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高考地理常见综合题如何建模?(5)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4-04-16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5.意义措施类思维建模

(1)意义影响。

问题常常表述为“作用、意义、影响”等,其实质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通常可以将意义、积极影响、作用三者划等号。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图片分析××对××的意义”等。

①地理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②某地理要素变化带来的影响,根据整体性原理从环境各组成要素展开,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③人类活动的地理影响=经济(资源开发、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区际联系等)+生态(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社会(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等)。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三个方面的各个角度进行微观深入分析。

【解答策略】

①瞄准对象,要点齐全:抓住关键词,明确探讨的对象及其组成要素,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如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可从线路长度、地势起伏(桥隧工程量)、地质基础等角度分析。

②全面分析,辩证评价: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往往有利、弊两方面,因此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全面分析、辩证阐述。

【押题冲刺】

14.(2024·河北张家口·统考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拉尔河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4~5月和7~8月都有洪水过程,但成因和特征不同,主汛期7~8月的径流量约占全年径流量约占全年流量的32%~42%。近30年来,海拉尔河流域气候呈现干冷变化趋势,径流量减小,对河漫滩湿地影响显著。下图示意海拉尔河流域。

图片

(3)简述海拉尔河径流量减小对河漫滩湿地的影响。

【答案】(3)海拉尔河径流量减小会导致河漫滩湿地萎缩并逐渐干旱化,径流量减小携带泥沙能力减弱,河漫滩发育减缓;径流量变小汛期,河漫滩会逐渐凸露出水面,湿地面积会不断减小。

【解析】(3)河漫滩湿地是由海拉尔河流流经长期浸润而成,流量减小,河漫滩的发育势必减缓,并且湿地会逐渐干旱化。

15.(2024·江苏·联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通渭县位于甘肃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1410~2521米,年降水量约380mm。拥有草畜、玉米、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

材料二近年来,通渭县按“小并大、短变长、陡变平、弯变直和互联互通”的要求,通过改造田、土、水、路、林、电等措施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产品供给提供坚实的基础。

材料三下图为“通渭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作业照片。”

图片 图片

(3)说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用。

【答案】(3)平整土地,有利于保水保肥(提高耕地质量);整合土地,有利于机械化耕作;互联互通建设,改善交通条件;水利工程实施,减轻旱涝灾害(改善水源条件)。

【分析】(3)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根据材料“小并大、短变长、陡变平、弯变直”说明平整土地,分散变集中,截留水分,保持土壤水分整合土地资源,从图片有机械,说明整合土地,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材料“通过改造田、土、水、路、林、电等措施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基础设施,比如水利设施,改善灌溉条件,减轻旱涝灾害。材料“互联互通”,说明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交通条件。

16.(2024·湖北·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前进的风沙流受阻挡聚积在灌丛内部及周围,形成高度不等的突起土堆,即灌丛沙堆(左图)。在自然状态下,灌丛沙堆的发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地处农牧交错带的河套地区(右图)生态环境脆弱,灌丛沙堆广布。利用遥感技术观测到研究点附近地区近十年来灌丛沙堆显著减少,且灌丛沙堆消失后形成了较为平整的土地。走访得知,当地农民每年会引黄河水灌溉淋盐压碱,并将灌丛沙堆里的沙子掺杂在土壤中,以此来改良土壤质地和成分。

图片

(1)分析灌丛沙堆中的沙子对改良土壤的作用。

(2)简述大量采挖灌丛沙堆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说明河套地区保护灌丛沙堆对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影响。

【答案】(1)增大土壤孔隙,减轻土壤盐渍化;使土质疏松,有利于改善盐碱土硬化板结;灌丛植被的枯枝落叶在灌丛沙堆表面长期积累,会使沙子携带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

(2)使固定沙丘活化,土壤风蚀强度增大,土地沙漠化程度加剧;灌丛沙堆数量急剧减少,植被退化显著,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河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灌丛沙堆有利于发挥其防风固沙(防止土地荒漠化),起到生态屏障作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保护灌丛沙堆从近期上看不利于增加耕地面积、改良土壤,使粮食产量下降;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减轻土地退化, 保护耕地,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

【分析】本题以灌丛沙堆相关图文为材料,涉及灌丛沙堆对土壤的影响、采挖沙堆对环境的影响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把沙子掺杂在土壤中,可以增加土壤孔隙,使降水和灌溉时淋盐压碱作用明显,可以减轻土壤盐碱化;掺沙子会是土壤变得疏松,改善原本硬化板结的盐碱土;同时灌丛沙堆的枯枝落叶长期在沙堆表面累积,给沙子带来腐殖质,掺入土壤后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2)一方面,灌丛有防风固沙作用,采挖灌丛沙堆后,使灌丛减少,防风固沙作用减弱,风蚀作用增强,固定沙丘活化,土壤沙漠化加剧;另一方面,随着灌丛沙堆数量减少,植被减少,原有生物生存环境恶化、食物减少,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被破坏。

(3)从生态安全角度分析,河套地区土地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保护灌丛沙堆可防止土地荒漠化,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从粮食安全角度分析,短期来看,保护灌丛沙堆则不能开发更多耕地,且没有掺沙子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单产下降,导致粮食总产量下降,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但从长远来看,保护灌丛沙堆可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沙漠化,可保证耕地数量,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问题措施。

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往往与“问题”结合在一起,解答时要先找出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找出对策。

①区域发展中的问题表现不同、成因各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矛盾关系。区域发展问题主要有两类:区域特征→限制性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矛盾。

②对区域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要从区域特征出发遵循“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答策略】

①瞄准问题,分析原因。对于措施类问题,在解答时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多是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如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源短缺;人为原因多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人地关系矛盾,如长江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萎缩导致洪涝威胁加重。

②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解题时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遵循“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趋利避害,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要针对不同问题“对症下药”。如资源问题=开源+节流;灾害防治(环境治理)措施=组织管理措施(法律法规、意识宣传、应急预警机制等)+工程措施(因地制宜)+生态措施(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等)。

【押题冲刺】

17.(2024·北京通州·统考一模)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菇溪河发源于浙江省青田县,在永嘉县桥头镇汇入瓯江。图为菇溪河流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

桥头镇夏季降雨较多,易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菇溪河两岸就有上百家纽扣、拉链等私营小作坊,菇溪河逐渐变成一条“牛奶河”。2008年开始政府对菇溪河进行综合治理,实现了从“牛奶河”到“畅游河”的华丽转身。

(2)针对菇溪河的水污染问题,列举其可能采取的治理措施。

【答案】(2)关停、整顿沿河的私营小作坊,纽扣等行业转型升级,减少污水排放,加强污水治理;实施河长制,加强监测管理;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解析】(2)结合材料,菇溪河两岸有上百家纽扣、拉链等私营小作坊,排放污水量大,所以关停、整顿沿河的私营小作坊,纽扣等行业转型升级,减少污水排放;同时应加强污水治理,做到达标排放;加强管理,实施河长制,加强监测管理;生态调水,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素质,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18.(2024·河南·统考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特殊岩土体是指具有特殊的成分和结构并表现出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岩土体。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都离不开岩土体,岩土体的性质对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非洲红砂和膨胀岩土都属于特殊岩土体。非洲红砂是第四纪更新世的海相沉积物,具有典型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图2所示。膨胀岩土是在自然地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多裂缝土体,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两种变形特性。图1示意非洲红砂和膨胀岩土分布范围。图2示意非洲红砂含水率与承载力特征值关系。

图片 图片

(4)简述非洲红砂和膨胀岩土分布区工程建设的应对措施。

【答案】(4)开展详细调查并收集相关资料,全面查清沿线分布情况;结合实际工程,开展现场勘察和试验研究;开展路基勘察、评价与施工技术的研究;为保证路基的工程质量,对不适宜做路床的红砂和膨胀岩土路段,全部挖除、换填;可采用桩基,即将桩穿过膨胀岩土层,插入稳定的土层。

【解析】(4)非洲红砂和膨胀岩土分布区工程建设的应对措施可从宏观方面回答,也可从具体的工程措施,如采用桩基作答;治理红岩和膨胀岩土分布区的问题之前首先开展详细调查并收集相关资料,全面查清沿线分布情况,制定对应的治理计划;结合实际工程,开展现场勘察和试验研究,确定岩层的性质和问题;开展路基勘察、评价与施工技术的研究,提高基建水平;为保证路基的工程质量,对不适宜做路床的红砂和膨胀岩土路段,全部挖除、换填,防止交通运输中出现路基崩塌;工程建设中可采用桩基,即将桩穿过膨胀岩土层,插入稳定的土层,从而提高交通线建设的稳定性。

19.(2024·内蒙古通辽·校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碳强度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服务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就业方面成效显著,服务业碳排放强度已成为衡量服务业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重要标尺。下图示意2018年我国服务业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布格局。

图片

(3)请你为降低服务业碳排放强度献计献策。

【答案】(3)优化服务产业结构,推进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力度,减少煤炭等高污染能源在服务业及相关行业的利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打造服务业生态产业集群,降低能源消耗;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严惩力度,提高节能环保意识。

【解析】(3)降低服务业碳排放强度主要从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环保意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角度提供建议,优化服务产业结构,减少传统服务业占比,推进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借助当地资源优势,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力度,减少煤炭等高污染能源在服务业及相关行业的利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利用规模效应,打造服务业生态产业集群,共用基础设施等,降低能源消耗;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严惩力度,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提高节能环保意识。

  本文标题:高考地理常见综合题如何建模?(5)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gaokao/24294.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gaokao/24294.html

标签:高考地理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