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对策(4)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3-02-21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四、旅游资源保护的建设对策
绝大多数旅游资源,一旦遭破坏,即难以恢复,但有的古建筑,文化价 值和旅游价值都相当高,虽然已经衰败和破坏,甚至不复存在,仍可以采用 培修和重建恢复其风采;有的旅游景区植被遭破坏,则应积极采取植树造林 等生态建设的对策;而对于珍贵文物旅游资源,则应设法尽量减少其自然风 化的衰减速度。
  (一)培修复原、整旧如故 历史建筑因经历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出现了影 响原有特色的破损、变色。可以采用复原培修的办法,采取原材料、原构件, 或在必要时用现代构件进行加固,但要以保持原貌为准则,即整旧如故,切 忌因“翻新”而失去“古”的特色。如西安小雁塔的复新较为成功,修复后 仍保持其苍劲古朴的面貌。
  (二)仿古重修 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建筑物,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在地面上已经消失,但 具有很高的文化和旅游价值,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满足人们旅游 的需要,需进行重修,重现古建筑的风貌。如武昌的黄鹤楼为江南三大名楼 之一,但民国初年却付之一炬,1954 年修武汉长江大桥时南岸桥头堡被占, 现于原楼址南侧 1km 外重修黄鹤楼,保护原有的塔式阁楼造型风格和江、山、 楼三位一体的意境,不乏成为仿古重修成功的一例。
  (三)生态建设 许多旅游景区由于原来工农业交通的发展造成了植被的破坏,影响了景 区资源的质量,如中国第二深的云南抚仙湖(最大水深 151.5m),水质很好, 达饮用水标准,但美中不足的是山不青,留下了水秀而山不青的遗憾。为改 善其景观结构,首要任务是治山、种树、搞生态建设,使山绿起来。旅游区 山体的生态建设不仅要考虑固水固土的生态效益,还应考虑其观赏的旅游效 益以及一定的经济效益。不少湖泊旅游区也存在山青但水不秀的状况,如国 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太湖和昆明滇池,湖水污染较为严重,许多旅游活动项目 难以开展,成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治理水质污染也成了迫在眉 睫的大事。
  (四)减缓珍贵文物的自然风化 出露于地表的历史文物古迹,由于大气中光、热、水环境的变化引起自 然风化而衰败是不可避免的,但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环境条件使之风化过程 减慢是完全可能的,如将裸露的风吹日晒下的历史文物加罩或盖房子予以保 护。乐山大佛曾建有 13 层的楼阁(唐代名为大像阁,宋代为天宁阁)覆罩其 上,既金碧辉煌,又保护了佛像,后毁于战火。类似的建筑应予恢复和建设。
  复习思考题
  1.简析保护旅游资源的意义。
  2.举例说明造成旅游资源人为破坏的各种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如何理解“旅游业是无烟工业”这一论点。
  4.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应采取哪些保护管理对策?
  5.风景名胜区中划分出的不同级别的保护区、防护带,有哪些具体的相 应保护措施与要求。
  本文标题: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对策(4)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360/1910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60/19102.html

标签:旅游资源保护对策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