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卷浙江卷全解全析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4-05-25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是具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的村庄,被认为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我国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早年发展程度较低,近年来不断发展,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图示意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机制。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机制

1.据图推测,早期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程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数量 B.生态环境 C.基础设施 D.旅游资源
2.近年来,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坚持以“集群系统性保护发展,差异化发展”为规划策略,可以避免()
  A.产业模式多样化B.冲击原住民生活 C.游客体验感欠佳 D.同质化现象突出
  【答案】1.C 2.D
  【解析】1.据材料可知,人口数量属于社会因素(支撑因素),生态环境关系到宜居性(保障因素),基础设施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驱动因素)影响大,旅游资源属于资源禀赋(支撑因素)。早期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旅游投入少,导致基础设施(如交通、住宿、餐饮等)陈旧且不完善,直接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也导致了旅游需求较少和旅游开发驱动力较弱,C正确;结合材料分析,人口数量、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都不是早期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程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ABD错误。故选C。
  2.“集群系统性保护发展,差异化发展”策略以传统村落为节点,连点串线成片,统筹区域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和旅游主题,形成资源规模化、多样化发展模式,实现村村联动的规模效应,可以避免出现传统村落发展产业模式单一、同质化现象突出的问题,D正确;产业模式多样化有利于旅游业发展,不符合题意,A排除;“集群系统性保护发展,差异化发展”策略与之前的发展模式相比,发展旅游业,都会不同程度的冲击原住民生活,B不符合题意;“集群系统性保护发展,差异化发展”为规划策略,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和旅游主题,形成资源规模化、多样化发展模式,游客体验感良好,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旅游的环境影响:1.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调整2.使休闲和娱乐场所以及相关设施的数量得以增加3.使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等基础设施得以改善4.使旅游接待区的环境卫生得以重视和维持。
  下图为甲(42°45′N~44°08′N,86°37′E~88°58′E)、乙(35°35′N~37°09′N,119°30′E~121°00′E)两市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中甲市位于我国内陆地区,乙市位于我国沿海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乙两市最可能是()
A.乌鲁木齐、青岛 B.北京、广州
C.西宁、福州 D.成都、海口
4.导致甲、乙两市气温和降水量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A.植被特征、洋流性质 B.大气环流、太阳辐射
C.地形地势、人类活动 D.海陆位置、季风环流
【答案】3.A 4.D
【解析】3.由材料可知,甲市地处内陆地区,全年气候干旱少雨,冬冷夏热,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市地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较大,冬温夏热,受海洋影响明显,属温带季风气候,A正确;北京、青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广州、福州、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宁属于高原高山寒温性气候,海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BCD错误,故选A。
4.由材料可知,甲市地处内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而乙市地处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明显,属温带季风气候。因此造成两市气温和降水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为海陆位置、季风环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太阳辐射)、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洋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风。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如图)锡瓦什湾海水盐度很高,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沙嘴”面积增加最快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关于夏季锡瓦什湾“尤臭”的自然原因,下列因素与其关联度不大的原因是()
A.沙嘴阻挡了内外海水的交换 B.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浅
C.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 D.夏季亚速海的洋流较弱
【答案】5.B 6.D
【解析】5.根据图示及材料可知,沙嘴的形成与河流携带泥沙入海、海流搬运、锡瓦什湾海底地平水浅、海流所携带的泥沙容易沉积等有关;当地冬季风力强劲,泥沙被搬运到沙嘴以外区域,到了夏季,因为风力减弱、海流会趋缓,泥沙沉积较多,因此“沙嘴”面积增加快,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该地的海流常年存在,海流位于海湾以内的亚速海,对海湾“尤臭”影响较小,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说明臭味主要来自水中淤泥以及沉积物的腐烂,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尤臭”说明气味难以扩散,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更浅;沙嘴阻挡了湾内外海水的交换,夏季风力较弱,稀释作用弱,臭味浓度大,难以扩散。A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沙嘴”是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所以沙嘴应是由泥沙淤积形成的,沙嘴形成的快慢与泥沙来源、流水的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有关。
图为我国某河流两处河谷横断而,两处河谷之间发育有瀑布,乙河谷崩塌堆积物为砂岩物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河流位于()
A.黄土高原 B.太行山区 C.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
8.两处河谷()
A.甲河谷位于乙河谷的下游 B.甲河谷处的水流速度较快
C.砂岩形成的地质年代最晚 D.乙河谷流水下切侵蚀更强
【答案】7.C 8.D
【解析】7.黄土高原和太行山区主要是黄土和石灰岩,四川盆地主要是紫色土,云贵高原主要是石灰岩和砂岩。甲乙河谷都有紫色土堆积,因此该河流位于四川盆地,C正确,排除ABD。故选C。
8.甲河谷处宽而浅,流速应当较慢,B错误;乙河谷处较深且较窄,大致呈“V”形,水流速度应当较快,下蚀能力较强,D正确;砂岩形成的地质年代不一定最晚,C错误;甲河谷海拔高于乙河谷,因此甲河谷位于乙河谷的上游,A错误。故选D。
【点睛】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红层盆地,地表岩石主要为紫红色砂岩和页岩,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盆地内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温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夏季平均温度在24~28℃之间,冬季平均温度4~8℃之间,年降水量1000~1300毫米,但分配不均,70~75%的雨量集中于夏季(6~10月)。
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地貌类型有丘陵、高原、阶地、平原、土石山地等。黄土高原位于季风气候区,地处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地带,年均气温3.6~14.3℃,年均降雨量150~750mm,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该地大部分区域被黄土覆盖,土质疏松,全区植被稀疏。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治理分区。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黄土高原治理分区水源涵养效果最差的是()
A.农灌区 B.土石山区 C.河谷平原区 D.黄土塬沟壑区
10.近年来,河谷平原区植被生态效益率持续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风沙侵蚀加剧,土壤沙化面积增大 B.降水量减少,干旱程度加剧
C.城镇化进程加快,植被覆盖率下降 D.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答案】9.D 10.C
【解析】9.四个选项中,黄土塬沟壑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地表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涵养效果最差。故选D。
10.由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河谷平原区人口和城市分布集中,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占用大量的耕地,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植被生态效益持续降低,C正确;该地大部分区域被黄土覆盖,土质疏松,全区植被稀疏,风沙侵蚀加剧,土壤沙化面积增大,降水量减少,干旱程度加剧,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都不是河谷平原植被减少的主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点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重点在于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进行综合防治,着重防治风沙的危害、预防水土的不断流失、严格监管有严重污染的工业生产, 改良生产生活方式, 加快农民脱贫的步伐,推动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口袋公园”也叫“袖珍公园”,是指利用城市中的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建设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下图示意上海曹家渡“口袋”公园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口袋公园”分散布局的突出优势体现在()
A.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 B.节约建设和管理成本
C.提供便利的休憩空间 D.扩大城市的绿地空间
12.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优化城市口袋公园布局时,需要叠加的要素有()

①降水分布②居民区开放程度③土壤状况④交通通达度⑤人口密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答案】11.C 12.C
【解析】11.口袋公园主要是利用城市的边角闲置地带建设而成的小规模的休闲空间,是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因此口袋公园分散布局的突出优势体现在公园的休憩价值,为市民提供便利的休憩空间,口袋公园无法缓解交通压力和节约成本,AB错误,C正确;口袋公园虽然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但口袋公园的规模小,扩大城市的绿地空间不是其突出优势,D错误。故选C。
12.由材料可知口袋公园是利用城市中的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建设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因此在布局时要着重考虑市民的需求,因此居民区开放程度、交通通达度、人口密度这些因素的考虑可以帮助进行口袋公园的布局,②④⑤正确;降水分布在一个城市的范围内差异不会太大,因此降水分布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①错误;土壤状况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等考虑,一般土壤可满足自然植被生长,故土壤对于口袋公园建设来说也不是主要因素,③错误。②④⑤正确,故选C。
【点睛】城市生态区、休憩区等的分布一般不受付租能力、市场等经济因素的约束,而主要考虑居民的需求。
人口净迁移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或一个统计周期),人口迁入与人口迁出的差值。图示意广东省户籍人口迁移统计(单位:人)图,其中东翼、西翼分别为粤东和粤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广东省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人口迁出大于人口迁入 B.人口增长主要为省内迁入
C.省内主要迁入珠三角地区 D.迁往省外东翼大于西翼
14.针对广东省山区劳动力流失,下列措施最为合理的是()
A.保护地区生态环境 B.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D.积极发展乡镇企业
【答案】13.C 14.D
【解析】13.从净迁移的数据判断,人口迁入大于人口迁出,A错误;人口增长需要考虑人口迁入和人口迁出的差值,从净迁移的数据看,人口省外迁入大于省内迁入,B错误;由图可知,省内迁入部分珠三角地区远大于其余三个地区,C正确;迁往省外西翼大于东翼,D错误。故选C。
14.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推拉力,要留住外迁的劳动力,需要增加山区的拉力,增加在山区地区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可以鼓励创业,增加乡镇企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D正确;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只能改善家乡的条件,并不能强有力的吸引人口回流,提高收入水平,将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AB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的“四统一”要求,积极推进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即 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示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5.图中行政区()
A.属于同一省级行政区 B.面积越大,服务范围越大
C.等级、辐射功能相同 D.位置邻近,区域关联度高
16.北三县()
A.应加强交通建设,实现与北京“变近为通” B.承接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转型
C.扩大居住区,承接城市副中心迁出的人口 D.产业要与通州一致,利于区域一体化发展
【答案】15.D 16.A
【解析】15.由材料可知,通州区属于北京市,香河、大厂、三河属于河北,属于不同的省级行政区,A错误;行政区的服务范围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行政等级密切相关,与行政区的面积关系不大,有些行政区的面积大,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服务范围也会较小,B错误;北京市通州区的等级更高,辐射功能更强,C错误;图中行政区为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位置邻近,区域关联度高,D正确。故选D。
16.由所学可知,要实现北京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就要构建便捷交通运输网,加强北京通州区与北三县之间的人口、产业的流动,实现与北京“变近为通”,A正确;北三县经济落后,应承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B错误;示范区的建设,不会导致城市副中心的人口大量迁出,C错误;北三县示范区内的产业活动应有一定的层次,彼此交流协作,避免同质化,其产业活动应是协同性增强,不是一致性增强,D错误。故选A。
【点睛】协同发展,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协同发展论已被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确定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耕地非粮化是指土地经营者将耕地用于非粮食种植的农业生产行为。下图示意我国某省a、b两县非粮食耕地作物种植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该省最可能是()
A.吉林 B.山东 C.江苏 D.广东
18.a县耕地非粮化的主要驱动力是()
A.土地条件 B.气候条件 C.经济效益 D.政策导向
【答案】17.D 18.C
【解析】17.根据图中信息可知,b县甘蔗种植在非粮食耕地作物种植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大。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四个选项中,广东的甘蔗种植面积较大,而吉林、山东位于北方地区,不适合甘蔗生产,江苏种植甘蔗的比例也极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结合所学可知,种植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远比不上种植经济作物,故a县出现耕地"非粮化"的最主要驱动力应该是经济发展水平,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于经济作物等非粮食作物的需求量大,种植非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更好,使得该地出现"非粮化"现象,C正确;土地条件、气候条件没有明显变化,不是主要驱动力,AB错误;我国的政策导向并不鼓励耕地“非粮化”,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的主产蔗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广东、台湾、广西、福建、四川、云南、江西、贵州、湖南、浙江、湖北等南方11个省、自治区。
小王参加了学校以“生活中的地理”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动。下图为小王家小区平面略图,小王家所在楼栋在超市的西南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9.小王每天从家出发沿小区绿道锻炼身体,关于他在一年中不同时间锻炼时相关地理事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出发锻炼较早,日出方位为东北
B.夏季出发锻炼较晚,日出方位为东南
C.冬季出发锻炼较早,日出方位为东南
D.冬季出发锻炼较晚,日出方位为东北
20.2024年3月20日当地6时,小王锻炼时发现身影刚好与道路平行,且位于其身后。小王当时所处的位置及前进方向为()
A.①向东 B.②向西 C.③向西 D.④向东
【答案】19.A 20.D
【解析】19.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时间早,小王每天从家出发时间早;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极昼和极夜范围除外)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A正确,B错误;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时间晚,小王每天从家出发时间晚;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极昼和极夜范围除外)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CD错误。故选A。
20.该地经度为120°E,北京时间即为当地地方时。该日为春分日,当地日出时刻为6时,日出正东方。依据图中小王家所在楼栋在超市的西南方向,可判断④线路前行方向最可能向东,日出前后小王的影子朝向西方,位于其身后且与线路平行。因此,小王所处的位置是④,其前进方向最有可能是向东,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日出日落方位变化规律(极昼极夜地区除外):直射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直射南半球:东南升,西南落。直射赤道:正东升,正西落。
21.森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所证实。森林郁闭度是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林分因子(树高、胸径、林龄、密度等)的影响。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不同林型内有较大差异。图1示意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的水文生态效益更高,主要是由于()

A.春季融雪量增加B.融雪速度降低 C.融雪时长缩短 D.河流汛期提前
【答案】B
【详解】云冷杉常绿原始林春季融雪速度比落叶松人工林慢,融雪时间长,河流汛期滞后,利于水的下渗,所以生态效益高;云冷杉常绿原始林郁闭度高,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明显,因此积雪薄,春季融雪量减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重庆很多地名的由来与地形密切相关,如“螬”就是两边是长条拈山岭中间的低地,下图示意重庆北碚区“螬上”位置及地层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22.“螬上”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盆地 D.U形谷
23.重庆北碚区“螬上”发展种植业的不利自然条件主要有()
①光热不足②土壤贫瘠③水源缺乏④土地紧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22.A 23.B
【解析】22.从图中可以看出,“螬上”的岩层是向上拱起的,符合背斜的地质构造特点,即岩层向上拱起弯曲,A正确。而向斜则是岩层向下凹,与“螬上”的地层特征不符,B错误。盆地和U形谷则是地貌类型,不是地质构造,C、D错误。故选A。
23.由于该地为背斜构造,岩层上拱起,不易储水,容易导致水源缺乏,③正确;同时,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因此土层较薄,肥力较差,②正确;而重庆地区光热条件较好,且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地面积较广,因此①④错误。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背斜和向斜是地质构造中的两种基本形态,背斜是指岩层或断层面呈现向两侧倾斜的结构形态,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山岭;而向斜则是岩层或断层面倾斜的结构形态,呈现中间低、两边高的谷地或盆地。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看,背斜的核部为老岩层,两翼依次出露为新岩层;而向斜则恰好相反,其核部为新岩层,两翼依次出露为老岩层。
下图示意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372e4c7-2109-48cf-93f4-e26d5fe0c257
24.该日20时()
A.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 B.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C.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D.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25.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北京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A. B.
C. D.
【答案】24.C 25.B
【解析】24.由图中可以看出,20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升高,说明空气污染加重,20时该地区受锋面气旋的影响,且北京位于冷锋的锋后,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大风导致扬沙,C正确;由图中可以看出,在图中两个低压系统中,Q地的气压更低,A项错误;Q点位于冷锋的锋前,暖锋的锋后,所以,不会出现降水,B项错误;东海海域等压线较为稀疏,说明风力较小,不会出现风大浪高的情况,D项错误。故选C。
25.依据图中信息可知,北京位于北半球锋面系统的左侧,会受到冷锋的影响,冷锋过境会导致气温下降,冷锋锋面位于低压槽处,低压槽处的气压低于两侧地区,受冷锋锋面影响,在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时,北京的气压会先降低再升高,图B较为符合,所以,B项正确;图A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属于冷锋过境,与实际图示中情况不符合,A项错误;图C为暖锋过境,气压降低,气温升高,与实际图示中情况也不符合,C项错误;图D气温降低,但气压先升高后降低,也与实际情况图示中不符合,D项错误。故选B。
【点睛】锋面系统过境前后,需要考虑所问地区所处位置,才能准确的判定出其气温和气压的变化,比如,在暖锋一侧的低压槽处,暖锋过境后,温度会增加,气压同样也是先降后升。
  本文标题:2024年高考地理押题卷浙江卷全解全析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4467.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4467.html

标签:地理押题卷浙江卷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