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山水,中国编地理总志;望尽天涯,欧洲写航海游记(5)
他委派女真族人都实前去勘察地形,了解地势,选择合适的地址。公元1280年,都实奉诏亲自去了黄河源头。
根据现存的潘昂霄的《河源志》记载,都实经过一番认真地考察之后,认为“河源在土蕃朵甘思西鄙,有泉百余泓,沮洳散涣,弗可逼视,方可七、八十里。履高山下瞰,灿如列星,以故名火燉脑儿,火燉译言星宿也”。
元代另外一部记载河源的著作是朱思本(1273~1333)从八里吉思家得帝师所藏的梵字图书,并译成的中文本。这本书在《元史・地理志・河源附录》中尚保存有一部分。其中记黄河:“水从地涌出如井,其井百余,东北流百余里,汇为大泽,曰火敦脑儿。”
按星宿海西南100余里正是喀拉渠的所在,这就充分说明了在朱思本之前,我国人已考察了黄河正源喀拉渠,留下了有关河源的宝贵记载。
元代还十分重视根据各种不同的地理条件,如山陵、平原、低地和水泽等,安排各种不同的农业生产或经济作物。
元代王祯著《王祯农书》,其中有一篇叫做《地利篇》。它首先叙述了以“土宜”教民的历史,所谓“土宜”指的是如何合理利用土壤,王祯说大禹平治水土之后,后稷教老百姓种植庄稼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视其土宜而教之”。
又说《禹贡》九州之内,田各有等,土各有产,山川阻隔,风气不同,凡物之种,各有所宜。并说我国“江淮以北,高田平旷,所种宜黍稷等庄稼;江淮以南,下土涂泥,所种宜稻林”。
王祯讲到“善农者”,即指那些在农业方面有专长的人,都应该去了解“方域田壤之异,以分其类,参土化土会之法,以辨其种”,这也主要是说不同类型的地区,各有其所宜生长之物,而只有掌握了这方面知识的人,才能够做到“不失种土之宜,而能尽稼穑之利”。
王祯写作这本书的主要动机,也就是为了教育人民,要想搞好农业生产,取得稳产高产,必须懂得田地制宜,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益。
王祯所一再强调的这种因地制宜的思想,从地理思想的角度而论,就是研究地理需要知道各类自然条件的情况,尽量地利用和发挥自然条件之所宜,以便更好地发展生产。
这种因地制宜的思想是我国古代地理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在今天,我们继承和不断发展这种思想,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而元朝的强盛,也对诸如马可・波罗这样的西方人士,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他不辞千辛万苦,远涉千山万水,来到了中国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其后,又写成一部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一经问世,便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引起了欧洲人对中国,对东方的强烈的向往之情,对欧洲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马可・波罗先生是公元13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
公元1254年,在风景如画的威尼斯城,尼古拉家族又爆出了“哇”的一声婴儿啼哭声,一个幼小的生命经过十个月的孕育,来到了这个世界,这时天正黎明,一轮灿烂的朝日正从古老的东方喷薄而出,这就预示着,这个幼小的生命,必将同东方结下不解之缘。
这个婴儿,就是后来的马可・波罗。他的父亲尼古拉和叔叔玛窦都是威尼斯的大商人。
公元1260年,在马可・波罗6岁的那一年,尼古拉及玛窦兄弟二人到君士坦丁堡去做一笔大生意,后又经过黑海到达了克什米尔半岛,因为遭遇到连年不断的战争而不能按时回国,没有办法,兄弟二人就决定继续东行。
一直行到了中亚布哈拉地方,上天的旨意使他们遇到了一位波斯使者,三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于是饮血为盟,结拜兄弟。
这位波斯使者又带着他们一同来到了繁华的中国,一路走一路唱,进了元朝大都,朝见元朝世祖忽必烈,忽必烈非常高兴,设盛大宴会招待了他们,并赏赐大量金银财宝。
后来,忽必烈命令尼古拉兄弟携带他给罗马教皇的亲笔信回欧洲,并命令他们去耶路撒冷这一圣地取回耶稣圣墓上的灯油。
公元1269年,尼古拉兄弟二人又回到阔别将近十年的故乡威尼斯,这时马可・波罗已经15岁。他们在讲述东方的所见所闻时,使马可・波罗简直听得入了迷,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一定要到东方去,一定要到中国去,就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可改变的誓言,不断地激励着他。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53/5984.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53/5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