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第三节 地质旅游资源(4)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3-02-21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三)自贡恐龙化石 “恐龙”这一名称是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创建的。他在总结了当时已被 发现的九个大型爬行动物之后,于 1842 年提出的。“恐龙”的拉丁文原意是 “恐怖的晰蜴”。 恐龙是爬行动物古晰亚纲中已绝灭的两个目。它们从中三叠世开始出现 到白垩纪末期绝灭,在地史时期延续了 1.4 亿年左右,在这段时期成了陆地 上占统治地位的动物。恐龙的体形一般都较大,最长者可达 25~27m,生活 时体重最重者可达到 80 多吨。但也有纤细到只有一只鸡那样大小的。 四川红色盆地是我国产恐龙化石的重要地区之一,目前已了解到的产地 不下数十处。其时代上的分布从侏罗纪早期直至白垩纪晚期。但在侏罗纪地 层中发现的化石比白垩纪丰富得多。由区域古地理、古气候研究得知,当时 该地为一冲积平原,既有广阔陆地又有大量河湖分布,炎热潮湿的气候有利 于植物发育。这种自然地理环境既有恐龙活动的广袤场所,又有丰茂的水草, 为其生存和繁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川恐龙多,自贡是个窝”。自贡市大山铺北场口的恐龙化石点,是 一个以恐龙为主的古脊椎动物群栖息之所。化石埋藏在中侏罗统的砂岩之 中,含化石层厚达 4m,化石富集区面积达 17000m2。这里不仅化石丰富,埋 藏集中,而且种类繁多,保存完好。目前已挖掘出的有长达 20m 的草食性长 颈椎晰脚龙、长 10 余 m 的短颈椎晰脚龙、凶猛的肉食性恐龙、身躯细小的鸟 脚龙、世界上比较原始的剑龙等。一座新型而独特的专业化恐龙博物馆,已 在大山铺恐龙埋藏现场建成,海内外游客纷沓而至。 前几年,河南省南阳西峡恐龙蛋化石群的发现,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 之为世界自然奇迹。它不仅数量多,而且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是一份高品位 的旅游资源。
三、地层
  (一)地质年代与地层系统 一部长篇小说,总要分卷立册。人类社会的历史,也有世纪、朝代的顺 序。那么 45 亿多年来的地球历史,是不是也要划分一下“章、节”“朝代” 呢?当然需要。地质工作者为了研究地壳的发展、变化规律,为了矿产资源 的寻找和开发,将地球演化的历史,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 代、新生代五个大的演化阶段,再在每个代中又划分出若干个纪。各代的命 名,表示着生物在进化。古生代是指地球上出现古老生命的时代;中生代就 是地球历史上生命发展处于承前启后的阶段;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生命发展 的新时期。至于太古代与元古代,顾名思义,古字头上又戴上了“太”和“元” 两顶帽子,说明那段历史时期太(元)古老了。而一些纪的名称,它们有的 来源于地名,有的来源于古代名族名。 那么,这些代和纪,是依据什么来划分的呢?主要是根据生物化石和地 壳运动。古代的生物是过去地球发展和演变的经历者。生物界总是由简单到 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进化的。因此早期的种类就原始,晚期的种 类就较进步。在一定的地史环境中,生活着一定的生物群。当地史环境改变 时,那些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衰退了,灭绝了;那些适应能力较强的生 物则保存下来,并向新的更高级的类别演化,以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得到了 新的发展。在生物发展的这一进程中,已经灭绝了的类别不会重新出现,已 经消灭了的器官不会再度恢复,已经衰退了的器官也绝不会回复到它以前的 发展程度。在一定的地史时期,就有一定的生物类别;时期不同,生物的种 类也不一样。所以根据生物在岩层中所形成的化石,来确定地质年代与划分 地层,是非常可靠的。当然也不是任何一种化石都能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 只有那些在地史上生存时期短暂,地理分布广泛,且数量很多,极易找到的 生物化石才具有意义。除生物化石外,地壳运动也是地质年代划分的依据。 在地球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每次地壳运动都会在地层中 留下若干变动的痕迹。例如一套水平地层,受地壳运动影响,往往会产生倾 斜、褶皱、甚至断裂。当后来新的地层平整地覆盖上去时,新老地层之间就 存在着不协调的特殊分界面。这样的分界面(即不整合面)就成了地质工作 者划分地质年代、划分新老地层的又一依据。 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某一地质时代所形 成的一套层状岩石,称为那一时代的地层。其与岩层的区别,在于地层具有 时代的含义。按照地层的岩性、古生物等特征及形成先后顺序,可对地层进 行分层。将不同地区同一时代的地层进行比较。通过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可 建立起广大地区地层的年代顺序系统。
  本文标题:第三节 地质旅游资源(4)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60/1915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60/19157.html

标签:地质旅游资源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