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珠江水文特征及主要水利问题(3)
放射分汊出海河道有8条,故名。早在清代只有东三门(虎门、蕉门和横门)和西三门(磨刀门、虎跳门、崖门)入海,且都是由山地挟持的地形。近百年来,横门与蕉门间的乌珠(山名)大洋,已淤成万顷沙,蕉门外移,又另成新出海口洪奇沥,是为东四门。西边虎跳门和磨刀门间已淤成斗门冲缺三角洲,把海岛连陆,称鸣啼门,才成今天八门入海情况。
(一)虎门
虎门和崖门是珠江溺谷湾残留的两条河口湾,故潮差最大(最大落潮潮差3.36米)。涨潮量达2288.4亿立方米,占八口入潮量60.8%,落潮量2866亿立方米,占41.6%。可见虎门是最主要潮汐通道,山潮水比小于1,全年属强潮流水道。狮子洋沉积泥沙易被潮流携带出海,使东江三角洲、番禺冲缺三角洲前缘进展慢,狮子洋仍呈喇叭港形态,沿洋两岸为深水码头良好地点,直至黄埔。由黄埔入广州亦呈喇叭湾水道。黄埔宋代称为“大海”,广州河段为“小海”,河床底为冲刷余下的粗粒沉积物。虎门外为伶仃洋喇叭湾,保存有乘潮水深10.8米航道,7米深水航道入黄埔港,3.5米深水航道入广州港。使万吨海轮可乘潮入黄埔港,比上海港还好,为我国黄金水道之一,发展潜力大。可开发成3.5万吨级水道。
(二)崖门
全年属强潮流水道,崖门外黄茅海为喇叭湾,故崖门涌潮成浪有如钱塘江大潮。内部称艮州湖,为一静水潮汐汊道,进潮量635.9亿立方米,落潮量823.4亿立方米,进潮量仅次于虎门。有7—10米深水航道,3000吨海轮候潮可驶入新会港。如黄茅海拦门沙(水深3—4米)能开深水道通过,则5000吨级海轮可乘潮入新会,3000吨级可入肇庆,1000吨级可上梧州。
(三)磨刀门
它是西江主要排水河道,落潮量远大于涨潮量(159.8亿立方米比1043.7亿立方米),山潮水比达5.5,为各口门之冠,为强径流河。输沙量也为八门之冠,为2341万吨。现磨刀山处磨刀门已下移15公里,并进行了大面积围垦。西江干流将沿主槽出海。
(四)蕉门
蕉门亦为落潮量(866.9亿立方米)远大于进潮量(325.4亿立方米)的口门。山潮水比为1.6,汛期为强径流河,旱期为强潮流河。清代蕉门在南沙北蕉门村处,船只常经蕉门入珠江,避虎门之险。万顷沙成立后,蕉门已外移至万顷沙和南沙之间,为番禺冲缺三角洲各河的总汇。年径流量达565亿立方米,使口门外浅滩发育。深水道深5—6米,可通行1000吨海船。
(五)洪奇沥
在万顷沙西,为北江主要出海水道,无“门”地形,河口拦门沙发育,故进潮量(96.6亿立方米)和落潮量(296.7亿立方米)均小,水量已大部由上、下横沥流出蕉门。山潮水比为2.0,径流为主,旱季为潮流河。
(六)横门
进潮量132.5亿立方米,落潮量483.1亿立方米,山潮水比为2.6,径流为主,旱季才成潮流河。有利口外浅滩淤积,对航道不利,如口门外烂山浅滩,水深仅2.8—3.3米,挖深后才能进3000吨海船。
(七)虎跳门
口门为二山挟持,流量不大,进潮量56.7亿立方米,落潮量250.4亿立方米,山潮水比3.4,为强径流、弱潮流(旱季出现)河口。输沙量较大(509万吨),有利口门外浅滩发育。水深2.5—5米。
(八)鸡啼门
进潮量小(66.8亿立方米),落潮量255.6亿立方米,山潮水比2.8,汛期为强径流河,旱季为强潮流河。年输沙496万吨,有利于口外浅滩发育,对航道不利,水深只2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56/610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56/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