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的城墙(7)
由于中国的许多城市是沿江河湖海而兴建的,城墙还担负着一种特殊的功能,即防洪。尤其是南方地区的城墙更是如此。
武汉三镇夹峙长江、汉江,最容易受到两江洪水的威胁,三镇城墙修筑的时代不同,但均有防洪作用。武昌城西北临江城门特别少,正是出于防洪上的考虑。明洪武年间,周德兴拓修武昌城,城垣东南高2.1丈,西北高2.9丈,紧临长江的西北部城垣高出东南八尺多,显然是防洪的需要。汉口城堡只有西北城垣,而缺失东南城垣,是因为汉口地势低洼,东部在此以前已有堤防防洪,在西北方向筑堡以防御来自汉水上游的洪水。汉阳城也曾把临江的东南城垣加高数尺,同样是为了防洪。而洪水的长期侵蚀,又对城墙本身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这一点在汉阳城市发展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明弘治年间,汉阳朝宗门外“去江岸数十丈,沿岸有短墙横亘数十丈,迤北迤南一带有民居,深者房二层……去江又数丈,为洗马口,临江民居,屋后可驰马……今渐圮没,有逼城脚者。”但到嘉靖年间时,汉阳东门外的江岸已逼近城墙。明弘治年间汉阳南门外“自江岸至城,计五百余丈,江中有大洲,洲上多芦荻,中有大河套,客舟蚁聚……至嘉靖末年以来,洪水泛涨,江岸崩卸,自城去水不满丈余”,汉阳南门外的江岸已坍塌殆尽,汉阳城面临着被水冲圮的命运。只是由于不断修葺加固,才勉强维持下来。康熙六年,知府杨必达修葺汉阳江岸城脚17处,计长近80丈,高17.8丈,宽15.4丈,足以说明汉阳城墙被侵蚀的严重程度。
太原城位于太原盆地,由于临近汾晋诸河,也常受到洪水的威胁,城墙同样具有防洪作用。唐代以前的晋阳城,东滨汾河,南有晋水,城墙的防洪作用显而易见。随着城区的扩展,特别是唐代建成晋阳东城、中城后,晋阳城横跨汾河,东城一带地势又低,城墙的防洪作用尤为重要。另外,晋阳城位于山前洪积扇上,山洪对城市的威胁更为严重。
晋阳城外罗城,除军事防御外,就是防御山洪。晋阳城“西面外有罗城,以御西山之水,俗呼长龙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幸城北御沙河门楼”,北部罗城也具有防止沙河泛滥的作用。北宋攻下晋阳城,在毁坏城池的同时,也将城周围的罗城设施毁坏殆尽,所谓“顽民尽迁高垒削”,宋太宗“亲总统师,削平多垒。”金代,城北沙河泛滥,冲掩晋阳城北玄武楼之基,九龙庙“祠屋漂溺,栋宇檐楹扫地俱绝,而被瓦颓垣。”到明代,沙河“遇夏暴水每坏城郭,县民谷口筑堤障之,遇旱则涸。”
宋代的太原城位居太原盆地的北端,临近盆地东西两边向北合拢的山地,向北不远便是汾河狭长湍急的峡谷地带。宋太原城东、西、北三面环山,西临汾河。唐明镇地势低洼,潘美所筑的城位于低洼之处,城市供水虽不成什么问题,但却给后代城市的防洪带来了诸多不便。
宋以后太原城面临汾河和东边山洪的威胁。自宋建城以后,洪水泛滥屡有发生,太原城频频被淹。城区西半部和南关一带是洪水主要冲击的地方。宋熙宁年间“汾河大溢”,洪水冲向城西,由于筑堤及时,才免去洪水的冲淹。嘉靖末年,汾河泛滥,洪水夺阜成门冲入城内,城区西部首当其冲。嘉庆二十年(1815年),太原东山暴发洪水,水从东关而入,乘势向西,东关的大南街,南起五龙口北至万寿庵相继被冲。大南关一带积水很多,洪灾严重。光绪十二年(1886年),汾水暴涨,冲决了城西堤堰,拐角村、旱西关、水西关、大南关皆被水淹,洪水自大南关入城内向北冲,城西半部顿成水乡泽国,满城等建筑荡然无存。据有关史料统计,自1884年至1949年的六十多年中,发生较大洪水15次,差不多每四年就有一次。
宋代太原城城址选择时没有注意防洪问题,“当始经始者,乘用武之后,虑不及远。”城址靠近北部峡口一带的汾河河道拐弯处,这是“汾河由烈石口迤逦而至会城之西,其地北高南低,势如建瓴,一遇夏秋雨潦,冲激之害时所不免。”另一方面,城址本身地势低洼,大南关一带常有积水。明代城区向南拓展后,太原城西临汾河岸线随之延长,而城市受洪水威胁的机遇也就增大。后来城区继续向南发展,给城市的防洪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武汉三镇夹峙长江、汉江,最容易受到两江洪水的威胁,三镇城墙修筑的时代不同,但均有防洪作用。武昌城西北临江城门特别少,正是出于防洪上的考虑。明洪武年间,周德兴拓修武昌城,城垣东南高2.1丈,西北高2.9丈,紧临长江的西北部城垣高出东南八尺多,显然是防洪的需要。汉口城堡只有西北城垣,而缺失东南城垣,是因为汉口地势低洼,东部在此以前已有堤防防洪,在西北方向筑堡以防御来自汉水上游的洪水。汉阳城也曾把临江的东南城垣加高数尺,同样是为了防洪。而洪水的长期侵蚀,又对城墙本身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这一点在汉阳城市发展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明弘治年间,汉阳朝宗门外“去江岸数十丈,沿岸有短墙横亘数十丈,迤北迤南一带有民居,深者房二层……去江又数丈,为洗马口,临江民居,屋后可驰马……今渐圮没,有逼城脚者。”但到嘉靖年间时,汉阳东门外的江岸已逼近城墙。明弘治年间汉阳南门外“自江岸至城,计五百余丈,江中有大洲,洲上多芦荻,中有大河套,客舟蚁聚……至嘉靖末年以来,洪水泛涨,江岸崩卸,自城去水不满丈余”,汉阳南门外的江岸已坍塌殆尽,汉阳城面临着被水冲圮的命运。只是由于不断修葺加固,才勉强维持下来。康熙六年,知府杨必达修葺汉阳江岸城脚17处,计长近80丈,高17.8丈,宽15.4丈,足以说明汉阳城墙被侵蚀的严重程度。
太原城位于太原盆地,由于临近汾晋诸河,也常受到洪水的威胁,城墙同样具有防洪作用。唐代以前的晋阳城,东滨汾河,南有晋水,城墙的防洪作用显而易见。随着城区的扩展,特别是唐代建成晋阳东城、中城后,晋阳城横跨汾河,东城一带地势又低,城墙的防洪作用尤为重要。另外,晋阳城位于山前洪积扇上,山洪对城市的威胁更为严重。
晋阳城外罗城,除军事防御外,就是防御山洪。晋阳城“西面外有罗城,以御西山之水,俗呼长龙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幸城北御沙河门楼”,北部罗城也具有防止沙河泛滥的作用。北宋攻下晋阳城,在毁坏城池的同时,也将城周围的罗城设施毁坏殆尽,所谓“顽民尽迁高垒削”,宋太宗“亲总统师,削平多垒。”金代,城北沙河泛滥,冲掩晋阳城北玄武楼之基,九龙庙“祠屋漂溺,栋宇檐楹扫地俱绝,而被瓦颓垣。”到明代,沙河“遇夏暴水每坏城郭,县民谷口筑堤障之,遇旱则涸。”
宋代的太原城位居太原盆地的北端,临近盆地东西两边向北合拢的山地,向北不远便是汾河狭长湍急的峡谷地带。宋太原城东、西、北三面环山,西临汾河。唐明镇地势低洼,潘美所筑的城位于低洼之处,城市供水虽不成什么问题,但却给后代城市的防洪带来了诸多不便。
宋以后太原城面临汾河和东边山洪的威胁。自宋建城以后,洪水泛滥屡有发生,太原城频频被淹。城区西半部和南关一带是洪水主要冲击的地方。宋熙宁年间“汾河大溢”,洪水冲向城西,由于筑堤及时,才免去洪水的冲淹。嘉靖末年,汾河泛滥,洪水夺阜成门冲入城内,城区西部首当其冲。嘉庆二十年(1815年),太原东山暴发洪水,水从东关而入,乘势向西,东关的大南街,南起五龙口北至万寿庵相继被冲。大南关一带积水很多,洪灾严重。光绪十二年(1886年),汾水暴涨,冲决了城西堤堰,拐角村、旱西关、水西关、大南关皆被水淹,洪水自大南关入城内向北冲,城西半部顿成水乡泽国,满城等建筑荡然无存。据有关史料统计,自1884年至1949年的六十多年中,发生较大洪水15次,差不多每四年就有一次。
宋代太原城城址选择时没有注意防洪问题,“当始经始者,乘用武之后,虑不及远。”城址靠近北部峡口一带的汾河河道拐弯处,这是“汾河由烈石口迤逦而至会城之西,其地北高南低,势如建瓴,一遇夏秋雨潦,冲激之害时所不免。”另一方面,城址本身地势低洼,大南关一带常有积水。明代城区向南拓展后,太原城西临汾河岸线随之延长,而城市受洪水威胁的机遇也就增大。后来城区继续向南发展,给城市的防洪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本文标题:中国城市的城墙(7)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57/6173.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57/6173.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57/6173.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57/6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