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材发展的新趋势(2)
人地关系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学地理教材的编写把阐明人地关系放在核心位置起于20世纪80年代。80年代初期,我国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虽然只是在阐述系统地理的基础上注意反映人地关系,如在“地球上的大气”一章的最后,加入了“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内容,但在当时仍为中学地理教材注入了新的活力。后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学地理教材逐步发展到突出阐明人地关系。甚至教材直接取名为《人地关系》、《人与环境》等。上述知识结构体系的发展变化,正是中学地理教材以突出阐明人地关系为指导思想的必然结果。
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组织教材
在突出阐明人地关系的思想指导下,中学地理教材的编写,不强调地理知识的系统性,而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来选取教学内容。因此,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知识不再作为有系统的知识整体出现于教材中,而是作为人地关系的基础知识,或典型区域分析,分散出现在有关知识中,并且其广度和深度也视所讲述内容的需要而定。
充实灾害地理的内容
作为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灾害地理的内容在传统中学地理教材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的影响面不断扩大,所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如今减灾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灾害地理也成为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学地理教材一般都及时把握住这个发展方向,充实了灾害地理的内容。教材不仅讲述了人们熟知的地震、火山、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气象气候灾害,而且也编入了诸如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引起的世界气候异常这些处于科学研究前沿的内容;不仅说明灾害的现象和分布,而且分析灾害的成因、危害、防治措施等。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讲述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自从于80年代后期提出以后,很快成为人类的共识,并被认为是处理人地关系的最高目标。中学地理教材一般结合讲述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城市化问题、发展问题等,阐述可持续发展。仅以环境问题为例,教材不仅讲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还讲述臭氧层破坏、大气“温室效应”等问题,甚至将太空垃圾、彗木相撞等问题也写入教材,以使学生关注人类的居所棗地球以及人类发展的未来。在阐明问题的基础上,教材一般都介绍了解决问题的目标和措施,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在对待这些问题上的态度和努力。
上一篇:地理课外活动理论与实践的讨论
下一篇:刍议自然灾害和防御地理教学的知识延伸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lunwen/2695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lunwen/2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