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上海专用4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4-06-14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2024年上海等级考命题原则: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要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命题,以高中必修课
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学习内容为依据。命题注重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育,注重考查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所学内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偏题和怪题。
地理科目命题要求:地理科目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 60 分钟,卷面满分 100 分。
考试内容为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包括“地理 1”“地理 2”等模块,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基础”“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等模块,必修课程约占 40%,选择性必修课程约占 60%试卷由若干综合题构成,强调在相对复杂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内容分析具体任务、解决问题,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综合题包含的试题形式有选择、填空、作图、简答、论述等。
能源是现代社会运转的血液,关乎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能源的供应安全并不总是有保障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节能意识,减少浪费,为国家的能源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粮食安全同样重要。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大。保障粮食安全,就是保障我们每个人的饭碗。我们应该珍惜粮食,反对浪费,同时也要关注农业科技的发展,通过提高粮食产量来保障粮食安全。海洋资源不仅包括渔业资源,还有海洋能源、海洋矿产等。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是粮食生产和海洋资源开发的动力,粮食安全是能源和海洋资源利用的基础,而海洋资源则是能源和粮食的重要保障。
一、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22分)
材料一:剑麻作为一种热带经济植物,叶片宽大,根系较发达,适应性强。云南元谋地处干热河谷,该地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扶贫工作队在农技专家指导下推广剑麻种植,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材料二:银杏被科学家称为“古生物活化石”。秋风起,赏银杏,11月中旬至12月初是在云南腾冲银杏村游玩的好时节,地上厚厚的一层银杏叶,整个村子都处于一片黄灿灿之中。
@@@bba0f088b3e540dea0a3f53a0b021d20
1.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生态脆弱主要是因为()(单选)(2分)
①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②降水较少、蒸发强,气候干燥
③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④高寒缺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剑麻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体现在()(不定项选择)(4分)
A.叶片宽大,蒸腾作用强,减少地表径流
B.叶片可拦截降雨,减弱雨水对土壤侵蚀
C.剑麻枯叶可以蓄水,延迟地表径流形成
D.剑麻根系发达,强化土壤抗侵蚀能力
3.银杏属植物界裸子植物门,其所属的植被类型为 (单选: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属于 (单选:A古生代/B中生代)时期孑遗的稀有树种,该地质年代的代表性动物是 (单选:A两栖类/B爬行类)。从北京到云南,银杏叶变黄的时间不断推迟,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4分)
4.图1中数字序号代表不同位置的岩石类型,①②③④四处岩石形成由先到后的顺序是()(单选)(2分)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5图1中③处岩石可能是()(单选)(2分)
A.石灰岩 B.大理岩 C.砾岩 D.玄武岩
6.读图2,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说出洱海西侧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4分)

7.分析昆明成为国家能源储备基地的区位优势。(4分)

【答案】1.C
2.BCD
3.B B B 热量
4.D
5.B
6.断层处地壳抬升/下陷,形成陡坡;上游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泥沙搬运至下游;由于下游地势低平,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冲积平原。
7.昆明位于中缅输油气管道的终点,能够对国外进口油气资源进行储存;昆明是西南地区中心城市,石油消费市场巨大;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便于油气资源运输。
【详解】1.结合材料可知,元谋位于云贵高原北部边缘的干热河谷内,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气温高、蒸发强,气候干燥,不利于植被生长,植被稀少,导致生态环境脆弱,②正确;①错误;位于云贵高原北部边缘,地势起伏大,加上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地退化,生态环境脆弱,③正确;该地位于云贵高原北部边缘的干热河谷内,海拔并不是很高,不存在高寒缺氧,④错误。故选C。
2.结合上题和所学知识可知,地表径流减少,会加剧当地气候干燥情况,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A错误;结合材料,可知剑麻叶片宽大,可拦截降雨,减弱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力,减缓土壤侵蚀,从而减少水土流失,B正确;剑麻的枯叶具有蓄水量,且可以拦截地表径流,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延迟地表径流的形成,减少径流对土壤的冲刷,从而减少水土流失,C正确;结合材料可知剑麻根系较发达,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强化土壤抗冲击和抗侵蚀能力,减小水土流失,D正确。故选BCD。
3.结合材料可知,从北京到云南均生长着银杏,故银杏其所属的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其主要生长在温带季风和温带海洋气候区,适应性强,故B选项正确,裸子植物繁盛于中生代,B正确,该地质年代的代表性动物为恐龙,是爬行动物的时代,B正确。从北京到云南,随纬度的降低,热量逐渐提高,银杏叶变黄的时间不断推迟,故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热量。
4.根据图所示,④②为层理构造,为沉积岩,受断层错位移动的影响,②晚于④。③为岩浆岩附近的变质岩,④沉积岩覆盖③之上,说明③的形成早于④,①为岩浆岩,出露于地表,在②岩层之上,故晚于②,①②③④四处岩石形成由先到后的顺序是③④②①,故选D。
5.由上图可知,③为岩浆岩附近的变质岩,大理岩为石灰岩的变质岩,石灰岩和砾岩为沉积岩;玄武岩为火山岩,ACD错误;故选B。
6.根据图像所示,洱海附近发生断裂下陷后,河流向洱海汇聚,由于上游形成断层陡坡,说明河流在上游的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泥沙搬运至下游;洱海附近地势低平,水流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冲积平原。
7.根据图像可知,昆明虽为内陆。但位于中缅输油气管道的终点,能够将对海上国外进口油气资源进行储存;昆明是云南的省会城市,为西南地区中心城市,石油消费市场巨大;且当地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便于油气资源运输。
二、能源安全。(18分)
材料一:图1为2015~2021年中国能源进口情况图,图2为2015~2021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电力是指核电、水电、风电以及太阳能发电等。
@@@87a0d1bb-c099-4a1e-a71e-f8e2039db17a
材料二:“一带一路”沿线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石油资源储量丰富,是中国海外石油进口的主要源地。2010-2015年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两国对中国的石油进口保障度分别为3.39%、9.19%;下图3为亚洲部分国家位置示意图。
@@@09dda600-11b3-44d6-99af-a33946d6da3b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2015~2021年能源消费结构特点。(4分)

2.针对材料一中反映的我国能源问题,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

3.结合材料二,中哈石油管道经过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说明该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写一点即可) 。(2分)
4.与西亚相比,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对中国的石油进口保障的优势是()。(2分)
①油源充足,油品质好②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与中国政治经济合作关系密切
③管道运输运量大,受天气影响小④相较海运,管道运输是单向运输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说明中哈、中俄输油管道管道建设对我国能源安全的意义。(6分)
【答案】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比重较小;新能源比重逐步上升。
2.开源:加大国内勘探力度,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节流: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技术或产业;区际协调:国际能源合作;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等。
3. 荒漠化 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盛;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地表径流少
4.C
5.从哈萨克斯坦进口油气资源,增加能源供应量,稳定国内能源供需平衡;可以降低对中东地区资源进口依赖性,实现能源供应地的多元化,确保能源稳定、持续。
【详解】1.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并不合理,以煤炭为主,占60%以上,虽然比重有所下降但比重仍然较高,石油和天然气比重较小;一次电力比重逐步上升,即新能源比重逐步上升。
2.结合材料一中反映出我国能源问题为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进口量逐步增多,依赖性逐步增强。因此,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可以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开源方面,加大国内资源能源勘探力度,开发利用新能源,优化本国能源消费结构;节流方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节能技术或产业,减少能源的投入量;区域协作可以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但不可过度依赖进口,同时,建立国家石油资源战骆储备基地等。
3.中哈石油管道主要经过亚洲中部地区,此处远离海洋,深居内陆,主要生态问题为荒漠化,自然原因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温差大,易起风,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盛;地面风化较严重,地表物质疏松,为沙质沉积物,易造成荒漠化;河流发育差,地表径流少,植被覆盖率低。
4.与西亚相比,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与中国政治经济合作关系密切,且距离较近,通过管道运输,可以将石油输入我国,管道运输运量大,受天气影响小,②③正确;西亚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都油源充足,油品质好,①错误;相较海运,管道运输稳定是优势,④错误;故选C。
5.中哈、中俄输油管道管道建设有助于我国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进口油气资源,增加能源供应量,稳定国内能源供需平衡,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从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进口石油,可以降低对中东地区资源进口依赖性,实现能源供应地的多元化,确保能源稳定、持续,保障我国能源供给。
三、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秘鲁南部平均海拔3800米的的的喀喀湖区。(20分)
材料一:马铃薯有耐旱、耐低温、耐瘠薄土壤、营养价值高,单产高等特点。受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影响,不同种植区马铃薯主栽品种、生长时期和管理方式等均存在较大差异。
材料二:2016年,我国发布的《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将马铃薯作为主粮,扩大种植面积,推进产业开发。
@@@fdaff70b-956c-41bb-8c17-8a05f5c41b25

1.秘鲁多样的地理环境特征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农业生产活动。请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判断图1中①②③④四处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4分)
① 、② 、③ 、④
A.热带种植园农业B.旱作农业C.畜牧业D.渔业
2.利马是一个“无雨之都”,但冬季多浓重湿雾,主要原因是____。(单选)(2分)
①靠近海洋,水汽充足②秘鲁寒流流经,近地面空气冷湿
③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④受逆温和副高影响,水汽难以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秘鲁的的喀喀湖区与首都利马相比,光照较 (A.强/B.弱),整体气温较 (A.高/B.低),昼夜温差较 (A.大/B.小),从自然条件看,更 (A.有利于/B.不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养分积累。(4分)
4.根据图2所示,我国的马铃薯优势产区多位于____。(单选)(2分)
A.青藏高寒区 B.干旱、半干旱区 C.东部平原区 D.高原山地地区
5.图2甲处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B.水分),生长期较 (A.长/B.短),在春播和秋收时期容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 (A.干旱/B.霜冻)。乙地利用冬闲田种植的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 (A.排涝/B.灌溉)。(4分)
6.从粮食安全和马铃薯生长习性角度,简析我国马铃薯主粮化的决策背景。(4分)
【答案】1. D B C A
2.D
3. A B A A
4.D
5. A B B B
6.粮食安全角度:我国人口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旱涝灾害频发,容易出现粮食歉收、缺粮等粮食安全问题。马铃薯生长习性:马铃薯耐旱、耐低温、耐瘠薄,适应性强,可种植面积广;马铃薯营养价值高,单产高,适宜作为主粮。
【详解】1.据图可知,①位于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渔业;②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区,地势平坦,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适合发展旱作农业;③位于山地,海拔较ju高,降水较少,牧草较丰富,适合发展畜牧业;④位于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适合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
2.据图可知,利马靠近海洋,水汽较充足,①正确;位于12°S,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③正确;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沿海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稳定的逆温层,水汽只能形成雾,难以向上输送成云致雨,④正确;秘鲁寒流流经,气温降低,湿度下降,②错误。综上,①③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秘鲁的的喀喀湖区与首都利马相比,喀喀湖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光照较强;海拔高,气温降低,整体气温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气温低,昼夜温差较大;从自然条件看,该地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更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养分累积。
4.据图2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分布可知,青藏高寒区基本没有分布,A错误;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较少,B错误;东部平原区分布较少,C错误;马铃薯优势产区多分布在高原山地地区,D正确。故选D。
5.图2甲处位于东北北部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较差;作物一年一熟,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生长期较短;春播和秋收时期容易受到的气象灾害是霜冻。乙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春季节降水少,加上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渗漏,农业发展的水分条件较差,利用冬闲田种植的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灌溉。
6.粮食安全角度主要考虑粮食产量与需求量,此外耕地、粮食类型、种类也可影响粮食安全。我国人口众多,粮食的需求量较大;我国季风气候分布广,容易出现旱涝灾害,洪涝或者干旱导致粮食歉收、缺粮等粮食安全问题。生长习性主要考虑农业生产的因地制宜。马铃薯的生长习性:马铃薯有耐旱、耐低温、耐瘠薄土壤,适应性较强,可以种植面积较广;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高,单产高,适合作为主粮。
四、粮食安全(24分)
材料一: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山东省山脉水系分布。
@@@2c295cf8c57a411c8bd5b32ee36b1e5b
1.我国耕地面积占陆地面积比例较低的主要原因是()(2分)
A.人口众多,人口基数大 B.山地多,平原少
C.退耕还林工作成效显著 D.城市化发展占用了大量耕地
2.粮食安全的核心是()(2分)
A.国家粮食安全 B.家庭粮食安全
C.食品粮食安全 D.营养粮食安全
3.我国保障粮食安全,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的主要原因是()(2分)
A.耕地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B.我国粮食短缺
C.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D.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
4.为了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我国需要积极()(2分)
A.建设温室大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牧业比重
C.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 D.增大农业资金投入,提高灌溉效率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大国“粮”策是()(2分)
①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
②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③依靠国际市场,扩大粮食储备
④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的种植结构“非粮化”率差异大,两者非粮化程度更高的是 ,请结合地图从某一自然条件方面作出解释 。(4分)

7.近年来,山东省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种植结构“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说明其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8.为保障粮食安全,请提出防止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合理建议。(6分)
【答案】1.B
2.A
3.D
4.C
5.B
6. 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 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相比,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多样,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鲁西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
7.经济发达地区对蔬菜、瓜果需求量变大;农户种植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更高;
8.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详解】1.我国耕地面积占陆地面积比例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平原面积占比较低,山地高原占比高,其次西部非季风区和高寒地区面积较大,不宜农耕,只适合畜牧业,ACD不是自然条件错误,B正确。故选B。
2.粮食安全的核心是国家在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和战争时能保证国家和居民的正常粮食需求,A正确。没有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就不能正常运转,家庭粮食安全、食品粮食安全、营养粮食安全就得不到保证。故选A。
3.一定数量面积的耕地,是确保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而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化侵占耕地严重,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在快速下降,D正确。耕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A错误。我国粮食目前基本可以自给自足,并不短缺,B错误。人口增长现阶段速度并不快,C错误。故选D。
4.为了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提高粮食的总产量。全面建设温室大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成本太高且不一定适合所有农作物,A错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牧业比重,只能增加肉奶的产量,B错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能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C正确。增大农业资金投入,提高灌溉效率能节约水资源,但对提高产量作用有限,D错误。故选C。
5.①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正确。②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能保证耕地面积,正确。③依靠国际市场,扩大粮食储备,风险较大且需要大量资金,错误。④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产量,正确。故选B。
6.根据图中信息和两个地区的名称可知,鲁西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受地形影响,当地水、热、土组合相对单一,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种植粮食的效益相对较好,从而使得“非粮化”率较低;而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多样,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使得水、热、土组合多样,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不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因此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的效益远高于种植粮食,因此“非粮化”率较高。
7. 经济发达地区人口集中,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居民对蔬菜、瓜果需求量变大,使得当地农业中“非粮化”类型向蔬菜、瓜果转变,这是市场需求的结果;与种植棉花、花生等作物相比,农户种植蔬菜、瓜果经济效益更高,促使当地“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蔬菜、瓜果种植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好,有利于“非粮化”类型逐渐由棉花、花生、蔬菜向蔬菜、瓜果转变。
8. 种植结构“非粮化”现象主要原因是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较差,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够,因此应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提高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还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入手,如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从而增加粮食种植收益;提高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从技术投入入手,如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从而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政策手段抑制种植结构“非粮化”现象,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五、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开发海洋资源,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莱州湾是山东最大的海湾,受寒潮天气的影响,莱州湾封冻期长达4个月。2023年,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当地启动,该项目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生态修复、资源养护、渔业生产、渔业碳汇、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休闲渔业、景观再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综合体。左图为莱州湾区域图,右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意图。
@@@36e5a109-e5f0-4ba6-8c64-4408f601de2b@@@f2069dd7-3156-4391-92bf-9149108ef384
1.下列属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的是()(2分)
①海洋牧场②海洋化工③潮汐能发电④滨海旅游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下列海洋开发活动与可能造成的主要污染相匹配的有()(2分)
A.港口建设——废弃物污染 B.沿海电站——核污染
C.海洋运输——土壤污染 D.海洋化工——噪声污染
3.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不合理的是()(2分)
A.沿海滩涂地区开辟盐田 B.海湾处建造跨海大桥
C.在海洋深处填海造陆 D.沿海滩涂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业
4.海洋能源丰富,写出两种与海洋能源相关的产业: 。(2分)
5.从自然角度,分析在莱州湾海域建设风电场遇到的困难。(2分)

6.与传统渔场相比,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说明发展海洋牧场的意义。(6分)
【答案】1.D
2.A
3.C
4.海洋风能、潮汐能
5.海水盐度高,腐蚀能力强;波浪等海水运动干扰;易受大风、风暴潮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冬季海冰破坏。
6.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增加渔业经济效益;减轻渔业资源枯竭,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碳汇能力,减少碳排放量;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因此海洋牧场属于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所以①对;海洋化工是以海洋中的一些物质作为原料通过工业生产进行提取,分离并纯化,然后形成产品销售的一门产业的利用,属于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因此②错误;潮汐能发电属于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因此③错误;滨海旅游是指旅游者以享受滨海地带旅游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因此滨海旅游属于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所以④对。综上所述,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
2.根据所学知识,在港口建设过程中会带来固体废弃物污染,因此A项正确。沿海电站可能会造成热污染,因此B项错误。海洋运输会带来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因此C项错误。海洋化工会带来水污染、大气污染,因此D项错误。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
3.根据所学知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众多,如把沿海滩涂开辟为盐田、发展水产养殖业等,海湾处建造跨海大桥,,A、B、D不符合题意。在浅海填海造陆的工程量小、难度小,深海填海造陆的工程量大、难度大,C符合题意。故选C。
4.根据所学知识,海洋能产业主要包括海洋风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等多种形式。
5.由材料可知,菜州湾海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结冰会对风电场建设产生影响;项目在海洋建设,海水盐度大,对建筑材料有较强的腐蚀作用;海洋上风浪大,风暴潮等恶劣天气影响施工进度。
6.由材料信息“实现生态修复、资源养护、渔业生产、渔业碳汇、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休闲渔业、景观再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综合体”可知,海洋牧场有助于提高海洋碳汇能力,减少碳排放量;将渔业生产等与旅游观光、科研考查相结合,有助于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提升经济效益;海洋牧场可以养殖更多附加值更高的渔业资源,可提供的渔业资源更丰富,海洋渔场养殖可以有效减少过度捕捞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态;海洋牧场与传统养殖业相比较,可以减少污染,保护海洋环境等。
  本文标题: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上海专用4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458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4587.html

    标签:地理信息卷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