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澳大利亚大陆(5)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2-09-29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2.地形
  澳大利亚大陆地形单调,除东部外,中部和西部没有高大连绵山脉,在西部高原上只耸峙着一些孤立高地,不足以形成气候障壁,所以中部和西部广大地区气候是逐渐变化的,很少出现突变现象。澳大利亚山地偏居大陆东岸,在气候上它对来自太平洋的影响,起了很大的限制作用。首先,它阻碍了太平洋暖湿气流向西深入,这虽不是本大陆广大地区干燥的唯一原因,显然是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在向风地带,东部山地对饱含湿气的气流起着重要的抬升作用,致使东坡降水丰富。由于东部山地高度不大,最高峰仅2230m,没有一处升到雪线以上,因此气候的垂直带谱少,没有永久性积雪和山地冰川。还必须指出的是,澳大利亚中部为南北纵贯的平原区,这就有利于南北方向海洋气团深入内陆,海洋气团的深入通常伴随着温度的减低和雨水的降落,因此澳大利亚大陆没有多年滴雨不落的极端干旱地区。
3.洋流
  大陆东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西岸有西澳大利亚寒流,它们对东西两岸降水的差异,起了一定作用。东澳大利亚暖流对登陆气团起增加温湿作用,使气团低层不稳定,有利于降水。西澳大利亚寒流所经沿岸,低层空气变冷而稳定,不易产生降水,西岸沙漠的形成与寒流影响是分不开的。可是,西澳大利亚寒流要比南非西岸的本格拉寒流和南美西岸的秘鲁寒流弱得多,以致澳大利亚西海岸的水温比同纬度非洲西岸的水温高5℃。11—4月印度洋盛行西北季风,对西澳寒流的发展很不利,其次,澳大利亚西海岸南北向短,而海岸又呈向西凸的弧形,也阻碍了西澳寒流的发展。
4.气压与风
  澳大利亚大陆的1月,地表强烈增温,气压降低,闭合等压区位于大陆北部,中心气压为1000mb,气压沿着向南的方向增高。由于北部低压区的存在,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完全断裂,在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上分别形成高压中心。上述气压分布决定各地的风向,并对各地降水影响很大。大陆南半部盛行东南风和南风,由于气流在大陆上空移动时迅速增温,相对湿度降低,不易兴云致雨。东海岸盛行来自太平洋高压西侧的偏东风,掠过暖流洋面增温加湿,登陆后又受地形抬升作用,因而有较多的降水。大陆北部低压吸引来一股强大的西北气流,这就是澳大利亚北部的夏季季风,是大陆北部降雨的主要原因。澳大利亚7月,由于地表冷却在大陆上空形成高压区,中心气压为1022mb。这时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也很强大,与大陆高压连成一体。大陆上大部分地区为高压所笼罩,气流下沉,风从内陆吹向海洋,所以干燥少雨。大陆北部处于高压北缘,盛吹自陆向海的东南风,天气晴朗干燥;大陆东北部沿岸一带,东南风来自海上,经过暖流洋面,挟带水汽,有一些降水。大陆的西南角和东南部,有从海上吹来的湿润西风,随之而来的中纬度气旋给这两个地区带来较丰富的冬季降水。此外,每年夏秋季节,源于帝汶海的热带气旋,向澳大利亚西北沿海猛袭,然后经西澳内陆,向大澳大利亚湾前进。在澳大利亚,将这种热带气旋称为维利维利风。此风过境时,西北沿海会降暴雨。源于斐济群岛附近的热带气旋,在夏末常侵袭东北沿海一带,常造成灾害。
(三)气候区
  根据形成澳大利亚气候的各种因素及气温、降水量分布和年变化的情况,澳大利亚可划分出以下的气候区:
  1.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本区范围广大,包括大陆的中、西部。这里年均温在18—25℃,冬季温和,夏季炎热,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内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50mm,是大陆的干旱区,由内陆向北或向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多,但仍不足500mm,属半干旱区。北部向热带干湿季气候区过渡,夏雨偏多;南部向亚热带夏干气候过渡,冬雨偏多。
  2.热带干湿季气候区
  本区包括金伯利高原、阿纳姆地、约克角半岛,东部并向南延伸至25°S左右。这一气候区所处纬度最低,全年气温较高,年均温一般在25℃以上。年降水量丰富,但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而多雨,冬季受东南信风影响而干燥。全区年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减,干季持续的时间则逐渐延长。例如,达尔文年降水量为1490mm,干季长6个月,温德姆年降水量为703mm,干季长8个月。
  本文标题:澳大利亚大陆(5)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254/11958.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254/11958.html

标签:澳大利亚大陆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