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宗教节日(6)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主要在藏族地区形成和发展。藏传佛教传播于藏、蒙古、土、裕固、纳西等民族地区。藏传佛教的节日有默朗钦波(传大召)、充曲(传小召),跳神节、晒佛节、林卡节、驱鬼节等。“默朗钦波”为藏语音译,是“大祈愿”之意,俗称“传大召”。为公元1409年(明永乐七年)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纪念释迦牟尼,在拉萨大昭寺组织一次发愿祈祷大法会而创建。此后,每年藏历正月初三至二十三日举行。宗喀巴死后曾中断19年,后又恢复,年年举行。传大召在各地都有,规模宏大。其中以拉萨大昭寺规模最大,其次为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愣寺等。过节时,三大寺僧众及卫藏、安多、康区的信众都要聚集大昭寺,进行宗教活动。十五日夜晚,拉萨八角街陈列酥油花、酥油灯庆祝节日,称为“居阿曲巴”(十五供奉),俗称“灯节”。是传大召期间最热闹的时刻。宗喀巴初创传大召时,主要为向诸佛献冠、佛衣、佛面、酥油灯,镀金身、供食等,后来不断增加内容。清代以来,改为以诵经传法为主的辩经、考格西、布施、跳神、送鬼、酥油灯会、晒佛、礼佛等为主要内容。“传小召”藏语称“充曲”(又作聪确),为“奉献会”之意。由于达赖五世逝世后,第巴桑结嘉错匿丧不报,于周年忌日托名建此节日。在藏历二月举行,进行有关宗教活动,选拔二等格西(曹仁巴格西)等,仅拉萨有之,规模也小于传大召。
跳神节在每年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届时,拉萨布达拉宫和木鹿寺分别进行“跳神驱鬼”活动。在布达拉宫的叫作“宫内跳神”,在木鹿寺的称“木鹿跳神”。由喇嘛扮成神佛鬼怪,绕行大昭寺,鸣枪呐喊除祟。有除旧岁、迎新年的意思。
在西藏、甘肃、青海、四川等地的农区,还流行有传统的晒佛节,各地过节日期不尽相同,一般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到时,各寺院将珍藏的巨幅布画或锦缎织绣佛像取出,展示于山坡或石壁巨岩之上,供大家观瞻。布达拉宫和扎什伦布寺都有巨大晒佛台。布达拉宫在每年藏历四月中旬,由数十个年轻力壮的僧俗人士,将长约100米的五色锦缎堆绣佛像从室内抬出,悬挂于第五层楼的楼壁南面,每年悬挂一到数幅,僧人面对佛像诵佛经,顶礼膜拜。扎什伦布寺在四月十五日晒佛,塔尔寺在正月十五日于山前晒佛,每年展示狮子吼佛、释迦佛、宗喀巴及金刚萨埵〔duǒ朵〕佛像中的一种。小寺院的晒佛规模较小,四川理塘寺于每年正月十五日在寺内晒佛,与酥油花会同时进行。
林卡节,藏语称“赞林纪桑”,每年藏历五月十五日至二十四日在拉萨市郊柳林内举行。据说此时世间诸神聚会,群众普遍燃起一种香树枝,香烟缭绕,以示对神佛的供养。这是藏传佛教的祭神节日。而在传小召期间,于藏历二月二十九日又有一个驱鬼节,要在拉萨鲁广场举行驱鬼仪式。传说“鬼”为一个本教徒,是灭佛大臣,名恩兰·达扎路恭。举行驱鬼仪式时要有一名喇嘛扮演成半黑半白的面貌,人们齐力把他驱逐到郊外。扮鬼的人要到桑耶寺住宿几天,才能偷偷地回拉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0/4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