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地理学科学生活动有效性的几点建议(3)
在地理学习中,有一些基本的地理图表要求学生学会绘制,例如地形剖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人口曲线或折线图等,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绘图中学习技能技巧,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这样的活动中,明确绘图步骤非常重要,需要教师的指导。很多老师以为学生天生就会画,往往布置学生在课后去完成。教学实践证明,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画的,特别是地形剖面图,没有老师一步步的教,很多学生就不能完成。例如,地形剖面图的画法如下。
(1)绘出剖面线AR
(2)在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上标出字母
(3)绘制一个坐标,根据等高线地形图标注高度(如图)
(4)将字母下垂(投影)放到其所在高度
(3)用平滑曲线将坐标图上字母连接起来(注意:鞍部部位下凹,山顶部位上凸)
使用时,屏幕依次出现绘图步骤并演示(或教师在黑板上绘图),让学生跟做,教师要随时巡视并做好个别辅导。
基本的绘图技能,教师要心存面向全体的观念,尽可能教会所有学生。而要作到这一点,笔者建议两点:(1)分小组绘图,由组长负责,小组互助合作;(2)教师一定要一步步做示范,并随时观察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且多做趣味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绘图活动的有效性。
2.2.1.3 填图、拼图活动
此为考查性质的活动,一是以作业的形式完成,二可以以竞赛的形式来搞活动,在活动中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初中生好热闹,好胜,利用他们好胜心理引入比赛机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提高活动效果的好手段。关于填图,可以让学生自己绘制空白地图然后进行填图比赛,注意一次不要太多,10个左右即可。关于拼图,可以让学生根据老师选定底图自己绘制并用吹塑纸或硬纸板制作,一方面作为手工制作成果进行评比,一方面用来作为比赛拼图的工具。类似的活动能够激发很多手工精巧的学生兴趣,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熟悉地图。
2.2.1.2 演示活动
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可行的演示活动主要集中在《地球和地图》部分的地球运动。通常是用地球仪代表地球,手电筒或灯泡代表太阳来进行演示。
关于地球运动的教学,演示活动必不可少,这一节的演示活动至少有4个:
①地球自转运动;②地球自转运动与昼夜变化(做记录)
③地球公转运动;④地球公转运动与昼夜长短、昼夜半球的变化(做记录)
这四个活动有单纯的演示,更重要的是在演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做记录。
为了提高演示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组织活动之前需要做的准备步骤如下。
首先,准备齐备的器具(一般条件好的学校由学生自带),这点很重要,演示活动学生如果没有带齐器具,就会在活动过程中无所事事,同时也会影响别的同学专心演示。如果器材不够,可以采用小组的形式,一个组一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和组员的帮助下,每位同学都独立演示一遍,老师巡回指导并最后点评。
其次,教师对活动的要求要明确,演示的目的是体会转动特点和带来的现象,最好以题目的形式或表格的形式要求学生记录演示过程中的观察结果。
再次,教师一定要作好纠正错误的准备,巡回视察,随时解决活动中发生的问题。
下面以《地球自转》的演示活动为例说明活动过程。
活动一:拨动你的地球仪,使转动与屏幕上的一致
活动二:将转动的地球北极和南极分别对着自己,观察转动方向与手表时针转动方向的关系
活动三:判断地球转动方向、旋转轴,根据课本介绍说出地球自转周期
活动四:以窗外光线为太阳,理解昼夜的形成及昼夜交替的情况,并根据教师的提示转动地球仪,让你所在的地区分别处在白天、晚上、中午、早晨、黄昏。
活动说明:这几个活动一气呵成,每一个活动都要求明确,活动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的及时反馈。
活动一:教师做示范后,屏幕上有地球自转的动画,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可以对照完成,效果很好。
活动二:在操作中观察得出结论,并将结论记录下来。
活动三:按照屏幕提示完成表格,明确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
活动四:学生在黄昏和早晨这里容易摆放错误,教师要多花时间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最后教师演示(在地球仪上做标注,用灯泡代替太阳),让学生判断北京(或所在地区)所在时间段。
活动4是《地球自转》教学中最难、也最重要的学生活动,活动得好将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前要作好精心准备,同时活动后可以利用课本中姨妈和畅畅对话的图进行静态分析,使动态操作实践与静态读图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解决难点。
上一篇:浅议地理教学的导语设计
下一篇: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育的思考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lunwen/2456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lunwen/24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