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预测--河湖生态缓冲带!

作者:地理人来源:未知 时间:2024-05-19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01河湖生态缓冲带的定义

河湖生态缓冲带是在水域与陆地之间一定区域内建设的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植物带,是“山水林田湖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类型根据构建方式的不同,分为天然植被带和人工植被带;根据构建植被的不同,可以分为草地、灌木、林木缓冲带,以及由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植被构成的复合缓冲带。

图片

▲一种复合型生态缓冲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片

典型河湖生态缓冲带结构图

河岸是河道生态系统的水陆交错地带,是养分管理、沉积物和水土流失控制及保护淡水资源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湖生态缓冲带作为滨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水陆间重要的生态交错带,在控制河岸侵蚀、截留地表径流泥沙和养分、保护河溪水质、调节水温、为水陆动植物提供生境、维护河溪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及提高河岸景观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河湖生态缓冲带是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也是保护河湖生态环境安全的一道绿色生态屏障。近年来,人工建设或修复的生态型河道正在受到推崇,所采用的河岸带植被重建,就是采用有生命力植物的根、茎(枝)或整体作为结构的主体元素,按一定方式和方向排列扦插、种植或掩埋在边坡的不同位置,在植物群落生长和建群过程中加固和稳定边坡,控制水土流失和实现生态修复。

 

02河湖生态缓冲带的功能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农业面源对水体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保护“一湖清水”“一河清水”的压力越来越大。农业面源已经成为河流、湖泊、水库和水源保护区水质污染的主要威胁因素。河湖生态缓冲带通过拦截污染、净化水体、提升生态系统完整性等功能,对拦截农业面源污染进入水体、改善提升河湖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图片▲河湖生态缓冲带的作用示意图
 
图片
▲下涯湿地海绵城市
 
关于河湖生态缓冲带的具体功能,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净化河流水质
河湖生态缓冲带中的植物群落能够通过过滤、吸渗、滞留、沉积等作用,削减地表径流中颗粒物、各种氮、磷有机物和农药等,有效地阻止污染物质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②固岸防洪
河湖生态缓冲带具备优良的水土保持功能,通过河湖生态缓冲带中的植被群落阻滞、吸收地表径流,降低径流流速,以减少水流对河岸的冲刷,从而起到削减洪峰强度的作用。
③供给物质
河湖生态缓冲带中的植物群落产生的枯枝落叶、果实等进入水体,作为有机物质为河流中的细菌等生物提供食物,也为水体中的生物提供物质来源。
④调节流域微气候
河湖生态缓冲带能够产生缓和的微气候。第一,滨岸植物群落在河湖水面形成遮挡,在夏季能够某种程度地降低水温;在冬季,植物群落能够吸收水体的反向辐射,从而产生某种程度的增温效果。第二,滨岸植物群落还能够降低流域附近的蒸发和对流,有研究分析了河湖生态缓冲带对气温、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种不同的植被类型均能减小温度的变化幅度(使高温降低,使低温升高)。
 
⑤保护生物多样性
河湖生态缓冲带所形成的特定空间是众多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对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河湖生态缓冲带处在水、陆过渡区,是水陆生态系统互相联系的重要通道,该区域生活着多种多样的鸟类、两栖动物、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等野生生物,滨岸的植物群落、甚至倒木和枝干、树根均能够营造适合不同生物生活的生态条件,为各类生物创造关键栖息地。
⑥社会功能
河湖生态缓冲带产生的生态景观具备多样性,水陆镶嵌的生态景观格局提升了流域生态景观的美学价值。
 
图片
▲大理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效果图

 

03地理试题中的河湖生态缓冲带

 

1.河湖植被生态缓冲带是在水域与陆地之间一定区域内建设的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植物带,是河湖重要的生态空间。在控制水土流失、减少面源污染物进入河湖、营造动物生境、美化河湖景观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图为河岸植被缓冲带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图片
(1)指出影响植被缓冲带作用效果的因素。(6分) 
(2)分析河湖植被生态缓冲带减少氮磷等面源污染物进入河湖污染的原理。(8分)   
(3)植物种类的选择能够直接影响植被缓冲带的生态效益,指出植被缓冲带所选植物的特点并说明原因。(8分)
 答案:
(1)(6分)植被种类和垂直结构;植被缓冲带的宽度;所在区域坡度;植被缓冲带的植被覆盖度;气象因素(降水强度);所在区域土壤类型或土壤质地(砂土、壤土、黏土)。(任答3点给6分)
(2)(8分)①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氮磷等营养元素从而减少进入水体的富营养物质;②植被缓冲带固结土壤,减少了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减轻水土流失进而减少污染物进入水域;③植被覆盖、拦蓄增加地表径流在地表的滞留时间,促进地表径流下渗,进一步减少随径流流失的氮磷等面源污染物;④植被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一系列微生物作用,参与土壤中氮磷循环,进而减少土壤中氮磷流失。(8分)
(3)(8分)①选择耐旱或根系发达的深根系植物。无降雨或降水少时,植被缓冲带一般处于干旱状态,植物较为缺水,深根系植物可以向深层土壤吸收水分,以减少浇水频率;②选择抗雨水冲刷的植物。因为植被缓冲带有一定的坡度,在降雨量较强的情况下,雨水径流急速冲向植被缓冲带,对植物有较强的冲刷作用;③选择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可以帮助缓解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对植被缓冲带的土壤带来的负面影响;
④选择寿命长且耐粗放管理的本土植物。本土植物有很强的适应性,不易受当地的极端气候影响,成活率较高,能够维持植被缓冲带较长时间的景观效果及减少维护费用。
  本文标题: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预测--河湖生态缓冲带!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24434.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24434.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