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历史时期的河流湖泊变迁(2)
5.金章宗明昌五年到明弘治初河道
早在南宋建炎二年(1128)冬,为阻止金兵南下,便出现人为决河使大河由泗水入淮水。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黄河发生第四次大徙,在阳武(今河南原阳县)决口,水势向南发展。以后金灭之际出现两次人为夺流,自然决口也不断出现。河决以后,黄河河道南移分别进入泅水及济水故道,而形成新的南北两派。百分之二三十河水由北清河(今黄河)人海,百分之七八十的河水由南清河(泗水)入淮。南派水势大于北派,这是黄河流行于山东以南的开始。
6.明弘治中至清咸丰的河道
明弘治八年(1495),筑断黄陵冈后,黄河之水全入淮出海,成为黄河的第五次大徙。明政府为了保持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畅通,于北岸筑长堤,名"太行堤",使黄河河道由兰阳、徐州南入运河,会淮水东注于海。弘治年间治河的目的在于防止黄河北决影响漕运,治河工程主要在加强北岸堤防,南岸既未筑堤,也不堵口,最后黄河成为单股汇淮人海的河道。这一时期,黄河干道基本固定后,河床因日久泥沙堆积淤高,成为高出地面的"悬河"。
7.清咸丰五年以后河道
清咸丰五年(1855)六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河南兰考附近)决口,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过运河,挟大清河人海,是为第六次大徙。至光绪元年(1875)在全线筑堤,使全河均由大清河人海,形成了今天黄河下游河道。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总的趋势是决口改道越来越频繁,同时,人类对河道的整治力度也越来越大。黄河下游改道是自然和人为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对黄河流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黄河流域的土壤、气候及地貌,是造成其下游经常决口和改道的自然因素。黄河上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结构疏松;同时,黄河流域的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和夏秋之交,洪水与泥沙俱下,往往形成洪灾。黄河上流发源地海拔在 3000 米以上,而到河南孟县以后,跌至海拔 50 米以下的平原。泥沙逐渐淤积,河床越抬越高成为悬河。人为因素也在其中。在 10 世纪以前的两千年,黄河基本稳定,特别是东汉以后有一个 600 多年的安流期。但在唐五代以后,黄河以决徙为常态。首先,唐代后期开始,黄河中下游的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再有五代以后,封建政治中心转移,上游的渠道逐渐湮废,泥沙淤积。尤其到了元明以后黄淮两大流域合成一处出口,也是使黄河决徙愈益严重的原因。当然,从整体上看,由于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泥沙冲积由自冲积的占 70%,而人类活动加速冲积的只占 30%,表明黄河演变中自然因素的主导性②。历史时期黄河的长期决口、泛滥和改道,对下游华北平原地区的地貌和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黄河的决口和泛滥,在北至津沽南至江淮的广大范围内,制造了无数次田园、城镇和人口被吞噬的惨剧。黄河决口还带来严重的沙灾,破坏了黄淮平原上原有的水系面貌。黄河的流沙不仅破坏了黄河水系本身,还给淮河和海河造成了严重的灾害。近几十年来,由于黄河流域的不断整治,水患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取用,黄河的断流成为了黄河的一个新的问题。l997 年创下黄河口 330 天无一滴水人海的记录,不能不令我们忧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shuku/116/3899.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116/3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