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材发展的新趋势
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世界经济、贸易、交通、通信等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活动空间迅速扩大,世界仿佛在不断“缩小”。另一方面,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发展问题等已构成影响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并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这一切使人们意识到,“地球村”已不再是少数科学家先觉的忧患,而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现实。与此同时,地理科学工在进行理论研究和宏观分析的基础上,加强联系区域生产实际的具体问题研究,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和地理系统等现代科学技术,由定性描述转向定量分析,以服务于区域发展。
为适应时代和地理学发展的要求,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学地理教材进行大胆的改革。翻开一些国家最近出版的中学地理教材,不难发现,无论教学目标、结构体系、主要内容,还是编写手法、教学要求、版式设计,都焕然一新。
各国中学地理教材的改革尽管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是,综合起来看,在许多方面努力的方向是共同的。下面仅分析几个主要的发展趋势。
一、重新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长期以来,中学地理教材按照地理科学体系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地理科学体系庞大,内容广泛,尽管只选取一些最基本的内容,中学地理教材仍显出许多固有的不足,诸如内容多,难点多,重点不突出,主题不明显,实用性差等,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许多国家新出版的中学地理教材,都努力摆脱地理科学系统的束缚,逐渐根据中学地理的特点,探索建立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以世界地理为例,传统教材按照世界总论、分洲、划区、列国的方式编排。对于每个区的讲述,有关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资源、农业、工业、交通、人口、城市等内容都面面俱到,曾被戏称为地理“八股”。新的体系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继承型
这种类型继承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并进行必要的改革。例如,我国义务初中世界地理,对传统世界地理模式进行了两个方面的重要改革。其一,简化知识层次,即将分洲、划区综合考虑,并按照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的特点,直接进行世界分区。其二,突出重点,即对每个区域的讲述,摆脱地理“八股”,把握区域主要的地理特征。
变革型
这种类型因循传统的思路,但寻找新的途径建立知识结构体系。例如,我国香港的《新地理》,对世界地理的讲述,不再采用传统的地理分区,而是选取典型的自然区域,结合区域内人们的生产实际,以典型案例分析,说明世界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在这种地理环境中人类的活动。
创新型
这种类型完全摆脱传统的模式,以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建立一种崭新的知识结构体系。例如日本新的高中《世界地理》,以全球为视点,以世界的地域联系和地域研究、不同自然环境下人们的文化生活及其交流、全球性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构建知识框架。这些发展向人们展示,教材编写者都在努力打破传统中学地理知识结构体系,并从不同途径建立新的体系。很显然,新体系的建立仍处在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种公认的比较完善的体系。
上一篇:地理课外活动理论与实践的讨论
下一篇:刍议自然灾害和防御地理教学的知识延伸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lunwen/2695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lunwen/2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