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宗教节日
我国的少数民族,有着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其中既有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原始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也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信仰。例如瑶族中就有糅合了本民族原来祖先崇拜在内的瑶传道教信仰。藏、蒙古、土、裕固等民族有藏传佛教(喇嘛教)的信仰。傣、布朗、德昂等民族有小乘佛教的信仰。信仰伊斯兰教的主要有10个民族,即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东乡、撒拉和保安等民族。一部分彝族、苗族及云南边境的一些少数民族信仰基督教。俄罗斯族和小部分鄂温克族人信仰东正教。这些宗教信仰反映在节日方面,也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宗教节日。由于历史的发展,这些宗教节日的活动往往不仅是宗教方面的内容,也增添了习俗的和文娱的种种色彩。
云南省梁河一带的阿昌族认为,古时候没有天和地,只有“混沌”。后来从“混沌”中闪出光,才有了明和暗、阴和阳,以及天公“庶帕麻”和地母“庶米麻”。庶帕麻用五彩石造了天空,又用雨水拌金沙做成太阳,用雨水拌银沙造了月亮,最后以自己的乳房分别做了太阳山和月亮山,从此男人就没有了乳房。地母庶米麻则拔自己的脸毛织成大地,从此女人们没有了胡须。随后血流成海,宇宙有了生机。天公与地母结合,产生了人类。天公教会人类进行狩猎、熟食和建筑房屋,地母则教会人类掌握刻木记事,用占卜和咒语驱赶疾病与灾难。为此阿昌族民众要在每年农历的二月马日,五月二十八日、六月二十五日等三次过地母祭的节日,每次都有祭祀活动。第一个节日是祈求地母护佑全寨平安,那天忌下地作工,也不准外人进寨,每户要出一男子去集合聚餐。第二个节日是为了祈求地母保佑牲畜兴旺,祭后,要一起商讨牧畜方面的事情。第三个节日则是希望地母保佑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届时全寨聚集,设供焚香,祭毕将沾有鸡血和贴有鸡毛的竹片插在每块田里,并念咒语,以求驱除鸟兽虫害,保障丰收。所有祭地母活动都在大青树下举行,祭时不得动土,也不能舂米,整个节日充满了宗教气氛。
居住在云南省兰坪县的怒族,自称若柔人,信仰万物有灵,崇拜山川、河流、森林、巨石、太阳、月亮等自然景物。每年要举行“祭山林节”,由全族男子参加。他们集中在山上的一片神林之前,由巫师主祭,杀黑羊祭祀。祭毕,就地煮羊肉会餐。通过祭山林节的活动,求得神灵的护佑。
哀牢山区的哈尼族,每年二月第一个属龙日的“艾玛突”,即“祭寨神”的节日,是他们最大的宗教祭典。据传说,古时这里有一个魔王吃人,由村寨轮流供奉。有一年轮到寡妇艾玛的家里出人供魔王享用。艾玛请能通神达鬼的咪谷巫师同魔王谈判,说如果每年嫁给它两个美女,是否就改掉吃人的习惯。魔王答应后,艾玛将自己的两个儿子打扮成姑娘,送给魔王。这两个男扮女装的青年,趁魔王大喜饮酒之机,拔刀杀死了它。从此,足智多谋的艾玛成了保护村寨的神,一连五天的祭寨神的节日“艾玛突”也形成了。每个村寨的寨神艾玛以一棵高直粗壮的大树作象征。树根有一块长一米、宽三四十厘米的长石板作祭台,称作神石或寨石。节日期间,外人准进不准出,全寨成年男子参加祭典,从中选出没有丧偶的身体强壮的男子九人,协助咪谷祭祀。祭品有猪心、肝、头、脚、肉等,祭毕各取少许放入三只碗中,埋于神石之下。其余当场由众人分食。然后选两名英俊小伙扮成美女,在乐队伴奏下游寨一周,入神林与装扮的魔王成婚。酒宴中“美女”刺杀“魔王”,寨民们持木刀、木锤、木矛等挨家挨户清除“小妖”。然后用一根结实的稻草绳挂在寨门两边的树上,一端拴鸡,一端绑狗,称作“金鸡神狗守寨门”。并且要举行祝贺节日前出生的婴儿和祭水神、祭神林的活动。祭寨期间,未婚男女不参加活动,他们徜徉于山林之间,约会对歌,但不得单独幽会。姑娘给小伙敬烟筒,点烟;男青年则在约会后,背着装满糯米饭与鸡腿的小背篓,送姑娘们回家。哀牢山区哈尼族“艾玛突”祭寨神的节日,也穿插了青年人的社交往来。在其他地区的哈尼族,也于农历二月属龙日举行“阿玛施”的祭寨神节日。但其起源传说与活动内容有所不同。传说远古时人与鬼是兄弟,后来不和分了家,但鬼常跑到村寨来捣乱。人告到天神摩咪处,摩咪就让自己的儿女变作树木,在村寨外成为护寨女神,并教人在二月龙日到鬼居住的林地去敲锣打鼓,升火烧灰,镇住鬼妖。届时,先由巫师挥动长刀,将寨中的瘟神、火神送走;各家将涂有狗血的木刀、棍悬于村口断路,不让妖鬼进入。每家出一男子到寨神树前共杀一头纯黑大猪,用猪头、猪腿献神,其余平分给各户食用。如有不生育的妇女,可去神树前怀抱祭过神的猪腿,以求怀孕生子。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0/4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