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历史时期的河流湖泊变迁(3)
(二)历史时期黄河中下游的湖沼变迁
先秦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广大平原上,湖泊众多。《尔雅·释地》所谓的"十薮"中除云梦在长江流域外,其余都在黄河中下游。到了 6 世纪,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的黄河下游的湖泊,仍有 130 多个。大的周围数百里,小的也有方圆几里。现就其主要的湖泊分布及演变的情况概述如下:
黄河中游的古湖泊主要在渭水流域,关中渭水流域泽、薮多形成于河山谷地,比较著名的有:弦蒲薮:一名疆蒲。《水经注》、淠水"出淠县之蒲谷乡弦中谷,决为弦蒲薮"。淠水的上源,位于关中的最西部,在今陕西陇县之西。
阳华薮:地址不可确考,据《大清一统志》在今华阳县东,也和弦蒲薮一样,位于近山的河谷之中。
焦获薮:一作"焦护"。据说在今陕西泾阳北,其地势处于两山之间。
昭余祁:为汾水流域比较著名的湖泊,位于今山西祁县西南,介休东北,方圆数百里,为古代晋中盆地最大的泽薮。《汉书·地理志》称九泽,可能由于泥沙淤积,已分割成若干小湖泊。《水经注》中称近邬县者为邬泽,俗名邬城泊,近祁县者为祁薮。唐宋时有邬城泊见于记载,但日渐衰落。元初在祁县东南疏浚渠水溉田,仍称昭余池,古湖泊已不复存在。
黄河下游的古湖泊主要有:
大陆泽:又名巨鹿泽、广阿泽。位于河北平原西部太行山河流冲积扇与黄河故道的交接洼地,今河北任县、平乡、隆尧、巨鹿之间。禹贡大河流经泽东,水面辽阔,但黄河"北流"泥沙灌人,湖底抬高,湖面向低洼处转移。清代治理水患,将湖水排走,大陆泽逐渐消失。大野泽:又名巨野泽,位于今山东巨野县东北,古时为济、濮二水所汇,称"兖州薮"。汉武帝时,黄河在瓠子决口从东南注入巨野,泽面一度扩展。唐时湖面达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五代后晋开运元年<944),黄河在滑州决口,湖面范围扩大,梁山泊就此形成,成为烟波浩渺,绵延数百里的巨泽,号"八百里梁山泊"。金代曾经水源枯竭,滩地复出。至元末明初,黄河经常北决,梁山泊又变成一片泽国。明后期,黄河长期稳定由淮人海,梁山泊逐步淤为平地。清康熙初,梁山}白周围全被垦为农田。今天,只有梁山县境内的东平湖,还多少保留了一些古代梁山泊的遗迹。
菏泽:在今山东定陶县东。菏泽由古济水灌注,唐时更名为龙池。后因济水断流,菏水又为黄河泛道,渐为泥沙所湮没。孟诸泽:位于今河南商丘市东北,古代为水草丰茂之地,古泗水单水横贯其中。宋元后屡遭黄河冲积,渐被泥沙湮没。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16/389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16/3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