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洽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课堂
摘要:新的时代条件,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有高尚的人格和独立的思想,教师以他的人格的魅力吸引着学生,以他的思想的光辉照耀着学生。
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切教育无从谈起。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教师。一个有亲和力的教师,他能给学生可信赖感。在提倡终身学习的新时代,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方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教育是一种助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教师面临极大的挑战。教师如果抱着旧的观念不放,将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新的师生关系是互相信赖。
正文:
我们做教师的,大概谁也不能否认这样的事实:什么时候与学生的关系比较融洽,学生就会喜欢你的课,并且乐于听取你的教导;如果与学生的关系比较糟糕,学生就会讨厌你的课,也会厌恶你说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将无法顺利的进行。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得出结论说:“教学就其实质来说,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的关系。”
在学校存在的几种关系中,师生关系是最基础的关系。构建和谐课堂,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古语常说,亲其师信其道,但在新时代,我们还不能停留在这样的传统认识上止步。积极的营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教师。
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矛盾,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常常处于冲突中。而这种矛盾是推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积极因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从来也不会有抽象的教师,教师是具体的,是各不相同的;当然也不存在抽象的学生,学生也是具体的,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千差万别的。同一种态度或方法对某一个学生是适合的,但如果换成另外一个学生,则可能行不通。求同存异,个别对待是正确施教的前提。
孙云晓在他的著作《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中谈到,教育孩子首先自己。当学生难以改变的时候,我们唯一可以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可以调整我们自己的心态和做法。反省一下自己,如果我们自己错了,不去怨天尤人,只能责怪我们自己。如果一味去责备和批评学生,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法国哲学家蒙田把这句话封为一生的圭皋:“伤害人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他对事件的看法。”教师也可以拥有幸福的人生,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看待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如果认为工作着是一种幸福,工作就会成为一件幸福的事;如果认为工作是一件劳役,工作时便会苦不堪言。伟大的科学家巴斯德曾经谈到“在图书馆和实验室所找到的平静。”平静怎么会那里找到呢?因为在图书馆和实验室的人,通常都埋头在他们的工作里,不会为他们自己担忧。如果我们教师忙于观察和研究学生,深入地去了解学生,我们将会拥有充实的生活而无暇为我们自己担忧。无所事事使人陷入精神空虚的灾难中,这对人生是极为有害的。
面对学生,教师需要平和安静的心态。孔子对学习,如此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倡导好学乐学的学习态度,为师者为什么不可以好教乐教呢?
教师要给学生信赖感
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使得学生接纳老师。我们不要忘记学生首先认同的是教师这个人。所以,教师应以宽容的的态度和自由的精神,给学生以信赖感。在《心理学大辞典》中,有这样的词条:“关系伦理是一种基本的动力,通过信赖和信任可保持家庭和社会关系。其中公平感的动态平衡是最深远,最广泛的关系现象的集合。当不公平发生时,紧接着应有补偿。关系中的问题往往是公平的补偿来的太迟或者量太少;使得关系之一方感到不满足造成的。症状的发展可能代表了不公平感的积累。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在家庭关系中建立或重建可信赖感。”这一词条是谈论怎样建立良好的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我想,这样的做法,同样适合于师生关系。如果没有教师对学生的信赖和一视同仁,有的学生会认为自己是低人一等的,而这对他的自尊心是一种伤害。
师生互相信赖的建立需要师爱的无私。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无论是哪一篇,我们都能强烈的感受到他对学生炽热的爱。他不仅爱聪明的孩子,也爱智力迟钝的孩子;不仅爱品德优良的孩子,也爱“有精神创伤”的孩子;不仅爱体魄健壮的孩子,也爱残弱多病的孩子。他坚信,在良好的教育下,每个孩子都将成为优秀的公民。因此,教师不仅做到有教无类,更要做到师爱无类。并且,师爱应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爱。
上一篇:谈地理教学与历史知识的联系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lunwen/2714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lunwen/27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