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踏遍山水,中国编地理总志;望尽天涯,欧洲写航海游记(6)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2-08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两年后,马可・波罗的这一愿望终于成真了。公元1271年尼古拉兄弟再次到中国时,决定携带马可・波罗同去,以满足他的这一夙愿。

他们一行由故乡启程,渡过波涛汹涌的地中海,到圣地耶路撒冷取来圣墓灯油之后,抵达小亚西亚半岛,经亚美尼亚沿着底格里斯河谷,到达伊斯兰教古城巴格达,然后由波斯湾南下,穿越帕米尔高原进入我国新疆。一路辛苦自不必说。

他们克服了一路上意想不到的重重困难,历经三年半的旅程,一程悲壮一路辛酸而又一腔豪情地,终于在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到达了元上都(今内蒙多伦西北)。忽必烈对于能够见到尼古拉兄弟,特别是对于能够结识马可・波罗这样的年轻人,而感到激动万分,一再挽留他们在元大都(今北京)居住任职。

对此,马可・波罗也很高兴,他非常感激中国人民给予他的深情厚意。他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了东方所特有的一些风俗习惯,学会了蒙语、汉语,处事又稳妥慎重,深得忽必烈的宠爱。常派遣他巡视各地,甚至还任命他出使南洋各国。

据游记记载,在1277~1280年间,马可・波罗第一次巡视南方,他从河北到山西,再由山西过黄河入关中,然后由关中越秦岭到达四川成都,并由成都西行到了建昌藏族地区,最后渡过金沙江到达云南。

第二次巡视江南,取道于运河南下,他的游记中对淮安、高邮、扬州、南京、杭州、泉州等地都作了详细的描述,他还在扬州任官三年。

以后马可・波罗又奉命出使南洋到过爪哇、苏门答腊、缅甸、越南等国家,无论他走到哪里,总是设法考察当地的风俗习惯、民情、物产等情况。

马可・波罗干1295年从中国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威尼斯。回到故乡以后,就立即轰动了整个城市,人们都以惊奇的心情、惊奇的目光争相看望马可・波罗。

据说马可・波罗等人从东方带回了许多的黄金珠宝,连衣缝里也尽是些宝珠。当地人称马可・波罗家为百万君。而他们所津津乐道的东方见闻更是令人百听不厌,回味无穷。

《马可・波罗游记》是马可・波罗因战争而被投放到监狱里以后,经其口述然后由同狱的比萨城文学家鲁思悌谦用当时欧洲流行的法文忠实地记录下来的。

游记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记述马可・波罗一行东途见闻,直至元上都。第二部分记述蒙古大汗忽必烈和元朝宫殿、都城、政事及出使云南至缅甸等情况,还记述自大都南行杭州、福州、泉州等名城的经历。第三部分记述中国邻国日本、越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诸岛。第四部分记述成吉思汗后裔鞑靼汗国之间战争及北亚部分国家。

全书记述了一百多个城市,并且把各个地方的气候、物产、风俗习惯、贸易、宗教信仰、以及朝政都详细地加以记述,有的还探讨了成因。

《马可・波罗游记》一问世,就轰动了整个欧洲,被称为世界上一大奇书。人们街访巷议,互为传诵,很快就用十几种文字传抄翻译,出现了上百种的版本。

马可・波罗对中国情有独衷,游记中描写中国部分的多达82章(全书共229章)。

游记饱含感情地赞颂了元大都:称元大都为“汗八里”,即满语君主城之意。记述元大都“周围有二十四里,其形正方,各方六里……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宫顶甚高,宫墙及房壁满涂金银,并绘龙、兽、鸟、骑士形象”,“顶上之瓦,皆红、黄、绿、蓝及其他诸色。上涂以釉,光泽灿烂,犹如水晶”。

宫殿如此之美丽壮观,使这位见多识广的大旅行家感慨万端,“此宫庄丽富赡,世人布置之良,诚无逾于此者”。

游记对中国南方另外一个如“天堂”般的城市,即今浙江杭州市也作了重点的描绘,马可・波罗称杭州为“天城”、“行在”。盛赞杭州“行在所供之快乐,世界诸城无有及之者,人处其中,自信为置于天堂”。

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人称苏州为地城,称杭州为天城,也就是所谓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谓也。

《马可・波罗游记》一书问世,极大地激发了西方人对东方的神奇和向往,也有力地促进了整个欧洲航海事业的蓬勃发展。以致于一些非常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都受到它的影响。

游记中把日本描绘成一个遍地是黄金的宝岛,甚至金银贴墙,金砖铺地,更使一些西方冒险家垂涎三尺,按捺不住内心要征服世界之欲望的冲动。

公元1492年哥伦布带着西班牙国王致中国皇帝的书信远航,到达了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东北角。哥伦布错误地以为已经到达了亚洲诸岛,把墨西哥当作游记中所提到的“行在”,把古巴当成了日本。结果在无意之中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欧洲到达美洲的新航线。

这时候的欧洲已经到达了中古时代的晚期。上回书我们讲到了此前的阿拉伯文化和科学正在逐渐地走向衰落。而西方这时却比前一段时间有着较明显的进步。

话说从11世纪末开始,在将近二百年的时间里,罗马教会煽动法、德、意、英等国家进行了八次对中东的军事侵略战争,借口是从穆斯林手里夺回圣地耶路撒冷。这就是著名的“十字架与新月(象征伊斯兰教)的战争”,也就是十字军东征。

这场战争,按照本来的意图,是一场反对异教徒的战争,但事实上,却导致了东西方之间加强和平的接触和彼此文化的影响。

当时,东方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超过西欧。

西欧在12、13世纪时从东方学会种植稻、荞麦、西瓜、柠檬等,并开始食用蔗糖;意大利、法国从东方学习织造印花布、毯子、缎子、薄纱等。

但东方文化的主要成果是由西班牙以及西西里王国的阿拉伯人通过贸易传入西欧的。

从十字军东侵战争中取得利益的主要是罗马教会。罗马教会利用八次十字军东侵,夺取了在西欧封建主中间的霸权地位,还大肆掠夺了当时繁荣的东方。

十字军所建立起来的驿站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教会又仗恃政治特权,从城市手工业、商业、高利贷的发展中得到巨大利益。

而导致东西方这种大交流大碰撞的绝不单单是十字军战争,前面所提到的西班牙和西西里同阿拉伯文化的接触,也促进了西方科学从昏睡状态中逐渐苏醒过来。

这种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

  本文标题:踏遍山水,中国编地理总志;望尽天涯,欧洲写航海游记(6)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53/5984.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53/5984.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