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辽宁专用1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4-06-14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辽宁省高考试卷结构为16道单项选择题和3道非选择题,考试时长75分钟。其中,客观题与主观题合理组合,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内容分值基本均衡。试题紧跟时事热点,将国家战略合理融入地理试题情境,注重培养考生对社会问题的觉察力和表达力;辽宁高考积极响应地理学科发展前沿,将学科研究最新成果转化为情境素材,创设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的题目;试题充分展现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新成就,通过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典型案例,科学阐释人地协调观。
  由此可见,辽宁省高考更加注重考生对地理核心素养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理解与应用。试题考察全面,考点精确,设问灵活。解题时把握住题目要领和关键点才更有助于灵活应对复杂结构问题,而不能生搬硬套答题模板。因此,备考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地理思维方法的理解与运用,重视教材的导向作用,关注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地理最新研究成果,方可轻松破局、决胜高考。
  真实情境是高考的重要命题方向。命题在真实情境中坚持落实核心素养,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命题导向,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关注国家发展战略。例如第9-10小题以“蓝碳”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海洋开发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将时事热点融入考题,体现学科知识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联性。又如第19小题以“灵武市能源化工”相关图文为材料,综合考察工业的区位条件,资源的开采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产业转移等相关知识,体现出综合思维的重要性。
  中国政府自1984年起多次提出鼓励耕地流转,促进耕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使耕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农业农村部文件显示,2003—2020年中国耕地流转率从4.75%上升到36.15%。然而,中国目前耕地流转市场尚不完善,存在较多无效流转和零租金流转,威胁着乡村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下表示意我国不同地区村庄耕地流转情况。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调查区域 调查村庄数量(个) 耕地流转率(%) 零租金流转比例(%)
北方土石山区 80 17.05 11.06
西北黄土高原区 80 7.26 42.25
东南山地丘陵区 212 21.93 18.17
西南山区 196 14.67 23.12
1.中国耕地流转规模不断增大,对此影响最小的原因是
  A.城镇化快速发展
  B.山地多平原少
  C.农村劳动力流失
  D.国家政策鼓励
2.关于中国耕地流转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耕地资源禀赋约束越大越容易出现零租金流转
  B.零租金流转比例大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态势
  C.耕地流转率大致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态势
  D.耕地流转交易成本越低越容易出现零租金流转
  【答案】1.B 2.A
  【解析】1.由表格可知,地形因素对耕地流转影响小,B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造成农村劳动力流失,耕地撂荒比比皆是,这是耕地流转的重要原因,AC不符合题意;由材料“中国政府自1984年起多次提出鼓励耕地流转,促进耕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使耕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可知,国家政策鼓励是耕地流转的重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根据所学知识,耕地净收益的变化主要受种植业成本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种植业成本快速上涨主要是由非农工资上涨导致农业劳动力成本增加引起的,农户会依据家庭生计、资源禀赋重新配置劳动力与耕地资源,将部分已无利可图的地块通过耕地流转市场转出甚至无偿转给需要扩大经营规模的农户或者直接撂荒,A正确。据图所知,西北黄土高原区零租金流转比例最高,北方土石山区最低,大致呈现东低西高的空间态势,B错误;图表中,东南山地丘陵区耕地流转率最高,西北黄土高原最低,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态势,C错误;高交易成本可能会加剧零租金流转,D错误。故选A。
  本文标题: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辽宁专用1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4574.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4574.html

标签:地理信息卷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