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10.3 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问题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1-08-05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第三节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问题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口迁移的一个最重要方面是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猛增。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城市是在商业、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商业、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使居民点也产生了分化,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早期城市因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可提供居民所需的农产品有限,城市数目少、规模小,多分布在灌溉农业发达的地区,如两河流域、尼罗河下游、印度河流域及我国的黄河流域。其中许多城市都是行政、宗教、商业或军事中心。河口、海岸附近出现了许多城市,它们是市场和贸易的中心,也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些大国的行政中心规模大,人口多。如公元前3世纪至1世纪时的意大利罗马城,人口已达到百万。到了封建社会,城市进一步有所发展。我国西晋时的洛阳、隋唐时的长安,人口也超过了百万。但是,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城市人口增长缓慢,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

  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大批破产农民拥进城市,使城市人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城市规模以空前速度扩展,新城市纷纷涌现。城市发展的显著特征:一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1990年达50%;二是大城市不断涌现,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990年达288个;人口超过千万的超级大城市也出现了,如东京、墨西哥城等。有些城市互相连接,成为规模巨大的城市群或城市带,如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波士顿-华盛顿,德国鲁尔区,日本东京-横滨、大阪-神户都已成为巨大的城市群。

  城市化及其进程城市化过程是个客观的历史过程,也是生产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城市数目增多,各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从而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等多种因素制约。近些年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进程。在发达国家里,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这些国家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一般在60—80%之间。目前,这些国家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已大大变慢,甚至停止。

  在一些西方大城市里,由于环境恶化,地价上涨等因素,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向郊区移动,许多国家在大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此外,由于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事业的发展,一些大城市每天有几百万人次作“钟摆式”移动,如伦敦老城区白天人数达100多万,夜间只有十几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速度超过发达国家。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主要不是随国内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持续上升提高的,而是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造成的。这样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因为农业提供不出剩余产品维持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也吸收不了那么多的劳动力,所以造成许多社会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城市的合理发展和布局,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给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等等,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里,主要讲述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工业大量集中,对城市环境所造成的后果。

  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产物,它包括自然环境以及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城市环境受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在城市中,人类活动强烈地改变了原有的自然条件,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某些环节,给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较大影响。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如粮食、副食品,主要靠外界输入;城市空间缺乏足够的分解者,无法通过城市生态系统的循环,将自己的废弃物——污水、垃圾等充分地自净,只能通过人工措施将其输送到系统之外。城市的功能也日趋复杂,只要某一环节发生问题,就会破坏整个城市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工业生产发生故障,许多有害物质由于“事故排放”,常使人、畜、农作物中毒受害;城市排水系统一旦堵塞,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就要四处横流,臭气冲天;城市垃圾长期不予清理,整个城市就会污秽不堪。城市人口和工厂过多,如不注意保护环境,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一)环境的严重污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大气污染 工矿企业、家庭炉灶和汽车的排放物中,含有大量的煤烟、粉尘、硫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使城市空气污浊,烟雾弥漫,有时出现酸雨、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事件,危害人们的健康。

  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出大量有毒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遇到水蒸汽则变成酸雾,其毒性要超过二氧化硫10倍。1952年伦敦死亡4000人的大气污染事件,就是由此造成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雾随雨降落,形成酸雨。酸雨能使土壤、河湖酸化,破坏农作物和森林,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腐蚀建筑物。

  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它会显著降低大气能见度,刺激人们的眼睛、喉、鼻,使人头痛呕吐,并使植物体受到损害。世界上第一个受光化学烟雾毒害的城市是美国的洛杉矶,它西临太平洋,其余三面群山环抱,地形条件不利于气体扩散。市内每天有三、四百万辆汽车奔驰,将1000吨碳氢化合物、400多吨氮氧化合物排入大气。1946年,该市发生了光化学烟雾。1955年又发生了一次,当地65岁以上老人死亡近400人。

  2.水体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城市地面径流,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大量城市污水随意排入江河湖海,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的水质变坏,特别是饮用水的水质不断下降,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人们排出的生活污水,生化需氧量①一般是400毫克/升。洁净的地面水,要求生化需氧量在3—4毫克/升以下。这样,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排入天然水体后,需要用100—133倍的净水来稀释,才能达到正常的地面水标准。

  城市污水中过多的植物营养物进入水体,使藻类大量繁生,水体呈缺氧状态,致使鱼类大量死亡。有些金属,如汞、镉等,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会发生“公害病”。

  3.噪声污染 城市环境噪声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噪声破坏了人类的生活环境,一般说来,噪声在50分贝②以下,环境是安静的,而各种车辆造成的噪声一般都在80分贝以上。

  4.固体废弃物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的废弃物、工厂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俗称垃圾,如不及时清理运出,既占据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又不卫生,影响人们健康。

  (二)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的急剧膨胀,使原有城市的布局形式、城市结构、城市的市政设施远远不能适应其发展的需要。许多大城市交通阻塞,住房拥挤。在有些国家的大城市里,一些人住在卫生条件很差的贫民窟和棚户区内。

  (三)绿化面积少。由于人口的激增,建筑物密度大,城市拥挤不堪,树木草地面积日趋缩小。有人计算,每个城市居民平均拥有10平方米的树木,或者50平方米的草坪,城市绿地覆盖率达到30%以上,才能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但是,目前许多城市达不到这个标准。

  制订城市规划,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20世纪上半叶,因资本主义生产高速发展,城市中曾经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60年代以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开始控制城市人口的发展,制订城市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采取了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具体措施是:

  (一)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和卫星城。许多国家大城市的发展,都以改变布局,实现郊区城市化为特点。即把大城市的人口、工业、资金和技术,日益向郊区分散,使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因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有些国家在大城市周围建设新城和卫星城。有些国家则采取分散城市多种职能的办法,把政治职能为主的首都和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城市分开,如美国建都华盛顿,巴基斯坦建都伊斯兰堡,巴西建都巴西利亚,等等。

  伦敦附近已经建设了八座新城,接受了从伦敦迁出的部分工业和人口。东京附近正在建设七座新城,其中有一个是科学教育城。德国鲁尔工业区,人口600万,面积4600平方千米,担负着德国大部分的钢铁生产任务,但全区只有4座中等城市,密布全区的是现代化水平很高的小城镇。罗马尼亚近年来推行乡村城镇化的政策,全国已有269个人口在3万以下的小城市。

  (二)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许多国家修订城市规划,制订了法律,加强对城市的管理。有些国家从城市生态系统的角度,确定城市居民点体系和城市、工业区的合理规模。在城市建设中,进行城市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交通运输等用地的相对位置。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三废”排放量,并通过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使其有利于自净,有利于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有些大城市为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建造了多层高架道路、立体交叉道路或地下铁道。有些城市则加强了绿化,设立卫生防护地带,扩大了城市绿地面积。

问题和练习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城市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2.调查学校所在地城镇人口增长的情况,并说明其原因和前景。

  3.看“城市中工业布置示意图”,说出城市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

  4.你所在的城市,存在哪些环境问题?是怎样造成的?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