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一中高三地理高考非选择题解题思路
非选择题由于答案真实客观,不存在跟着感觉走、碰运气“蒙”的成分,因此能更好地反映出考生的真实思维过程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最后复习阶段,一定要注意掌握解答非选择题的常规思路和方法,注意组织答案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一、非选择题的解题步骤
1.认真审题。
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正确地理解题意,把握命题的指向,答题才能有的放矢。一道问答题有题目中心词,条件限制词,内容回答词和解答方式词构成。题目中心词是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制词一般为地理事物的范围、时间等,内容回答词为该题必须回答的内容,解答方式词则为回答的方式。例如题目要求:简要说明图示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题目中心词是“水能开发”;条件限制词是“图示小区域”、“有利”;内容回答词是“因素”;解答方式词是“简要说明”。在审题过程中,首先要审明中心词,明确所要论述的对象是什么;其次是审条件限制词,依据条件限制词的内容性质,进行相关知识的迁移,并进行筛选,确定答题范围,罗列答案要点;最后结合解答方式词和内容回答词,进一步提炼,形成最终符合题意的简明扼要的答案。
2.判断图像。
虽然地理图像千变万化,但内容实质大同小异,有规律技巧可循。对于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像,只要深刻领悟其读图方法和要领,判读也并非难事,同学们可以尝试借鉴笔者总结的“四看三定”读图法。
3.对接迁移。
非选择题的答题过程,往往是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等再现、加工、重新表达的过程。无论是陌生的地理知识,还是已有的地理知识,都需要同学们回归教材,进行知识的联想、迁移,并实现与新问题的对接,这样才能找准答题的突破口。例如对“水能开发利条件的分析”,我们首先可以联想到,影响水能开发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而自然因素中,河流落差大,径流最大、有口袋形的地形、地质条件好是有利条件;社会经济因素中,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先进,市场需求量大等是有利条件。接着,再在图像信息判读的基础上,对图示小区域定位,迁移相关的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特征,进行对接。
4.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是非选择题评分的直接依据,在书面表达中同学们应尽量做到:第一,先构思或草拟答题要点,尤其是答题的关键点,可以选取关键的词语写在草稿纸上,并附加小序号,便于理清思路,分清层次,并有利于对照图像信息,增补或删减答题要点等;第二,避免出现错别字,表达不清的、不严谨的、口语化的或与已知原理、规律相违背的语句,提高得分率;第三,保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二、非选择题解答中存在的问题
非选择题的解答是一种书面表达,文如其人,通过书面表达可以全面展示学生的个性特征、综合技能与整体实力,通常学生在书面表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导致得分率低。
1.名词不清、错别字多:如将甘肃写成甘苏,将陕西写成侠西,将地垒写成地磊等,这些都明显暴露出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基本地理事物的识记还存在不足。
2.专业性不强,口语味浓:不能用正确的学科语言反映地理事物,表达说明地理问题。如:“投资大” 说成“花钱多”,“自北向南”说成“由上往下”等。这样的学生一般学科专业素养较差,平时又缺乏训练。
3.词不达意、漏洞百出:很多学生对地理原理、规律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上或者是语言表达能力差,明于心而不明于笔,写出来的与心里想的正好相反,甚至极不严谨、规范,常常出现常识性的或者是极端不负责任、缺乏科学态度的严重错误。
4.画蛇添足、做无用功:这类问题绝大部分由于审题不清,对题干要求中的限定词理解不清或疏忽大意,导致答案与题目要求脱节或超出要求范围。常见的有只要求评价自然原因,却长篇累牍地阐述人为原因;只要求答出某种地理要素,却过多地一一展开等。
5.层次不清、逻辑混乱:主要表现在一些文字较多、涉及面较广的论述性、评价性的简答题中。有些学生在展开分析时往往不能遵循时间和空间的顺序,或者按照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的思维层次一一表述,而是出现时空的跳跃或层次的混杂。例如,在描述某地的地理特征时,一会儿描述东部的地形条件,一会儿又描述西部的人口状况,一会儿又回过头来描述东部的交通状况等,不能给人清晰的思维顺序。
6.套话连篇、空洞无物: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区位条件的分析与评价方面。例如在对某地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作出分析时,有些学生往往回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等。对于题目给出的一个具体区域,我们应该根据该区域的地理特征具体分析,例如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处在河流的入海口或邻近哪些发达地区等;交通便利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如海运廉价、经过的铁路线名称等;其丰富的资源为石油、煤炭还是铁矿、淡水等。
7.定位不准,迁移错误: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地图上,有些学生往往不能借助经纬度、海陆轮廓特征或代表性的地理事物等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一旦“识地”出错,再多再好的“析理”也是枉然。例如我国的国土整治,黄土高原为水土流失的治理、西北为荒漠化的防治、华北为中低产田的改造、长江中下游为退田还湖等。如果定位出错,国土整治的知识迁移亦会出错,答案就跑题了。
8.以偏概全,要点缺失:这类问题主要存在于图表信息分析解读题和对多种方案的选择或对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关系的阐述题中。例如,对某区域地图上叠加的河流、等值线、矿产资源等信息的提取不全面,导致对地理特征的描述或对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不全面。再如,对于某地交通选线,一般要全面分析所给几条线路的优缺点,再作出综合评价,最终选择,而不能只阐述选中方案的优势,而对其他方案的劣势只字不提,除非题目有明确的限定,否则这样答题是不全面的。在对某地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阐述中,既要分析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也要分析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样答案才算完整,相互关系才能表达清楚。若只回答出其中的一面,显然得分也只有一半。
三、非选择题的思维训练和模式构建
地理试题命题的直接对象是“地理事物”,而“地理事物”都有一定的“空间位置”,因此,空间建模是解答地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地理事物”取材广泛,同学们根本不可能训练穷尽。因此针对不同题型,重视对其答题思路和规范性答题(简称“标答”)模式的构建,不仅能为同学们解答同类题型或相近的题目提供解题范例,而且还可以提高同学们使用专业性语言的能力,有效规避各种非智力性失分,收到举一反三的功效。下面分别为一些地理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一)空间建模
(1)学会在不同尺度的空间中构建知识体系。如下表中的部分知识体系构建:
从“点”来看:武汉——湖北省的省会,华中重镇,九省通街之地,中国“光谷”、重要的钢铁、汽车、造船等工业中心。
从“线”来看:武汉——位于长江中游,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京广铁路、汉丹铁路、沪蓉铁路在此会合,通过武麻铁路又与京九铁路相通。
从“面”来看:武汉——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江汉平原(著名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中部经济地带,长江沿岸经济带。
(3)学会构建区域空间定位的“心图”
对于某一个特定的区域,首先应熟悉其轮廓,了解与其相关的重要的海湾、海峡、半岛,重要的山脉走向,河流水系特征等;然后叠加上经纬网,从中提取一些重要的点,如东南西北的四至点、轮廓图的几何中心点、重要的山峰、湖泊、港口、城市等的地理坐标信息;最后采取“以线串点”的形式,沿海、沿河、沿边、沿交通线、沿经纬线等,将重要的半岛或岛屿、海湾、海、海峡、入海河流、港口、相望的国家等标志性地物串起来。如下图为非洲的空间定位“心图”。
(二)思路建模
1.地理特征思路建模
(1)位置特征:纬度位置—半球、热量带、气候类型;经度位置—大洲、大洋归属,东、西岸及内陆,气候类型;海陆位置—气候类型、交通通达度;相对位置—下垫面环境的特殊性。
(2)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起伏状况、海拔高低;特殊地貌:冰川、荒漠、黄土、喀斯特、海岸线曲折(平直)等。
(3)气候特征: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水热组合(如雨热同期)等。
(4)水文特征: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落差、流速。
(5)水系特征: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支流多少、河网密度;河道深浅、弯曲、宽窄。
(6)等值线特征:数值高低;延伸方向;弯曲趋势;疏密变化。
【解答策略】
(1)把握描述方向和角度。明确描述的方向,即描述的对象在哪里、是什么;确定描述的角度,即从哪些方面来分析,确保要点全面无遗漏。
(2)看图说话,读表归纳。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将文字与图表材料有机结合,以获得完整的地理特征信息。对图表信息归纳概括,结合问题进行必要的取舍,确保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3)规范表达,描述专业。用规范的地理术语表达,“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答案组织点要全、话要短,先主后次,层次分明。
2.区位因素思路建模
(1)河流航运条件=自然条件(①地形、地势落差;②径流量大小;水位深浅和季节变化;结冰期长短;③河网密度、通航里程长短等)+社会经济条件〔①流经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密度、经济发展水平(运输需求);②多种运输方式联运等〕。
(1)水能开发条件=自然条件(落差+流量+峡谷)+社会经济条件(资金+技术+市场)。
(2)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经济因素(市场、地价、劳动力、交通等)+社会因素(技术、政策等)。
(3)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原料、燃料、土地、水源等)+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资金、交通、科技等)+社会因素(政策、信息、环境等)。
(4)城市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影响城市形成)+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交通、政治、科技等→促进城市发展)。
(5)交通线的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国防安全等)是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影响选线+技术因素克服自然条件的制约。
(6)港口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港阔、水深、避风)+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口兴衰+城市是港口发展的重要依托(人、财、物支持)。
(7)区域发展条件=自然因素(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土地等)+社会因素(政策、环境、科技等)。区域发展条件评价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在综合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确定区域发展方向。
【解答策略】
(1)理清要点,综合分析。要理清要点、构建思维线索,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多角度分析,防止思路狭窄,遗漏要点。
(2)利弊均衡,全面分析。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影响某一人类活动区位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对其作出有利与不利的评价。
(3)抓住主导,重点分析。理清各影响因素间的主次关系,找出决定性因素。针对主导因素,结合区域特征因地制宜进行重点评价与分析,避免套用、空泛。
(4)纵看变化,动态分析。把握影响因素的变化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发展条件的变化。
(5)按图索骥,论从图出:高考对区位条件的考查多以区域为载体,将解答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巧妙地隐藏在图表中,对图表中自然、人文要素和区域特征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往往是答案组织的关键所在。
3.原因阐释思路建模
(1)地形成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角度分析;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
(2)气候成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下垫面(地形、海陆、洋流等)。
(3)“水环境”成因=气候+地形+植被。地形影响河流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气候决定河流的流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及长短;流域内的植被状况影响河流的含沙量,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
(4)生态环境问题成因=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和植被)+人为原因(侧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解答策略】
(1)明确考查方向:是分析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侧重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人为原因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理清因果联系: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3)多角度综合分析:依托宏观或微观的区域地图,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人地关系”多角度综合分析,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
(4)由果溯因搭建:首先弄清题中已知信息与所设问题的内在联系,由果到因搭建思维;最后再由因到果,正向综合形成答案。
4.过程预测思路建模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地理过程预测包括描述归纳地理过程和对地理过程的简单预测。
【解答策略】
描述地理过程要按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顺序,从时间的视角建立地理“思维链”,其基本思路如下。
(1)原型启发:分析所给素材,找到可以借鉴的地理过程原型或经典案例。
(2)迁移转化:运用所学原理,理解和突破“新”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3)逻辑推理:抓住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关键环节,对地理过程进行分析与追溯。当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同一结果时,可用逆推法:从结果入手,按照地理因果关系追溯源头,即将结果与试题中的条件(图文信息)对接起来。然后按照逻辑关系,从间接到直接正向推理,形成结论。
5.意义措施类思路建模
(1)意义影响。
问题常常表述为“作用、意义、影响”等,其实质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通常可以将意义、积极影响、作用三者划等号。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等。
①地理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②某地理要素变化带来的影响,根据整体性原理从环境各组成要素展开,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③人类活动的地理影响=经济(资源开发、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区际联系等)+生态(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社会(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等)。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三个方面的各个角度进行微观深入分析。
【解答策略】
①瞄准对象,要点齐全:抓住关键词,明确探讨的对象及其组成要素,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如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可从线路长度、地势起伏(桥隧工程量)、地质基础等角度分析。
②全面分析,辩证评价: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往往有利、弊两方面,因此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全面分析、辩证阐述。
(2)问题措施。
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往往与“问题”结合在一起,解答时要先找出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找出对策。
①区域发展中的问题表现不同、成因各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矛盾关系。区域发展问题主要有两类:区域特征→限制性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矛盾。
②对区域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要从区域特征出发遵循“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答策略】
①瞄准问题,分析原因。对于措施类问题,在解答时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多是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如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源短缺;人为原因多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人地关系矛盾,如长江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萎缩导致洪涝威胁加重。
②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解题时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遵循“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趋利避害,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要针对不同问题“对症下药”。如资源问题=开源+节流;灾害防治(环境治理)措施=组织管理措施(法律法规、意识宣传、应急预警机制等)+工程措施(因地制宜)+生态措施(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等)。
6.开放性问题思路建模
(1)非此即彼,辩证评述。
非此即彼,选择其中一个角度作答。既可支持,又能反对,但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解答策略】
①首先要表明态度,是赞同还是不赞同,然后说明理由。
②若支持应该从“有条件这么做”和“这么做有好处”两方面探讨;如反对要从“不适宜这么做”和“这么做带来问题”的角度论证。
③表明态度不能答成“片面”、“适当发展”、既赞同也不赞同。表达理由时,观点应是正向的,要顺着选择的观点答,不能从另一种观点出发进行“反证法”和混答。
一、非选择题的解题步骤
1.认真审题。
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正确地理解题意,把握命题的指向,答题才能有的放矢。一道问答题有题目中心词,条件限制词,内容回答词和解答方式词构成。题目中心词是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制词一般为地理事物的范围、时间等,内容回答词为该题必须回答的内容,解答方式词则为回答的方式。例如题目要求:简要说明图示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题目中心词是“水能开发”;条件限制词是“图示小区域”、“有利”;内容回答词是“因素”;解答方式词是“简要说明”。在审题过程中,首先要审明中心词,明确所要论述的对象是什么;其次是审条件限制词,依据条件限制词的内容性质,进行相关知识的迁移,并进行筛选,确定答题范围,罗列答案要点;最后结合解答方式词和内容回答词,进一步提炼,形成最终符合题意的简明扼要的答案。
2.判断图像。
虽然地理图像千变万化,但内容实质大同小异,有规律技巧可循。对于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像,只要深刻领悟其读图方法和要领,判读也并非难事,同学们可以尝试借鉴笔者总结的“四看三定”读图法。
类型 | 四看 | 三定 |
小区域图 |
①看经纬度 ②看海陆分布 ③看轮廓特征 ④看重要地物 |
①定出区域的具体位置 ②定出熟悉的区域知识,并找出与题意相关的要素 ③(组织语言)定出准确精练的答案 |
等值线图 |
①看数值及等值距 ②看疏密 ③看延伸方向即凹凸 ④看分布状态及递变规律 |
若为等压线图、等温线图:①定出月份、季节 ②定出空间位置及下垫面状态 ③定出影响因素或变化趋势 若为等高线图: ①定出地貌形态及坡度陡缓、海拔、相对高度 ②定出河流流向及分水岭、集水线等 ③定出工程建设的线路,趋利避害 |
气候图 |
①看图像形式及坐标 ②看气温值及时间 ③看降水量及分配状况 ④看水热组合状况 |
①定出气候类型 ②定出地理位置 ③定出答案要点:一般是析成因、述特点、表分布,或判定其对工农业的影响等 |
比重图 | ①看图名②看图例③看数据总量和分量④看各要素及数值 |
①定(计算)出考查对象的值 ②确定结构特征并分析存在问题 ③确定结构调整的方向或措施 |
非选择题的答题过程,往往是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等再现、加工、重新表达的过程。无论是陌生的地理知识,还是已有的地理知识,都需要同学们回归教材,进行知识的联想、迁移,并实现与新问题的对接,这样才能找准答题的突破口。例如对“水能开发利条件的分析”,我们首先可以联想到,影响水能开发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而自然因素中,河流落差大,径流最大、有口袋形的地形、地质条件好是有利条件;社会经济因素中,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先进,市场需求量大等是有利条件。接着,再在图像信息判读的基础上,对图示小区域定位,迁移相关的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特征,进行对接。
4.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是非选择题评分的直接依据,在书面表达中同学们应尽量做到:第一,先构思或草拟答题要点,尤其是答题的关键点,可以选取关键的词语写在草稿纸上,并附加小序号,便于理清思路,分清层次,并有利于对照图像信息,增补或删减答题要点等;第二,避免出现错别字,表达不清的、不严谨的、口语化的或与已知原理、规律相违背的语句,提高得分率;第三,保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二、非选择题解答中存在的问题
非选择题的解答是一种书面表达,文如其人,通过书面表达可以全面展示学生的个性特征、综合技能与整体实力,通常学生在书面表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导致得分率低。
1.名词不清、错别字多:如将甘肃写成甘苏,将陕西写成侠西,将地垒写成地磊等,这些都明显暴露出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基本地理事物的识记还存在不足。
2.专业性不强,口语味浓:不能用正确的学科语言反映地理事物,表达说明地理问题。如:“投资大” 说成“花钱多”,“自北向南”说成“由上往下”等。这样的学生一般学科专业素养较差,平时又缺乏训练。
3.词不达意、漏洞百出:很多学生对地理原理、规律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上或者是语言表达能力差,明于心而不明于笔,写出来的与心里想的正好相反,甚至极不严谨、规范,常常出现常识性的或者是极端不负责任、缺乏科学态度的严重错误。
4.画蛇添足、做无用功:这类问题绝大部分由于审题不清,对题干要求中的限定词理解不清或疏忽大意,导致答案与题目要求脱节或超出要求范围。常见的有只要求评价自然原因,却长篇累牍地阐述人为原因;只要求答出某种地理要素,却过多地一一展开等。
5.层次不清、逻辑混乱:主要表现在一些文字较多、涉及面较广的论述性、评价性的简答题中。有些学生在展开分析时往往不能遵循时间和空间的顺序,或者按照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的思维层次一一表述,而是出现时空的跳跃或层次的混杂。例如,在描述某地的地理特征时,一会儿描述东部的地形条件,一会儿又描述西部的人口状况,一会儿又回过头来描述东部的交通状况等,不能给人清晰的思维顺序。
6.套话连篇、空洞无物: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区位条件的分析与评价方面。例如在对某地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作出分析时,有些学生往往回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等。对于题目给出的一个具体区域,我们应该根据该区域的地理特征具体分析,例如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处在河流的入海口或邻近哪些发达地区等;交通便利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如海运廉价、经过的铁路线名称等;其丰富的资源为石油、煤炭还是铁矿、淡水等。
7.定位不准,迁移错误: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地图上,有些学生往往不能借助经纬度、海陆轮廓特征或代表性的地理事物等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一旦“识地”出错,再多再好的“析理”也是枉然。例如我国的国土整治,黄土高原为水土流失的治理、西北为荒漠化的防治、华北为中低产田的改造、长江中下游为退田还湖等。如果定位出错,国土整治的知识迁移亦会出错,答案就跑题了。
8.以偏概全,要点缺失:这类问题主要存在于图表信息分析解读题和对多种方案的选择或对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关系的阐述题中。例如,对某区域地图上叠加的河流、等值线、矿产资源等信息的提取不全面,导致对地理特征的描述或对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不全面。再如,对于某地交通选线,一般要全面分析所给几条线路的优缺点,再作出综合评价,最终选择,而不能只阐述选中方案的优势,而对其他方案的劣势只字不提,除非题目有明确的限定,否则这样答题是不全面的。在对某地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阐述中,既要分析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也要分析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样答案才算完整,相互关系才能表达清楚。若只回答出其中的一面,显然得分也只有一半。
三、非选择题的思维训练和模式构建
地理试题命题的直接对象是“地理事物”,而“地理事物”都有一定的“空间位置”,因此,空间建模是解答地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地理事物”取材广泛,同学们根本不可能训练穷尽。因此针对不同题型,重视对其答题思路和规范性答题(简称“标答”)模式的构建,不仅能为同学们解答同类题型或相近的题目提供解题范例,而且还可以提高同学们使用专业性语言的能力,有效规避各种非智力性失分,收到举一反三的功效。下面分别为一些地理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一)空间建模
(1)学会在不同尺度的空间中构建知识体系。如下表中的部分知识体系构建:
(2)学会围绕“点、线、面”进行空间的联想与发散。如以武汉为例:
从“点”来看:武汉——湖北省的省会,华中重镇,九省通街之地,中国“光谷”、重要的钢铁、汽车、造船等工业中心。
从“线”来看:武汉——位于长江中游,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京广铁路、汉丹铁路、沪蓉铁路在此会合,通过武麻铁路又与京九铁路相通。
从“面”来看:武汉——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江汉平原(著名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中部经济地带,长江沿岸经济带。
(3)学会构建区域空间定位的“心图”
对于某一个特定的区域,首先应熟悉其轮廓,了解与其相关的重要的海湾、海峡、半岛,重要的山脉走向,河流水系特征等;然后叠加上经纬网,从中提取一些重要的点,如东南西北的四至点、轮廓图的几何中心点、重要的山峰、湖泊、港口、城市等的地理坐标信息;最后采取“以线串点”的形式,沿海、沿河、沿边、沿交通线、沿经纬线等,将重要的半岛或岛屿、海湾、海、海峡、入海河流、港口、相望的国家等标志性地物串起来。如下图为非洲的空间定位“心图”。
总之,“心理地理”的建立是要通过训练把地图转化入大脑中,形成脑图,变成地理语言,以便再应用时能够做到“胸有成竹”,这也是进行地理空间定位的基础。[来源:学科网ZXXK]
(二)思路建模
1.地理特征思路建模
(1)位置特征:纬度位置—半球、热量带、气候类型;经度位置—大洲、大洋归属,东、西岸及内陆,气候类型;海陆位置—气候类型、交通通达度;相对位置—下垫面环境的特殊性。
(2)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起伏状况、海拔高低;特殊地貌:冰川、荒漠、黄土、喀斯特、海岸线曲折(平直)等。
(3)气候特征: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水热组合(如雨热同期)等。
(4)水文特征: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落差、流速。
(5)水系特征: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支流多少、河网密度;河道深浅、弯曲、宽窄。
(6)等值线特征:数值高低;延伸方向;弯曲趋势;疏密变化。
【解答策略】
(1)把握描述方向和角度。明确描述的方向,即描述的对象在哪里、是什么;确定描述的角度,即从哪些方面来分析,确保要点全面无遗漏。
(2)看图说话,读表归纳。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将文字与图表材料有机结合,以获得完整的地理特征信息。对图表信息归纳概括,结合问题进行必要的取舍,确保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3)规范表达,描述专业。用规范的地理术语表达,“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答案组织点要全、话要短,先主后次,层次分明。
2.区位因素思路建模
(1)河流航运条件=自然条件(①地形、地势落差;②径流量大小;水位深浅和季节变化;结冰期长短;③河网密度、通航里程长短等)+社会经济条件〔①流经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密度、经济发展水平(运输需求);②多种运输方式联运等〕。
(1)水能开发条件=自然条件(落差+流量+峡谷)+社会经济条件(资金+技术+市场)。
(2)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经济因素(市场、地价、劳动力、交通等)+社会因素(技术、政策等)。
(3)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原料、燃料、土地、水源等)+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资金、交通、科技等)+社会因素(政策、信息、环境等)。
(4)城市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影响城市形成)+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交通、政治、科技等→促进城市发展)。
(5)交通线的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国防安全等)是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影响选线+技术因素克服自然条件的制约。
(6)港口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港阔、水深、避风)+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口兴衰+城市是港口发展的重要依托(人、财、物支持)。
(7)区域发展条件=自然因素(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土地等)+社会因素(政策、环境、科技等)。区域发展条件评价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在综合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确定区域发展方向。
【解答策略】
(1)理清要点,综合分析。要理清要点、构建思维线索,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多角度分析,防止思路狭窄,遗漏要点。
(2)利弊均衡,全面分析。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影响某一人类活动区位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对其作出有利与不利的评价。
(3)抓住主导,重点分析。理清各影响因素间的主次关系,找出决定性因素。针对主导因素,结合区域特征因地制宜进行重点评价与分析,避免套用、空泛。
(4)纵看变化,动态分析。把握影响因素的变化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发展条件的变化。
(5)按图索骥,论从图出:高考对区位条件的考查多以区域为载体,将解答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巧妙地隐藏在图表中,对图表中自然、人文要素和区域特征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往往是答案组织的关键所在。
3.原因阐释思路建模
(1)地形成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角度分析;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
(2)气候成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下垫面(地形、海陆、洋流等)。
(3)“水环境”成因=气候+地形+植被。地形影响河流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气候决定河流的流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及长短;流域内的植被状况影响河流的含沙量,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
(4)生态环境问题成因=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和植被)+人为原因(侧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解答策略】
(1)明确考查方向:是分析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侧重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人为原因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理清因果联系: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3)多角度综合分析:依托宏观或微观的区域地图,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人地关系”多角度综合分析,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
(4)由果溯因搭建:首先弄清题中已知信息与所设问题的内在联系,由果到因搭建思维;最后再由因到果,正向综合形成答案。
4.过程预测思路建模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地理过程预测包括描述归纳地理过程和对地理过程的简单预测。
【解答策略】
描述地理过程要按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顺序,从时间的视角建立地理“思维链”,其基本思路如下。
(1)原型启发:分析所给素材,找到可以借鉴的地理过程原型或经典案例。
(2)迁移转化:运用所学原理,理解和突破“新”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3)逻辑推理:抓住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关键环节,对地理过程进行分析与追溯。当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同一结果时,可用逆推法:从结果入手,按照地理因果关系追溯源头,即将结果与试题中的条件(图文信息)对接起来。然后按照逻辑关系,从间接到直接正向推理,形成结论。
5.意义措施类思路建模
(1)意义影响。
问题常常表述为“作用、意义、影响”等,其实质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通常可以将意义、积极影响、作用三者划等号。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等。
①地理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②某地理要素变化带来的影响,根据整体性原理从环境各组成要素展开,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③人类活动的地理影响=经济(资源开发、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区际联系等)+生态(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社会(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等)。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三个方面的各个角度进行微观深入分析。
【解答策略】
①瞄准对象,要点齐全:抓住关键词,明确探讨的对象及其组成要素,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如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可从线路长度、地势起伏(桥隧工程量)、地质基础等角度分析。
②全面分析,辩证评价: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往往有利、弊两方面,因此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全面分析、辩证阐述。
(2)问题措施。
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往往与“问题”结合在一起,解答时要先找出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找出对策。
①区域发展中的问题表现不同、成因各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矛盾关系。区域发展问题主要有两类:区域特征→限制性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矛盾。
②对区域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要从区域特征出发遵循“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答策略】
①瞄准问题,分析原因。对于措施类问题,在解答时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多是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如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源短缺;人为原因多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人地关系矛盾,如长江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萎缩导致洪涝威胁加重。
②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解题时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遵循“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趋利避害,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要针对不同问题“对症下药”。如资源问题=开源+节流;灾害防治(环境治理)措施=组织管理措施(法律法规、意识宣传、应急预警机制等)+工程措施(因地制宜)+生态措施(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等)。
6.开放性问题思路建模
(1)非此即彼,辩证评述。
非此即彼,选择其中一个角度作答。既可支持,又能反对,但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解答策略】
①首先要表明态度,是赞同还是不赞同,然后说明理由。
②若支持应该从“有条件这么做”和“这么做有好处”两方面探讨;如反对要从“不适宜这么做”和“这么做带来问题”的角度论证。
③表明态度不能答成“片面”、“适当发展”、既赞同也不赞同。表达理由时,观点应是正向的,要顺着选择的观点答,不能从另一种观点出发进行“反证法”和混答。
本文标题:新建一中高三地理高考非选择题解题思路
上一篇:新建一中高三地理高考选择题解题思路
下一篇:新建一中高三地理高考考试指导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gaokao/2179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gaokao/21790.html
上一篇:新建一中高三地理高考选择题解题思路
下一篇:新建一中高三地理高考考试指导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gaokao/21790.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gaokao/2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