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高三地理课时作业17-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2-09-29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下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  )
A.逐步变暖 B.先冷后暖
C.逐步变冷 D.先暖后冷
2.气候变化会对海岸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侵蚀能力的变化
B.极地冰川融冻速度的变化
C.河流泥沙沉积速度的变化
D.海岸地貌形态的变化
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气候变暖,海面上升,海岸线向陆地延伸。反之气候变冷,海岸线向海洋延伸。读图,图中现代海岸线较中全新世古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延伸;这说明自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先暖后冷。D项正确。第2题,气候变暖,海水热膨胀,极地冰川融化,会使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冷,海平面将会下降,从而导致海岸线的变化。所以气候变化会对海岸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极地冰川融冻速度的变化,B项正确。海水侵蚀能力的变化、河流泥沙沉积速度的变化、海岸地貌形态的变化不是海岸变迁的主要原因,A、C、D项错误。
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 ppm。下图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读图,回答3~4题。

3.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  )
A.正比关系 B.正相关关系
C.反比关系 D.负相关关系
4.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
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D.海拔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答案:3.B 4.A 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四个地区的气温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两者趋势相同,为正相关的关系。正比需要成一定的线性数量关系,而图中只能显示趋势相同。故选B项。第4题,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根据图示:图中四地温度发生波动,但是四个地区代表了不同的纬度位置、海拔、海陆位置,波动的程度也不完全相同,所以说明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故选A项。
读喜马拉雅地区1921年(左图)和2014年(右图)景观图,回答5~6题。
 
5.导致图中景观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地震频发
B.过度放牧,荒漠化日趋严重
C.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全球气候变暖
D.登山活动频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6.下列采取措施合理的是(  )
A.建自然生态保护区
B.禁止燃烧化石燃料
C.在该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
D.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答案:5.C 6.D 解析:第5题,两幅景观对比可知发生了冰川消融,是因为气温升高,因此可以判断是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其他原因都不会使温度升高。故选C项。第6题,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合理措施是节能减排。建自然生态保护区,只能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减缓气候变暖;禁止燃烧化石燃料,会影响经济发展;因气温低,所以在该地区不能大面积植树造林;而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故选D项。
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也影响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读中国近5 000年来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7~8题。

7.根据图示信息可推断(  )
A.气候寒冷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的战事少
B.金与宋被蒙古政权所灭发生在气候温暖时期
C.明朝灭亡与极度寒冷骤然加剧有关
D.“康乾盛世”的出现与气温变化无关
8.图示时期,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①时期长江、汉江河流可能会结冰
B.②时期华北小麦收获期与民国相当
C.③时期南方的水稻因冻害频频减产
D.④时期开封一带的竹林生长茂盛
答案:7.C 8.A 解析:第7题,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冷,游牧民族的放牧业出现困难,为了求生就必须南迁,与中原政权争夺南部的水草,战乱多;读图可知,金与宋被蒙古政权所灭发生在气温下降时期;明朝末期,极度寒冷骤然加剧,长时间和高密度的灾害极度削弱了明朝的国力,所以明朝灭亡与极度寒冷骤然加剧有关;清朝康乾时期,气温回暖后灾情减弱,所以“康乾盛世”与气温变化有关。第8题,①时期处于寒冷期,长江流域河流可能出现结冰现象,另外《竹书年纪》中有公元前903年长江、汉江结冰的记载;②时期处于温暖期,气温高于现在,黄河下游地区小麦收获期应比现在提前;③时期是温暖期,水稻受冻害的可能性很小;竹子为亚热带植物,开封地处温带,④时期初期气温下降,中后期处于寒冷时期,所以当时开封竹林不可能茂盛。
下图为某国计划修建的漂浮式岛屿示意图,岛上各种设施齐全。读图,回答9~10题。

9.该国计划修建漂浮式岛屿,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耕地不足
B.地面下沉,国土面积不足
C.全球变暖,国土可能被海水淹没
D.径流季节变化大,多洪灾
10.该国最有可能是(  )
A.日本 B.马尔代夫
C.印度尼西亚 D.英国
答案:9.C 10.B 解析:第9题,各种设施齐全的漂浮式岛屿,随海平面的上升而上升,可避免被海水淹没。因此,修建这种岛屿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应对全球变暖。第10题,选项所给四国中,马尔代夫主要领土由珊瑚岛组成,海拔低,面积小,是海平面上升后受到威胁最大的国家。因此,该国最有可能是马尔代夫。
读图,回答11~12题。
2013年一次能源消费全球前十国家

2013年CO2排入量全球前十国家

11.2013年一次能源消费和CO2排放量全球前十国家并不一致,主要原因是各国(  )
A.能源利用率不同 B.能源政策不同
C.能源消费结构不同 D.能源自给率不同
12.在温室气候减排问题上,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原因之一是(  )
A.发达国家环保意识更强
B.发达国家曾经大量排放废弃物
C.发达国家单位GDP能耗更高
D.发展中国家目前的CO2排放量少
答案:11.C 12.B 解析:第11题,不同能源生产相同能量排放的CO2量不一样,各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同,因此一次能源消费和CO2排放量全球前十国家并不一致。第12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公平性原则,发达国家经历过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对环境造成过影响,也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13.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关心,据专家分析和预测: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50年更为明显;近50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下图为我国近30年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
(2)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区?
(3)仅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如何变化?试说明理由。
(4)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
(5)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关,可采用哪些措施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答案:(1)近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2)我国北方增温比南方更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3)粮食产量会增加。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会缓解河西走廊的干旱状况;气温明显升高,热量更加充分,这都会有利于粮食生产。(4)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5)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
14.读有关大气及海平面变化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指出近150年来大气中CO2含量的变化、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
(2)简述材料中大气的CO2含量变化对气温产生影响的原理。
(3)分析150年气温变化对我国江苏农业生产领域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案:(1)近150年来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增加;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2)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大气逆辐射把热量偿还给地面,对近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使近地面气温呈上升趋势。(3)海平面上升,沿海耕地面积可能减少;气温呈上升趋势,热量呈增加趋势,亚热带和暖温带农业分界线可能北移;热量条件的变化导致降水的变化,可能使作物品种、农业产量等发生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增多,水旱等灾害可能增多,导致农业减产等。(合理即可,任答三点)
  本文标题:高三地理课时作业17-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jiexi/11902.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jiexi/11902.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