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佛教寺庙建筑和佛教文化(10)
5.金刚宝座塔金刚宝座塔是密檐式塔一个特殊形式,最先在隋代敦煌壁画中出现,但最早的实物见于明代。它的特点,在高大台基上建造五座密檐方形石塔和一个小佛殿。我国现存仅有5座,主要有北京市的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西黄寺清净化城塔和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呼和浩特市的金刚座舍利宝塔,昆明市官渡金刚塔。北京正觉寺金刚宝座塔,建于明代成化年间(1466~1473年),按照西域僧人极的达所贡的印度比哈尔的菩提迦耶金刚宝座规式建造,全部为石砌,分基台和五塔两部分。基台呈方形,四周有佛像381尊。基台上有造型相同的五座密檐式小塔,四角四座较矮,中央一座较高,为8m高13重密檐式小塔,余者为7m高11层。塔和宝座用汉白玉建造,雕有精制的佛像、天王、罗汉、法轮、八宝、金刚杵、狮、象、马、孔雀和迦楼罗(金翅鸟)等。整体造型敦厚而稳重,结构紧密和谐。这座驰名中外的金刚座宝塔不仅是一座建筑艺术高超、形制别具一格的建筑物,也是巨大的雕刻珍品。
6.傣族塔傣族的佛塔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古时代,傣族信奉多神的原始宗教,大约1000多年前,小乘佛教开始传入,逐渐取代了原始宗教,形成全民信仰的佛教。与此同时,傣族聚居地区出现了佛寺和佛塔,到15世纪以后,便“寺塔遍村落”了。一般的塔建在山坡高地上。佛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呈正方形,高度1m左右。塔身大多为圆形,呈葫芦状。塔刹由一节比一节小的环节堆积而成,最上面是塔针。规模一般比内地塔小。多为砖结构,外面敷以石灰,有的还用植物胶砂浆涂料。有的名贵佛塔还彩绘贴金,使佛塔在秀雅挺拔中透出高贵的金气。具有代表性的是西双版纳曼飞龙白塔和景真八角亭式塔。在傣族地区,处处可见到圆形古塔和八角亭式塔,并同金碧辉煌的佛寺、轩敞雅洁的边寨竹楼、苍翠欲滴的浓郁椰子树,互相掩映,显得多姿多彩,别具风韵。塔是佛教建筑,但以它的历史久远性、建筑结构的多样性和孤峰突起的高耸性,成为重要旅游资源,并且后期冲出佛教范畴,在纪念地、风景区中建起各种造型的塔,打破了周围单调、平淡气氛,勾划出生动的天际线,还起到引景、借景和鸟瞰观景的作用。诗人曾参登上大雁塔后,深有感受,赞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六、佛教寺庙中的花木和佛事活动
同佛教寺庙,塔和佛像融为一体的象征性的花木和僧人的佛事活动,形成佛教综合景观。人们对花木和佛事活动有更大的兴趣。
(一)佛教象征性的花木
莲花:佛经中记载,佛陀本为天上菩萨,下凡诞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家时,空庭中百鸟群集,四时花木悉皆荣茂,池内突兀盛开大如车盖的奇妙莲花。因此,佛陀成道后,转法轮(布道)时坐的座位叫“莲花座”,相应的坐势叫“莲花坐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大腿上,足心向上。这也是僧尼坐禅的姿势。莲花同佛教联系起来,成为佛教的象征。重要经典叫《妙法莲花经》,我国净土宗,亦叫“莲宗”。在诸佛、菩萨的塑像中都是足踏莲花座,有时菩萨手持枝莲花。莲花在群芳中亭亭玉立的风姿和出于淤泥而不染的情操为印度和中国人民所喜爱。
菩提树:原名毕钵罗树,热带常绿乔木,叶卵形,茎干黄白。在佛教产生前是默默无闻的,只是因为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证得菩提(觉悟),才被称为菩提树。自此菩提树成为佛教树,成道的代表。受气候的影响,菩提树分布在我国广东和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对菩提树十分尊敬,称它为“吉祥之树”。娑罗树:为龙脑香科,乔木,叶长,卵形而尖,表面光滑,花淡黄色。它成为佛教圣树的原因是,释迦牟尼诞生和圆寂都在娑罗树下。我国寺庙的娑罗树,不同于印度,南方属梧桐科,北方属七叶树科,但都受到教徒们的尊敬。
本文标题:第一节 佛教寺庙建筑和佛教文化(10)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60/1912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60/19120.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60/1912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60/19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