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人口消长-人口的移动(2)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3-03-04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今天在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的苏联居民已达6000万人,而在19世纪以前。这里是人口寥寥一片荒野。中国关内人口向东北迁移,是著名的移民浪潮。在18世纪这种移民即已开始。到1923年以后,开始大规模的迁移。从1928~1930年间,每年有100多万人自关内移往东北。由于历年移民,东北人口遂由19世纪末叶的200~300万人口增加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4千多万。这些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和河北。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开发边疆,提供文化技术和劳力,曾有计划地向东北、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迁移了一些人口。人口的自愿迁移,并不全是移向空旷地区,而是移向“较佳地区”。“较佳地区”有经济上的,如前所述南欧人移向中欧和北欧。也有政治或宗教上的,如美国黑人由南部移往北部,主要是南部种族歧视较北部强得多。印度的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不愿受印度教人的管制而有大迁移。目前美国人大量移往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和佛罗里达州,是因为那里阳光充足、气候温暖。乡村青年向城市迁移,是为了寻找刺激。这种“较佳地区”多为大城市。乡村人口大批移往城市,使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多居于大城市,就是所谓城市化。在古代就有城市化现象。但因当时人口总数较少,尚未成为社会问题。到19世纪初期,由于大工厂和大矿场对劳动力的需要,才从乡间吸收大量劳工,加速了城市人口的发展。西欧、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从19世纪末就有大批乡村人口移入城市。人口过分集中于城市,不仅造成住房、交通、用地、用水和物资供应等方面的困难,而且也使流行病、空气污染及犯罪都剧增。
  目前城市化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所面临的困扰。本世纪70年代有5个国家城市化情况较为严重,最突出的是澳大利亚,其城市化程度达86%,即全国境内8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其次是以色列,为84%。另外3个是瑞典、新西兰和丹麦,其城市化程度均在80%以上。这5个城市化严重的国家有其共同特点,那就是人民生活水平高、工业发达且都与欧洲有贸易关系。可是其间又有分别,澳大利亚的城市人口集中在数个城市中,而丹麦只集中在一个城市,即首都哥本哈根。除上述5个国家外,城市化程度在60~80%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西欧和美洲,如英国、美国、墨西哥、智利等。亚洲仅日本1个。苏联的城市化程度在40~60%,因属社会主义国家,对城市人口采取控制。城市化程度在30%以下的国家,大都属于第三世界。如赞比亚为30%,印度为20%,而乌干达则只有8%。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成立后,30多年来城市人口增长近6500万,但其中属于自然增长者为5200万。由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的数目仅占城市人口增加数的20%。中国对城市人口采取控制,因而城市化过程较慢。1952年全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1.2%,到1983年只增加到23.5%。预计今后中国的城市化程度会有所上升。据联合国人口统计分析,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950年为28.7%,1960年为33.9%,1970年为37.5%,1979年达39.3%。即是说,目前全世界每10个人中就有4个人住在城市中了。据预测,到1990年,将有一半人住在城市,而至2000年,城市人口的比例可能上升到70~80%。从各个国家来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开始在19世纪中叶,即从当时城市的10%,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增加到现在超过70%的水平。
  举例来说,美国在195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4%,到了1980年,上升到82.7%。同时期西德由70.9%上升到80.4%,英国由77.9%上升到88.3%,法国由55.4%上升到78.3%,日本由35.8%上升到63.3%,预计到本世纪之末,这些国家的城市人口将接近饱和状态。中国据1978年统计,总人口数为9.6亿,城市人口为1.2亿,占总人口数的12.5%,城市人口比例很低。其中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有126个,占全部城市人口的27.6%;50~10O万人口的城市有36个,占22.35%;100~200万人口的城市有19个,占21.39%;200万以上的城市有10个,占28.66%。据统计,世界城市人口在过去30年中增加了1倍,达18亿,占世界总人口的40%多,可算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口流动时期”。这种趋势若继续下去,到2000年,城市人口将达32亿。在本世纪初,5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只有伦敦1个,到本世纪中期增加至6个,今天已有26个,到本世纪末将会有60个。这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人口增加有后来居上之势。如印度孟买,在1950年只有300万人口,按现在趋势发展,到2000年会达1900万;墨西哥城在同一时期,估计将从300万人增加到3100万人,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城市。用计算机显示世界人口密度、能源消耗量以及世界科技与资源合并示意图。
  本文标题:人口消长-人口的移动(2)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64/1954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64/19541.html

标签:人口的移动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