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的平面布局(13)
西苑位于西华门之外,也就是元代的西御园。“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自金盛时,即有西苑太液池之称。名迹如琼华岛广寒殿诸胜,历元迄明,苑池之利相沿弗改,然以供游憩而已。”也就是说,西苑是皇帝游乐的场所,殿亭楼阁与太液池交相辉映景色壮丽。清代进一步开发,并成为皇帝召见王公大臣和接见外宾的地方,像惇叙殿、涵元殿、瀛台、紫光阁等都成为皇帝休息和进行国事活动的场所。太液池也就是今天的北海、中海和南海,南海为明代所开凿。今天北海已经分出,中南海也就是国务院所在地,新华门即南海的宝月楼。
清代北京的风景区也就是西郊的三山五园。三山即万寿山、玉泉山和香山,五园即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杨春园、清漪园。圆明园之东有长春园,长春园之南有绮春园(后改万春园),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风景区,具有108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等被英法侵略军付之一炬。今天位于北京大学西墙外的圆明园遗址,仅有长春园西洋楼石雕清晰可辨。清代末年,西太后动用海军军费在清漪园旧址上修建了颐和园,也就是现存的北京西郊最大的园林风景区颐和园公园。
中国的都城都是经过精心规划的,平面布局的特点十分明显。
首先是整齐划一。以《周礼·考工记》为指导思想,上述著名都城的平面布局,大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尤以邺城、长安、北京最为明显。
其次是中轴线纵贯全城。中轴线起源于人们的对称概念,以及儒家“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思想,也为都城的整齐划一提供了条件。隋唐长安城,北宋开封城,元明清的北京城,中轴线都伸延很长,把全城一分为二,左右对称布局。
第三是宫殿为主体结构。皇宫占据全城的要害部位,不是居中,就是占据高地,而且有宫城相护卫,使皇宫成为全城的主体。宫城不仅与居民区分离,而且宫城的布局也以正殿为主体南北伸延或向四面展开,井井有序。
第四是宫殿建筑高台化。中国都城的宫殿无不修建在高台之上,除防潮外,主要是为占据制高点,维护皇宫的安全和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高于一切。汉、唐长安城的宫殿位于龙首原上,元明清的宫殿人为地建造在高台之上,都是明显的例证。
2.中国著名地方城市的平面布局
中国县级以上的城市数以千万计,平面布局也不具一格,下面仅介绍一些著名城市的平面布局,就可见一斑。
(1)战国时代的成都城
关于成都的得名和建城时代,目前尚有争论,但一般认为成都建城在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灭蜀之后,即公元前311年。这一年,“仪与若城成都,周回十二里,高七丈。郫城周回七里,高六丈。临邛城周回六里,高五丈……成都县本治赤里街,若徙置少城。内城营广府舍,置盐铁市官并长丞,修整里阓,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西汉时“州治太城,郡治少城”。由此证明成都有两城,也就是太城(大城)和少城(小城)。据说大城在东为官舍区,小城在西为商业区。如果此说不错,则成都的平面布局分为东西两部分,即东部为官府衙门,西部为商业市场。但成都县位于少城,可见少城并非没有官府衙门。按照《华阳国志》,成都城应为内外结构,即中间为小城,外面为大城,最早的官府衙门和商业市场均在小城之内。考古发掘证明,秦咸阳的宫殿区在原上,手工业、市场、居民区主要在原下。成都“与咸阳同制”,其布局特点当也相似,而大城只是护卫小城的防御工程。
(2)汉河南县城
汉河南县城位于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它是在东周王城遗址的基础上重建的。城为方形,只有西城墙随涧河的曲折而向内凹,西北角成为抹角。城基周长5.4千米,中部遗迹属西汉,东部遗迹则多属东汉。从遗迹可知,城的中部可能是衙署区,中部以外则为居民、手工业和市场区。尤其是东部出土了许多铁农具、手工工具、纺轮、车器、石磨、杵臼等,显然是以农民、手工业者为主的居民区。
(3)呼和浩特市美岱二十家子汉代古城
古城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南45千米处,接近方形,面积0.23平方千米。此城可能是汉代的一个军事城堡或县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既可控制北通阴山的孔道,又是发展农牧业的良好场所。城四面有门,但并不对称。城的西南隅利用大城西墙、南墙筑有小城,占有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一。在小城东北角发现大型房基,可能是官署所在,恰好位于全城的中部地区。大城内则为居民、手工业区,有无市场不得而知。
(4)汉定襄郡城
汉定襄郡城,也就是位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10千米的土城子遗址。古城东西1.55千米,南北2.25千米,面积约3.48平方千米,西南部被宝贝河冲毁。城中部有所谓“皇城”、“煤山”等较大建筑遗迹,可能是当年的郡治所在。“皇城”有城墙,恰好位于全城的中央。在城的东南隅,发现两处窑址,并有大片居住遗址,文化层次叠压,证明为人类长时间居住的地区。
(5)秦汉吴县城
秦汉吴县为会稽郡治,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吴县城是在春秋吴国都城吴城的基础上重建的,大体上就是吴子城,周回五里,位于今苏州城的中部地区。秦统一六国后,吴县为会稽郡治所,城内新建了郡守衙门和吴县县署。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封刘贾为荆王,以吴县为荆国都城。由于子城范围太小,刘贾又在子城北市坊之西另筑小城,名曰“定错城”,东南与子城相连,北面直达平门,供王室贵族居住。秦汉时代在子城东北、西北辟有东、西两市,作为专门的商业区。东市在今临顿路和干将路联结点附近,西市在干将路西端和乐桥附近。这两处市场成为全市经济活动的中心。
(6)秦汉历城县城
秦汉历城县是一座纵横各约五六百步的方城,即今济南市的雏形。据孙进之先生考证,城开四门,均居中,东西、南北二门各有贯穿城区的大街相通,合看正成“田”字形。秦汉历城县城由历下古城堡发展而来,具有军事据点的性质,形势险要是选择城址的首要条件。县城夹河而立,靠山面湖,凭借天险,便于防御,但是复杂的地理形势却给以后布设新城区增加了困难。在局部区域内固然可以产生像秦汉历城县城这样严正对称的布局方式,可随着城区的不断展开,为顺应地形特点、河流湖泊等,城区布局必然日趋复杂和不规则。
本文标题:中国城市的平面布局(13)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57/616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57/6169.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57/616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57/6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