局的 框架。其弱点是既造成西部少数大城市地区面临用地、用水和环境容量的压 力,难以进一步发展,极化效应弱化和扩散效应不能发挥;又使得丰富多样 的资源不能经济有效地被吸引到国民经济周转中来,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 要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工业布局必须适当展开,构造地区的布局 框架。基本思路是: 第一、南北并进,各有侧重;先东后西,横向西移。 西部地区的南北两大部分,既有共性,更有个性,互补性强。从矿产资 源的集中程度和组合特点看,北部的资源富集区,主要有:包头—狼山区(铁、 稀土、铌、铜、铅、锌、硫铁矿)、鄂尔多斯盆地(全国最大的煤盆,并有 油、气)、小秦岭地区(金、钼)、黄河上游区(水电资源、煤、镍、铂族 金属、铜铅锌、石膏)、柴达木(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锂、盐、石棉、铅 锌、油气)、伊犁—克拉玛依—阿尔泰地区(稀有金属、石油、白云母、铬 铁矿、宝石),其中的煤、石油、稀土、铌、镍、铂族金属、铅锌、稀有金 属(锂、铍、钽、铪、锆、钍)、白云母、铬铁矿、盐类资源、硼等,均具 有全国优势;南部的资源富集区主要有:红水河流域,又可分为桂西南、滇 东南区(铝、锰、褐煤、水晶)、桂北(锡、多金属)、滇南(锡、多金属); 攀西—六盘水区,又可分为:攀西区(水电资源、铝、钒、钛)、黔西南六 盘水区(煤为主)、黔中区(磷矿、铝土矿)、滇中区(磷矿、铁矿)、川 南区(煤、硫、磷)、滇东—黔西区(褐煤、铜铅锌)、滇西区(水电资源、 铅锌、铂、钯)。此外,还有川西的石棉、钙芒硝,四川盆地的天然气、盐。 其中的水电资源、煤、天然气、锡、铝、锰、锑、铅锌、钒、钛、磷矿、石 棉、钙芒硝、水晶等,都具有全国优势。可见西部地区南北能矿资源都丰富, 但主导矿种及资源组合特点有很大差异。 从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看,南部水资源、气候条件、农业基础相对 强于北部。北部的空间容量、地形条件、能源供应、对外运输条件相对优于 南部。在经济和社会发育程度以及自我发展能力上,南部稍强于北部。但在 能源基础和能源开发条件上,北部又优于南部(见表 73)。而能源开发既是 国家的急需,又是整个西部地区重化工的重要物质基础。 南北两部分各有千秋,因此,西部地区的工业布局,需要也可能南北并 进,但侧重点不同。两者结合,更有利于形成煤、水、油、气四者兼并的强 大的综合性能源基地,多品种的有色金属工业和化工基地,从而更有效地发 挥西部地区的资源组合优势。 从东西来看,西部地区东西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在经济总规模、 结构层次和技术水平上,位于东部的川、陕明显高于其以西的省区。在全区 11 个省区中,川、陕两省土地面积只占全区的 11.3%,却集中了全区国民收 入生产额的 43.8%,固定生产净值的 40.6%和工程技术人员的 45.9%,川、 陕二省距全国经济重心较近,联系也较方便,区位条件也较优于其它省区。 同时,西部地区内的五大民族自治区,在综合发展条件上,也以位于东部的 桂、内蒙古两区较好。因此,需要通过川、陕的超前启动,铺设向西推进的 桥梁;桂、内蒙古先行一步,积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实践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机械地、板块式地推移,不排斥各省区的优势产业、 骨干地区的优先发展以及局部领域、局部地区的反梯度推移。
  第二、点轴延伸与新轴线开发。 西部地区已形成的工业轴线,主要有:以渭南、西安、宝鸡、兰州、金 昌、玉门、嘉峪关、乌鲁木齐为中心的陇海—兰州轴,以呼市、包头、石咀 山、银川、白银、西宁为中心的京包—包兰—兰青轴,以成都、重庆、昆明、 贵阳为四极的“口”型轴线。这些轴线集中了西部地区的主要工业与城市, 是进一步开发西部的依托阵地。但轴线的总体水平和工业点密度还远不及 东、中部的工业轴线,需要加强和延伸。其途径为:(1)以轴线上的大城市产 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的调整为中心,以技术为导向,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 强化其综合功能,扩展其扩散效应;(2)中小城市的建设,一般还要以强化经 济功能为主,增强其向心力和辐射力,形成二、三级开发据点;(3)轴线上的 工业布局,由高密度地段向低密度地段推移,防止生产要素进一步向轴线上 的大城市拥集。 新轴线的开发,在本世纪内可着手建设以下几条轴线:(1)黄河西侧纵轴 线。由内蒙古狼山地区经临河市、东胜市,南下入陕北的神府榆横地区、延 安子长地区、黄陵地区到渭南市(含小秦岭地区)。如西安—安康线建设, 再向陕南延伸,这是一条铜铅锌、硫铁矿、煤、电、油气、钼、金工业带。 (2)内蒙古东部纵轴线。纵贯内蒙古东部 3 盟 1 市,这是一条断续相连的褐煤 带。以开发三大露天矿为基础,相应发展煤电、煤化工;以开发大兴安岭林 区、呼伦贝尔大草原和西辽河农业区为基础,进一步发展牧、林、农产品加 工工业。(3)内昆—南昆—南防轴。以红水河水电及川南、滇东、黔西南火电 为依托,重点开发川南的煤、磷、硫,黔西南、滇东的煤炭、铜铅锌及广西 平果铝土矿。(4)青藏轴。依托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输入龙羊峡的水电,开发 柴达木的池盐、钾盐、镁盐、铅锌、石棉。(5)澜沧江中游。修建广通—大理 铁路,重点开发流域内的水电、铅锌、磷矿。利用沿江丰富的热带作物资源, 发展相应的加工工业。其中,后两条轴线,是西部地区工业布局向西推进的 前哨。上述新老轴线交织,构成西部地区产业布局的骨架。 (3)划分小区 划分小区,可根据各区的条件、特点和全区域的总体布局,明确各小区 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并从中选择重点开发区,从而构造区域的布局框架。 从工业角度进行分区,划分的原则和指标,可参照综合经济区的划分, 但在原则上,更强调优势资源与资源综合体相结合;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与投 资环境相结合;突出区域特征与适当照顾互补关系相结合;依托工业中心与 工业中心辐射范围相结合;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适当照顾行政区划。 在划分指标上,更强调劳动力因素、工业基础因素、工业技术水平因素、矿 产资源因素、水资源因素、区位因素与交通运输条件①。在分区基础上,对比 分析各区突出的优势与主要限制因素;各区的总水平;工业结构特点及其在 全区域以至全国的地位、作用;各区主要生产要素供需的平衡状况,特别是 稀缺要素的平衡状况;分区的主攻方向;各区之间分工协作重点。由此构成 区域总体布局的框架。在这些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也就可从各区中选择出重 点开发区。重点开发区的选择,主要目的是有根据地实行区域倾斜,使优势 行业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经营能力具有较高的集聚度,从而保证全区域各优势 产业、特别是全区性的主导行业各自在最有利的地域集中发育、成长、壮大, 从而提高全区域工业开发的速度、质量与效益。 在一个大的区域内,工业重点开发区,一般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优势 能矿资源综合开发区、综合性重化工工业区。各类重点开发区的选择依据, 有共同性的要求,也有某些特殊性的要求。日本在其《技术集约城市法》中, 提出选择高新技术开发区(或称技术集约区)的原则和依据是① :(1)不包括 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2)具备发展尖端技术的经济社会条件;(3) 拥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开发尖端技术的企业;(4)能够提供工业用地、工业用水 和住宅用地;(5)母体城市拥有 15 万以上的人口;(6)拥有进行尖端技术教育和科研的理工科大学;(7)拥有高速公路、机场等交通设施;(8)易于利用大 城市的尖端技术信息。 日本政府于 1984 年批准了全国 14 个地区为建设技术集约城市地区。它 们是产、学、住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型城市。其产业以电子、遗传工程等高新 技术工业为核心的产业群;学术依托是开发技术、培养高级人才的理工科大 学和科技研究所;居住空间是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住宅区。 优势能矿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选择,则更多的是考虑资源的丰度、质量、 组合状况、采选难易、水资源保证程度、市场需求、区位及对外输出的通道。 综合性重化工工业区,主要考虑技术条件、市场条件、工业用地、用水、 运输条件的可能性。日本东京经济圈的关东临海重化工区的选建,主要基于: (1)东京湾具有优越的海运和建港条件;(2)东京湾沿岸有大片浅滩,填海造 地条件好:(3)关东地区东部浅水资源比较丰富;(4)关东地区是日本最大的 消费市场。依托上述条件,关东临海工业区,以川崎为中心,自东京南部直 至横滨的鹤见,形成日本最大的综合性重化工区,它布置了千叶、君津、鹿 岛、扇岛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千叶、川崎、鹿岛等大型炼油厂,相应发展 了机械、造船、汽车、电子、石化、化肥等工业。 3.地区主导行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布局及重点项目研究 地区主导产业选定后,落实到空间,就是根据各主导行业布局的指向性, 分别在全区域范围内,选建自己的生产基地。这种行业性的生产基地,其载 体就是各行业的重点项目。重点项目的选建,是区域工业布局最低的层次。 其成败直接关系到地区主导行业的发展,从而间接关系到整个区域工业发展 与总体布局的得失。 工业重点项目的研究与规划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项目建设系列基础数 据的测算,包括项目建设规模(总投资、主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量)、建设 性质、建设地点、投产后新增固定资产、产值、利税、用地、用水、用电、 运量、职工;(2)宏观论证。包括产品市场潜力分析和预测;地区建设条件; 国家投资的可能性及地区的配套能力;地方集资的可能性和渠道;项目本身 的效益及其国民经济效益;可能遇到的矛盾和对策;(3)项目排队。即根据项 目的轻重缓急、建设条件的成熟程度,安排项目的建设时序。 项目研究的意义是:(1)将资源开发、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环境整治的 总体构想落到实处,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便于纳入省市区和国家的中长期 计划,使规划研究更贴近现实的经济生活。(2)利用重大项目研究提供的各种 投入产出数据,可以进行要素的综合平衡;可以定量进行产业结构、空间结 构变动趋势分析;可以进行宏观经济效益评估;还可检查项目规划是否符合 总体规划的要求,也可检验总体规划的构想设计是否可行。(3)可以建立项目 储备,一旦国家有需要,有能力,要上就可以上,及时抓住外部的有利机遇, 而又不致于仓促上阵或坐失良机。因此,项目研究是工业布局系统中很重要 的一个环节。
  本文标题:地区工业发展战略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17/1502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17/15025.html

    标签:地区工业发展战略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