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9.4 我国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1-08-10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第四节我国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旧中国工业生产和分布的特点中国近代工业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从1843年在上海出现第一家现代企业开始①,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历了100多年的时间。旧中国工业一直受着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控制,根据抗日战争开始前一年(1936年)的统计,全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大部分为外国资本经营的工业所占有:铁矿石占99%,棉布占64%,卷烟占58%,煤占56%,发电量占55%。

  外国资本在中国建立工业,目的是在中国开拓殖民地市场,掠夺中国资源,榨取中国廉价劳动力。在工业投资方面,以获利较多、较快的轻纺工业为主,其次为采矿工业。至于重工业的基本部门,钢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则得不到发展。官僚资本办的工业是外国资本的附庸;民族资本力量薄弱,并且摆脱不了对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依赖,开创不了自己的工业局面。这深刻地反映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旧中国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为:

  (一)工业地区的分布极不平衡。旧中国的现代工业绝大部分集中在东北三省、关内沿海六省和上海市,这两个地区的工业产值占全国80%左右,大体上东北是全国重工业集中的地区,关内沿海六省和上海市是全国轻纺工业集中的地区。东北工业又主要集中在沈阳、抚顺、本溪、鞍山和大连五市;关内沿海六省和上海市的工业也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广州、无锡等少数城市。当时内地各省除汉口、汉阳、重庆、太原稍有现代工业以外,大部分地区都没有现代工业。

  (二)工业生产地与原料地严重脱节,工业分布与资源分布不相适应。上海是制造工业中心,但是附近不产煤、铁、石油和有色金属。上海的棉纺织工业和面粉工业畸形发展,附近江苏省所产的棉花和小麦,也无法满足上海轻纺工业的需要。上述这些基本工业资源都要长途从外地调入,或从国外进口。与此相反,另外一些矿产地区,当地几乎没有加工工业,或是只有一些粗加工工业,仅以矿石或半成品廉价向国外输出,在国外制成成品再高价售予我国。例如,河北、山西、山东的煤矿、铁矿、铝土,安徽、湖北、海南的铁矿,湖南的锑矿,江西的钨矿都属这一类。至于自然资源丰富的西南、西北地区,现代工业更少得可怜。

  综上所述,可见旧中国半殖民地性质的工业,不论在生产上或是地区分布上,充分显示出它的依赖性、片面性和落后性。

  新中国工业建设的重大成就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工业生产和工业分布的社会条件,使我们能够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工农业生产,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并在工业发展过程中逐步消除旧中国工业分布的缺陷,建立社会主义的工业布局。经过4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新中国工业建设的主要成就如下:

  (一)工业生产以旧中国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虽然几经挫折,但是从1949年到1994年的45年间,工业产值增长了412倍,平均年增13.4%,增长速度之快,居世界首位。

  我国一些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如原煤、钢、发电量、原油、布、化肥、化学纤维、电视机、糖等皆进入世界前列。

  现在我国工业生产的水平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尽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以上情况足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伟大的社会变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使我们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取得旧中国根本不可能的伟大成就。

  (二)工业部门比较齐全。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工业部门残缺不全。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有的工业部门不断加强;一些新的工业部门,如航天工业、汽车制造工业、电子工业、核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等等,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填补了我国工业的许多空缺。

  现在,我国工业不仅能够生产越来越多的日用消费品,不断满足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能够生产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改造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并且许多工业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

  (三)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旧中国工业技术水平很低,机械工业几乎没有制造能力,只能搞一些修理和装配,国民经济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和原料大部分仰赖于外国。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开拓了一些新的领域,突破了一系列尖端技术,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科研成果。目前,国际通行的500多个工业行业在我国均已建立,国民经济建设所需的工业产品,绝大部分都可以由我国自行生产。我们已经能够生产石油产品近千种,钢1000多种,钢材2万多种;能够制造电子计算机和大型冶金、矿山、发电等成套设备。自动控制、激光等先进科学技术,已经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核能的应用,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准确回收,运载火箭的全程飞行,每秒具有10亿次运算能力以上的巨型电子计算机的制成,以及发射实用通讯卫星的成功等等,都是我国科学技术在某些方面达到较高水平的标志。

  (四)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为了改变旧中国工业布局的不合理状况,40多年来,在工业布局方面,注意了以下一些原则:充分利用、合理发展原有工业基地和积极发展内地工业;使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产品的消费地区;促进各地区的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和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符合国防安全的需要;注意大中小型项目的结合,工业生产的地域分工和区际联系;等等。现在,不仅东北和沿海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和发展,还在辽阔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钢铁工业方面,不仅在沿海地区加强和发展了鞍(山)本(溪)、京津唐、上海钢铁基地,还在内地新建和扩建了包头、太原、武汉、重庆、攀枝花等大型钢铁基地。至于中小型钢铁厂,现在除了西藏以外,各省(区)都有一个至几个基点。

  纺织工业方面,除加强了上海、天津、青岛、无锡等老基地的生产能力以外,更主要的是在接近棉花产地或消费市场的广大内地,建立了北京、石家庄、邯郸、郑州、西安、武汉、成都、乌鲁木齐等棉纺织工业中心。为了平衡重工业地区男职工多、女职工少的社会状况,50年代曾在鞍山、包头等地布置了一些棉纺织工厂。此外,在接近羊毛产地的乌鲁木齐、银川、西宁、西藏林芝等处,建立了新的毛纺织工厂。

  上述工业建设的成就和工业布局的变化,对于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对于支援农业和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都具有重要意义。

  调整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工业建设取得了上述巨大成就,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我们缺少经验和工作中的失误,在工业生产和布局方面也走了一些弯路,因此,在80年代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加强了对国家重点建设和企业的调整工作,重视了提高经济效益,使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更合理,从而更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进行了以开发能源为重点的工矿业和交通运输建设。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大型工业项目,主要分布在煤炭和水能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例如山西的煤炭工业和以煤为原料的煤化学工业,内蒙古东部的霍林河露天煤矿、鲁南充州、安徽两淮和贵州的煤矿,湖北葛洲坝、青海龙羊峡、吉林白山、广西岩滩等大型水电站的建设都是。在能源资源缺乏的华东和华南,则建设了核电站。

  为了改善煤和其他工业产品的运输条件,以及发展对外贸易,修建了大同—秦皇岛、焦作—充州—日照、霍林河—通辽等铁路,并将运煤量大的京包、同蒲等铁路建成复线。与此同时,还扩展疏浚了山东济宁以南的京杭运河航道,建设了镇江、南京等长江码头,使之能停泊万吨轮船。新建或扩建了大连、秦皇岛、青岛、日照、连云港、上海、广州黄埔、湛江等海港,增加了海轮的停泊吨位。

  (二)调整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的速度和比例,把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放到了重要地位,并调整了重工业的服务方向,压缩了能源消耗很高、积压严重的产品的生产,增加了人民生活急需的和出口产品的生产,使工业生产真正从我国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发展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道路。

  (三)对现有企业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了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新的生产能力,并能使我国的工业生产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今后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创造条件。技术改造的中心环节是提高经济效益。

  (四)进一步使生产力布局合理化,处理好老基地与新基地、沿海与内地、原料产区与加工工业集中地区等方面的问题。

  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别的东部沿海、中部、西部3个经济地带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发展相互间的横向经济联系,逐步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不同层次、规模不等、各有特色的经济区网络。

  这3个地带的分布是,东部沿海地带包括沿海地区的辽、冀、鲁、苏、浙、闽、粤、琼、桂、京、津、沪12个省、市、自治区,未包括台湾;西部地带包括西南地区的川、黔、滇、藏,西北地区的陕、甘、宁、青、新9个省、自治区;其余的省、自治区为中部地带。

  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加强传统工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大力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使产品向高、精、尖、新方向发展。加快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充分发挥外引内联和对外、对内两个辐射扇面的作用,使这一地带逐步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基地,海洋开发的基地,培养和向全国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基地,向全国传送新技术、提供咨询和信息的基地。

  中部地带要加快能源、原材料工业,主要是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磷矿、建筑材料的开发和建设。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促进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稳定增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把中部地带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若干重要机电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及能够提供大量商品粮和其他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

  西部地带要大力发展农林牧业、交通运输业,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加工工业,进一步开放西部边境某些市镇,发展边境贸易。

  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建设又有了新的发展和要求:

  1.加快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目前交通运输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有重点地加快了铁路建设,如新建京九(北京——九江——九龙)、南昆(南宁——昆明)、宝中(宝鸡——中卫)等铁路干线,同时改造现有铁路。还加快了对新港口、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发展内河航运,增加远洋和沿海运输能力。进一步发展航空运输和制造业,开辟新的航线。现在全国各省级行政中心都建有机场,有定期航班。在加快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方面,采用卫星、光缆、程控等新技术,逐步建成四通八达、连接国内外的通信网络。加强了淮河、太湖等大江大湖的综合治理,开始黄河小浪底(河南孟津附近)水利工程建设。揭开了跨世纪宏伟的三峡工程建设的序幕。

  对能源建设,实行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煤炭工业,加强改造东部老矿,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中西部资源。石油工业采取“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方针,并积极发展天然气和海上油田。大力发展电力工业和原材料工业。轻纺工业和其他加工工业积极提高档次和水平。振兴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使它们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加强地质勘探工作,以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

  2.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工业布局除国家计划的重点工程由国家统一规划布局外,各省、市、自治区及县、乡、镇根据当地条件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积极发展具有地区优势和特色的工业和乡镇企业,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1993年,我国乡镇企业的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3以上,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巩固和发展现已形成的全方位开放格局。经济特区要利用其特区优势,依托内地,面向海外,以产品加工、贸易、科技成果、资金和其他资源为纽带,外引内联,使内地—特区—国际市场三点联成一线,为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赢得竞争优势。在科技力量较强的地区,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要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强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加快上海浦东以及广东、福建、海南、环渤海地区的开放开发,充分发挥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带动辐射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能源资源充足的内地,在加快资源开发的前提下,适当发展加工工业,并逐步提高加工深度。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同经济还不发达的内地地区建立协作关系,加快内地的经济发展,缩小东西差距,逐步实现共同繁荣和富裕。

  我国主要的工业地区和工业地带从上述我国工业发展和工业布局变化的情况来看,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工业布局已经由原来偏集于东部沿海少数城市,逐步向内地纵深发展,在全国各地建立起一系列由大中型工业项目和工业城市组成的工业基地。但是沿海地带仍具有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技术力量和对外联系等方面的优势。前面已经讲过我国能源、钢铁、纺织等工业中心建设和分布的情况。现在从地域来看,我国已初步建成了下列综合性的大型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

  1.沪宁杭工业基地。以上海为主要中心,包括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南京等工业中心在内,是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大型工业基地。它的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1/5,工业结构以轻型及精密机械、轻纺、电子、化工等工业最为突出。但是本地区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今后将继续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2.京津唐工业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较发达。基地范围内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盐等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钢铁、化工、机械、轻纺等工业,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1/10。今后重点可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轻纺和精细化工方面。

  3.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包括鞍山、本溪、抚顺、辽阳等工业城市,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鞍山钢铁公司、抚顺煤矿、大连造船厂和化工厂等大型骨干企业。近年来,轻工业也有较快发展,但是能源、水源供应不足。今后,仍应发挥其作为重工业基地的优势,要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适当限制某些耗能大、当地又缺乏原料资源工业的发展。

  4.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包括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各城镇,在引进境外(港、台)和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下,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等,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工业基地。

  除了上述4个主要工业基地以外,纵观全国工业的分布,有三个比较明显的工业集中地带:

  1.东部沿海工业地带。包括沿海的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和经济开放区(辽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珠江三角洲、广西沿海等)。这个地带拥有总吞吐能力达3亿吨以上的众多港口,有通达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海运航线,是我国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外向型企业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地带。上述我国的4个主要工业基地也都分布在沿海地带。

  这个地带的工业,长期受到煤炭、电力严重紧缺的制约,不能充分发展。现在,大秦铁路和秦皇岛煤炭输出港的建成,以及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和一批水电站、火电站的建成,将会给本地带内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前景。

  2.长江沿岸工业地带。上述沪宁杭工业基地,既位于沿海地带,又在长江下游的入海处。由南京溯江而上,有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等工业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基地,以贵州乌江水电站为中心的矿业基地,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等。这个地带是我国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地,综合性强的一个地带。这个地带将逐步向着拥有水电、有色冶金、化工、钢铁、轻纺、机械、电子等多种工业地带的方向发展。

  3.陇海—兰新沿线工业地带。这个地带东起连云港,向西拥有徐州煤炭工业、郑州轻纺工业、洛阳机械工业、西安飞机制造等工业、兰州石油化工、新疆境内的石油工业等基地。兰新铁路西段已与中亚铁路接轨。兰新—陇海铁路将成为从西欧通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最近便的陆上通道,工业发展的前景广阔。

  消除工业“三废”,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许多原料、燃料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和数量都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废渣、废水、废气(简称“三废”)也越来越多。近年,乡镇企业大量发展以后,三废排放的范围,由城市蔓延到农村。工业企业排放出的污水,大部分未作处理,污染了江河湖海,使水质恶化;烧煤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工业所排放的废渣堆积成山,占用大片田地,淤塞河道,污染环境。因此消除工业“三废”,已成为城乡工业生产中必须大力解决的问题。

  消除“三废”,有四方面措施:

  第一是要预防。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要同步进行,不能走资本主义国家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第二是要开展综合利用,实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例如,有色金属冶炼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危害很大,如回收利用,可制成工业需要的硫酸;全国火力发电厂排放的粉煤灰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害之一,但是粉煤灰是一种可以多方面综合利用的重要资源,现在全国已建成许多粉煤灰建筑材料厂,产品有砌砖、墙板、粉煤灰水泥等。

  第三是作无害处理。处理污水可建立污水处理场;处理废渣,在综合利用以外,还可建立焚烧炉或采取掩埋办法;消除烟尘,可改造设备,增加除尘装置;消除废气可通过化学手段,消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第四是加强法制,建立和健全各项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规,大力宣传并认真贯彻执行。

  总之工业“三废”是可以预防,也是可以治理的。工业先进国家在治理“三废”方面已取得不少经验和成果,例如,英国泰晤士河曾遭受过严重污染,除偶尔能发现鳗鱼外,无其他鱼类。如今,经过治理的泰晤士河,已被认为是大城市中比较干净的河流之一,河中重新出现了上百种鱼类。伦敦原有“雾都”之称,近年由于英国政府采取措施,帮助居民和工厂企业改用煤气、柴油等无烟燃料,并限制私人小汽车在市区内使用,空中的烟尘大为减少,雾日已不多见。我国对工业“三废”的防治已经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鞍山钢铁公司自力更生,综合利用资源能源,治理“三废”的经验在全国推广以后,全国已经出现一批不但经济效益好,而且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成绩显著的先进单位。他们的基本经验是:首先通过技术改造,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尽量把“三废”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力求使工业污染源得到根治。其次是通过综合利用,使排放的“三废”资源化,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问题和练习

  1.用钢铁和棉纺织工业为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是怎样布局的。

  2.说出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珠江三角洲4个工业基地在工业部门的特点;东部沿海、长江沿岸、陇海—兰新沿线地带的交通条件对工业发展的作用。

  3.下列城市、港口、矿区和水电站,各分布在哪个省(自治区)?以什么工矿业或重点建设工程著名?

  葛洲坝 霍林河 攀枝花市 金昌市 秦皇岛

  白山 邯郸市 日照 龙羊峡

4.当地有哪些主要工业?对环境的影响怎样?对工业“三废”是怎样处理的?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