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网欢迎你!

考点74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作者:地理人 来源:未知 时间:2024-03-14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考点74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2022·安徽省六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成都平原的位置。古代成都平原旱涝频繁,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在玉垒山凿出宝瓶口引水东流,并用竹笼装满鹅卵石,在岷江河弯江心处筑堰分水,堰如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宽而浅,内江窄而深,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四六分水——内、外江在枯水期和洪水期分别分走六成江水)自动排沙(二八分沙——八成泥沙被外江排走),以及利用宝瓶口与飞沙堰控制进水量和二次排沙等问题。2 000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材料二:图1是成都平原位置示意图,图2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p230-1-成都平原位置、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二遍
图1          图2
(1)概括内江和外江的主要作用。
(2)阐述内江、外江实现江水自动分流的过程。
(3)结合河弯处水流运动的特点解释内江、外江能实现“二八分沙”的原因。
(4)推测当时用竹笼装满鹅卵石筑堰的原因。
解题关键 据文字信息推断,内江和外江的主要作用;结合弯道环流的原理,阐述内江、外江实现江水自动分流的过程;从原料、竹笼装满鹅卵石筑堰的特性等方面分析用竹笼装满鹅卵石筑堰的原因。
答案:(1)内江的主要作用是灌溉;外江的主要作用是泄洪、排沙。
(2)内江窄而深,枯水期时,大部分(约60%)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流向成都平原的水量;洪水期时,由于水位较高,大部分(约60%)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流走。
(3)在河弯处,由于惯性离心力,使得上层水体向凹岸流动,下层水体向凸岸流动,形成环流。根据河弯处水流运动特点,表层比较清澈的江水流向内江;含有泥沙的底层水流向外江,这就使得大量(约80%)的沙石从外江排走。
(4)当地盛产竹子和鹅卵石,便于就地取材;用竹笼将分散的卵石组成一个有空隙、能透水的整体(一部分江水可从石缝中流走),既能减轻洪水的冲击,又能形成整体,起到拦水、护堤的作用。
解析:第(1)题,由文字材料信息可知,古代成都平原旱涝频繁,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后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都江堰水利工程“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所以内江的主要作用是灌溉;外江的主要作用是泄洪、排沙。第(2)题,结合图示和材料“外江宽而浅,内江窄而深,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四六分水——内、外江在枯水期和洪水期分别分走六成江水)”可推知,内江窄而深,在枯水期时,河流水位低,大部分(约60%)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进而流向成都平原,保证了流向成都平原的水量,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促进农业发展。洪水期时,由于水位较高,大部分(约60%)江水溢出流向外江,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流走,减少由内江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进而实现内、外江水自动分流的目的。第(3)题,河流流经河弯处,由于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使得上层水体保持惯性向凹岸流动,下层水体受到阻挡转而流向凸岸,形成底部与表层之间的环流。根据河弯处水流运动特点,结合图示可知,表层比较清澈的江水流向内江,内江河流含沙量小,只占约20% 。含有大量泥沙的底层水则转向凸岸,进而流向外江,这就使得大量(约80%)的沙石从外江排走。实现“二八分沙”的目的。第(4)题,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竹子。该地有以岩石为主的玉垒山,有丰富的鹅卵石,原料丰富,便于就地取材。鹅卵石多为椭圆形,受力小且岩石间有一定的缝隙,用竹笼将分散的卵石组成一个有空隙、能透水的整体,既能减轻洪水的冲击,又能起到拦水、护堤的作用,且一部分江水可从石缝中流走,能最大程度地减轻洪水的冲击。

1.自然要素与区域发展
2287B188a
2.人类活动对区域自然条件的改造影响区域发展
自然条件 改造方式 对区域的影响
气候条件 发展温室大棚,改造热量条件 提高区域耕地利用效率
人工降雨 缓解区域旱情
地形条件 山区发展梯田,进行立体种植 发展农业、保护生态
水文条件 建设水利工程 防洪、排涝、灌溉
过度开发 导致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
生物条件 过度捕捞、引进物种 破坏生物多样性、导致生物入侵
破坏植被 区域生态问题严重

3.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资源禀赋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种类 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种类不同
储量 某种重要资源丰富,可以快速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贫乏地区可能严重制约区域发展
分布、组合 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支撑经济发展
开发利用方式是关键:资源丰富地区,过分依赖资源,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资源贫乏地区,发挥技术、金融等优势,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角度1 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2022·广东省广州市二模)新疆吐鲁番的麻扎村位于天山山脉东部,四面环山,逐山谷绿洲而建,随地势起伏高低错落,为“爬山式”密集聚落(下图)。村落以土木结构的生土建筑为主。房屋上层为平房,下层为掏山挖地而成的窑洞。据此完成1~3题。
2267T391
2267T391A
1.麻扎村依山而建,主要是因为( D )
A.村落人口数量少
B.经济发展水平低
C.山地植被稀疏
D.建造用地短缺
解析:麻扎村四面环山,地势起伏较大,适宜建造房屋的平地面积少,因此顺应地势高低起伏房屋紧靠,不仅能节省建材,还能减轻建造用地的压力,D正确。从材料中“逐山谷绿洲而建,随地势起伏高低错落,为‘爬山式’密集聚落”可知,麻扎村人口数量较多,若人口数量少,房屋可能主要建在山麓,而不是“爬山式”,A错误。经济发展水平与房屋建筑形式关系较小,建造房屋选址主要与自然要素有关,B错误。当地位于山谷绿洲地带,植被覆盖率较高,且植被状况与房屋建造形式关系较小,C错误。
2.下层窑洞的主要作用是( C )
A.躲避风沙 B.储存食物
C.夏季避暑 D.蓄水饮用
解析:新疆吐鲁番夏季气温高,下层窑洞是掏山而建,夏季室内温度较低,C正确;上下层窑洞均能储存食物,故储存食物不是其主要作用,B错误;该地房屋建造在山上,比较密集,下层窑洞蓄水也不方便,也没有独特的防风沙作用,A、D错误。
3.麻扎村布局紧凑,这使得( B )
A.当地居民出行距离缩短
B.冬季房屋热量损失减少
C.夏季房屋采光面积增大
D.房屋院落活动空间变大
解析:麻扎村冬季寒冷,布局紧凑使房屋紧密连接,减少外露的面积,阻挡建筑内部热量向外散发,从而减少了热量的损失,使得村庄冬季屋内不会太冷,B正确。麻扎村布局紧凑对当地居民出行距离影响不大,A错误。麻扎村随地势起伏高低错落,夏季房屋采光面积较小,房屋院落活动空间较小,C、D错误。
角度2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4.(2022·湖北省宜昌市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锂是制造电池的主要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战略资源。自然界中锂资源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存在于以锂辉石和锂云母为主的火成岩中,另一种是存在于以盐湖卤水、地热水和油气田水为主的含锂天然水中。南美地区多为盐湖型锂矿,主要分布在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三国交界处的“锂三角”地带,储量约占世界卤水锂资源的85%。阿根廷是世界锂资源生产和出口大国,锂矿探明储量约650万吨,约占拉美地区的41%,集中分布在普纳高原区多个盐湖、盐沼中,常伴有钾、硼等。目前阿根廷盐湖周边的土著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锂矿资源仅有一小部分被勘探、开采,锂矿资源潜力巨大。下图示意普纳高原主要盐湖分布。
2231T135
(1)与矿石锂开发相比,指出阿根廷盐湖型锂矿开发的优势。
(2)从气候条件的角度评价阿根廷普纳高原盐湖锂矿资源的开发条件。
(3)分析阿根廷普纳高原盐湖锂矿开发可能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1)资源赋存条件好,易开采,生产成本低;储量大,分布广;伴生资源多,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大;资源探明储量和开采潜力巨大。
(2)有利条件:地处高原山区,盐湖区周围气候干旱,降水量少;空气稀薄,光照强,蒸发量大。不利条件: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紫外线辐射强。
(3)提卤过程淡水消耗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破坏生态系统;废水排放可能造成水源污染;尾矿、矿渣堆放会破坏植被,污染土壤;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受损;等等。
  本文标题:考点74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文中有些文字或数据已经过期失效,仅供学习备课参考!
  电脑版地址:http://www.cgzdl.com/jiaoxue/beike/24011.html
  手机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24011.html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