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2020年版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试题分析-文科综合地理分册(4)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2-07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2.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可以反映出考生的思维能力,因为这一过程包含着认识和提炼题目提供的有效信息,调动和筛选已有的知识储备,整合及迁移知识,得出新结论或做出新评价等思维活动。

  评价考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主要是衡量其理解能力和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己学知识的能力。理解能力的评价主要看考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理论的表述状况;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主要看考生能否激活所储存的知识,能否将相关知识迁移到具体情境中。

  例5 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判断下列各题:
  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下图P地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拍照时间是北京时间9时0分0秒。

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 1 )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22时  B. 14时  C.20时  D. 16时

  (2 )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 16时  B.14时  C. 10时  D. 12时

  (3)该船即将驶入

  A.巴拿马运河  B.麦哲伦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4)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  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  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  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

  [说明]在这一组题目中,从确定地理区域的地理情境入手,其中第(1)题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对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的考核,然后根据时间的基本换算,要分析的仅仅是船舶所在地的经度,只要能够根据经度值东小西大而判断出为西经,题目就迎刃而解了。第(2)题提高了分析问题的难度,首先要知道船舶所在地的昼夜长短问题是与第(1)题同等难度的,或者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要将摸河同该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除了漠河的纬度位置是必备的知识背景外,还必须分析判断出船舶所在地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从图形可以断定在北半球50。左右的纬度上没有这样的地方。该题组还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即从第

  (3)题的信息中判断图示地区属于南半球。因为在第(3)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北半球的直布罗陀海峡和巴拿马运河的纬度均低于400,因此船舶所在的地区必定是南半球的某地。有了这个分析判断结果,下面要知道的就是南北半球纬度一样的地方,昼夜长短正好是相对应的,即南半球地区这天的昼长,正好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一样。后面两个小题,在分析解决了第(2)题的基础上就不存在什么难点了。
  3.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地理问题自然地理学涉及的事实、规律和原理,往往需要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去加以解释、推导和说明。人文地理的内容,则在许多方面同政治、历史等学科的知识相结合、渗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地表岩石的风化过程和结果,气温的时间及空间变化和分布状况,自由大气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运动,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同自然条件的关系,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生态平衡的原理等,都需要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与原理才能理解和进行解释。

  地理综合题往往针对现实问题进行知识整合,特别是结合当前的实际问题,如生态问题、人口及城市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却不是以教科书原来的体系呈现,而是围绕新问题、新情境重新整合。选用的内容大多跟考生熟悉的事物、现象紧密相关,注重引导考生对自己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或在阐述较为抽象的理论时联系实际等,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重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科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首先要掌握好同地理相关学科的主干知识,即相关学科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知识和原理,如同环境问题有关的酸雨的成因;其次要注重同地理相关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最后要关注同地理知识相关的热点问题。重视基础,理解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原有平面的知识结构提高到立体知识结构的层面上来,才能自如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多角度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例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C,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t:。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hl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下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下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i气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 1 )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

(2 )图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b)的原因。

[说明]本题以青藏铁路建设中遇到的多年冻土问题为主要线索,考查考生获取知识,并结合新获取知识和已有知识分析区域差异的能力,以及利用获取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提供的地理信息有文字、照片、地图和热棒原理示意图,材料信息量大,其中的有些内容是很多考生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因此要求考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具有分析判断并从中提取答题核心内容的能力。材料关于多年冻土概念中多年冻结层是多年冻土称谓之根本所在,而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的"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则是多年冻土危及铁路路基的主要原因;材料中"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也是需要考生特别注意的,这三个词组其实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让多年冻土保持冻结状态,热棒技术所要达到的其实也就是这个目的。

  第(1)小题要求考生"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区域差异是地理学的基本内容。考生具有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的知识,青藏高原辐射平衡中的绝大部分热量逸散于大气中,近地面气温升高并不显著,而地下土层却处于冷却状态,使得高原多年冻土形成和存在需要更低的气温〈考生也具有与东北高纬度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具有"气温年较差小"的特点,这一知识进而可以分析出青藏高原冬季气温较高,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C时,东北高纬度地区冬季温度低,冻结层厚度大,可形成夏季不融化而多年冻结层;反过来,青藏高原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冻结层在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

  第(2)小题已经告诉考生两地相比较,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要求考生说明原因,这还是一个分析比较两地差异的问题。材料中已经告诉考生"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那么甲地路基更不稳定的原因也就要从"反复冻融"和"冬季不完全冻结"里面来找了。首先,从图a中可以获得五道梁的年平均气温为-5.6"C,而甲地处于年平均气温-2"C和一4"C等温线之间,其年平均气温比较高,且更接近于O"C,显然这里更容易发生"反复冻融",导致路基更不稳定c另外一个原因同样是由甲地年平均气温较高导致的,但需要考生进一步思考其和"冬季不完全冻结"之间的关系:甲地年平均气温较高,相应的夏季气温也更高,会形成更厚的季节活动层;由于冬季甲地的气温也较高,冻土地温较高,冻结强度有限;而且在热量状况稍有扰动的情况下,其季节活动层就很容易产生"不完全冻结",使季节活动层和多年冻土层不能衔接,其间隔有→层软的融化夹层,威胁铁路安全。

  第(3 )小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提供的内容,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并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ν分析图文材料,可以获取以下信息和认识:

  ①根据材料中"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热棒的作用应该是给路基降温的,也就是说把路基中(地下)的热量散到大气中;②从文字材料和示意图中可知热棒并非由人工提供动力来达到降温效果,其热量传递是一个自然过程,也就是由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进行传播;③图文材料中的热棒工作原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介绍的,需要考生变成地理学的内容。综上所述,热棒进行散热工作时,应该是地温比气温高的季节,由此判断出其工作季节为冬季。事实上,热棒是一种单向传热装置:冬季时,气温低于地温(冻土温度),处于地下的热棒蒸发段(长约8米)吸收冻土的热量,将液态工质汽化,蒸汽沿管内空隙上升至地上部分的冷凝段(长约3米),与较冷的管壁接触,放出液化潜热,冷凝成液态,在重力作用下,冷凝的液态工质回流至蒸发段,如此往复循环,将地基中的热量传送到大气;夏季时,气温高于地温,位于地下的热棒蒸发段的液体工质不能汽化,热棒停止工作,外部的热量不能通过热棒传到地下。

  至于热棒倾斜设置问题,从图b中很容易看出,倾斜设置使棒体能深入路基中心部分底部,更有利于冷却铁轨正下方的多年冻土,实现对路基下多年冻土的整体保护。

  本文标题:2020年版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试题分析-文科综合地理分册(4)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gaokao/27296.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gaokao/27296.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