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大陆(7)
(二)主要河流和湖泊
墨累河是澳大利亚唯一的发育成熟的水系。它源于东南部的斯诺伊山(SnowyMts.,澳大利亚山脉的一部分),沿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的州界向西北流,在莫尔根(Morgan)折向南流,注入亚历山大里纳湖(L.Alexandrina)。干流全长2575km,支流中最长的是达令河。源于新英格兰山脉西侧,流程2740km。其次是源于斯诺伊山脉北坡的马兰比季河,全长1690km。墨累河比达令河短,因为水量比达令河多,被认为是主源,一般统称墨累-达令河。如以达令河为源计算,全长3490km,按长度,居世界各河第16位。流域面积1057×103km2,居世界各河第14位。墨累-达令河流域降水较少,年平均降水量仅多于400mm,所以干支流水量均不多,年平均流量多于236×108m3。河水补给来源主要靠雨水,水量季节变化大,雨季时河水暴涨,干季时大支流常有断流现象,这时河床变成长条沼泽及分散的死水池塘。墨累河虽未断流,枯水期河水也很浅,在最干旱年份,上游个别地段也会干涸。可是,仅一山之隔的斯诺伊河(Snowy),水量很丰富,每当夏季上涨的河水顺东坡奔流而下,急速穿过潮湿的沿海平原区,流入塔斯曼海。为了改变墨累河及其支流马兰比季河的缺水状况,澳大利亚政府花费了23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项改造大自然的伟大工程——斯诺伊山工程。①这项工程包括澳大利亚东南部5000km2以上,通过大坝、水库和隧道网把水从东部山地的东坡引向西坡,每年可补给墨累河水量234×107m2。
澳大利亚湖泊约有760个,全年有水的不多,几乎全是盐沼。湖泊的分布很不平衡,绝大多数集中在南澳大利亚和西澳大利亚二州。南澳大利亚州的湖泊有埃尔湖、托仑斯湖、盖尔德讷湖、弗罗姆湖等。埃尔湖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湖泊,湖泊南北长约210km,宽30—60km,湖的面积和轮廓很不固定,随降水而变化。在雨季,间歇河从山上带到湖泊大量的水,使湖泊面积扩大,面积约15×103km2;在干季,湖水因强烈蒸发而变浅,整个湖泊分隔成许多盐池,面积约9000km2。埃尔湖以南有内陆盐湖,其中较大的是托仑斯湖,从湖盆成因类型上说,它属于断层湖。冬季降水时,托仑斯湖面积可超过5700km2,夏季干旱时,便成为充满咸水和咸泥的水池。西澳大利亚湖盆很多,一般在大雨之后有水,大部分时间是干涸的。湖底覆盖着很厚的盐壳。各湖盆大小不等,大者面积可达1000km2,小者为12—500km2。西澳湖盆的形成与古河谷有关。自更新世后半期起,澳大利亚气候开始变得干燥温暖,随着气候变干,古河谷被沙和粗粒的风化物所掩盖,河谷最深部分便形成了一系列湖盆。
(三)地下水资源
澳大利亚的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总量估计为12×105km3,其中承压水(也叫自流水)占75%。澳大利亚地下水丰富与其地质构造有密切关系。中部平原的中段地区是一个大盆地。在构造上,它是一向斜盆地,盆地的含水层是侏罗系多孔砂岩,它不整合地覆盖在古生代沉积岩层上,含水层顶面是不透水的白垩纪页岩层。砂岩含水层在湿润的东部高地区出露,它们向西倾斜。盆地东部雨水一部分渗入地下,顺着倾斜的岩层流向盆地中部。因东部地势高,水源压力较大,在盆地内凿井,地下水往往可以自行喷出,所以这个盆地又叫大自流盆地。
澳大利亚自流盆地总面积超过27×105km2,占大陆总面积的1/3以上。大自流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分布区,面积约173×104km2,占昆士兰州的2/3,新南威尔士州和南澳大利亚州的大部分,以及北部地方的一小部分。除大自流盆地外,还有一些自流盆地和半自流盆地,但规模和重要性不能与大自流盆地相比。澳大利亚地下水资源很丰富,但有的盆地水井过深(2000m),水温和含盐量较高,在利用上也有不便。水井过深增加了钻井费用。水温较高,有时要流经1km明沟,才能供牲畜饮用。自流水矿化度较高,不适于人类饮用,也不适于农业灌溉,但自流水对发展澳大利亚牧业却是一宗宝贵资源。
墨累河是澳大利亚唯一的发育成熟的水系。它源于东南部的斯诺伊山(SnowyMts.,澳大利亚山脉的一部分),沿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的州界向西北流,在莫尔根(Morgan)折向南流,注入亚历山大里纳湖(L.Alexandrina)。干流全长2575km,支流中最长的是达令河。源于新英格兰山脉西侧,流程2740km。其次是源于斯诺伊山脉北坡的马兰比季河,全长1690km。墨累河比达令河短,因为水量比达令河多,被认为是主源,一般统称墨累-达令河。如以达令河为源计算,全长3490km,按长度,居世界各河第16位。流域面积1057×103km2,居世界各河第14位。墨累-达令河流域降水较少,年平均降水量仅多于400mm,所以干支流水量均不多,年平均流量多于236×108m3。河水补给来源主要靠雨水,水量季节变化大,雨季时河水暴涨,干季时大支流常有断流现象,这时河床变成长条沼泽及分散的死水池塘。墨累河虽未断流,枯水期河水也很浅,在最干旱年份,上游个别地段也会干涸。可是,仅一山之隔的斯诺伊河(Snowy),水量很丰富,每当夏季上涨的河水顺东坡奔流而下,急速穿过潮湿的沿海平原区,流入塔斯曼海。为了改变墨累河及其支流马兰比季河的缺水状况,澳大利亚政府花费了23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项改造大自然的伟大工程——斯诺伊山工程。①这项工程包括澳大利亚东南部5000km2以上,通过大坝、水库和隧道网把水从东部山地的东坡引向西坡,每年可补给墨累河水量234×107m2。
澳大利亚湖泊约有760个,全年有水的不多,几乎全是盐沼。湖泊的分布很不平衡,绝大多数集中在南澳大利亚和西澳大利亚二州。南澳大利亚州的湖泊有埃尔湖、托仑斯湖、盖尔德讷湖、弗罗姆湖等。埃尔湖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湖泊,湖泊南北长约210km,宽30—60km,湖的面积和轮廓很不固定,随降水而变化。在雨季,间歇河从山上带到湖泊大量的水,使湖泊面积扩大,面积约15×103km2;在干季,湖水因强烈蒸发而变浅,整个湖泊分隔成许多盐池,面积约9000km2。埃尔湖以南有内陆盐湖,其中较大的是托仑斯湖,从湖盆成因类型上说,它属于断层湖。冬季降水时,托仑斯湖面积可超过5700km2,夏季干旱时,便成为充满咸水和咸泥的水池。西澳大利亚湖盆很多,一般在大雨之后有水,大部分时间是干涸的。湖底覆盖着很厚的盐壳。各湖盆大小不等,大者面积可达1000km2,小者为12—500km2。西澳湖盆的形成与古河谷有关。自更新世后半期起,澳大利亚气候开始变得干燥温暖,随着气候变干,古河谷被沙和粗粒的风化物所掩盖,河谷最深部分便形成了一系列湖盆。
(三)地下水资源
澳大利亚的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总量估计为12×105km3,其中承压水(也叫自流水)占75%。澳大利亚地下水丰富与其地质构造有密切关系。中部平原的中段地区是一个大盆地。在构造上,它是一向斜盆地,盆地的含水层是侏罗系多孔砂岩,它不整合地覆盖在古生代沉积岩层上,含水层顶面是不透水的白垩纪页岩层。砂岩含水层在湿润的东部高地区出露,它们向西倾斜。盆地东部雨水一部分渗入地下,顺着倾斜的岩层流向盆地中部。因东部地势高,水源压力较大,在盆地内凿井,地下水往往可以自行喷出,所以这个盆地又叫大自流盆地。
澳大利亚自流盆地总面积超过27×105km2,占大陆总面积的1/3以上。大自流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分布区,面积约173×104km2,占昆士兰州的2/3,新南威尔士州和南澳大利亚州的大部分,以及北部地方的一小部分。除大自流盆地外,还有一些自流盆地和半自流盆地,但规模和重要性不能与大自流盆地相比。澳大利亚地下水资源很丰富,但有的盆地水井过深(2000m),水温和含盐量较高,在利用上也有不便。水井过深增加了钻井费用。水温较高,有时要流经1km明沟,才能供牲畜饮用。自流水矿化度较高,不适于人类饮用,也不适于农业灌溉,但自流水对发展澳大利亚牧业却是一宗宝贵资源。
本文标题:澳大利亚大陆(7)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4/1195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4/11958.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4/1195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4/1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