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浅析地理环境对中医药文化的影响(2)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2-10-30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三、地理环境对中医理论的影响

  因地制宜是个成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即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因地制宜是中医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地理学的核心思想之一。《黄帝内经》中很重视地理环境与疾病的相关性,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详细论述了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认为临床上若能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来辨别病症,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就会有如影随行的效果。《素问·异法方宜论》有言:“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地势使然也。

  传统中医药学具有浓厚的地理思想特色,它是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据不同自然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不同体质、病因病机、药材功效来灵活改变治法治则。中医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应当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治疗时就应该根据地域不同,区别用药。东汉时期张仲景,居住在中原(今河南),在本地“伤寒十居七八”和邪多风寒及危重杂症的长期治疗实践中,渐渐形成了“药专力宏,剂量大,配伍严密”的用药风格,完成了继《内经》《难经》之后中医又一经典著作《伤寒论》。《伤寒论》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因地制宜的特色。现在医家在同样面对风寒表实证时,西北严寒地区多选用解表发汗力强的药,而东南地区的医家则偏于选用解表发汗力稍弱的药。医家开方用药可以反映出其所在地域特色,若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医家,则处方用药亦较接近。反之,不在同一地区生活的医家,则处方用药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这就是因地制宜原则在中医学上的具体应用。

四、地理环境对中药质量及性能等的影响

  中国地大物博,南北距离约5 500千米,东西距离多5 200千米,中药药草生长的地域差异、水土热组合均不同,影响中药质量和性能。这在历代医家中也有论述。如清·石莆南云:“且地气不同,如麦冬本甘,今甘中带辛,杭产者辛味犹少,川产者辛味较多。钗解本淡,今霍山产者,地近中州,味仍甘淡,川产者味淡微,广西云南产者,味纯苦而不甘,以广西云南居中州西南边陲,得燥火之气胜也。”宋朝苏颂的《图经本草》和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两书,都非常重视药材的产地。医者虽然辨证准确,选方得当,但如果药材不道地,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选药时多用道地药材为宜。

  此外,在历史的长期发展中,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地方中医药文化。它们分布于不同的地域空间,共同拥有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也保留了独具各地特色的文化特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积极推动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以本草为根源的中医药学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底蕴,必能在日后推广至全世界。

  综上可见,现代中医人在临床工作中必须重视地理环境的影响,辨证论治之时要因地因时思变。即使是同一个地域,生态环境从古至今在不断发展变化,应当灵活理解和运用古医籍中的理、法、方、药。这就要求医者在对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应全面考察当地的地理环境对人体和中药的影响,综合各种因素形成适合于当地地域环境的诊疗方案。

  本文标题:浅析地理环境对中医药文化的影响(2)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lunwen/12975.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lunwen/12975.html

标签:地理环境中医药文化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